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起研究宫斗戏,跟自己“斗”才是正经事儿

比起研究宫斗戏,跟自己“斗”才是正经事儿

Queen主义(小易) · 

  文末,Queen主义会翻你牌子


  看着到处矗立的圣诞树,才惊觉自己离开自己声息相通生活了两年的城市,来到这陌生的深圳打拼已小半年的时间了。如果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语人生,那这半年,我算是尝尽了人生百态。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演“职场芈月传”,所以我们就抛开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关系厉害不说,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以为的职场上最最重要的两件事情。

  无论你是初入职场的菜鸟,还是久经风雨的职场精英,这两件事情都是打拼职场最贴身的软甲。


一: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感恩吧


  我的专业是新闻,曾经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媒体人,冲在新闻现场,只用和文字打交道。但鬼使神差,我竟然进了金融行业,那些出现在经济新闻中的高端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我工作内容当中。


  当我为了搞懂一个概念去百度时,往往又会扯出更多莫名的词汇把我搅得云里雾里。万幸的是我入职时正好不忙,不用带着糊里糊涂的脑子去冲锋陷阵,正好拥有一段补课的时间。


  遗憾的是,我完完全全将这段宝贵自由的时间在自怨自艾、抗拒工作中挥霍掉了。因为这些不懂的知识带来的挫败感,我总觉得自己入错了行,每天哭丧着脸,上班的心情就像上坟一样沉重。

  我的搭档和我年纪相仿,但工作经验比我丰富。他总是耐心的给我解惑答疑,经常主动转发经典的文章或是好的学习资料给我。


  那个时候,我像个祥林嫂一样成天抱怨“怎么办,我什么都不懂”,抱怨自己现在每天做着琐碎的杂事,抱怨着写作的“才华”被埋没,焦虑的根本静不下心来消化搭档发来的优质学习资料。


  终于有一天,搭档受够了我的抱怨,对我说:“最近一点都不忙,我们领着工资还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学习,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你却还在抱怨这份工作不合心意?你总是在焦虑、抱怨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那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好好去学呢?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并且还在这个岗位上,暂时没有别的选择,那就去努力尝试做好它。”

  当我真的闭上了嘴,真正接受这份工作,拿起书本像整理毛线球般循着一个小线头一点一点学习,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竟体会到了另一门学科里面的奥妙和惊奇。那些出现在新闻里看起来高深莫测的词汇,慢慢褪去了神秘的面纱,而“学习”本身的乐趣也渐渐显现。

  人生会有很多时刻,天不遂你意,或许是你莫名得到了一份与自己专业不符的工作,或许是进入了完全没有设想过的境遇,或许是遭遇了变故要开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

  这种时候,我们难免陷入恐慌、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负面情绪之中。但如果你还期望生活能有转机,就要有所改变。一味把“恐慌”“渴望”挂在嘴边,焦虑祈祷,徒劳抱怨,那就只能永远在困境里打转。


  山重水复后,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是要靠迈开行动的腿才能走出来的。


  而抱怨,永远是你能做的最后一件事。




二、不够牛逼,就别总想着做“大事”


  刚入职场时,我做得最多的就是看起来没有技术含量的杂事。一开始,心生不满,总觉得自己好歹也算是名校研究生,为什么干些高中生都能做的事情。

  等自己屡次犯错,或看着搭档把那些我毫不在意的琐事做得出彩,才为自己曾经自以为是的清高感到羞赧,才意识到这些小事虽然看起来琐碎,但要做好一点也不简单。


  当我把PPT做好,草草检查一遍丢给我搭档后,他会仔细检查每一页字体格式是否规范、排版是否整齐,把PPT里每一个错别字都揪出来改掉;

  统计数据的表格,我填充好了数据就直接发给对方,但我的搭档会排好序,把光标停留在对方需要的数据上;

  打电话前,他总是在脑子里打好草稿,知道自己接通电话后要说什么,逻辑清晰,直奔主题……

  记得有一次,我们想和领导商量修改制度中的某一项。我觉得这项内容少,口头说说就够了,于是便想当然得拿个笔记本打算冲去领导办公室开说。而搭档则是把这项内容打印出来,在需要商讨的地方用记号笔标注出来,让领导可以看着文本听我们讲。

  在任何一件小事上,他都比别人多想一步,早想一步,所以公司每个人都愿意与他合作,领导们都对他都交口称赞。


  这让我想到曾经遇到过的一个女孩。我在读研的时候,学院自娱自乐般办了一个小论坛,也邀请了同城其他高校的学生投稿参加。

  这个论坛在学术界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我们大都抱着玩玩的心态写论文投稿,心想外校的同学估计就更没有把它当回事儿了。获奖的同学需要在活动当日上台阐述自己的论文,我们大都草草做了PPT,把正文复制到PPT上就算完事。

  当天,有一个外校的女生,着装正式,化着精致的淡妆。她的PPT是用Prezi做的,新颖别致。每一页只有几个关键词,完全脱稿给我们讲述她论文的思路、研究方法,引人入胜。我看了看名单,发现她只是得了一个优秀奖而已。


  我猜这或许就是那些大牛的成长之路。不管是我搭档,还是这个女生他们在做事的时候都不以事情的大小来权衡自己要付出的心力。不管是什么事情,要做就认认真真把它做到最好。


  也许菜鸟的进阶之路,根本就没有力挽狂澜然后一举成名的童话。所有职场达人,那些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最开始都是在这些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小事里面打磨自己,积累自己的业务能力,最终有所成就。

  那些喋喋不休诉说小事如何消耗殆尽自己激情的人,其实连他瞧不起的小事都没有做好。


  在我看来,相比起职场上和别人的勾心斗角,自己才是最可怕的敌人。


  你要迈出自己的舒适区,去直面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要战胜自己的拖延症,立刻迈出行动的步伐;要和自己心里那些层出不穷的小情绪对话,把自己从坏情绪的泥淖里拔出来;要面对每天的琐屑繁杂看似无意义的小事,积攒百分之百的热情做好它……


  这的确是一场持久战,但为了那个说起来很俗的“更好的自己”,它值得我们去坚持。


  作者:小易,Queen主义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场遭排挤巧妙“自救”
都30岁了,还再吃这种苦?
职场新人,我为啥那么不愿意帮你
分分钟学会PPT,那都不是事儿
焦虑迷茫时刻,治愈自己的6件小事
职场新人混迹守则必备,做到了不提拔你都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