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巧桐学习经验分享
userphoto

2023.10.15 福建

关注

大家好!不过多寒暄,很开心能分享一些或许有用的东西,我就直接切入正题啦。

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学”,也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从何而来的问题。可能大家从小也听了很多次“你不是为老师学,你不是为家长学,你是在为自己学”,这句话是很正确,可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什么叫为自己学吗?为自己学是不是说我乐意学才学,不乐意学的话就和爸妈说“反正我是为自己学,我学不学和你们什么关系,你们不要逼我学啦”?或者为自己学是不是说我学习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在社会上有地位,可以挣钱,因为最后养活我自己的还是自己?我觉得都不是的。

比较容易理解的是,为自己学当然是为了自己的热爱和梦想,也就是古人说的早立志立长志。比如我有个同学就是从小学开始热爱数学,所以他会参加奥数班,会在中学阶段就买大学高等数学的教材看,会一直关注国际上数学的发展,你硬是要让人家学医,他就会挺痛苦的。又比如我自己,也是在小学就坚定了对于文学的热爱,这支撑了我十年寒窗,最后圆梦中文系。大家其实到现在也都挺懂事的,不妨开始找找看自己的热爱所在,无论是矢志不渝,还是不断试错,不断“跳槽”,我觉得都是挺浪漫的,最后找到的瞬间你都会有一种命中注定般的感觉。所以这里的学习不局限于课本考试。哦,这里牵扯到一个题外话,比如某个人就是爱文学,爱风花雪月,读数学对我未来的职业根本没用,痛苦死了,干嘛还要读它啊?其实我可以坦白地说确实是这样,六科中,绝大多数和你的未来职业与人生一点显性关系都没有。先注意一下我这里说的是显性关系,我们等下再谈这个。从现实一点的角度说,你已经身在高考体系之中,中学阶段的学习更像一块敲门砖,大学才完完全全是学习的开始。现实就是这样,抱怨没什么用,不认真学数学只会导致你的文学梦没有更好的起步平台。另外,学科融合渐成大势所趋,比如理科有基础的人可以写很棒的科幻。

 
我刚刚提到“显性”,那么这就引申到更深一层,即“古之学者为己”,对自我生命的提升,坚持与完成。相比于知识的获得,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磨练出的坚忍,钻研,自律,好奇,谦逊,平稳,接受,自信等品格或能力才是更为重要的,它会辐射到人生的方方面面,(不过广义上说,整个人生也确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抽象的东西必须依托于具体的学习才能体悟,对于我们这个年纪来说,也就最直接也最主要地反映于狭义的课内学习。
 
最后,为自己就是为他人。当你在某个领域发光发热,你的奋斗的样子和成绩就已经在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正能量了。正是因为对这个世界怀有深沉的热爱,感恩并意识到自己同样身处其中,因为怀有改变的愿望与热情,才能真正做到为自己——为那个真实的自己,为热爱与良知,而不是为功利尺度下,初心被遮蔽的自私自利的评判体系。
 
上面讲的是学习的态度,也就是比较主观性的问题,然而学习的习惯方法,也就是大家觉得比较有迹可循或者是最为关心的一块也不可或缺,我个人觉得对于学习的稳步开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像长跑一样,有的时候你已经很累想停下来,但身体的惯性和摆手的节奏真的可以带你坚持下去,我觉得确实很难有谁一直保持对学习十足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但只要长期形成的类似条件反射的节奏可以帮助你度过一些动摇时刻,就已经很足够了。不过,这个东西的确因人而异,你们也可以看看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是怎么学的,试一试他们的办法,总能摸索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这个东西听起来比较老生常谈,我这里就稍微提一下就行,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和考试四个方面。
 
课前的话当然是要预习。最低限度课本读一遍,弄清楚原理和这节课在干什么,做掉课后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情况,不会的圈出来,写下自己的疑问和初步总结。一题多解和独立思考是后面的学习中会越来越强调的一件事情,而这件事你基本上只有预习这一次机会,因为听完老师讲你是被动地接受了一套思维,很难再产生新的想法。你自己做出来的如果恰好和老师一样,会不用花心思就记得更牢,因为这是你自己推导过的,如果不一样,那么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也会自然而然的给大脑留下冲击和深刻印象,况且我觉得有时候你自己的方法会更接近于本质,因为你预习的过程和前人科学发现的过程并无二致,而老师的方法很有可能是经历过打磨的,简洁则简洁,却跳过了一些思考步骤的解释。有的时候题目一变,可能你的方法反而占据优势。不过以上所说更侧重于理科,文科我觉得就是熟悉感受为主。另外,能力培养是从小的事情,现在的高考卷也有信息类题目,就是可能拿一个大学的概念和科技前沿做背景材料,你必须当场学习并应用于解题。
 
课上,根据预习重点听不同,全程都要认真听,不要觉得老师讲的太慢自己可以一边干其他事情什么的,有的时候你漏掉一个点刚好就是你不会的,而其他你都会,那么你这节课就等于白上了。你真的不差那么点时间啦。而且我觉得这也是培养谦虚专注的好方法。
 
课后的话按时完成作业是最低限度要求,另外一定要总结,比如某类题用什么方法,为什么想到这个方法,可不可以有其他的办法,题目里一般有哪些特殊字眼,有哪些坑要避,等等。建议大家不会的或者错的不要急于看答案,自己思考。然后虽然现在形式比较卷,但不用焦虑,有坚持钻研的精神,对所有知识点做到问心无愧我觉得比什么都重要。实际上,因为它要求你自己做很多事,其实比补习什么的挑战更大。
 
至于考试,平时做到扎实掌握,认真复习,成绩自然会有,不需要为了一时的起起落落飘飘然或者摆烂。重点是锻炼心态+查缺补漏。
 
另外提一个做计划,包括长期和短期。短期的我比较喜欢详细一点,比如八点到九点完成数学作业,有点像自己给自己排课程表吧,当然你一开始肯定算不好时间,可能会出现提早或超时完成的情况,不过多做几次就会熟悉自己的节奏。这种计划务必要在最后留足一小时或其他的缓冲时间,因为你大概率会有东西没做完,但是又不能无限做下去。然后它对于坚持的要求比较严格。宽松一点的方式是你列出来今天上午想干什么,比如看课外书,写数学题,写语文作业,预估一下每项大概多久,然后凭感觉决定顺序。不过也不能完全你想干嘛就先干嘛,因为计划很有可能会完不成,所以我建议的顺序是先容易,再难,再容易。先做一点容易的只是为了进入状态,接下来必须马上保证最困难部分的完成,如果你一直沉浸在做容易的事情的成就感,只剩下难的时候你会非常不想做了。长期的也就是我说的高质量放松和学习方面,你一定要拥有玩手机以外更喜欢干的事情。比如说,阅读,户外运动,做做甜品,摄影,学习一门艺术等等,其实可选择的很多。这里夹带一点私货,我真的非常建议大家每周都抽出一点时间读一点国学,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等等,功利性一点说对以后写作文的思想深度与文采以及文言文的学习很有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做人做事,你毕竟是生长在这片五千年历史的热土上,无论如何需要和祖先建立连接,将来的某一天你会突然理解,突然需要也突然感动于这些经典的。我就是这样,当时小学背了但不理解,中学以来,总会在某个瞬间就理解了,特别是高三,真的给我的心态稳定带来很大很大的帮助。
 
另外,重视碎片时间利用。包括课间,可以把五分钟左右的英语阅读,语法填空啦和一些比较零碎的作业在这个时间写掉一部分。不是说去哪里都要单词不离手,我觉得吃饭就要好好吃饭,在食堂排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唠嗑一下,当然也可以一个人排队时思考物理题或者复盘课堂。主要是每分每秒都要充实地生活着。
 
以及字真的很重要!书要大声读才有语感!
 
生活方面的内容,如好好锻炼,作息,和家人老师同学耐心和谐地相处等,我不再赘述。特别是学习压力大的时候,给自己找点发泄方式,不要对家里人发无名火,大家都不容易~
 
差不多就酱,祝学弟学妹们学习进步,金榜题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生的学习方法
高考成功者谈学习方法
87%初一学生都有的问题,其实可以这么轻松解决!
【致高三党】为什么在数学课上总是“一听似懂,一做就懵”?
高二(7)各科学生学习体会与感言
暑假五大科目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