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句 读

句 读

 ()何谓句读

所谓句读,就是断句。人的思维是有节奏有层次的。记述某一过程,说明某一问题,描写某一现象,必有条有理。人说话会有停顿,这是生理的需要,又会通过停顿来反映思维的节奏和层次。在停顿之中有时间长短的不同和声调的差异,这一些都与说话的内容(思想感情)相一致。研究这些,就是我们现代说的标点符号之学。

    狭义的句读就是断句,它所研究的只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表示内容层次间隔的时间差异,把这种差异同说话人的感情声调联系起来,同以某种符号标示特定的名称联系起来,那就需要运用标点符号来解释了。本书所讨论的句读,主要是古书的断句,也简略介绍古书的标点符号问题。

《礼记·学记》里说:“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云:“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孔颖达疏云:“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郑玄的解释仅为句读,孔疏则又了进一步,涉及至篇章了。清人黄以周作《离经辨志说》其说与郑玄同:“古离经有二法,一曰句断,一曰句绝。句断,今谓之句逗,古亦谓之句投。断与逗、投皆音近字。句断者,其辞于此中断而意不绝。句绝,则辞意俱绝也。郑注离训断绝,兼两法言。”(《儆季杂着·群经说三》

汉代有两个与句读有关的字:即“、”与“。”。《说文、部》:“、,有所绝止,、而识之也。”段玉裁注说:“此于六书为指事。凡物有分别,事有可不,意所存主,心识其处者皆是,非专谓读书辄乙其处也。”、即主的古字,其含义包括“读书止辄乙其处”,即“有所绝止,、而识之”。

《说文。レ部》:“レ,钩识也。 ”段玉裁注说:“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褚先生补《滑稽传》,东方朔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二月乃尽。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说文》另有:“点,小黑也。” 即用小黑点断句。《隋书. 经籍志》:“有贾逵春秋左氏经传朱墨刻。” 可见汉代已有标点过的书,惜其末传。

汉代己有很多标点。《武威汉简》所见如下:

□ 标于简端,相当于今本“记” 字;

○ 大圆点,作用同“□” ;

●△ (中圆点、三角号)章句号;

●小圆点,题目号。

   重文号;

∧∨   上下括号,删略号;

   钩识号。一是相当于句读,二是识记某一章句,三是平列重文名词的间隔;

、 顿号,作用同“レ”。但此法未大行。

唐宋以后有句读。凡经文语绝处谓之与,语未绝而断之以便诵咏谓之读。宋代则标“句、读”二字。如:

《礼记. 中庸》自诚明读谓之性句 自明诚读谓之教句 诚读则明矣句明读则诚矣句

看来、与后世读书所用圈(o)()相似,但不就是后世的圈点。古人读书,在一句话语意完结处,加一圈于字旁,与今日所用句号一样;于语意未完结而须停顿处加一小点于字句中间,与今日逗点同。这种圈点,就是句读。但从《说文》和《学记》郑注看,在汉代还没有完整的句读观念和符号。

真正刻书加句读,始于宋代。岳珂《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云:“监属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伤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使,然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兴国本点注文,益为周尽。” 此法沿续数百年,亦不普遍使用。

古人读书的圈点,重在意思是否完结和一句话中是否应有停顿,对于一个意思的完结所表示的语气和情感以及句与句间的关系是没有其它的符号表示的,不象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有那么细的分工。因此我们说,讲古书的句读,从狭义上理解是与现代的标点符号很不相同的。直到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新式标点符号,才渐趋完善。

 ()为什么要重视句读

古书流传,除经今人点校注释过的之外,是没有句逗的,所谓“白文”,就是指的没有标点的文字。

    1、不能句读就读不懂古书。

语言有古今之分,方域之别。句读是读懂古书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是谈不上读古书的。所以有人说:“学者喜读古书,惟当细心点读,读一书而得一书之用,则善矣。”(孙德谦《古书读法略例》卷四)又说,“不达用点之法,且有失解之患”,而“旬读既明,而义理亦不难得矣,盖用点为分,于上下文不致误为牵连,则书之义理,必能了然也。”试举一例:

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法言·问神》)

这十几个字的文字,断句也不很容易。宋袁文《饔牖闲评》以“吾家之童”读断,以“乌乎”为句,云:“子云叹其子童蒙而早亡,故曰“乌乎’,即‘鸣乎’字。”孙德谦说:“于‘童’下用点,可知袁氏读书颇以点读为不可忽也;”(《古书读法略例》卷四《书用点读例》)

孙氏对袁文重视点逗给予评价,对这一点逗是否正确持怀疑态度。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引证几种材料,对袁说表示了否定。

宋姚宽《西溪丛话》云:“有一老先生读《法言》,谓‘吾家之童’为一句,‘乌’连‘乎’字作一句读,韵叹声也。仆观郑固碑曰:‘大男有杨乌之才,年七岁而夭。’苏倾赋:‘童乌何寿之不将。’是时去子云未远,所举为不谬。于是知‘童乌’为子云小名。” 张澎《蜀典》卷二云:“《文士传》汉桓辚答客诗曰:‘伊彼杨乌,命世称贤。’ 客示桓辚诗亦云:‘杨乌九龄’ 。此岂作叹词解乎I”树达按《御览》三百八十五引刘向《别录》云:“杨信,字子乌,雄第二子。”乌为雄子之字,毫无可疑。姚、张说是,袁读非也。(《不当读而误读》)

按袁说,这十几个字没有杨雄子的名字,按姚、张说,乌为杨雄子名。

2.句读有误,会导致对文义,史实的误解,造成注释的失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一段与句读有关的记载: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鲁哀公之所问为“夔一足”三字连续,中无句读。孔子之所答则应于“一”下断开,即:“夔一,足。”句读不同,则理解上的差异竟如此之大:哀公以为夔只有一支脚,孔子的回答则是象夔这样的音乐家,让他做乐正,有一个就足够了。《书·舜典》里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舜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吕氏春秋·古乐》载,“帝尧立,乃令夔为乐……(舜立)乃令夔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孔子的回答就是夔为乐正这件事。鲁哀公的发问极可能是把楚这个人物和神话中的“夔一足”混淆了。《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说文》说夔的形貌“如龙一足”。还有韦昭注《国语·鲁语》所说的“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燥,人面猴身能言。”孔子时代是否有这些神活传说,尚不得而知,但鲁哀公所问与神话“夔一足”无涉,他问的是人,人仅一足,不可信,所以他发问了。这是句读问题引出的故事,是很典型的。

    《礼记·檀弓》有一段关于孔子父母墓葬的记载,由于句读而引起误解达千数百年之久。兹抄录如下: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陬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这是清雍正年间高邮孙蠖孙(字邃人)的句读。意思是说孔子幼时丧父,而不知父亲的墓是殡(浅葬)还是葬(深埋),墓地五父之衢是知道的。大家原以为是深葬。为慎重起见,孔子询问曼父的母亲,才知道是浅葬,然后启殡,把父母合葬于防山。孔子的打听父亲的墓是殡是葬,是在母亲征在死后。这一段话到了司马迁作《史记·孔子世家》,发生了演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朝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显然太史公是从“不知其墓”为句的。郑玄注《礼记》,沿袭司马迁句读之误,在“不知其墓”后注云:“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征在耻焉不告。”疏不破注,孔颖达疏只是比郑玄说得详明罢了。

《史记》、《礼记》郑注由于对《檀弓》这一段记载的句读的误解,使孔子家庭情况复杂化了,为后代史学家造成了麻烦,引起了纠纷。

《汉书. 高祖本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此为旧标点本,中华书局标点为“:”号)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按:旧标点,与下文“余悉除去”不相应。

古人于疑难字句处常常不知句读,不知某字是属上读还是下读,清儒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例子,《后汉书. 列女传. 班昭传》云:“时《汉书》始出,多末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马融是当时大学者,尚且如此,说明了句读之重要。那种辨析是极需学识水平的。所以古谚说:“学识何如观点书。”(见《资暇集》卷上引稷下谚),是很有道理的。

103.误读会造成校勘的失误

句读与注释的关系很密切,与校勘关系也很密切。错误的句读会导致校勘的失误,造成误改、误删、误补、误乙。兹举王念孙《读书杂志》误读而改误校例如下;

①误读至误改例:

    《汉书。高五王传》:“会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已后闻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

    王念孙《读书杂志》曰:“已后闻’三字文义不顺,后当为复。言栾布等破三国兵解齐围已而复见齐与三国有谋,遂欲伐齐也.《通鉴·汉纪八》作复则所见《汉书》本已误。《史记》正作‘已而复闻齐与三国有谋。“后复二字篆隶皆相似,故复讹作后。”

杨树达曰 :“王氏误读,故欲改字,其说非也。此当以‘解围已’为句,谓解围事终了也。此班改《史记》处,故与《史记》读不同。《苏武传》云:‘会论虞常,欲因此事降武,剑斩虞帝已,律曰:“汉使张武谋杀单于近臣。’“王尊传云:‘食已,乃还改诏。’ 《王莽传》云:‘宇妻焉怀子,系狱,须产子已,杀之。’ 句例同。

②误读致误删例:

《史记·孟尝君列传》:“冯骥乃西说秦王曰:天下之游士凭轼结革引西入秦者,无不欲强秦而弱齐;凭轼结革引东入齐者,无不欲强齐而弱秦。此雌雄之国也。势不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

王念孙《读书杂志》引顾子明云:“‘为雄’下衍一‘雄”字,‘为雄’二字属下读。杨树达曰:“吴汝纶以‘为雄”属上读,是也.不必衍‘雄’字。下文‘马灌说齐王云:‘夫秦齐,雌雄之国,秦强则齐弱矣。此势不两雄’,此文之‘势不两立为雄”,即彼文‘势不两雄’也,顾说非是。”

③误读致误补例:

    《汉书·爰盎传》;“且陛下从代来,郎官者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不可用,置之;可采,未尝不称善。”

王念孙《读书杂志》云,“‘受其言’下当更有一‘言’字.‘言不可用’正与‘喾可采’对文。今本脱一‘言’字。《御览·人事部》引此正作‘言不可用’,《史记》同。”杨树达曰,“此王氏属读之误也。此文当于‘受’字断句。受者,受书疏,非谓受言也,《风俗通》卷二引刘向语云,‘文帝礼言事者,不伤其意,群臣无小大,至即便从容言,上止辇听之。其言可者,称善;不可者,喜笑而己。’此‘其言’二字当下属之证。王氏因误读而欲增字,非也。”

④误读致误乙例,

《汉书·杜周传》“杜钦,字子夏,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

王念孙云,“俱以材能称‘绝句’,‘故’字当在‘京师’上,而以‘故京师衣冠”五字连读。京师衣冠谓京师士大夫也。《白帖》十二引此作‘京师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御览·疾病都》三同,则‘京师衣冠”四字连读明矣。《汉纪》作‘俱好学以材能称’,故京师谓钦为盲子夏,则‘故京师’三字连读又明矣。” 杨树达曰:“‘称京师”谓见称于京师也。班文简,省去‘于’字耳,原文可通,不当如王读倒字。《汉纪》、《白帖》皆误断句,岂可信从!王氏于此为误信矣。”

王念孙《读书杂志》是清代训诂名著,于古书校勘用力至勤,辨析极精,尚不免因句读失误而致校勘失误,可见句读的意义之大,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4、直到今天,人们还用标点做文字游戏: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才人武氏,出家为尼。削发,可免(,)去尘俗之念。

5、标点可加深对古书内容的理解。如《庄子. 逍遥游》: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按:第一种标点误。第一,“故九万里……” 是结果,“风之积……” 是条件,本为一句,不可割裂;第二,下文连用两个“而后乃今”,是时件条件,列关系,当用“; ” 号。

正因为标点重要,所以当今许多学者都很重视。黄侃于批白文十三经。洪诚把《周礼正义》、《仪礼》标点了六遍。

()句读失误的原因

古书向无圈点,似乎一加圈点,就表示着知识水平的低下,加上从汉至清,二千余年无一套标点符号。后代理解前代所受的时代局限,读者理解作者语言所受的个人特征的限制都是明显地存在着的。加上校勘上的原因,后代学者研读古书,在句读上发生毛病,就不是奇怪的现象了。

句读的失误,无非是当读不读,不当读而读和本属上读而属下,本属下读而属上几种。这纯粹是断句,不是指使用古时不存在而今天才有的标点符号。

    句读失误的原因除上面所提到的一般性的之外,可归纳为两点:

   1.因语言文字之中的知识局限致误。

    句读古书,需要有丰富的、系统的古汉语知识。它涉及到古文字学、音韵学、词汇、训诂学、语法学各个方面。稍有不慎就可能误读。

   ①不辨古字通假而误读

    《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郑玄以“言”属下读,注云;“呻,吟也,占,视也;简谓之毕;讯犹问也,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呻或为慕,讯或为訾。”于“言及于数”下注云:“其发言出说不首其义,动云有所法象而己。”王引之曰:“以言属下读,不知讯与谇通。谇言犹告语也。”(《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

《汉书·贾谊传》:“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颜师古于“也”字为句。沉彤云:“也当作他。谓诸侯或以罪黜,其地被削,多入于汉者。若因其所存地为国,则国小而其子孙亦不得封,故为之徙其侯国,封其子孙于他所,如其被削之数偿之也。颜注误。”杨树达曰:“沉说是也。也它二字古音同通假?不必改作‘他’。”(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

②不识古韵而误读(见教材P689页)

③因校勘问题而误读

    《荀子·非相》:“故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杨谅于“故言”下注云:“所以好言说,由此三者也。”王念孙云:“杨说非也:‘故君子必辩’为一句,故下本无‘言’字。此言君子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是以必辩也。上文云;‘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君子必辩,‘是其证。今作‘故言君子必辩’,‘言’字乃涉上文而衍。杨断‘故言’为一句以结上文,则‘君子必辩’四字竟成赘语矣。”杨树达曰:“王说是也。”

④因词汇训诂问题面误读

    《书,康浩》:“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珍。”郑玄于“猷”下注云:“用是诚道安汝心,顾省汝德,无令有非,远汝谋,思为长久。”于“猷”下注云:“行宽政乃以民安,则我不汝罪过,不绝亡汝。”王引之云:“‘远乃猷裕’,解者以裕字属下读,不知猷裕皆道也。”按,王说是。猷、裕同义。郑训猷为谋,训裕为宽,不知经传平列二字上不同义,故误以猷属上读,裕属下读。

    《书·盘庚》:“无弱孤,有幼。”郑玄注:“不徙,则孤幼受害,是弱易之。”王引之曰;“《盘庚》‘无弱孤有幼’,解者以“孤有幼’连接,不知‘弱孤’犹言弱寡,皆轻忽之义也。”按,郑注不涉句读,而关读时自然停顿。《盘庚》简大意,前已说明。此句按郑注,当读为“无弱——孤有幼,”按王说,当读为“无弱孤——有幼。”王说是。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商务印书馆国学丛书本):“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要之”,用法略同于“总之”,为连词性复音虚词,表示承接总结上文。应标点为:“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2.因古文化知识局限而误读

    《汉书·地理志》:“户,十四万七百六十一;口,六十四万二千八百八十四。县十四:东平陵邹平台梁邹……。”对“县十四”以下县名的句读,清以前以“邹”为一读,“平台”为一读,一读即为一县。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考辨说:“《汉书》济南郡之县十四:一曰东平陵;二曰邹平;三曰台,四曰梁邹……后人读《汉书》,误从‘邹’字绝句,因以‘邹’为一县,‘平台’为一县。《齐乘》遂谓汉济南郡有邹县,后汉改为‘邹平’ ,又以‘台’、‘平台’为二县,此不得其句读而妄为之说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慧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会注考证》的断句为;“慧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一般用干支纪日。“十六日,夏太后死”,系以“十六日”为一月中的一天时间。《史记》原义,是指慧星复见西方的天数,不是指夏太后死的时间。《史记》数字和日连用,说的是多少天,少有例外。《会注考证》的断句不审中国古代纪日制度,因而断错。

《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三引《山堂考索》,“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丛书集成》本《历代职官表》断句为:“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按,此节文字说宋代翰林院事。宋无“直院学士”之名。所谓“直院”,是指没有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的官员到翰林院,在翰林学士缺员时,他们可暂行文书(起草制沼调令)之职,叫做“权直”.《丛书集成》的断句者不知宋代翰林院的官制,因而致误。

古书句读失误的原因还可以作细微的分析。比如古汉语语法修辞的因素我们就没有多加讨论。还有名物典章制度、史实方面的因素,也没有作更细微的分析。

() 怎样给古书断句

原则上说,一句话应当只有一种正确断句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有多种断法。一是书有错简、衍漏,语义不清;二是古语太简,语义含混;三是几种标点有正误之分,暂难证明。如《史记. 项羽本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其中第一种是中华书局标点,第二种是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所点。“去” 字涉及到①、“去” 字在司马迁时代为何义?②“去” 由“离开” 义到“前往”义何时转化?③司马迁本义是什么?④哪种点法更符合项羽特点?

有的则可以据正。如《西门豹治邺》有几处标点可改。

1豹往到邺。(据《韩非子. 观行》“西门豹之性急,常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则“往”下当施“。”号。

2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行视,教材注“巡行查看”,视为一词,用于巫婆,官气十足。且与事实不合,当于“行” 之下断句。“云” 字下当用引号。

3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上。(按:粉饰的对象为床席,于理不合。当为“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

怎样才能正确断句?

1、准确判断词与词的语法、逻辑关系(上管下,语法分析)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此乃天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汝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庄子.秋水》)(先弄清几个词义:穷,不得志。通,得志。知同智。)

①“ 曰” 叙述语,当断。

②“来”和“吾” 不成句,当断。

③“汝” 和“我” 不成句,当断。

④“我讳穷” 虽有主谓宾,但与“久矣” 关系不清,故当断。

⑤“而不免命也” 易误为一读,然“免命” 不辞,故当断。

⑥“求通……” 句与上同。

⑦“当尧舜” 无谓语,直到“而天下” 仍无谓语,至“无” 字虽有谓语,但义石通。到“勇”字虽可断,但“人”字不落实。

⑧“非知得也”成句。 ⑨下句同。

但要判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必须了解古今词义异同。如: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

此句“曰” 、“也” 二处易断,难在“事” “犯”二字上,实则“事” 为动词“侍奉、对待”义。“犯”为“犯颜直谏。”

2、注意句子中词语的语法位置

《文心雕龙》章句谈到虚字的功用:“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

A 句首词——

盖、夫、且夫;(语气词)

是时、昔夫、曩者、日者、现己、既而、向者、俄而、方今、乃今;(时间副词)

岂唯、然且、然则、故夫、大抵、得无、何为、何以、何乃、未尝、无乃;(复音虚词)

请、窃、忝;(谦敬副词)

B 句尾词——也、邪、欤、与、乎、哉、焉、耳、矣、兮、也夫、己焉哉、矣哉、云尔、己乎(语气词)。此外还有语意句绝处,如宾、谓、补语句尾。例: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己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其中“长平”宾语句尾,“死” 谓语句尾,“笃” 补语句尾。

C 句中习惯用语。

一是对话用“曰”字。但要注意一人之辞而用“曰”字。例如: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梁惠王下》)

二是引文处断句。

臣闻圣王为政赏不避仇仇不择骨肉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3注意从修辞章法上断句

如《劝学》《五蠹》等多用对比、排偶句,易于掌握。

(五)整理古书标点符号的使用

1。现代整理古书所使用的标点符号

    句读所讨论的只是断句。仅能断句,对于整理古籍,注释古书来说是不够的。句中的停顿不仅仅是一个逗号,句末的停顿也不仅仅是一个句号,现代使用的标点符号比逗号和句号的内容丰富得多。比如: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秽浊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涅而不缁,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固以为:露才扬己,忿怼沈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家,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王逸以为:诗人提耳,屈原婉顺。《离骚》之文,依经立义;驷虬、乘翳则时乘六龙;昆仑、流沙,则《禹贡》敷土,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及汉宣嗟叹,以为皆合经术;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四家举以方经,而孟坚谓不合传。褒贬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

将核其论,必征言焉。故其陈尧、舜之耿介,称汤、武之祗敬:典诰之体也。讥桀、纣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虬龙以喻君子,云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每一顾而掩涕,叹君门之九重:忠怨之辞也。观兹四事,同于《风》、《雅》者也。至于托云龙,说迂怪,丰隆求宓妃,鸿鸟媒女戎女:诡异之辞也。康回倾地,夷羿弓毕曰,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依彭咸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猖狭之志也。士女杂坐,举以为欢:荒淫之意也。摘此四事,异乎经典者也。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固知《楚辞》者,体慢于三代,而风雅于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下略)

摘录刘据《文心雕龙·辨骚》这两段文字,加以标点(用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本标点。专名号系本书所加)以提供用现代标点符号标点古书的一个例子。

现代标点符号共有十六种,它们是: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顿号()表示句中列的画家词组之间的停顿。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冒号()用以提示下文。

    问号(?)用在问句之后。

    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感情,也叫“感情号”或“惊叹号”。

引号(“”‘’ 『』「」) 1.表示引用的部分;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括号( ( ) )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中复有注释,则于括号中再加括号,即(())。常见的括号还有[]〔〕,补足部分和纠正错字均用〔〕。至于某些标记也有用“〔〕”的。

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占两格。省略号前后不再加标点符号。省略号在古书标点中一般不用。

破折号(——)占两格。1.表示底下有注释性部分,有括号作用;2.表示意思的递进;2.表示意思的转折。

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或相关的人或事物的联系。古书标点中一般不用。

专名号(——)横行用于文字下,直行用于文字右或左。表示文中的人名、地名、团体名之类。符号长短随专名。今人整理注释古书,有的用此符号(如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有的不用。如上文《文心雕龙》不用,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用。

书名号(《》<>或~~表示文中的书名篇名之类。古书注释多用~~。书篇名中又有书篇名用《〈〉》。

间隔号(·) 1.表示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 2.表示有些民族人名中的音界, 3.书篇名统一在《》中,书篇名间用“.”。若用~~,则书篇名间隔断,作“~~~~~~”。

着重号()用在文字的下面或右边。表示文中特别重要的部分。标点古书一般不用。

标点古书,一般只用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引号、括号()、专名号、书名号(有时带间隔号)十一种。上文所举《文心雕龙·辨骚》例全部用上,是一个典型。

    2.整理古书使用标点符号的若千问题

    ①同一段文字的不同标点符号问题

同一段文字,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标点。这个现象很普遍,随便翻一篇文章,只要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版本,就一定是彼此标点不尽相同。比如《辨骚》这一篇,“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 ,陆、牟于绪后用分号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用逗号;“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陆、牟用问号,范用感叹号;“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陆、牟于乱后用逗号,范用句号;“若《离骚》者,可谓兼之”陆、牟于之后用分号,范用句号;陆、牟于“以为”后用冒号,“国风”至“与日月争光可也”用引号,而范均不用;《骚》、《传》、《国风》、《小雅》陆、牟均用书名号,范不用。仅104字的一段文字,总共才十八处句读,其标点符号不同者竟达七处之多,其中书名号、冒号、引号的使用法注家可以有不同的规定,而其它标点符号的差异过大却不能说是很正常的。比如“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岂为助词,表示反诘,有哪里、如何、怎么或者是难道的意思。“岂……乎”标感叹号虽不算错,但究竟不如用问号。陆、牟的《译注》使用分号较多,与范注的逗号或句号相比,更有利于使读者了解文义。

使用标点符号的不统一现象是允许的。虽然各种标点符号都有明确的界说,但是各人在阅读某一段文字时却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逗号、句号、分号之间,问号和感叹号之间,引文是以直接引述的方式出现,还是以间接转述的方式出现所涉及的冒号和引号的使用,都有可能发生分歧。有人统计《史记·项羽本纪》,王伯祥的《史记选》(1957年版)和张友鸾的《史记选注》,一万多字的文章,标点符号不同的竟达二百七十余处。这就值得注意了。

句读的不统一原则上应当避免,这和广义的标点符号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某种灵活性不同。句读的重要性上面己经谈过,但是数读皆可通确是事实。

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有“数读皆可通”例。兹录二例如下:

    《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李文公集·答王载言书》引“子曰吾与回言”,不连及下文。《论语集注考证》云:“张师曾校张达善点本谓‘吾与回言终日’,自《集注》取李氏之说,始读为句绝。前此先儒亦以‘吾与回言’为句。”杨树达曰:“‘终日’为表时状字,或状上‘言’字,或状下‘不违’,两皆可通。”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近读“韶”字绝句。武亿云:“此宜以‘子在齐’为读,与‘子在陈’同例。下文‘闻韶三月’当作一句。《史记·孔子世家》;‘闻《韶》音,学之三月。”详玩此文,正以‘闻《韶》’属三月为义。”杨树达曰:“‘三月’为表时状字,与前引《为政篇》‘终日’同。上下两属皆可。”

数读皆可通,是令人苦不得其古文真读的情况下的一种不得己而为之的观点。杨树达感慨地说:“数读皆可通,非著书之人放以此为迷苦后人也,乃今人苦不得其真读耳。”我们既知这是不得己而为之,就不能因此而随意标点古书。我们标点古书,一定要力求合于古人着书本旨,不诬古人。在有岐解的情况下,或择善而从,或自为新解,都应当小心谨慎。

②书名号问题

书名号本无深义,易于掌握,但在古人的笔下,却为我们造成了一些困难,古人引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一是简省,一是改造,一是异名。这几种情况处处可见,如:

《史记》、《汉书》简作《史》、《汉》;

《诗经》、《礼记》简作《诗》、《礼》;

《上林赋》、《南都赋》省赋字;

《淮南子》省作《淮南》;

又《说文解字》省作《说文》,或以许书相代;

玄应《一切经音义》,以玄应书相代,

《尔雅.释木》、《书·禹贡》仅出篇名。

又如《春秋左传》简称《左传》,文籍引用其书,称谓极不统一。现代规范引法,应当是《左传×公×年》.在清人训诂著作中,引用五花八门。或曰《春秋传》、《左传·襄四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左. 襄二传》(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左氏. 昭十四年传》(阮元《经籍纂诂》);《左,僖四年传》(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左氏僖三十三年传》,《成五年传》、《左氏文十六年》(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言》)

以上所引,不出篇名,有《左传》、《春秋传》,《文心雕龙》所谓“与《左氏》不合”,“左氏”亦即《左传》。出篇名又有不同的引法,段玉裁用《左传·某×年》,朱骏声用《左某×传》,阮元用《左氏某×年传》,王先谦用《左某×年传》,郝懿行用《左氏某×年传》、《某×年传》、《左氏某×年》,《左氏某×年传》后复引《左传》,省“左氏”;不引《左传》文,而引《左传》注疏,则省“传”字。这些改造简省的例子说明古人引书名各人不尽相同。又比如《后汉书》,阮元《经籍纂估》只引《后汉》二字。《淮南子》一般都省“子”字。至于异名,如《关尹子》又名《文始真经》,《文子》又名《通玄真经》,《民氏春秋》又名《吕览》,《牟子》又名《理惑论》,《臼虎通》又名《白虎道德论》,等等;章学诚《校仇通义》内篇三说:“本名《鸿烈解》,而止称《淮南》,则不知为地名欤,人名、书名欤。此着录之苟简也。”

为了正确使用书名号,需要广泛了解书目知识,需要了解古书异名和同名异书的一般情况。

    同名异书,不涉及书名号的使用,而关涉到作者。杜信孚、赵敏元、毛俊义编《同名异书通检》(江苏人民出版社),收同名异书三千五百余条,每条下列书名(含卷数)、著者(含时代籍贯等)、版本三个项目。有的同名异书,内容基本相同,只是版本或编纂法不同,有的则是完全不同的书。例如《尚书传》,有孔安国撰的十三卷本和马融撰的四卷本;《尚书注》有马融撰、郑玄撰。宋人金履样撰三种;《尚书义疏》有隋刘焯撰、隋顾彪撰两种。这种情形在近现代人学术论着中亦很多。如以“文学概论”为书名者,近人有十余种。不了解这种现象,就很可能张冠李戴,发生误写作者,甚至妄作解释。

    同书异名情况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杜信孚编《同书异名通检》(江苏人民出版社)收列六千余条,每条下列书名(含卷数)、著者(含时代、籍贯)、版本、异名四个项目。如《三国志演义》,又名《第一才子》,《二程遗书》又名《程氏遗书》。

今人引用书名,做法也不尽相同,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正文标点不用书名号,而注文用~~,标于左方。王力《同源字典》引书名全不用书名号,如“文选王褒洞萧赋”、“一切经音义四引三苍”、“左传襄公十四年”(均见246),书名和篇名之间亦不用间隔号,书名中复有书名也不标示。

③冒号和引号问题

    冒号和引号是有联系的标点符号。古书的冒号和引号,一般情况与今同。困难的是文中之引文,在论文中引文往往是作为重要旁证和理论根据出现的。若加冒号和引号,或者只有引号,都要求与原文相一致。《文心雕龙译注》“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有冒号、引号,用冒号可,用引号不可。此一段文字引自班固《离骚序》,“虽与”前有“推此志”三字。刘勰引用此文,所见《离骚传》是淮南王安原文,还是转引自班固而省掉三字,尚不可知。若仅在“以为”后标冒号,不用引号,则更合刘耀转述口气。再如“班固以为:露才扬已,忿怼沈江”,《离骚序》原文为:“今若屈原,露才扬已……忿怼不容,沈江而死” ;“虽非明哲,可谓妙才”,《离骚序》原文为“虽非明智之器,可谓妙才者也。”总之,刘勰所用,系转述其大意而己。如果在冒号、引号的运用上求之过细,反易出错。范文澜“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班固以为”全无冒号、引号,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训诂著作中引文特多,这些引文有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有改造转述的,有节录时砍头去尾的,有增字的。若加引号,务必谨慎,试举一例,

    一曰。林属于山为麓。春秋传曰。沙麓崩。春秋僖公十四年文。三传同。谷梁传曰。林属于山为麓。周礼王制皆云。林麓。郑云。山木生平地曰林。生山足曰麓。诗大雅罕麓。毛曰。麓。山足也。盖凡山足皆得称麓也。亦假借作鹿。易,即鹿无虞。虞翻曰。山足称鹿。鹿。林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其中“一曰”至“沙麓崩”为《说文》文.)

这段引例,书名有《春秋传》、《春秋. 僖公十四年》、《三传》、《谷梁传》、《周礼》、《王制》(《礼记》中的一篇)、《诗. 大雅》、《易》,注家有郑玄、虞翻,书名和注家后用“曰” 、“云” ,其后文字多为引文。抄录原文圈断,未改为新式标点符号。若用现代标点符号,云、曰后可用冒号,引文可用引号 ,也可于云、曰后用冒号,引文不用引号;还可以于云、曰后用逗号,引文不用引号。引文若用引号,一定要查对原文,若与原文不全合,是不应用引号的。若一处冒号同时用引号,则全书必得体例一致,这会增加极大的工作量,不是做校勘,一般是不求之过细的。

    引号中复有引号,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一一标出。如《辨骚》注[]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离骚传条“传当作傅,傅与赋古字通。使为离骚赋者,使约其大旨为之赋也。汉纪孝武纪云‘上使安作离骚赋,旦受诏,食时毕。’ 高诱淮南鸿烈解叙云‘诏使为离骚赋,自旦受诏,日早食已。’此皆本于汉书,太平御览皇亲部十六引此作‘离骚赋,’是所见本与师古不同。

范注直行,本书横行,改『』「」为“ ” 、‘’。末‘离骚赋’系指三字写法,应用引号,不应加书名号。范书书名号无间隔,若改为《》<>,书篇名间应有间隔号。

    ④破折号、括号、专名号问题

    标点注释古书,一般不宜使用破折号,稍有不慎,会出现理解的差错。但这不是说古人写书,就没有合乎使用破折号的文字。比如《说文解字叙》: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括号在古书注释中可以酌情使用。古书作者夹注和他人注释文字,多于正文下以双行小字写出。如:

家大人曰,手,持也。字书韵书无此训《檀弓》:“子手弓而可,”谓持弓也。《庄十二年公羊传》:“仇牧手剑而叱之。” 何休注曰:“手剑,持拔剑。” 今本拔误作枝,据宋本改。(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通说上》“手”字条)

若注释改为单行大字,可加圆括号( )。方括号[ ]用于补原文脱漏和今译时补足句意。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粱惠王章句上》原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道:“我很高兴听到您的指教。”(杨伯峻译文)

“仲尼曰:‘始作诵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同上,孟子语原文)

“孔子说过,‘第一个造作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该会绝子灭孙断绝后代吧![为什么孔子这样痛恨呢?]就是因为木偶土偶很象人形,却用来殉葬。[用像人形的土偶木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呒?” (杨伯峻译文)

专名号的运用目前很不统一,新标点的《二十四史》《辞海》《辞源》等人名、地名、朝代、年号都用专名号,有的书不用,尤其是今人学术论着,用专名号的更少。这种符号的运用在古籍整理和汉语词典编辑中意义很大,有利于阅读古书,应予以提倡。

(五)介绍几本句读书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章句》;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

武亿《句读叙述》;吕思勉《章句论》;吕叔湘《通鉴标点琐议》;

张仓礼、陈光前《古文断句与标点》。

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古籍点校疑误汇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标点符号
汉语标点符号发展简史
古书丨从句读到标点符号
宿老师:句读之不知,可乎?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教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