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的体系
汉字的体系

一,表义文字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只有声音,没有形体。文字赋予语言以形体,由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能够传布远方,流传后世。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记录汉语的。汉字是汉语的视觉表现形式,是汉语的组成部分。跟其它文字相比较,它有自身的特点。有一些文字是拼音文字,它记录语言的发音,如英语,法语,俄语。拼音文字有字母,字母代表语言中的音素,拼合起来就成为文字。汉字没有字母,它由一些笔画组成,这些笔画并不代表汉语中的音素,不能拼合成音节。汉字的形体跟读音没有确定不移的联系,但跟含义却很有关系,从形体上往往能看出或分析出它的含义,或者含义所属的范围。因此,可以说汉字是一种表义体系的文字。

汉字是由形体、读音、含义三个方面组成的统一体,简称形、音、义,合称三要素。文字必须具备这三要素,缺一不可。道路上的几何图形,如:→、×,有形体和含义,没有读音,那只是交通信号,而不是文字。

拼音文字的形体,能直接表示读音,由读音来确定含义。汉字的形体不能直接表示读音,需要一个一个的记牢,确实很费事。常用字有三千五百个,通用字七千个,总数在五万个以上。但汉字的形体有不少可以表示含义的范围,形声字也有某些表音的功能,这同时也是它的优点。汉字还有维系各地方言的功能,甚至被日语所运用,显示了巨大的魅力,这是拼音文字做不到的。

使用打字机打印,拼音文字确实有优越性,使用方便,速度快。但有了电脑软件以后,汉字输录和打印的速度,不仅可以同拼音文字并驾齐驱,甚至可以做到更快。熟悉汉字的性质、结构特点,掌握它的内在规律,识别它的疑难之处,就有利于系统学习、正确使用,避免出现错误。

二,汉字的笔画

 

(一)笔画的形状(笔形)

写字的时候,由落笔到提笔之间所写成的笔画,称为一笔或一画,汉字的笔画,少的是一画,如:一、乙,多的在二十画以上,甚至有三十几画,个别特殊的字还有四十几画的,相差很悬殊。笔画多的字写起来很麻烦,所以有简化的必要。汉字排列时,有时以笔画多少为序,仅是计算笔画数目,就很费事,有时还数不准确。

楷书笔画基本形式是点和线,线多数是直线或折线,跟英文字母不同,它缺少弧线,只是在篆字和草书中有不规则的弧线。主要笔画有五种:一 丨 丿 丶 乛。

一(横),如:三,王,土,井。

丨(竖),如:川、坚,引,旧。

丿(撇),如:须,徐,人,勿。

丶(点),如:文,义,兴,冬。

乛(折),如:乙,了,买,冠。

这些笔画在实际书写时,还可以有变体,或互相结合,扩展成更多的笔形。

一(横),包括提/,如:冰、刁、北,址。

丨(竖),包括竖钩亅,如:丁、可、寸,手。

丶(点),包括捺﹨,如:八,入,这,走。

乛(折)包括:┐,フ ,乙,乁/   ,ㄋ,\/ ,ゝ,∟,乚 ,し ,ㄥ,ㄑ,ㄅ,ㄣ 。如:已,灵,习,又,九,飞、乃,弋,成,民、狗,亡,七,也,衣,长,车,东,女,巡,专,与,马。

这些笔画在方块的面积内结合搭配,便形成汉字。书法上有“永字八法”的说法,虽不精确,但“永”字确实具备了“点、横、竖、折、钩、提、撇、捺”这八种笔形。而现在排序所说的五笔,则是:一,丨,丿,丶,乛,其顺序以1、2、3、4、5作代码,可以构成汉字笔画笔顺的信息,有利于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部首和偏旁(部件)

部首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字形的一部分。字典中常称部首,口语中常称偏旁。这一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往往能够表示字义的范围,有的也能表示读音,但并不准确。如:花,由“艹化”组成,“艹”表示植物中的花草类,“化”表示读音。化本身也是一个字,由“亻匕”组成。“亻”即人字,“匕”是人的变体,即古化字,像人倒下之形,表示起了变化,死字即由“歹匕”组成。

为了便于说明,本书对于字中表义部分的形体(艹、亻),称为部首或形旁,对于部首以外的部分(化、匕),则称为偏旁或声旁。部首和偏旁,这二者也可以称为汉字的部件。

 

(三)部位(部件的安排)

部位是指部首偏旁所处的位置。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横着连写,而是以四方形为限制。即不论部件有多少笔画,都得把它们安排在一个方格之内。因此,汉字又称为方块字。

部位的安排,有以下几种格式:

1,单一部位:笔画无分隔痕迹的单体字,占一个方格。如:人,刀,尺。

2,上下部位:部首偏旁分置上下,合占一格,如:昌,盛,安,家。包括上左下右,如:疾,病,庆,孱;上右下左,如:氢,虱,戎,忒。

3,左右部位:部首偏旁分置左右,合占一格,如:说,明,好,坏。包括左下右上,如:过,道,起,翅。

4,内外部位:部首偏旁分置内外,合占一格。如:囫,囚,围。包括上外,如:周,闹,间;下外,如:幽,凶;侧外,如:匪,匾;上中下,如:曼,兽,器,左中右,如:弼,辫,街,微,徽。

这四种格式还可以互相结合,上下之中再分左右,如:装,霜,左右之中再分上下,如:能,将。或者上一下二的塔形部位:部首分布如金字塔。如:森,鑫,品,晶。

有的字部件位置可以移动,意思不变,如:够~夠,鹅~鵞,略~畧,垄~垅,前者为规范字,后者为异体字。但这是不规则的,有不少字部件位置变换后,意思会有变化。如:案~桉,部~陪,旮~旯~旭,含~吟,回~吕,架~枷,景~晾,可~叮,困~束,某~柑,郫~陴,衾~衿,纹(紋)~紊,垭~垩,宴~晏,翌~翊,邮(郵)~陲,愉~愈,晕~晖,枣(棗)~棘,庄~压,等。

知道这些格式,可以把字写的整齐美观一点。书写的要诀是:同类笔画基本上平行,分布均匀,注意对称。横平、竖直、撇斜,横与横平行(三,王,丰),竖与竖基本上平行,左侧的竖可能变为竖撇(川,卅,册),撇与撇基本上平行(彩,须,珍,巡,粼)。注意字的各个部位大体上所占比例,有的约二分之一(好),有的约三分之一(像,感,瓣,曼),有的约四分之一(架,努,霖),有的甚至为六分之一(器)。还要上下左右相对称。这样书写,会形成整齐稳定的美感,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否则就会七扭八歪,好像一个完美的架构,被挤压坏了,十分难看。

不论是中国学生,还是外国学生,初学汉字时,最好要经过临帖,一开始就掌握要领,把汉字写好。开始写不好,一经成为习惯,则很难改变,只好终生抱憾,跟自己所写的缺乏美感的汉字长期为伴,如同娶了一位难看的媳妇。

三,汉字的结构(六书)

 

汉字笔画的形状、组合、分布,是外表的形式,只涉及书写问题。汉字的结构,是指内在的性质,笔画的内涵,涉及造字的方法,造字的规律,字的含义。“六书”之说,是汉代人对汉字结构提出的见解,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此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具体解释了六种造字方法。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在看来,前四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是变通的用字方法。其中的转注,还有待于进一步解释。

 

(一)象形

象形,是对具体事物的描画,即根据事物的外形来造字。许慎说:“画成其体(外形),随体诘詘。”字的形态能够显示事物的外形轮廓,或其显著特征。这些字多为名词,后来演变成形声字的部首。如:

人,用两条腿直立行走,不同于动物。

木,上枝下根。禾,上有垂穗。

竹,笔画为“个个”,竹叶形。

日,篆字为圆形,中有一点,像太阳。

月,半月形,月有盈亏,不同于太阳。

火,下为柴,上为火苗。

山,山峰形。

水,水流动形。

牛,顶视图,有缰绳。

羊,顶视图,有角。

口,嘴形。

目,篆字为椭圆形中有小圆形,像眼睛。

刀,刀口刀背形。

 

(二)指事

在象形的基础上,加上指示性的符号,指出事物的特点。许慎说:“视而可识(象形),察而见意(符号所示)。”如:

立,一横为地面,上方为人的变体,人站立在地上。

寸,点表示手腕处,约一寸。

刃,点表示刀口。

本,一横表示其处为树根。

旦,一横表示地平线,太阳升起。

天,一横在人的头顶上,大是人的变体。

上,一横表示平面,平面之上,有台阶可登。

下,一横表示平面,平面之下,卜为下垂状。

 

(三)会意

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表示一个新的意思。许慎说:“比类合谊(义),以见指撝(用意)。”如:

早,十即屮,为草形,地面上有草,太阳在草之上,日出地平线。

牧,手持鞭放牛。

看,手在目上遮阳观看。

益,水从盆中满出。

休,人在树下休息。

采,手采薪。

桑,多只手采摘桑叶。

集,鸟集于树上。

出,一山高出一山。

从,两人前后相随。

北,两人背靠背。

明,日月发光。

林,树多成林。

伐,人拿着武器。

信,说话讲信用。

炎,火焰旺盛。

企,止即趾,人踮脚而望。

古,十口相传,前代为古。

以上三种都是以象形为基础的。

 

(四)形声

形声是由部首(形旁)和偏旁(声旁)组成的字,许慎说:“以事为名(形符),取譬相成(声符)。”是以象形为部首,加上表声的偏旁,这样就产生了同一部首同一类型的形声字,如:花草荷莲(艹部),崎岖峥嵘(山部),等等。这虽是后起字,但数量相当多,增强了表义和表音的功能,代表了汉字发展的趋势。汉字的整理和简化,形声字应该成为它的方向。

部首能够表示事物的类别,有一定的概括性。如:水( 氵)旁字,与江河水流液态有关,冰( 冫)旁字,与寒冷凝结有关。但也并不严格,如:缸,杯,碗,盆,瓶,同为容器,而部首不同,缶,木,石,皿,瓦,跟物品的原料有关。这很容易导致异体字出现,杯,也可写作“盃”。

偏旁(声旁)表音,有的同音不同声调,有的同声不同韵,有的同韵不同声,有的还表示不同的读音。如:声旁“各”,有格(ge2),客(ke4),路(lu4),洛(luo4),略(lue4)等读法。声旁“台”,有苔(tai2),怡(yi2),治(zhi4),冶(ye3),笞(chi-)等读法。不过,这种不同的读法,有可能各自另成一类,如:格、胳、阁同音,客、恪同音,洛、烙、骆、络同音,苔、胎、抬同音,怡、诒、饴同音,仍然有可循之道。

部首(形旁)和偏旁(声旁)的部位,一般以左形右声、上形下声为多,但也不固定,上下左右内外都有。如:

1,左形右声:校,蝗,胸,惜,河。

2,左声右形:鸽,期,顶,欣,剂。

3,上形下声:草,笆,窜,雾,翼。

4,上声下形:剪,盲,婆,梨,怒。

5,内形外声:闻,问,闷,辩,瓣。

6,内声外形:园,围,匡,衷,阁。

 

(五)转注

《说文解字》中“转注”一项,许慎语焉不详,后世学者的解释,也莫衷一是,有待于进一步考察。许慎说:“建类一首(以某字为主),同意相受(转化、引申)。”按这两句话的意思:转注字跟原字在字形、字义、读音上有关联。既非象形、会意、指事,也非形声、借用,似乎只能归入转注一类。实际上,转注字就是在已有的字形的基础上,变通笔画,表示相关的音义。也就是根据现成字来改造,扩展。

转注有形、音、义三种情况。以下例字根据现代汉语楷体字分析,不限于《说文》所收,因为后起字也有用转注的方法形成的。

1,字形的变通,笔画稍加改动,表示相关的意思。

加笔如:小~少,加丿,少为转注。大~太,加丶,太为转注。弟、第,兄弟有先后次第之分,丶变为个(丷变为竹),转为第,第为转注。高,亠加笔画为夭,成为喬(乔),喬为转注。鳳凰(凤凰),因风及凤,因凤及凰。

反转如:老~考,匕变为丂,考为转注。及~反,フ变为丿,反为转注。后~司,反转。可~叵,反转。

分化如:子~孑孓,分为两半,孑孓为转注。行~彳亍,行字拆开,彳亍为转注。

这类字,形义都是关联的,实际上是造了形义近似的新字。读音可能有关联,也可能没有关系。

2,读音的转化,常常利用字形的分化,表示近似的读音,和新的含义。如:

可~哥,利用“可”字重叠,可(ke3)哥(ge-)的韵母相同。哥为转注。

兵~乒乓,利用字形的分化,声韵相近(bing-,ping-pang-)。乒乓为转注。

比-匕,利用部分字形,比(bi3)匕(bi3)读音相同。匕为转注。

因为是利用字形,故字形和读音有着明显的关联,而字义却没有关联。这等于另造形音近似的新字。

3,字义的引申,一字两用或多用,也就是一字多义,这与一字多音又是互相关联的。如:

长:长chang2短,生长zhang3,韵母同。zhang3为转注。

朝:朝zhao2暮,朝chao2廷,韵母同。chao2为转注。

乐:乐yue4曲,快乐le4,古音读入声,韵母同。le4为转注。

这一类是利用原有的字,不造新字。形不变,而音义则有引申。

不过,字形笔画的重叠或分拆,不一定都是转注,也可能是象形、会意。

象形重叠如:乂-爻,口-品。笔画有类似的部分,而音义没有关系。

会意重叠如:人-从,木-林-森,日-昌-晶,火-炎,玉-珏,赤-赫,克-兢,金-鑫,直-矗,形义有关联,而读音关系不明显。

转注中的字义引申,可以不造新字,但含义和读音往往多样化,成为多音字和多义字。而字形的变通,读音的转化,则等于是造新字,只是新字与原字的关系比较明显罢了。

 

(六)假借

假借是不另造新字,而用同音字来代替。许慎说:“本无其事(无字),依声(借用读音)托事。”原字也许是象形会意,用其读音来代替那个没有造出的字。有些虚词用字,很难用象形来表示,于是就借用同音字。一经假借,就跟原来的含义脱钩,或者把原有的字加上部首,以示区别。如:其,为畚箕形,应是箕本字,后用作虚字代词,原字加竹字头,成为“箕”。然-燃,然本为火旁字(灬),燃本字,借用为虚字后,又加了一个火旁。而,后借为虚字(而且),丧失原意。假借虽然不造新字,而原义如果没有丧失,却要在原字上另加部首,其实也等于造新字,只是造的是形声字罢了。


四,汉字的形态(字体)

 

汉字在历史发展中,出现过不同的字体。现在手写的字,一般称为楷书,它是字体的一种。所谓字体,就是文字的形态风格,它跟书写和印刷工具、书写者的功底有关。我们甚至可以从字体上判断它是出自某人的手迹。

 

(一)甲骨文(殷商)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十九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期,河南安阳小屯村陆续发现了一些龟甲牛骨,村民称之为龙骨,作为药材卖给了药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病中服药时,发现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因为他有钟鼎文的学识,遂认定是一种古文字。经过仔细追寻,知道龙骨出自河南安阳小屯村,而这里正是古代商朝的京都。此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又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得到有字的甲骨十馀万片。经过整理,字种约有四千多个。已经释读的有一千多个。

商王朝遇到国家大事,必须占卜,以预知吉凶。在龟甲或兽骨上钻孔烧灼,根据裂纹(兆)做出判断。并用文字刻在甲骨上,此即所谓“甲骨卜辞”。这些甲骨卜辞,实际上就是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的国家档案。内容涉及畜牧、农事、狩猎、灾祸、疾病、祭祀、征伐诸多方面。

甲骨文因系刀刻,线条细,结构尚未完全定型,但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造字方法。对甲骨文的研究,已经成为专门的学问。

 

(二)金文(西周)

公元前1300多年,殷商后期,已经有了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合金铸造的器具,有礼器、乐器、兵器、食器,以钟鼎为多,是统治者和贵族的重要用品。尤其是鼎,被称为重器,甚至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史书上有“禹铸九鼎”的记载。“毁其宗庙,迁其重器”,是春秋时期灭亡一个国家所采取的彻底措施。

金文是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故又称钟鼎文,属于“古文”字系统。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刻铸的文字渐多,甚至多至几百字。内容多为纪念性的铭文。因为是铸造,有的字笔道很粗。

 

(三)大篆、小篆(秦代)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在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著述和文字,互相促进。诸子各家的学说和著作,用文字记录在竹简上,流传后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当时所用的文字,是所谓“古文”字。

此时秦国的文字称为大篆,亦称籀文。结构较金文更加整齐匀称,是小篆的前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文字作了整理统一工作,废除六国古文异体字,对大篆酌加简化推行全国,这种字被称为小篆。小篆写在竹简上。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线条园曲,匀称,整齐,统一部首偏旁,部位定型,已具备方块雏形。现在刻制的印章,多用篆体字。好古者也常以篆字作为书法字体。电脑软件中有一种幼圆体,笔道就是模仿小篆。

 

(四)隶书(汉代)

隶书是汉代流行的字体。隶书其实应该叫做吏书,是官吏行文的写法。隶书改变篆字的园曲笔画,笔道较粗,明显的用横、竖、撇、点、折的笔画组成文字,方块形更加明显,这可能跟纸张的应用有关。形体的这一重大变化,是从篆字到楷体的过度字体。现代人基本上能够把它跟楷书相对应,比较容易识别。电脑软件中有隶书体字型。

 

(五)楷书(魏晋以后)

楷书又称真书。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楷,是法式、楷模的意思。隶书的笔道几乎一样粗,楷书的笔道首尾常有粗细之分,在下笔和转笔时笔道较粗,这跟毛笔的使用有关。

楷书自从魏晋流行以来,已经成为汉字的标准字体。儿童习字的字帖,多为楷书。

 

(六)草书

草书就是写得潦草的意思。它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加快书写速度,节省时间和工作量。其特点主要是连笔和省笔,甚至简化部件。

草书有章草(隶草)、今草(楷草)、狂草三种。章草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汉章帝时即已形成,流行于两晋。这同使用毛笔有关。今草是楷书的草体。到了唐代,又出现了狂草。狂草是今草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狂,就意味是随心所欲的写。草书本来是为了写得块,但狂草任意省略、合并、连接,横竖撇点折(一丨丿丶乛)相连,形成不规则的弧线,甚至一挥到底。狂草与楷体字形相去甚远,往往难以辨认,失去实用价值,而成为一种书法艺术。

 

(七)行书

行书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是楷体的快速写法。行书既写得快,又基本上保持清晰的笔画,实用性较强。写信,记录,起草,一般均用行书。

行书,魏晋时期已盛行,这也是因为使用毛笔,比较方便。现代用钢笔、圆珠笔书写,字体基本上都是行书。

 

(八)印刷体(唐宋以后)

唐宋以后有了雕版印刷,楷书有了印刷体。印刷体是一种规范书法。现在使用的有以下几种:

1,宋体,笔道横细竖粗。平方形,另有一种宽形(宽大于高)的宽宋体。

2,仿宋体,横竖笔道同样细,字体秀丽,平方形。另有一种高大于宽的长仿宋。

3,楷体(字帖体),字体丰满,接近于手写体。楷体是学生临摹的字体,范本有颜鲁公、柳公权的字帖。

4,黑体(方头体、粗体),粗笔道,用于印刷大标题。

5,隶书,新魏体,幼圆体,一般用于印刷小标题之类。

现代印刷字体,均有电脑软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应用一奇-----合书(父亲的手稿六)
【中国记忆项目】我们的文字_3.汉字的构成
第二节 汉字六书
汉字基础知识
汉字考点知多少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