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为了贯彻国家绿色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政策,执行国家对工业建设的产业政策、装备政策、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循环经济和安全健康等法律法规,推进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工作,而制定了此标准。标准规定了各行业评价绿色工业建筑需要达到的共性要求,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建设的工业建筑和既有工业建筑的各行业工厂或工业建筑群中的主要生产厂房、各类辅助生产建筑。2011年12月,标准形成报批稿,并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8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为国家标准,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为明确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原则和评判依据,规范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工作,后又编制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和《实施指南》。其中细则于2015年2月12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发布,指南于2015年5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形成过程

六个专题研究报告。根据标准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为了统一思想和方法,为标准提供技术支撑,编制组先后进行了6项专题研究,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包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综合工业建筑能耗”的定义和范围专题研究报告》《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方法专题报告》《绿色工业建筑调研内容专题报告》《工业建筑能耗的计算和统计方法专题研究报告》和《水资源利用有关指标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专题研究报告》。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的编制。2010年1月22日,编制组的工作暂时转移到制定《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上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等四家单位于2010年3月30日完成了《导则》的编制工作。2010年6月25日《导则》顺利通过评审,并于2010年8月23日正式发布实施。《导则》的编制和实施为《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对不同行业13个代表性企业的调研。为验证该标准制定的方法、重要技术措施与可操作性,编制组先后对13家不同生产制造行业(啤酒、医药、饮料、机床、汽车、烟草、能源、铸造等)的工业建筑的各种能耗、水耗及综合能耗进行了调研、收集、测试、统计、核对、计算、验证、分析,调研结果形成调研报告《绿色工业建筑现状调研报告》。调研范围涵盖了经过美国LEED评价认证的企业、经过地方政府部门进行评价表彰的企业,有国有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多种类型。调研结果证明,制定符合中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标准中制定的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更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

编写过程中资料收集及整理。为方便绿色工业建筑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咨询、评价工作中正确使用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将该标准编制过程中参考、收集、整理的部分工业行业现行标准的有关技术参数以及相关法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了编辑整理,并汇集成册,形成五类技术支撑文件,包括:《土地资源利用有关法规和指标》《工业综合能耗指标》《水资源利用及废水指标》《气态及固态废物产生和利用指标》《评价用法律、标准、规范目录》。

编制组内部召开了12次专题工作会议。2009年11月12日于北京召开了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启动会及第一次工作会议,标准编制工作正式启动。之后,陆续召开十次专题工作会议。2011年6月23~26日编制组于哈尔滨召开国家标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定稿工作会议。

征求意见处理情况。编制组于2011年9月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等三个网站发布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同时送至全国78位专家,进行标准意见征求。截至2011年10月13日,共收到纸质回执意见、电话意见、口头意见总计206条。编制组对206条意见进行逐条分析、核对、斟酌、筛选,采纳意见71条,部分采纳意见14条,采纳及部分采纳比例41.3%。在此基础上,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和整理,形成标准送审稿。

报批及发布实施。标准(送审稿)审查会于2011年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设计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和编制组成员共37人参加了审查会。审查委员会听取了《标准》编制组的编制工作汇报,对《标准》送审稿逐章、逐条进行了审查,对编制工作进行了肯定,并提出了意见。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送审稿)。

基本内容

标准前三章分别是总则、术语和基本规定,对标准的适用对象、评价方法等进行了规定。

标准核心部分是第四章至第十章,有关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的条文内容,涵盖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各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节地与可持续发展场地”,主要从总体规划与厂址选择、节地、物流与交通运输、场地资源保护与再生4个方面制定相关条文。第五章“节能与能源利用”主要从能源利用指标、节能、能量回收、可再生能源利用4个方面制定相关条文。第六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主要从水资源利用指标、节水、水资源利用3个方面制定相关条文。第七章“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主要从节材、材料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制定相关条文。第八章“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主要从环境影响,水、气、固体污染物控制,室外噪声与振动控制,以及其他污染控制方面制定相关条文。第九章“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主要从室内环境、职业健康两个方面制定相关条文。第十章“运行管理”,主要从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公用设施管理4个方面制定相关条文。

标准将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作为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明显区别之处。标准中有关节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的量化指标,是按已颁布的国家规定、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标准”的量化指标执行,并分解到绿色工业建筑应达到的量化指标。标准的附录规定了工业建筑能耗、水耗的定义、范围的计算方法。经调研总结了有代表性的多类工业厂房,证明计算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意义和影响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真正为企业带来了节能、减排、提效、创牌收益。截至2016年6月,全国共有39个项目获得绿色工业建筑标识,建筑面积总计693.17万平方米。这些企业本身收到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提效、创牌收益。以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通过锯齿结构屋面辅以天窗的结构形式、工艺生产的多余冷水用于夏季空调、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等多项措施,践行标准中提出的“四节二保”措施,不但实现年节省能源成本约50万元,而且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践行绿色工业建筑,也为该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公司开拓海外市场业务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效果也促进该企业决定在刚建成的天津分厂充分落实和应用标准中的主要措施。还有博思格建筑系统(西安)有限公司新建工厂、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装备产业园等项目,通过采用标准中措施后,平均节能率达到26%,降低成本和减少排放效果明显。上述行业知名企业的绿色工业建筑先行实践,在相关行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标准向国际社会诠释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国际绿色建筑大会等渠道宣传,让国际社会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看到了中国在绿色环保上做出的努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一些国家了解到标准编制消息后,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并希望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翻译成本国语言。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对绿色工业建筑的高度关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其列为“2014年度重要标准实施指南编制计划”,并下达《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实施指南》编制任务,计划尽快做好宣贯推广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听取编制组的汇报,并表示将出台政策推动绿色工业的发展。第十、十一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均开辟“绿色工业建筑”论坛,邀请政府主管部门、标准主要编委、先进企业代表等进行研讨交流。标准的实施案例已经从最初的机械加工业、烟草制品业扩大到医药制造、海洋工程专业设备制造、汽车生产等行业,影响不断深入,作用日益明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建标识简介、评价及评审流程图(完整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附条文说明] GB/T50375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 02-2016总述
建筑幕墙设计师职业能力水平评价标准
干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主要变化解读
国标《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的重点技术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