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据广播

发展概况

自从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的数字化和接收端技术的提高,数据广播技术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相继开始实施卫星和地面广播数字化,例如1996年,日本开始地面广播数字化,2000年实施卫星广播的数字化,从而为数据广播内容多样化和市场化提供了条件。2004年9月起,英国、芬兰、德国、意大利、南韩、西班牙、瑞典、美国和日本开始提供数据广播服务。美国采用卫星广播提供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 programe guide,EPG)服务。英国数字卫星广播服务商Sky Digital 提供交互式服务(Sky Active)。英国数字地面电视广播平台Freeview也提供交互式服务BBCI等。韩国数字卫星运营商SkyLife提供数据广播服务Skytouch,诸如天气预报、新闻、交通信息等。2011年,中国数据广播联盟提出新一代数据广播的概念。新一代数据广播以播存结构为理论基础,充分发挥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视音频内容传播的可管可控的技术优势,通过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的精细设计与创新,积极组织构建和协调增值业务产业链,助推国内三网融合及物联网的产业化发展。数据广播的理念,经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等多位专家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成体系。

基本原理

数据广播收集从因特网或其他途径获取的多媒体信息,通过数字广播信道,如卫星广播或无线广播信道进行传输,通过镜像存储,由用户按照需求取用。多媒体数据包括数字化音频、视频、图像、动画、软件、计算机文件等各种数据信息。数据广播的接收则由PC机、机顶盒等智能设备完成。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数据广播的传播方式不仅信源丰富、传播广泛,而且有效避免了信道拥堵、信息不能保存等缺点。数据广播的接收端可以是PC机或者局域网,这是与卫星、电视和音频广播重要的不同。因此,数据广播的接收端可以存储和处理数据,为用户提供需要的数据和服务。

数据广播基本原理图

类型

数据广播包括两大类别,即用于对电视广播或语音广播进行补充的附加数据广播和独立于电视广播或语音广播的独立数据广播。在附加数据广播中,数据随着节目一起传送,用户通过在电视广播或语音广播的视听过程中按遥控器的d(数据)按钮进行附加数据的视听。附加数据并非一定要和节目内容相关,如大量的电视节目采用附加数据的方式对新闻、天气预报、交通信息、体育比赛结果等与播放中的电视广播无关的内容进行数据广播。附加数据有时也称为链接数据,但并非指内容链接。只有当附加数据的内容与节目的内容有关时,才称为节目链接数据或内容链接数据,如球赛时球员的介绍、球队的战绩等。独立数据广播是一种与电视广播、语音广播相并列的独立业务,可通过信道的切换进行视听。独立数据通常指用户感兴趣的数据和信息,如股票信息、游戏、电子报纸等。无论是附加数据广播还是独立数据广播都是用广播标记语言(braodcast markup language,BML)进行描述,并以数据循环的方式进行传送。此外,数据广播也包括交互式服务,如用户可以回答问题,在线传回答案等。

应用

随着广播数字化,欧洲的DVB(数字视频广播)标准、美国的ATSC(美国高级电视业务顾问委员会)标准和日本的ISDB(综合业务数字广播)标准相继提出并应用。鉴于数据广播的重要性,这三大标准在这一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997年,DVB联盟发表了数据广播技术规范,包括卫星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VB-S、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标准DVB-C和地面传输标准DVB-T,为卫星、有线和地面电视频道传送高速数据提供了标准,传输速度为56~90
兆比特/秒,主要用于数字视音频广播、宽带数据广播、现代远程教育等领域。美国高级电视业务顾问委员会于1996年12月24日决定采用以HDTV(高清电视)为基础的ATSC作为美国国家数字电视标准。ATSC标准主要技术优势是噪声门限低(接近于14.9分贝的理论值)、传输容量大(6兆赫带宽传输19.3兆比特/秒)、传输远、覆盖范围广和接收方案易实现等。其不足之处是不能有效对付强多径和快速变化的动态多径,因而造成某些情况下固定接收不稳定和不支持移动接收。日本的ISDB标准在2001年被ITU(国际电信联盟)接受为世界第三个数字电视传输国际标准,其主要特点是频谱分段传输与强化移动接收,是对地面数字电视体系众多参数及相关性能进行客观分析优化组合的结果,因此带来相应的影响,如频谱分段传输对系统频率分集性能与净载荷率的影响,采取以频谱分段为基础实现不同误码保护率分层传输对系统复杂度的影响,在系统内层采用延时长达数百毫秒交织环节对系统及业务同步响应的影响等。

中国于2006年8月自主定义了地面传输标准DMB-T/H(数字多媒体广播-地面/手持),现在标准名为DTMB(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其优点为传输效率或频谱效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信道估计性能良好和适于移动接收。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八木伸行,吉村俊郎,加井谦二郎.数据广播技术.徐谦,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CMMB
三颗广播电视信号卫星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CMMB+TD-SCDMA的手机电视解决方案
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专题
【独家】超高清电视发展趋势研究
数字电视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传输(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