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笛箫音乐

笛、箫均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笛”古代写为“篴”,《周礼·春官·笙师》载:“笙师掌教龡竽、笙、埙、籥、篪、篴、管。”郑玄注:“杜子春读篴为荡涤之涤,乃今之所吹五空竹篴。”明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一书中解释道:“篴与笛音义并同,古文作篴,今文作笛。”从考古情况看,篴在古代曾作为横吹或竖吹单管乐器的通称。如湖南长沙汉代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竹简“遣册”中有“篴”的字样,同时该墓出土有两支六孔的横吹单管乐器。千百年来,在没有大规模考古发掘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笛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由西域带到中原的。笛又名横吹,晋代崔豹《古今注》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20世纪70年代,在考古发掘的浙江余姚河母渡文化中,出土了6000年前的骨制横吹管乐器;到了20世纪80年代,河南舞阳贾湖更出土了距今约9 000年的有吹孔和若干指孔的骨制横吹管乐器(现称舞阳骨笛或贾湖骨笛)。这些骨制横吹管乐器,从其开孔方式和开孔的精确程度看,有些已接近今天流行的笛子。这说明笛箫类乐器远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在华夏得到流传。

箫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尚书》中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尔雅·释乐》载:“(箫)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周礼·春官》载:“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东汉刘熙《释名》载:“箫,肃也,言其声肃肃然清也。大者二十三管,长三尺四寸;小者十六管。一名籁。”那时的箫所指均为排箫,因此才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箫解释为“参差管乐,象凤之翼”的说法。东汉应劭《风俗通》载:“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单管之洞箫出现在何时,现已无确切的文献可考,但汉时所称之“篴”或“长笛”,也指竖吹的单管乐器,应与今天的洞箫相似。西汉时王褒曾作《洞箫赋》,其时解释洞箫为“箫之无底者”。清《律吕正义后编》载:“明时乃直曰箫,不复有竖篴。今箫长一尺八寸弱,从上口吹,有后出孔;笛横吹,无后出孔。”

“八音”中竹之属还有篪,从制作材料、制作方法、演奏方法、发音原理看,应与笛、箫属同类乐器。《诗经》中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让我们想见了埙、篪等乐器在当时的普及程度。只是这种乐器后来仅流传于宫廷雅乐中,民间遂不传。《楚辞》中也多次提到篪。《尔雅·释乐》郭璞注:“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横吹之。”宋代陈旸《乐书》载:“篪,有底之笛也,横吹之。”从流传至今的实物看,所谓“有底”,即尾部是封闭的,这便是与笛、洞箫的主要区别。

历史

《吕氏春秋·古乐篇》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山解谷,以生空窍厚薄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曰'含少’;次制十二筒。”这些远古音乐起源的传说记载,反映出了原始先民们以竹管制作吹奏乐器的现实。

汉代以后,横吹之笛已在宫廷、军队的鼓吹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一些汉魏时期的画像砖(石)上,能清楚地看到包括吹笛手在内的鼓吹乐队协调行奏的图像,其弄笛姿势与今天的笛子演奏完全一样。

隋唐时期的鼓吹乐有“大横吹部”和“小横吹部”,均以笛为主奏,演奏技艺也因之大幅提高。唐代见诸记载的著名笛手有李谟、孙楚秀,尤承恩、云朝霞等。其中李谟曾师从西域龟兹乐手,因笛艺出众,开元年号称“天下第一”。

陈旸《乐书》卷148载:“唐之七星管,古之长笛也,其状如篪而长,其数盈导而七窍,横吹,旁有一孔系粘竹膜者,籍共鸣而助声,刘系所作也。”可见至少从唐代开始,笛子便使用笛膜了。在音色上与箫的分别,也因此而显著。

自周代以来,雅乐中所用“八音”,其中竹之属的箫,一直指的是排箫。单管之洞箫至少自汉代起也一直流传不衰,宋代,笛箫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宫廷和民间音乐活动中,如宫廷的鼓吹乐,番部大乐以及在瓦舍勾栏间的器乐演奏。元、明、清时期的宫廷宴乐、郊庙祭祀乐、朝会乐、丹陛大乐、太平清乐等,均有笛箫。笛箫也是各地歌舞、戏曲的伴奏乐器,十番鼓(十番笛)、十番锣鼓、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大锣鼓、福建南音、陕西鼓乐、笛套锣鼓、河北吹歌中的主要角色。

形制

长期以来,由于方言与习俗的原因,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有笛箫不分的现象。学术界统一的认识是,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笛、箫一般均以竹子制作,又称竹笛。笛因横持,又称横吹或横笛。偶可见以玉、骨、牙、角、铜、铁、木等材料制者。竹子的选择,以竹质纤维细密、质地硬韧的材料为佳。白竹、笛竹、苦竹、紫竹、湘妃竹、凤眼竹、红竹、玉屏竹等均可制笛箫。浙江、江西、安徽、贵州、福建等地,均盛产适宜制作笛箫的竹材。笛箫的管体内壁应光滑、直通,一端以自然竹节封闭或用软木塞封闭。其下依次开吹孔、膜孔(箫无)、指孔和若干出音孔。各部位功能如下:吹孔,演奏者口中呼出的气流束在此碰撞而产生边棱音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膜孔,这是中国竹笛的显著特点。用芦苇内膜、竹内膜(俗称竹衣)或葱、蒜膜等薄膜粘贴在膜孔上,其透明、柔软并富于弹性的物理性能和声学特质,可随笛管内气柱的振动而振动,使得竹笛的音色嘹亮、清脆;指孔,也称按音孔,传统笛箫一般为6个指孔,指孔之间有等距的,也有非等距的;出音孔,6个指孔全按时,此孔位置决定筒音音高。笛身缠丝线并涂漆,以防笛管破裂并使其美观典雅。有些笛箫更以龙凤鸟兽纹饰其身,一端或两端镶象牙或骨质管头,以彰显文化品位。

习惯上,笛箫以放开第一、二、三孔(第四、五、六孔闭)所发音高为该笛箫的调名。传统上一般将笛子分为两类,即曲笛和梆笛。曲笛是以为昆曲伴奏而得名,音色柔和、低回;梆笛是以为北方的梆子戏伴奏而得名,其音色嘹亮、高亢。曲笛的音高一般相当于D调,其音域一般为a1—b4。梆笛的音高一般相当于G调(比曲笛高纯四度),音域一般为d2—e4

常用的箫多为G调,音域为d1—e3。还有一种为演奏琴箫合奏之用的琴箫,其管身较细,开孔较小,多为8孔,以利转调。箫的音量小,音色柔和、幽雅,适宜独奏、重奏,尤其适于传统的琴箫合奏。

笛箫的音域可达两个八度以上,在这个音区内,利用民间的“叉口”指法和按半孔指法可以吹出变化半音。宋代教坊设笛色,即奏笛的乐工所在之部,所用的乐谱称“笛色谱”。清代废教坊,笛色的含义便是指称笛上各调,戏曲等民间音乐多以笛定调,笛色所讲的即是民间的工尺七调(七均)。一般是根据曲笛孔序所示各调工尺字音位的相互关系以定调名,七调之名称及在笛上的开按孔方式如下:小工调——全按筒音作sol;凡字调——全按筒音作fa;六字调——全按筒音作mi;正宫调——全按筒音作re;乙字调——全按筒音作do;上字调——全按筒音作si;尺字调——全按筒音作la。其中以“正调”(正宫调)或“小工调”为基准。通俗地讲,即在一支笛子上可以演奏7个调,而以正宫调、乙字调、尺字调、小工调为最易吹奏的常用四调。其余三调由于要较多地运用“叉口”指法和按半孔指法,一般吹奏者较难掌握。

除了曲笛和梆笛,还有低音大笛、口笛、可演奏半音的加键笛、十孔笛、十一孔笛、两支以上不同音区的笛子扎在一起的排笛和在一支笛子上有两个吹孔的双音笛等。另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流行着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笛、箫,如苗族的蟒笛、高山族的鼻笛、塔吉克族的鹰笛、佤族的仙箫、彝族的直箫、黎族的口箫等。

唐代出现的尺八,也应是箫的一种,管身略短而粗。据《新唐书》记载,唐时吕才善制此器,至宋代又称箫管,如今仍在福建南音中使用。

  民间,还有一种传统的“雌雄笛”,即演奏者平时要准备两只相差半音的笛子,以备微调音高之用。

作品

笛箫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保存下来的作品数量却极少,汉魏的文、赋,唐宋的诗、词,都有大量描绘笛箫音乐的篇章。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收录了“性好音,能鼓琴吹笛”的马融所作《长笛赋》,内有“吹笛为《气出》《精列》相和”之句,所指均为当时笛曲。此外,见诸记载的古代笛箫曲目著名者尚有《陇头吟》《落梅花》《谪仙怨》《剑南曲》《折柳》《六州》《鹤南飞》《紫云回》《清平乐》《一枝梅》等。箫的传统曲目有《柳摇金》《佛上殿》《鹧鸪飞》等;琴箫合奏有《梅花三弄》《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等。

笛箫是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民族乐器,在中国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独奏形式,其在宫廷或民间还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乐种的器乐合奏中。由于笛的音色明亮,穿透力强并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在乐队中既可以领奏,也可以加花点缀。笛箫在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的伴奏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近代以来,用笛箫单独演奏或是以笛箫为主奏的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乐种的部分曲目,以及某些歌舞、戏曲的牌子,逐渐具有了独奏曲的品格,如《欢乐歌》《三五七》《五梆子》《挂红灯》《冀南小开门》《喜新婚》《双合凤》《五字开门》《花香蜂舞》等,这些来自器乐合奏或戏曲音乐的、具有独立品格的笛曲开创了笛子音乐的新时代,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最初几年,笛箫曲目主要是以移植或改编为主。冯子存将二人台曲牌《万年欢》改编为笛子独奏《万年红》,旋律欢快优美;陆春龄将昆曲吹腔《小放牛》改编为笛子曲,情绪天真明快;袁子文将山东柳子戏曲牌《驻云飞》改编为笛曲,曲调活泼流畅。这些乐曲在当时都录制了唱片,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为笛箫乐曲的繁荣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笛箫曲目的创作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由移植、改编逐步过渡到创作;二是以演奏家的创作为主,而较少有职业作曲家的参与。下面以作曲家(演奏家)年龄为序将当代笛箫音乐创作做一简单描述。

冯子存改编、创作的一些笛子独奏曲目,对后来的笛箫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喜相逢》《五梆子》《放风筝》《黄莺亮翅》《挂红灯》《万年红》《农民翻身》等。

刘管乐代表作有《荫中鸟》《卖菜》《和平鸽》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陆春龄将《欢乐歌》《行街》和《鹧鸪飞》等江南丝竹的传统曲目加工为笛子曲后,显得更为紧凑并富于对比。其创作的笛曲,以《今昔》《喜报》和《江南春》最为脍炙人口。

赵松庭创作的《早晨》,将昆曲的音调与北方梆笛的演奏技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大胆借鉴了唢呐的循环换气的技法,同时对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也有所吸收,提高了竹笛演奏的艺术表现力。该曲之后,陆续编创了《三五七》《鹧鸪飞》《流水板》《幽兰逢春》《婺江风光》等,既具有浓郁浙江民间音乐风格,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是20世纪笛子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文献。

孔建华(1926~2011)生于河南中牟,父亲是小学音乐教师,善弹风琴,叔父善吹笛、箫。他从小耳濡目染,接触了笛子、板胡、风琴等乐器。当地的豫剧、曲剧、越调、坠子以及民歌、民族乐器非常丰富,这些均为他以后的艺术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1年,他创作了笛子独奏《故乡的回忆》,巧妙地运用了豫剧音乐“抬花轿”“慢二八”等素材,是一首成功的笛子作品。其后创作的《江汉平原风光好》《黄鹤归来》《江河情》《沸腾的工地》等作品,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流畅的音乐语言。

王铁锤(1932~ )生于河北定县(今定州市),7岁学艺,10岁登台表演。他的演奏具有浓厚的民间音乐风格。他的创作主要是以北方的民间音乐尤其是梆子、老调、丝弦等为素材,代表作品有《赶路》《庆丰收》《摘棉花》《晚归》《油田的早晨》等。

刘森(1937~ )生于河北保定,自幼受到良好音乐教育,学习多种民族器乐,擅长于笛子演奏。1953年进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他的笛子演奏以北派风格为基础,并广泛吸收各地民间音乐精华,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0世纪50年代末,刘森以他独特的、充满激情与具有新生活气息的演奏,开拓了一条崭新的艺术道路,在中国笛坛上独树一帜。他创作或者改编并演奏的《牧笛》《山村小景》《小放牛》《山歌》《云雀》《霍拉舞曲》等,都已成为笛子独奏曲中的精品。

简广易(1944~2000)生于重庆,9岁开始学笛子,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他的演奏风格清新流畅、表情细腻。他创作的笛曲《牧民新歌》《家乡赞》《喜看丰收景》《山村迎亲人》等,都广为大众喜爱,以富有生活情趣、通俗明快见长。其中《牧民新歌》一曲更是风靡海内外,已成为笛子文献中的重要作品。1982年曾出版《简广易笛子曲选》。

李镇(1944~ )生于山西河曲,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艺术学校。他的演奏气息深厚宽广,音色结实明亮,长于演奏内蒙古风格及二人台风格的音乐。创作有多首笛曲,如《鄂尔多斯的春天》《大青山下》《浩特篝火》《草原的思念》《草原抒情》《走西口》等。2003年出版《李镇笛子曲选集》。笛子协奏曲《走西口》(与南维德、魏稼稔合作)于1994年被选为台北市第3届国乐大赛初赛和决赛的指定曲目。此曲采用民歌曲调为素材,较好地发挥了笛子艺术的表现特点。

曲祥(1945~ )生于山东烟台,7岁学习笛子,1959年毕业于山东烟台艺术学校,后进入山东省歌舞团。他的笛子演奏气息饱满,感情真挚,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他创作的笛曲《运肥忙》《红领巾列车奔向北京》《沂河欢歌》《向往》《运动场上》《打谷机的笑声》《清泉话喜讯》《走进快活岭》等,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反映了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1995年曾出版《曲祥笛子独奏曲选》。

俞逊发(1946~2006)生于上海,16岁时在第3届上海音乐之春国际音乐节笛子组比赛中获第一名,曾师从陆春龄、赵松庭等。他善于汲取各流派之长,大胆探索新的演奏技巧,使笛子的演奏艺术和表现能力有了开拓性的发展。他的演奏音色甜润、醇厚,色彩变化丰富,着力于追求乐曲的意境。他和彭正元创作的笛子独奏《秋湖月夜》,获1984年民族器乐创作一等奖,并于1993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荣获“金唱片奖”。他创作的《琅琊神韵》《赤日》也曾分获上海音乐之春创作奖。2000年出版有笛曲集《玉笛雅声》。

张维良(1957~ )生于江苏苏州,8岁开始学笛,师从赵松庭,1982年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参加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获优秀表演奖。他的演奏音色饱满、技巧熟练。1983年创作笛子独奏曲《太湖春》,获中国音乐学院首届创作比赛二等奖。1988年创作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6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

詹永明(1957~ )生于浙江杭州,9岁学习笛子,师从赵松庭。1972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1982年参加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出获优秀表演奖。他创作的笛曲《听泉》,获全国第6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其他作品尚有《断桥会》《婺江欢歌》《西湖春晓》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还产生了大量影响深远的笛曲佳作,如李崇望的《塔塔尔舞曲》,陈大可的《小八路勇闯封锁线》、蔡敬民的《上游曲》,胡结续的《赛马会上》《我是一个兵》,江先渭的《姑苏行》《脚踏水车唱丰收》,刘富荣的《草原欢歌》,李大同的《帕米尔春天》,高明的《陕北好》《枣园春色》,魏显忠的《扬鞭催马运粮忙》,陆金山的《运粮忙》,宁保生的《春到湘江》,马迪的《秦川抒怀》,马水龙的《梆笛协奏曲》等。20世纪末21世纪初,笛曲创作越来越受到专业作曲家的关注,如谭盾的《竹迹——一根笛子的独白》、唐建平的笛子协奏曲、杨青的笛子协奏曲《苍》、郭文景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郭鸣的笛子协奏曲《飞歌》等。这些作品一般曲意艰深,技巧高难,在发展笛子的演奏技术、提高笛子的表现力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笛的历史
笛子能变几个调
知识 | 中国竹笛南、北派的风格;竹笛中曲笛与梆笛的分类
【学术文论】从《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谈曲笛转调
竹笛演奏半音的方法和乐曲的处理技巧
竹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