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域研究

20世纪初,以美国人类学家F.U.博厄斯为首的美国历史学派在长期研究印第安部落的基础上,开始构建区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博厄斯的学生A.L.克罗伯在《土著居民的文化区域与自然区域》中整合了数百个部落的资料,一一标识于地图。之后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 1897~1985)设立人类关系区域档案,汇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民族志资料。

区域研究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当时急速扩张的战争机器成为美国区域研究发展的催化剂。战时的美国人文社科学者形成“政府智库”,组建专门机构,如哈佛大学历史学家W.L.兰杰(William Leonard Langer, 1896~1977)主持的战略情报局的研究分析处,而美国人类学家C.K.M.克拉克洪R.F.本尼迪克特都曾在战时新闻办公室工作。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国民性格的名作《菊与刀》就是战时新闻办公室的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于其“世界战略”的需要,设立大型基金会,如福特、富布莱特资助大量区域研究机构,支持对远东、苏联及其盟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研究。区域研究很快形成全国性格局,并于20世纪60年代期间达到鼎盛。其中,中国研究的施坚雅模式即成为美国区域研究的一个范式,它由中心至边陲将中国分为几大区系,对其人口、贸易、政治、宗族、地方社会组织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20世纪60年代后,区域研究受到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挑战,被批评为是对美国例外论和美国中心主义的坚持,是一场支持霸权主义的政治运动。在此趋势下,西方人类学家将研究目光投向本国,开始西方国家的区域研究。当今,在地理、文化与民族疆界日趋一致的全球化时代,区域研究不再局限于区域历史文化,更关注区域间的互动联系,引发对族群和族群关系的重新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世纪早期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对麦克尼尔的影响
赵世瑜 |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
民族史
许传玺 选择基于信念和学术储备(图)
【读书笔记】《菊与刀》何以成为经典著作?_谭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