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大事记

公元前279~前276年(楚顷襄王二十至二十三年)

·楚将庄蹻入滇,建“滇国”,称王。

公元前221年(秦嬴政二十六年)

·秦派常頞在蜀守李冰开凿的僰青衣道基础上修筑五尺道,从僰道(今四川宜宾)经云南昭通(现存盐津豆沙关五尺道遗址)通至郎州(今云南曲靖一带)。

公元2年(西汉元始二年)

·文齐任益州太守,劝民凿池引水、垦荒种田。

公元83年(东汉建初八年)

·朱提、堂狼产铜洗,这是云南最早生产白铜的记录。

公元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

·元朝设云南行中书省,赛典赤·赡思丁到任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定赋税、办屯田,疏浚滇池海口、修筑松华坝水库及纵贯昆明南北的金汁河。

公元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

·明朝在云南实行军屯、民屯和商屯制,江苏、江西等地移民进入云南。

公元1501年(弘治十四年)

·巡抚陈金发动数万军民疏浚海口,滇池水位下降,开辟大量农田。

公元1695年(清康熙三十年)

·清廷废除屯田制,云南大量军田变为私田,各府、州、县征赋增多。

公元1723年(雍正元年)

·设元宝局于云南府(治今昆明)、临安府(治今建水)、大理府(治今大理)等府州,开炉47座铸造铜币。

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

·诏令云南全省实行摊丁入亩征赋。

公元1732年(雍正十年)

·云贵总督鄂尔泰兴办云南水利,先后修浚昆明盘龙江、嵩明嘉利泽、大理洱海、澄江抚仙湖等,并在今保山、寻甸、会泽、建水、洱源等地深挖河道、筑堤设闸、引水灌溉。

公元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

·运滇铜至京供铸钱用,此后数量年增,最多时达600万~700万斤。吴尚贤等在沧源开办茂隆银厂,朝廷每年抽税1100余银两。

公元1831年(道光十一年)

·英国陆军大尉斯普莱由缅甸潜入云南刺探情报,回国后向英王提出修筑从仰光到云南铁路的报告。

公元1865年(同治四年)

·云南著名票号“兴顺和”开业。

公元1867年(同治六年)

·以特拉格为总办的法国澜沧江探勘团进入云南,拟开辟对云南等地的商务。

公元1872年(同治十一年)

·云南机器局在昆明成立,为云南第一家近代军事企业。

公元1883年(光绪九年)

·云南矿务招商局成立,云南铜矿开始用机械开采。

公元1886年(光绪十二年)

·云贵电报总局在昆明成立,云南有线电报从此开始。

公元1887年(光绪十三年)

·根据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蒙自辟为商埠。

公元1898年(光绪十五年)

·清政府同意法国修筑越南海防港至云南昆明的铁路。1903年,中法两国在北京签订《滇越铁路章程》,中国河口至昆明段开工,长466千米。1910年3月31日,滇越铁路通车。

公元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云南隆兴公司承办七府矿务章程》在北京订立,云南府、澄江府等七府矿产开采权被英、法夺走(1911年中国政府以150万两白银赎回)。

公元1904年(光绪三十年)

·方公辅等创办开成玻璃公司,为云南最早的民族工业企业之一。

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刀安仁从新加坡购买8000多株橡胶苗种于盈江凤凰山,开创中国橡胶种植先河。

公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个旧锡矿创办,为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锡矿。

公元1909年(宣统元年)

·大清银行云南分行成立,为云南第一家近代银行。

公元1911年(宣统三年)

·9月9日,蔡锷领导新军在昆明发动武装起义,成立云南都督府,接收清朝云南地方政府官办的兵工厂、造币厂、官印局、陆军制革厂、劝工总局、电报局、邮政局、电话局8个近代企业。

1912年

·2月,云南富滇银行正式开业,资本50万元银币,全为官股。都督府发布命令,规定富滇银行发行纸币(滇币)60万元,与银币一律通用。富滇银行为云南第一家省级地方银行。

·9月,昆明石龙坝水电站建成,该电站于1907年动工,安装2台24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为中国第一座水电站。

1914年

·元月,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蒙自设立支行,云南财政、金融受其操控。

1916年

·9月,法商龙东公司承建昆明自来水厂。昆明成为中国开办自来水厂最早城市之一。

1917年

·蒙自大光电灯公司建成,是云南最早的火力发电厂。

1920年

·云南省政府曾设实业厅,主管矿业,并创办华安、华兴工厂,生产抽水机、切面机、印刷机、碾米机等各种机械及其五金零配件。

1922年

·5月,云南航空处成立,从法国延聘飞机师2人,开辟昆明东郊巫家坝为机场。

1925年

·2月,云南无线电台及长波天线大铁塔安装竣工,为中国西南最早的无线电台。

·9月,云南交通司从越南购入“福特”载重货车4辆、压路机2台,从法国购买“恒诺”轿车2辆,这是云南拥有汽车的开端。

1927年

·昆明小西门至碧鸡关公路通车,全长15千米,为云南历史上第一段公路。

1932年

·3月,云、贵两省政府会商同意,将云南罗平至贵州兴义间的公路打通。

1935年

·云南纺织厂筹建,初期投入资金20万元(上海永安纱厂、云南富滇银行各投资10万元)。

1937年

·3月,云南第一条省际公路——滇黔公路(昆明至贵州盘县公路)竣工。

1938年

·8月,滇缅国际公路修通运营。

1939年

·12月,川滇公路全线通车。

1949年

·12月9日,民国政府云南省主席卢汉率领云南地方军政人员宣布起义。

·12月12日,组成“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统一管理全省军政事宜。

·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云南。

·12月28日,“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发布公告,宣称“革命秩序业已建立”,要求商店开门营业,恢复市场交易。

·12月29日,昆明—沾益铁路修复通车。

1950年

·1月4日,“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公告,禁止黄金、白银买卖;同时发行“半开银币定额本票”,按“云南省银行”牌价,收兑黄金、白银。

·3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正式成立。全面接管原民国政府云南省和昆明市地方政权,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撤销“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

·3月8日,军管会明令宣布人民币是唯一的合法货币,禁止金、银、外币和其他货币流通,取缔银元贩子和投机倒把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成立。

·3月1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3月18日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

·3月17日,国营云南省贸易总公司成立。

·3月19日,昆明市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推销委员会成立。

·4月12日,省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当前做好三项工作:整顿收入,完成征粮和收税任务;节约开支,整编人员和清理仓库;统一财政收支制度。

·6月27日,省政府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指示》和《关于禁绝烟毒的布告》,坚决杜绝鸦片的种植、贩卖和吸食。至1952年底,全省的鸦片种植、贩运和销售行为基本杜绝。

·8月3~19日,云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云南省农民协会组织章程》,发表《为实行减租退押告农民书》。

·9月19日,省政府发出克服目前财政困难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收入,清查粮库、金库,节约开支。

·10月5日,省政府颁布禁止地主强收减租前的地租、夺佃、抢佃、荒废土地、破坏农具等五项禁令。

·12月5日,省政府颁布《云南省实行减租退押实施办法》。

·12月9日,云南省禁烟委员会成立。

·12月25日,云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在昆明开幕,会议以在全省开展减租退押、清匪反霸为中心内容。

1951年

·1月15~20日,云南省第一次工人代表会议召开,提出工人阶级要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继续发挥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农民,搞好生产,支持农民减租退押。

·1月22日,省政府决定全省汽油、柴油、润滑油、燃料油实行统购统销。

·2月12日,省财委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决定全省的钨、锑、锡实行统购统销。

·7月2日,昆明市捐献委员会成立。开展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运动。11月底完成捐献入库款折合新人民币368万元。

·9月上旬,中共云南省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1952年基本完成内陆坝区的土地改革。

·9月,昆明市和呈贡、晋宁、宜良、曲靖、澄江等县首先进行土地改革。

·10月27日,云南省贸易公司降低商品牌价1%~20%。财政经济状况好转,国营经济逐步掌握主动权。

·11月1日,省政府颁布《云南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

·11月22~28日,云南省第一届第二次各族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全省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任务。通过《关于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加强抗美援朝力量的决议》。

·12月9日,云南省土特产展览交流会在昆明市闭幕,交流会历时40天,成交折合新人民币600万元。

1952年

·1月22日,云南全省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4月24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10个县委书记座谈会,提出土改后的农村应大力提倡“组织起来,开展爱国增产”运动。随后,试办了陶连佐等9个互助组,至年底互助组发展到7万个。

·6月21日,省政府发布《云南省发展农业生产的十项具体政策》,宣布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确定农民及各阶层的土地、房屋、财产私有权及经营自由权;提倡生产互助;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奖励增产粮食,兴修水利,繁殖牲畜;奖励劳动模范;提倡采用良种,改良耕作技术;提倡积谷防荒,借贷自由等。

·12月13~24日,云南省第一届工农业劳动模范生产代表会议在昆明召开,倡议在全省开展爱国增产节约竞赛运动。

·是年,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11.78亿元。

1953年

·1月5~8日,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召开代表会议,讨论执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促进私营工商业者进一步发挥经营积极性。

·1月21日,林业部云南垦植局在昆明成立,开始在云南省河口、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建立试验农场,调查资源,试种橡胶。

·9月5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命令,云南省实行棉布统购统销、棉花统购政策,棉布一律采取定量凭证供应办法。

·10月3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的决议的意见》,云南省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2月1日,省政府发出关于1953年农业税征收的指示,要求各地执行“种多少田地,应产多少粮食,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增产不增收税”的政策。

·12月7~17日,中共云南省委举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干部培训班,计划在全省试办34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

·1月16~26日,云南省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召开,决定把互助合作和开展冬季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促进农业生产运动的全面高涨,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月13~27日,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召开。代表们表示,拥护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争取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月1日,省政府决定,1954年拨出(折合新人民币)58.29万元,扶助边疆山区发展生产。

·5月8日,南涧—临沧的公路正式通车。

·6月27日,云南漂染厂建成投产,为云南省采用现代生产技术的首家印染企业。

·7月30日至8月13日,云南省互助合作干部会议召开,批判满足现状的小农经济保守思想,提高干部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规划除边疆各县外,在全省发展500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9月6~16日,云南省粮食工作会议召开,提出1954年粮食统购统销和农业税征收工作的意见。

·11月1日,云南省计划委员会成立。

·11月,河口、江城、镇康、澜沧等边疆地区开始实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

·12月23日,石龙坝水电站第一台3000千瓦机组改建工程完工。

·云南省第一条35千伏输电线路石龙坝—安宁昆明钢铁厂输电线路建成投产。

·12月27日,昆明—勐海打洛公路竣工。全长865千米。

1955年

·2月10~13日,云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选举组成云南省人民委员会。

·2月13日,撤销云南省财经委员会,建立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即原云南省人民政府)政法办公室、文教办公室、财粮贸办公室、工业交通办公室、国家资本主义办公室和物资局、手工业管理局,分设农业厅、林业厅、气象局等。

·3月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发行新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命令》,云南省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币,新旧币比为1∶10000。

·8月31日,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云南省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次日,全省实行粮票制度,城镇居民凭购粮本或粮票供应定量口粮。

·9月3日,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云南省边疆非统销地区粮食供应暂行办法》。

·10月,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开远火力发电厂开始建设。1956年2月26日一号机组开始发电,10月全部建成投产。

·10月12日,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发布《中越边境小额贸易管理办法》的布告。规定中方边境20千米内为边境。边境居民可与境外居民在中方指定地点进行集市贸易。中方指定的地点是田蓬、董干、八布、田龙、都龙。

·12月,中共云南省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全省掀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并确定“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经济改组,按业改造”的总方针。

1956年

·1月16日,昆明市国营、公私合营和私营商业职工举行迎接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誓师大会。

·1月26日,昆明市各界12万余人举行庆祝工商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联欢大会。

·3月上旬,全省实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化。有农业合作社34918个,入社农户2813949户,占总农户的80.28%。边疆已完成和平土地改革的地区,也办起1000多个农业合作社。

·4月11日,昆明—曼德勒—仰光国际航线正式通航。

·8月24日,云南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云南省公私合营企业实行定息发放的具体办法》。规定从1956年1月1日起,按核定的私方投入资产金额,以年息5%发放。

·11月5~20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边疆土地改革地区农业合作化会议。决定对人口分散、土地占有不集中、阶级分化不明显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西盟、沧源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再进行土改,采取国家扶持,组织群众集体劳动,逐步固定耕地,改良耕作技术,增加公共积累等办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12月,云南锡业公司黄茅山采选厂“水采水运”试验成功,并在其他矿山推广,生产技术和经济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57年

·12月21日,中共云南中共省委决定,全省下放干部9万人到生产劳动战线;动员临时工5万人回乡生产。

·12月25日,中断15年的碧色寨—河口段滇越铁路全部修复,举行接轨典礼。

·12月30日,昆明水泥厂建成投产。

·12月,中共云南省委决定,在边疆和平协商土地改革的地区要积极稳步地实行农业合作化。

1958年

·1月17日,中共云南省委指示,开展以水利、积肥为中心的冬季生产运动。全省约有240万人投入水利建设,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30%。

·4月1日,昆明—保山民用航空线通航,为云南省第一条地方民用航线。

·6月,云南全省钢铁工业会议召开,要求“以钢为纲”,大办钢铁。规划把产量从1957年的产钢1.7万吨、产铁5.68万吨,提高到1959年产钢50万吨、产铁100万吨。

·8月10日,云南省冶金局统计,在全省“向钢铁进军”的高潮中,直接投入钢铁生产的有25.7万人,建成土炉灶6000多座,正在兴建的还有8863座。

·9月6~9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地委书记会议,决定争取1958年达到产钢10万吨、铁30万吨、铜1万吨。

·9月17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紧急电话会议,号召全党为钢铁全力奋战,力争全省日产铁2000吨、钢3000吨。

·10月3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出建立人民公社的指示,要求在10月中旬以前基本实现全省人民公社化。

·10月15日,云南省钢铁铜指挥部发出“决战总攻击令”,决定10月15~21日为“高产周”。动员300万劳动大军,苦战七昼夜,不获高产不罢休。

·10月31日,全省农村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建成人民公社833个,入社农户301万户,占总农户的82%。

1959年

·1月8日,中共云南省委第七次全会通过《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决定将省首届三次党代会拟定的1959年计划指标调整为钢25万~30万吨、粮食总产量300亿斤,基本建设投资暂定8.6亿元。基本建设投资方向是首先保证“元帅”(钢铁)、“先行”(电力、交通),然后照顾基本化工和轻工。

·2月19日,中共云南省委组织万人检查团分赴各地检查和帮助工作。坚决执行“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确保完成1959年生产钢30万吨、粮150亿千克、煤1000万吨、棉花3.75万吨四大指标。

·4~5月,云南省农村春荒缺粮问题严重。

·5月,城镇和工矿区大办农场,组织职工种菜、种瓜、养猪、养鸡,争取蔬菜、肉类等自给或部分自给。

·6月30日,昆明—一平浪的铁路修复通车。

·7月10~16日,云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认为1958年以来出现的一些困难,是前进中的问题,决定采取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下放职工、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等措施来解决。

·9月,据统计,全省农村300万户,约占农村人口80%的农民取消家庭小锅灶,办起10万个公共食堂。

·12月7日,云南省计划工作座谈会提出,为保持继续大跃进,196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应以农业为基础,工业生产坚持以钢为纲,基本建设贯彻“一盘棋布局、保证重点、照顾全面”的方针。

1960年

·1月14日,湖南省醴陵县1.52万人搬迁到云南省边疆国营农场从事橡胶等种植工作。

·1月15~24日,云南省第一次农业机械会议召开,动员向农业半机械化、机械化进军。

·1月19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出关于高速发展畜牧业的指示,力争1960年养猪数量比上年翻一番。

·4月12日,1300多名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到云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大部分安置在元江县甘庄坝农场。

·4月28日,北京—昆明航线,伊尔–18大型客机开航。

·8月,云南省畜牧厅、商业厅、粮食厅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分赴省内各地,推广小球藻生产,作为粮食和饲料的代用品。

1961年

·3月,昆明—思茅(今普洱)地方民用航空线通航。

·5月11日,云南省地方贸易代表团和越南老街省贸易代表团在昆明签订1961年地方贸易合同。

·6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批准改变财政管理体制的报告,提出调整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为“统收统支、收支挂钩、超收分成、正常支出节约留用、基本建设专项拨款”的办法。

·12月14日,云南省人民委员会举行第十六次会议,听取1961年工农业各方面调整工作情况的汇报。讨论研究有关调整人民公社(社、队)规模、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和重工业生产指标、精简职工、发展轻工业生产、解决人民生活日用品等问题。

1962年

·7月1日,云南化工厂建成投产。

·7月18日,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今年下半年工交企业工作的意见》,对全省工交企业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改组后保留702个工业企业。

1963年

·1月8~20日,云南省农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为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必须开展多种经营,搞好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各项副业生产。

·10月,云南省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调整工资,升级面为43%。

1964年

·12月6日,新疆支援云南省细毛绵羊改良羊种1600多只。

1965年

·7月22日至8月6日,云南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确定多快好省地发展云南省水利建设,贯彻执行“小型为主,蓄提并举,大中小结合,中心是自力更生,依靠群众”的水利建设方针。

·9月20日,云南省第一所新型的半农半读高等学校——云南农业大学成立。

·12月15日,四川省首批知识青年2200余人到达昆明,分赴临沧、红河、德宏、西双版纳等地国营农场参加生产建设。

1966年

·3月,贵阳—昆明铁路全线通车,云南省实现和全国铁路联网。

·12月,以礼河水电站(盐水沟)三级发电站第一台机组3.6万千瓦建成发电,为云南省当时最大的水力发电机组。

1967年

·4月11日,云南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关于生产队经营管理中当前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意见》,对劳动组织、评工记分、分配办法、财务管理、投肥报酬、大牲畜管理等继续坚持执行原有的政策和办法。

1968年

·8月13日,正式成立云南省“革命委员会”,负责领导全省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

1969年

·1月28日,昆明市欢送首批城市知识青年到德宏、保山、临沧等地农村安家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参加生产劳动。据统计,至4月下旬,全省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3.9万人,北京、上海、四川到云南省边疆地区各国营农场的知识青年1.2万人。

·9月16日,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召开,制定1970~1974年农业全面跃进规划,力争粮食产量翻一番。

·12月28日,昆明地区10万军民举行“围海造田”誓师大会,提出围滇池造田1万亩,大力增加粮食生产的奋斗目标。

1970年

·1月1日,以礼河—昆明22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全长245千米。

·5月7日,昆明市海埂“五·七”农场成立,昆明市机关干部、工人、学生等数万人参加义务劳动,历时4个多月,在滇池围海2000公顷,造田666.66公顷。

·5月15日,宣威电厂第一台高温高压5万千瓦机组安装竣工发电,为云南省当时最大的火电发电机组。

·7月1日,成(都)昆(明)铁路通车。全长1083千米。

·10月9日,昆明平板玻璃厂建成投产。

1971年

·3月1日,根据财政部通知,云南省自1971年起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的财政体制。

·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要求全党办农业,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力争1972年粮食产量达到83亿千克。

·12月10日,绥江—永善的水运航线通航,延长金沙江航道98千米。

1972年

·2月29日,昆明机床厂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双柱座标镗床。

·3月2日,昆明第二机床厂试制成功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新型万能内外圆磨床。

·7月23日,大理县风仪公社7800多亩小麦样板田获得大面积高产,平均单产300余千克,其中有数十亩单产破500千克。

·11月30日,以礼河梯级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发电,为当时中国第一座最高水头的梯级电站,总水高1481米,总装机容量32.15万千瓦。

1973年

·10月29日,云南省地质局水文大队在新平县杨武探明一座埋藏浅、煤层厚、煤质好的新煤田。

·12月,昭通地毯厂试制生产的“版纳地毯”,成为云南省大宗出口换汇产品。

1974年

·6月7日,云南省财政局发出《关于改革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规定“自1974年起,省对地、州、市实行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收入完不成,相应减少支出的财政管理体制”。

1975年

·5月23日,云南化工机械修配厂试制成功WH–800A卧式活塞推料离心机,填补云南省机械工业产品的空白。

·10月,云南省“革命委员会”调整民族商业贸易体制,恢复云南省民族贸易公司和西双版纳、德宏、怒江、迪庆4个自治州的民族贸易公司,并在红河、思茅、临沧、文山、丽江等地区的商业局内设立民族贸易专管机构,属于边疆民贸区的31个县也恢复了民族贸易公司。

·11月30日,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对商业贸易体制进行调整,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再次分开,恢复建立各级供销合作社。

1976年

·2月29日,云南省开始整治小橄榄坝—南安河口62号中缅界桩段的澜沧江航道,全长158千米。

·7月6日,滇藏公路建成通车,全长716千米。

·12月30日,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全省扩大杂交水稻试验面积,要求1977年达0.4万公顷,1978年1.33万公顷,1980年力争达到66.66万公顷。

1977年

·4月18日,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发出通知,从1977年起,对边疆27个县的108个公社约123万人口的地区,实行定基本口粮的办法。

·10月29日,云南第一座现代化工厂——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建成投产。

·10月30日,根据国务院的通知,云南省部分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调整工资,升级面为40%。

·11月30日,大理西洱河四级电站4×1.25万千瓦工程竣工。

1978年

·6月20日,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通知》。

·8月30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全省县委书记会议,讨论和部署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社队企业、夺取农业丰收等工作。

·12月31日,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开放粮油集市贸易的通知》,规定以县为单位,在完成国家粮油征购任务以后,允许粮油上市,严禁转手倒卖、长途贩运。

1979年

·1月19日,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社队企业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的期限改为三年的通知》,规定除烟酒等产品外,从1979年1月起免征工商税三年,所得税暂不征收。

·2月上中旬,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工业干部会议,布置改革经济管理制度,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13条规定,并确定首批50个企业开始扩权试点。7月选择第二批50个工交企业扩大试点。

·4月2日,中共云南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制定《关于当前农村几项经济政策问题的补充规定》,规定建立生产责任制,必须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适当扩大社员口粮按劳分配的部分,允许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允许社员多余的粮油及农副产品上市出售,自留地不得超过生产总耕地的10%,允许社员一户养1~2头大牲畜,养羊3~5只。

·5月30日,宣威电厂两台高温高压5万千瓦机组全部竣工,全厂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是当时云南投产的最大火电厂之一。

·9月5日,中共云南省委发出《关于划分社员自留山》的通知,规定宜林地的生产队可就近划给社员一至两亩自留山。社员只有使用权,长期不变。

·10月1日,云南省调整猪肉等8种副食品价格;给国家职工发补贴,40%的职工调整了工资。

·11月中下旬,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山区经济建设和民族工作座谈会,根据云南省山区的特殊情况,决定在大约100万人口的地区搞包产到户。包产以内的生产队统一分配,包产以外的归承包户自己。并提出恢复山区集市贸易等。

1980年

·1月20日,澜沧江流经西双版纳境内的158千米航道通过试航验收。

·6月,西洱河一级电站3×3.5万千瓦工程全部竣工。

·8月12日,云南省农副土特产品交流会在昆明开幕。

·11月26日,云南省政府做出决定,在云南省实行粮食征、超购一定五年(1979~1983)不变的政策。

1981年

·7月14日,省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城镇个体工商户的暂行规定》,指出云南省经济比较落后,尤其需要重视个体经济的适当发展。要求到1981年,个体工商户力争恢复和发展到5万户,并对发展个体经济的政策做出规定。

·10月12日,中共云南省委召开全省县委书记会议,讨论发挥云南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等问题。

·11月3日,昆明—香港的直达航班开航。

·11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批转省经委《关于我省工业生产推行经济责任制的意见》。规定工交企业对同级财政可分别实行利润分成等办法,小型国营企业实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办法。

·11月10日,省政府发文,要求全省118个大中型企业在今明两年内逐步推行经济核算和全面质量管理。

·11月25日,昆阳、玉溪、光明等磷肥厂矿生产的优质钙镁磷肥首次出口日本。

·12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林业“三定”工作的通知》,使全省17.9万个生产队的9万多件山林权属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2月31日,云南地质部门在滇西阿佤山找到一个富锡矿床,被地质部列为1981年中国地质找矿的重大成果之一。

1982年

·5月11~16日,云南省经济技术协作邀请会在昆明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11个部委和18个省、市、区的代表106人。共达成109项技术协作和35项经济联营项目协议或意向性协议。

·7月13日,省政府发出《关于改进油料收购办法的通知》,规定从1983年小春油料收购开始,国家收购油菜籽,除迪庆、怒江两州仍全部按超购折价外,其他州市一律以40%按统购价、60%按超购价结算付款,并适当降低粮食奖售标准。

·11月9日,云南省滇中和滇南电网并网成功,实现两大电网的统一调度和相互调节。

·12月底,1982年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达110.12亿元。

1983年

·5月21日,云南省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成立。

·6月18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自留山、责任山若干问题的规定》,并先后派出8.8万人的工作队,大规模开展自留山、责任山、草山轮耕到户的工作。

·6月20日,省政府批转省经委、商业厅的意见,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缩小统购、派购范围,小杂豆、芝麻和土棉退出统购;实行派购的二类农副产品由30种调减为18种(不含中药);实行开放贸易,允许多渠道经营。

·10月13日,省政府批转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加强管理农村个体工商业的意见》,要求农村个体工商业1983年达到8万户、10万人左右。

·11月8日,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国际招标在北京开标,日本大成株式会社中标。这是中国水电工程中第一个国际承包合同。

1984年

·2月5日,云南省金沙江航运公司航船从水富港直航上海,结束“金沙自古不通舟”的历史,并成为中国最长的内河航运线。

·3月12~19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新增10个企业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和小型国营企业继续试行承包责任制。提出搞工商联营试点,扩大建筑施工承包制试点,深入进行供销社体制改革,改革用工制度,改革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办法,在国营农、林场试办家庭农场和家庭林场等改革措施。

·4月15~19日,西南四省(区)五方(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经济协调会议第一次会议在贵阳召开。

·5月15日,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报告,同意1984年除对边疆民族地区、内陆高寒贫瘠山区继续实行起征点以下免征农业税外,对一般地区经济发展变化大的社队(户),按照全国统一规定,恢复一部分征税。

·5月24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发展城乡集体企业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要求本着改革、放权、搞活、快上的精神,大力扶持和促进城乡集体企业的发展。

·12月12日,省政府转发《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的通知》,要求各级商业行政部门逐步做到不直接管理企业和干预企业的正常活动,使企业充分行使人、财、物和产、供、销等方面的权力,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1985年

·1月21日,省政府决定,从即日起全省取消生猪派购;同时放开购销价格,自由交易,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取消收购生猪的实物奖售;国家发给城市消费者猪肉差价补贴。

·3月12日,省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从1985年1月1日起,对全省各州、市、行署、县一律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办法。

·3月28日,水电部和云南省正式成立漫湾水电站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开始动工。

·4月1日,省政府决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同时调整农村粮油购销价格。

·4月23~28日,西南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会上签订各种经济合作协议114项。

·5月29日,省政府批转省计委、省经委《关于扩大昆明市经济管理权限的报告》,同意对昆明市除不实行计划单列外,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一些主要经济管理权限。

·5月31日至6月11日,云南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及贸易洽谈会在香港举行,共签订各类合同276个,总金额达2.9亿美元。

·6月10日,省政府投资63万元,整治澜沧江上的虎跳石滩,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澜沧江航道成为省内最长的一条航道。

·6月12日,省政府颁布《关于增强国营大中型工交企业活力的若干具体规定》,包括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扩大生产计划自主权、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等11项规定。

·10月2日,省政府批准在全省22个油菜主产县建立油菜籽基地,并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

·10月3日,云南省同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的70多个大中城市签订了5000多万千克冬春蔬菜的销售合同。外调蔬菜数量仅次于福建、广东,居全国第三位。

·11月20日,云南省经济技术交易会在昆明闭幕。成交项目共285项,总成交额达4690多万元。

·12月l6日,中国最大的合成洗涤剂原料生产基地—昆明三聚磷酸钠厂通过国家验收并投产。

1986年

·3月7日,昆明电机厂新研制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拜塔索水电站招标中中标。这是云南省水电机组成套设备首次打入美国市场。

·4月1日,省政府做出决定,为搞活大中型企业,采取完善的配套改革措施,并确定1986年重点搞活90个大中型重点企业。

·4月6~10日,省政府在昆明召开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讨论1986年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修改制订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的实施办法。

·4月26日,省政府公布《关于搞活国营大中型商业企业的若干具体规定》。对端正业务指导思想、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部分经济政策、搞好商业企业内部改革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8月5~9日,西南四省(区)五方第二届商品交流会在昆明举行,成交额5.4亿元。

·8月15日,省政府发出《贯彻执行〈国务院批转国家体改委、商业部等单位关于1986年商业体制改革等几个问题报告的通知〉的通知》,明确云南省国营饮食、服务企业继续实行免交所得税3年,暂不实行按二八比例同财政结算的办法,以及认真搞好商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等。

·11月12日,省政府发出《关于集体林区木材生产、流通的若干政策规定》。包括: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开放木材市场,允许产销直接交易,议购议销;集体禁区的木材和林产品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形式经营;统一全省木材税费种类和征收标准等5项规定。

·12月14日,昆明、玉溪、曲靖、楚雄、红河、东川6个地州市成立滇中经济协作区,达成协作项目170项。

1987年

·1月11日,云南与上海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已有15个地州市与上海4区8县达成900多个协作项目,成功率达到82.7%。

·2月10日,云南省在对原有6816家各类公司进行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核准保留4294家,1069家降格为商店或服务社,撤销和吊销执照1355家,取缔184家。

·5月29日,川滇黔桂渝西南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会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云南与其他各方达成89项经济技术联合协作协议。

·9月24日,云南省承建的中国援外工程——毛里求斯普莱桑斯国际机场航站楼在毛里求斯路易港正式举行工程移交仪式。

·10月15日,迪庆、丽江、楚雄、东川、昭通5个地州市在川滇黔毗邻的12个地州市协作会第三次会议上,达成63项协作项目。

1988年

·1月21~31日,云南省出口商品展销会以及对外经济合作洽谈会在新加坡同时举行。

·3月2日,云南省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4月18日,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重庆五省市经济协调会第五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达成协议,决定共同投资5亿元,修建南(宁)—昆(明)铁路。

·5月5日,云南省在1988年的春季广交会上出口商品创纪录,成交额达7000万美元。

·6月7日,能源部、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广东省和云南省合作开发云南能源资源、向广东送电协议在昆明签字。

·7月2日,云南省融资公司在昆明成立。

·7月18日,云南省第一家股份制金融企业——交通银行昆明支行恢复营业。

·8月20日,由14个进出口公司联合举办的云南省进出口贸易洽谈会,在纽约中国贸易中心开幕。

·8月25~28日,云南省人民银行召开全省二级分行行长会议。会议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货币、信贷失控。

·9月7日,省政府决定从省财政预备费中拨款1000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9月24日至10月3日,云南省首届民族艺术节先后在昆明、大理、景洪等地举行。国内外宾客上万人应邀参加。经济技术合作总成交额达32亿元,引进资金6.58亿元。

·12月4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转为经济联合实体。

·12月27日,鲁布革水电站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建成发电。

1989年

·1月25日,省政府采取6项措施,控制物价上涨,严肃处理继续擅自建盖楼堂馆所的单位或部门。

·4月16日,1989年,云南省基本建设确定了40个重点项目和8个技改重点项目。

·6月19~29日,云南省首次出口商品洽谈会在澳门举行,成交额1500多万美元。

·8月2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昆明巫家坝机场扩建完工,成为中国第四大国际航空港。

·8月14日,云南省确定100户重点骨干企业,并实行倾斜政策。

·12月1日,川滇黔桂藏渝五省区六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楚雄市召开。

·12月8~14日,云南省首届出口商品展销会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在曼谷举行。共成交4600余万美元,其中出口成交额2500万美元。

·12月21日,金沙江下流第一港——云南绥江港工程竣工。

1990年

·4月20日,云南省与老挝万象市签订5项协议。

·6月15日,西南云贵川藏成渝五省区六方联合清理“三角债”。

·7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增加6个县市(保山市、腾冲县、龙陵县、潞西县、瑞丽县、畹町市)对外国人开放。

·8月1~7日,中共云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确定“教育为本、科技兴滇”和在今后6年内建成25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的战略。

·8月8~12日,西南五省区七方(川滇黔桂藏渝蓉)第七次经济协调会议在贵阳举行。云南省与其他方达成经济合作项目59项。

·9月16日,云南天然气化工厂通过国家一级企业预考核,为云南省首家“国家一级”企业。

·10月15日,中国产量最大的螺旋藻中试基地在永胜县程海建成。

·12月29日,云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石(林)安(宁)公路全线通车。

1991年

·2月21日,省政府制定并颁发《关于发展边境贸易的若干补充规定》。

·4月29日,能源部、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达成合资开发澜沧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原则协议。决定在云南合资建设大朝山、小湾、糯扎渡三大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

·8月1日,省政府确定在云南省边境地区建立12个省级口岸,分别为片马、腾冲县城、盈江县城、章凤、南伞、孟定、孟连县城、思茅港、景洪县、打洛、金水河、麻栗坡县城,以进一步扩大与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的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

·8月5日,国家民委、财政部、商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全国民族贸易县为421个,其中云南省有57个。

1992年

·2月28日,中国—联合国咖啡合作项目,即云南咖啡厂,在昆明北郊建成投产。

·6月15日,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昆明市、畹町市、瑞丽县、河口县。昆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畹町、瑞丽、河口实行沿海经济开放地区一些政策措施。

·7月20~25日,云南省首届边境贸易商品交易会在瑞丽市举行。国内10多个省和8个国家(地区)的宾客参加,总成交额5亿多元,签订经济技术协议20多项。

·7月28日,中国云南航空公司正式成立。

·8月13日,省政府发布《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中方人员出入境管理暂行规定》。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建设奠基开工。

·8月20日,《云南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发布实施。

·9月4日,省政府公布《云南省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9月19日,省政府决定撤销省对外经济贸易厅,成立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统一管理全省的外经贸、边贸、引进外资等工作。

·10月1日,省政府决定,放开油菜籽购销价格,取消对城镇居民的平价菜油定量供应。

·12月1日,中越边境的国家级口岸河口海关,在中断业务14年后正式复关。

·12月11日,鲁布革水电站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1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河口、东川、蒙自、金平、元阳、屏边、红河、绿春、文山、砚山、丘北、富宁、广南、麻栗坡、西畴、马关、华宁、易门、新平、峨山、耿马、沧源、双江、临沧、云县、凤庆、泸水、昭通、水富、威信、镇雄、彝良、大关、盐津、绥江、孟连、江城、澜沧、西盟共39市县,为对外国人开放地区。

1993年

·1月8日,省政府决定从1993年开始,财政不再投资兴办经营企业,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财政支出将只投资交通、通讯、能源、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

·3月1日,经省政府批准,从3月1日起,在昆明市全市范围内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除军用粮票外其他粮票在昆明市范围内停止流通。

·5月14日,中断44年的中印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腾冲至缅甸克钦邦密支那段正式修复通车。

·5月18日,中断14年之久的中国河口—越南老街国家级口岸正式恢复开通。

·6月20日,中断10多年的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国家级口岸恢复开通。

·6月30日,云南省最大的水电站——漫湾水电站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8月8~18日,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国际贸易中心举行。交易会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重庆和成都五省区两市联办,云南省政府主办。赴会的境外客商达5169人,国内有30个省市自治区上千家单位前来参展,总成交额达17.57亿美元。

·12月15日,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社会公众股(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成为云南省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28家境内上市公司。

1994年

·1月24~25日,省政府在昆明市召开花卉现场办公会议,决定把花卉建设成为云南省的一大产业。

·3月25日,省政府下发《关于省属国有企业向统一税制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

·8月8~6日,1994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总成交额14.62亿美元。

·8月15日,省政府通过《云南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力争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700万人口温饱问题。

·10月20日,云南省第一条由地方筹资建设的铁路——昆玉铁路通车试运营。

1995年

·1月17~19日,全省经贸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确定分“三个层次”“三个步骤”,通过3~5年努力,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

·5月10日,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工程的漫湾电站至昆明安宁草铺的500千伏大型超高压骨干输电线路正式建成送电。

·6月9日,丽江机场通航。

·8月8~15日,1995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总成交额15.16亿美元。

·8月18日,省政府召开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决定采取重大措施解决米袋子、菜篮子问题,为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城乡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11月2日,省政府召开全省“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工作会议,要求加快生物资源产业化开发。

·11月26日,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30条决定》,要求到2000年全省畜牧业有显著提高,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11月28日,大理机场正式通航。

·12月31日,199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302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534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364亿元,增长13%。

1996年

·1月5日,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

·5月14日,中断17年的中越铁路国际联运第一列货运列车正式运行。

·8月8~15日,1996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办,总成交额12.53亿美元。

·9月23日,省政府批准开放沧源、田蓬为二类(省级)口岸。

·10月7日,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决定:①投资15亿元,建成高产稳产农田200万亩,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47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平方千米,解决80万人、7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②抓好28个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搞好水土保持工程。

·11月27日,西双版纳机场扩建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成为继昆明之后云南第二个对外籍飞机开放的航空港。

·12月20日,昆(阳)玉(溪)铁路建设工程通过总体验收,正式交付运营,全长55千米。

1997年

·1月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开发力度,加快产业化进程。

·2月18日,国务院在昆明召开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国家将滇池污染治理列为“九五”期间全国“三河三湖”重点治理项目,世界银行把滇池治理纳入1996年贷款计划。

·3月18日,南昆铁路全线铺通,12月2日全线运营,大西南从此有了一条走向世界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4月18日,中越铁路国际旅客联运列车开通。中越两国铁路客货运输全面恢复。

·8月8~15日,1997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总成交额15.67亿美元。

·10月19~21日,全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扶贫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农发行将国家确定的云南73个贫困县的400个攻坚乡作为投向目标,对特困乡采取特殊的扶贫办法。

1998年

·1月4日,迪庆机场正式开工。

·1月5日,全省“18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第三次工作会议决定,将22个项目列入省“18工程”予以实施。

·2月23日,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小额信贷扶贫,从1998年起到2000年,用9亿元支持506个乡扶贫攻坚。

·5月9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

·5月17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

·6月22日,广(通)大(理)铁路通车。

·7月2日,省政府出台《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

·8月8~15日,1998年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成交总额18.17亿美元。

·9月4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纲要》。

·12月20日,国家和云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漫湾水电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11月24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

1999年

·1月14日,省政府发出通知,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煤矿。

·3月4日,省政府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工作的通知》。指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和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保持长期稳定。

·4月30日,迪庆机场首航成功。

·6月4~5日,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第15次会议在昆明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若干原则》,形成《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第15次会议纪要》。

·6月6~10日,1999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总成交额18.28亿美元。

·8月15~17日,“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9月9日,通往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的公路全线贯通。

·12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六届九次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2000年

·3月22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3月30日,亚洲面积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在嵩明县开工兴建。

·4月5日,云南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作正式启动。中甸(今香格里拉)、丽江、鹤庆、元谋、会泽、东川、寻甸、彝良、兰坪9个县(区)为试点示范县,实施规模为79万亩。

·4月10日~5月10日,首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在昆明举行。

·4月10日,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政府在缅甸边境城市大其力正式签署《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缔约各方同意,协定签署1年后,四国之间可实现澜沧江—湄公河商船正式通航,任何一方的船舶均可在中国思茅(今普洱)至老挝琅勃拉邦的航线上自由通行。

·4月24日,“云南省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正式更名为“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省政府对生物资源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将原来开发的18项生物资源,调整为集中开发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比较优势的4类资源和产业——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和保健品、花卉、香料。

·6月6~10日,2000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总成交额19.81亿美元。

·7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省政府决定设立姐告边境贸易区。

·8月12日,国家经贸委、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及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中国稀有稀土金属集团公司与云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在滇中央所属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商谈纪要》。在滇中央所属的中国有色工业昆明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锡业公司、有色西南地质勘查局、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有色十四冶建设公司、有色昆明设计研究院、有色昆明勘察设计院、有色云南进出口公司、中国有色云南进出口公司、中国有色昆明供销公司等11家企事业单位下放由云南省管理。

·9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公司在昆明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快云南电力发展,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会谈纪要》。

·10月31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的决定》。决定建立政策、资金等六大支撑体系,实施良种工程等六大工程,重点发展十大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烟草产业,蔗糖产业,茶叶产业,天然橡胶产业,畜牧、水产养殖业,林产业,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绿色保健食品产业,花卉及绿化园艺产业,生物化工产业。

·11月13日,农业部确定,在西部地区建设全国七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优质糖料基地、优质花卉基地、优质烟叶基地三大基地确定建在云南。

·12月6~7日,云南省第二次个体私营经济工作会议在昆明举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布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的补充规定》等政策性文件,决定从财政、税收、融资、户籍等方面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进一步政策支持。

·12月8~12日,首届中国民营企业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总成交额291.94亿元。

2001年

·1月8日,中越两国共同修建的中国河口—越南老街专用公路大桥正式通车。

·3月25日,临沧民用机场正式通航。

·6月6~10日,2001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对外经贸总成交额20.21亿美元。

·6月26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正式通航。中老缅泰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举行四国正式通航仪式。

·7月23日,云南省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在昆明签署《关于加强两省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02年

·1月1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实行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和放开价格。

·3月7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4月30日,中老两国昆明—万象、思茅—万象、景洪—万象三条汽车客货国际运输新线路正式开通。

·5月12日,内(江)昆(明)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5月30日,滇粤两省签署协议,确定在“十一五”期间“云电送粤”规模将从160万千瓦增加到280万千瓦。

·6月6~10日,2002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办,对外经贸总成交额19.29亿美元。

·6月7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高官会在昆明召开。

·9月17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以扶贫工程为载体,采取特殊措施,集中一定财力物力,加快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7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特有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10月15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五大通道”“五大平台”,推进六大产业合作。

·10月19日,云南省“西电东送”的龙头工程—500千伏大(朝山)—昆(宝峰)输变电工程全面竣工投产。

·12月20日,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花卉产业升级的意见》。决定实施园区示范工程、市场体系建设工程、市场营销工程、重点示范企业扶持工程、新品种研发工程、绿色通道工程、人才教育培训工程、配套产业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程、花卉资源及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等十大工程。

2003年

·1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提出云药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利税达20亿元以上;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利税达60亿元以上。

·6月3日,省政府决定在本届政府任期内筹集20亿元资金,基本解决全省40万特困农户住茅草房、杈杈房、木楞房的问题,配套进行基本农田、饮水、沼气和相应产业支撑等建设,让贫困群众安居温饱。

·6月14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电力集团水电建设公司、云南怒江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签订协议,共同出资设立云南华电怒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全面启动怒江水电资源开发。

·8月19~20日,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昆明举行,中国与东盟各国就推动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合作等问题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

·8月26~30日,2003年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外经贸业务成交总额21.34亿美元,国内经贸协议总额200亿元。

·11月3~4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云南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提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要着力打造能源、医药、冶金、信息、建材、化工、装备制造、农特产品加工、造纸等重点产业,尽快形成工业的优势产业群园区基地等。

·12月13~14日,全省畜牧工作会议在昆明举行,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肉类总产达350万吨,畜牧总产值达到53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GDP的10%左右,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来自畜牧业的比重占40%,把畜牧业建成云南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12月21日,省政府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昆明举行《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合同签字仪式。

2004年

·2月2日,省政府印发《云南省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3月22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要求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实施六大工程,发展八大产业,完善政策措施,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以上,生态状况显著改善。

·3月26~29日,中国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在昆明举行。签订协议合同58项,金额约6900万美元。

·4月11日,“中国云南与越南河内投资、贸易、旅游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双方签署《投资、贸易、旅游合作纪要》。

·5月11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6月6~10日,2004年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外经贸业务成交总额20.66亿美元;签署国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80个,累计总投资额300.7亿元。

·6月22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

·8月24日,省政府召开昭通现场办公会议,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把昭通建设成为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9月2~7日,云南省代表团出席在河内举行的中国云南与越南河内、老街、海防、广宁五省市经济合作协商会,商讨建设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事宜,签署经济合作协商会纪要。

·10月20日,上海—云南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滇沪两地企业、学校、科研院校共签署19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23.1亿元。

2005年

·1月1日,省政府决定从本日起,在88个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边境县(市)全面免征农业税,其他41个县市按中央要求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

·2月2日,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决定组织实施云南省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力争提前完成工业强省战略的阶段性目标。

·2月17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召开会议讨论《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决定》和《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05~2007年)》,全面启动“兴边富民工程”。

·3月31日,中国石化集团滇黔桂石油勘探局与泰国国家石油公司在昆明就石油液化气贸易合作正式签署协议。

·5月13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审查通过《国家大型煤矿基地云贵基地规划》,云南省老厂、小龙潭、昭通、镇雄、思茅五大矿区被列为国家大型煤矿基地。

·6月6~10日,2005年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各项成交累计分别为15.97亿美元和303亿元。

·6月12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全省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正式启动。

·6月28日,中国文山与越南河江110千伏联网工程投产。

·7月15日,为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省政府决定把化工、煤炭、贵金属行业中的7户企业重组为新的云天化、云南煤化工和新的云锡三大集团。

·8月14~15日,西南六省市区经济协调会第20次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通过了推进大西南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四个专题文件。

·12月19~21日,中共云南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06年

·1月16~21日,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政府工作的5项任务:①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继续强化大项目的支撑作用。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③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④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努力办好10件实事。⑤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3月28日,云南省与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座谈会暨《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昆明举行。国家开发银行向云南省政府承诺提供1092亿元政策性贷款。

·4月6日,思小(思茅—小勐养)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5月17日,省政府决定采取11项措施,重点扶持发展云南铜业(集团)公司等10户地方工业企业、云南得胜钢铁有限公司等10户民营工业企业、云南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等10户生物加工企业、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户医药工业企业、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户电子信息产业企业。

·6月6~10日,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2006年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泛珠洽谈会签约项目1019项,协议金额1981.7亿元,其中云南签约项目297项,协议金额1065.3亿元。昆交会各项经贸成交累计20.03亿美元。

·6月14~16日,中国云南与越南河内、老街、海防、广宁经济协商会第二次会议在蒙自举行,共商加强经济合作大计,提出全面深化互利双赢合作,共同建设昆(明)河(内)经济走廊。

·8月29日,文山普者黑机场正式通航。

·9月14日,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

·9月27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十一五”时期农村扶贫开发进程的决定》。

·10月10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

2007年

·2月28日,昆明—安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3月25日,云南最大的城市引水供水工程——昆明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工程总投资39.41亿元。

·3月26日~4月9日,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领云南省代表团,赴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访问,就进一步经贸、资源开发、电力、交通运输、农业合作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磋商,并签订一批经贸合作协议。

·5月16日,中国(云南)—越南企业论坛在昆明举行,双方在“两廊一圈”建设框架下,就滇越双方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能源、农业以及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进一步合作展开磋商。

·6月5~10日,第十五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外经贸业务成交总额20.74亿美元。

·6月9~13日,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洽谈会在湖南举办。珠洽会期间,9+2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1254个,投资金额3376.2亿元;云南共签约项目85个,协议投资总额347亿元。

·7月13日,昆明市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昆明清水海供水和水源环境管理项目贷款备忘录》,亚行向“引清济昆”工程提供8000万美元的工程贷款。

·10月16~20日,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农产品暨第十届西双版纳边境贸易旅游交易会在景洪市举行。共完成期货、现货交易额8500万元,签订经贸合作项目15项。

·10月30日,省政府与中国铝业公司在昆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云铜集团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进中铝公司,中铝公司注资近100亿元、并斥资20亿元在云南发展铜深加工项目。

·11月28日,省政府与法国拉法基集团、香港瑞安建业有限公司在昆明就三方加强建材工业战略合作举行工作会谈并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扩大建材行业战略合作的协议》。

·12月5~7日,首届磨憨口岸边民集市交易活动在勐腊县磨憨口岸举行。边民集市搭设展位200个,现货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成交额达8000万元。

·12月27日,省政府公布首批命名的10个“云南旅游名镇”和重新调整后的60个“旅游小镇”的名单。

·12月30日,昆明市商业银行重组,更名为“富滇银行”。

2008年

·1月26日,从2008年1月起,云南省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人均失业保险金增长35%。

·3月21日,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中国路段全线贯通仪式在昆明举行。

·4月11日,云南省政府与深圳市政府在深圳举行建设昆明深圳工业园合作框架协议仪式。

·4月28日,富宁—广南—砚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长约141千米,是云南省首条采用引资合作方式建设的高速公路。

·5月27~28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云南省新三年“兴边富民工程”行动。

·6月3日,《滇池“十一五”规划》正式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十一五”期间,滇池治理项目为65个,总投资约92.27亿元。

·6月6~7日,首届GMS经济走廊论坛在昆明举行。

·6月6~10日,第16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外经贸成效总额23.56亿元。

·7月31日至8月1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开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印发《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工业发展万亿工程实施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大企业发展万亿工程实施意见》。

·9月20日,铁道部和云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铁道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会议纪要》。

·10月29日,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云南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意见》,提出6项重要措施。

·12月6日,云南首个风力发电项目——大理风电场正式投产。

2009年

·2月16日,腾冲机场正式通航。

·5月6日,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云南餐饮业发展专题会,并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意见》。

·5月17日,云南省政府与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五大中央企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27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决定》出台。

·6月6~10日,第1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2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在昆明举行。昆交会外经贸累计成交20.71亿美元。

·9月25日,小湾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2010年

·1月1日,昆明至丽江直达旅客列车正式开通运营。

·4月9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挂牌成立。经开区投资开发集团共有15家企业,总资产72亿元,净资产26亿元。

·6~10日,第18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3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在昆明举行。昆交会外经贸成交额24.81亿美元,国内贸易现场成交29.16亿元。

·7月8日,经省政府批准,自2010年7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全省一、二、三类区的月最低工资标准依次调整为830元、740元、630元。

·9月1日,中国云南—斯里兰卡交流合作推介会在科伦坡举行。云南省与斯里兰卡有关方面签署农业、教育、旅游、电信、生物质能、茶叶、贸易等8个交流合作文件。

·9月9日,云南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昆明签署《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协议》《昆明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协议》。

·9月10日,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正式动工。

·10月14日,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与老挝公共建设与交通部在昆明正式签署《老挝北部13号公路万象至巴孟段改扩建项目合作备忘录》。

2011年

·1月11日,昆(明)楚(雄)城际列车正式通车。

·1月18日,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启动。该工程含420个项目区,惠及8个州市的25个边境县(市),估算总投资86.2亿元,建设总规模323万亩。

·4月20日,广东产品西南行启动仪式暨粤滇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昆明举行。滇粤两省现场签订总额661.5亿元的经贸合作协议。

·4月22日,第六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现场签约2.84亿元。

·4月25日,磨(黑)—思(茅)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4月29日,中国·昆明泛亚金融产业中心园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昆明市西山区海埂路片区举行。

·5月5日,省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在昆明正式签署《金融战略合作协议》。

·6月5日,第9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暨亚太华商论坛在昆明开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华商,共商抢抓对外开放门户机遇,促进华商合作发展。

·6月6~10日,第1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4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在昆明举行。昆交会外经贸成交累计69.6亿美元。

·6月7日,第3届中国—南盟经贸高官会在腾冲举行。

·6月8日,巴基斯坦—中国商务论坛在昆明举行。

·7月3日,滇池泛亚合作系列活动第二届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

·9月20日,云南省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江西省南昌市签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云南临海产业园框架协议,共同推进北部湾经济区云南临海产业园区建设。

·9月21日,在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经贸洽谈会项目签约仪式上,云南经贸代表团参加大会集中签约项目11个,涉及总投资133.3亿元,协议引进外来资金123.1亿元。场外签约30余项,涉及总投资308.3亿元,协议引进外资190亿元。

·9月26日,省政府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昆明正式签署“推进对外开放门户建设战略合作投资协议”。“十二五”期间,华润集团拟投资1000亿元,在能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与云南省开展合作。

·9月27日,省政府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在昆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0月18日,省政府与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26日,“握手对外开放门户、共享大通道——2011云南(上海)投资洽谈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共推出云南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74个。

·10月28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新城产业园揭牌。产业园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17个生物产业项目总投资50亿元。

·10月27~30日,2011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召开。云南展团签订组团人数26万人次,签订合同430份,总金额2.7亿元;意向组团人数71万人次,达成意向性协议1173份,总金额4.1亿元。

·12月8日,第十一届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开幕。

·12月9日,省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北京签署“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门户的意见加快云南民航强省建设会谈纪要”。

·12月10日,湄公河国际航运黄金水道全面恢复通航。

·12月12日,省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共同签署“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门户战略合作协议”。

2012年

·1月3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客运正式恢复通航。

·2月20日,省政府与中国国电集团在昆明签订“实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云南省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开发建设。

·3月3日,省政府与水利部在北京举行“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建设水利战略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

·3月9日,省政府与农业部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云南特有生物资源优势和地缘环境优势,加快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3月12日,省政府与中国光大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21日,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在昆明签署“深化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

·3月25日至4月6日,省主要领导率云南省代表团,对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进行访问,开展一系列经贸、文化等交流活动。在“中国(云南)—缅甸经贸合作推介会”上,滇缅双方共签署7个双边合作项目,总金额1.46亿美元。在“中国(云南)—泰国经贸合作推介会”上,滇泰双方签署11个合作项目,合计金额5.6亿美元。在“中国(云南)—老挝经贸推介会”上,滇老双方共签署10个双边合作项目,涉及教育、文化、旅游、农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在“中国(云南)—越南经贸合作推介会”上,滇越双方共签署7个双边合作项目,涵盖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多个领域。在“中国(云南)—柬埔寨经贸合作推介会”上,滇柬双方共签署3个合作项目,金额9900万美元;达成7个项目的合作意向,意向性合作协议金额7.7亿美元,涵盖贸易、相互投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3月29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与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署《中缅管道天然气购销协议》。

·4月1日,抚仙湖治理保护列入国家环保规划。

·4月5日,云南省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与柬埔寨班迭棉吉省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农业科技友谊示范园。

·5月31日,丽江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丽江机场首条国际航线——丽江—香港直飞航线同时开通。

·6月5日,第10届东盟华商西南项目推介会暨亚太华商论坛在昆明开幕。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华商共谋合作发展。

·6月6~10日,第20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暨第5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展期间各项经贸成交累计80.68亿美元。

·6月15日,《云南省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方案》出台,从7月1日起实施。

·6月26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全面竣工,于6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

·7月10日,云南·香港投资合作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香港举行。共签订合作项目101个,签约总额2661亿港元。

·9月9日,云南省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建设招商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贵阳市召开,签署合作项目41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

·9月16日,2012首届滇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研讨会在昆明举行。签约16个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协议金额23亿美元。

·9月25日,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建设推介会在上海举行。签署合作项目33个,总投资311亿元。

·9月26日,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建设推介会在南京举行。滇苏签订经济合作项目37个,总投资537亿元。

·9月27~30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云南省农产品成交1605.5吨,成交金额1.51亿元;达成意向协议156笔,共15.43亿元。

·11月5日,中国自主制造的世界最大水轮机组——单机容量80万千瓦的向家坝水电站7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11月20日,中国云南省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经济合作论坛(K2K合作论坛)第八次会议在昆明召开。

·12月5日,商务部在昆明召开全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作会议。会议发布商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的《关于规范和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的意见》,提出了10项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

·12月8日,中缅天然气管道云南支线及城市燃气项目在昆明安宁平地哨村正式开工建设。

·12月9~11日,第12届中缅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在缅甸木姐市举行。会上合计签约金额3.14亿美元,中缅双方签订《中缅边境跨境旅游友好合作协议书》。

·12月31日,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1030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4.60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4419.60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4236.14亿元,增长11.4%。

2013年

·1月1日,云南西双版纳州与老挝丰沙里省签署的中老联合保护区域协议正式实施。西双版纳与老挝北部南塔、乌都姆赛和丰沙里的3片保护区域连成一片,形成总面积19.37万公顷的“中老跨边境联合保护区域”。

·1月7日,云南省首家电子招标平台——彩云电子招标平台在昆明高新区正式投入运营。

·1月9日,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新区投产暨D19发动机(欧五版)5500台出口英国批量下线仪式,中国乘用车柴油发动机正式进入欧盟市场。

·1月23日,省政府与海关总署在昆明签署“共同推进中国面向西南开放前沿建设合作备忘录”。

·2月23日,玉溪至蒙自铁路开通运营。玉蒙铁路2005年开工,全长141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为Ⅰ级电气化铁路,累计投资47.9亿元。

·3月1日,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推介会,向南亚、东南亚、东亚国家驻华使节推介。

·昆明清水海供水及水源环境管理项目建成投产,向昆明日供水可达25万立方米。

·4月1日,中国(云南)—印度尼西亚经济合作暨中国—南亚博览会推介会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办,签订合作项目12个,总额21.7亿美元。

·4月4日,中国(云南)—新加坡经济合作暨中国—南亚博览会推介会在新加坡举办,签订合作项目14个,总额27.29亿美元。

·4月28日,云南省第一家本土个人本外币兑换机构——云南亚盟货币兑换有限责任公司在昆明开业。

·4月30日,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云南交易中心在昆明成立。

·5月8日,省政府出台《云南省“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发展低碳经济。

·5月17日,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云南代表团首日签约合作项目19个,协议金额681.25亿元。

·5月25日,2013年国际茶业大会既第八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思茅(今普洱)开幕。

·6月3日,第二届云台会在昆明举行。共签订22个合作项目,协议金额164.5亿元。

·6月6~10日,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各项外经贸累计成交174.66亿美元。

·6月8日,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与18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滇中金融联盟,提供1740亿元授信助推滇中产业新区建设。

·6月15日,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圆梦计划在昆明启动。5年内,富滇银行、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将向云南省中小企业协会会员企业提供100亿元意向性融资。

·7月15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发电。

·9月1日,在云南投资项目推介会和项目签约仪式上,云南与多家中国500强企业、部分知名企业签订109个合作项目涉及20多个领域。

·9月3日,云南省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南宁签署深化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涉及交通、产业、开放、生态环境保护等。

·9月4日,云南省首座大中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保山市隆阳区2010年秸秆沼气集供气工程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项目总投资301.29万元,年产沼气21.9万立方米。

·9月25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正式通水。每年将有5.7亿立方米、满足三类水质标准的牛栏江水进入盘龙江,补水滇池。

·9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云南禄丰—广西贵港段主干线完工,中缅天然气管道干线全部建成,每年可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10月10日,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在腾冲举行,共签署30个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金额4.29亿元。

·10月10~14日,第九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举行,签订协议金额135.6亿元。

·10月23日,云南省代表团在成都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签约15个经济合作项目,协议金额568亿元。

·10月26日,北京汽车集团云南产业基地(瑞丽)合作协议在昆明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总体产能15万辆。

·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勐康口岸—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兰堆国际口岸举行开放仪式。

·12月30日,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2014年

·1月14日,云南省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专题工作会议上提出,云南省从2014年起在3年内试点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省级财政每年安排风险补偿资金、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确保“十二五”期间3000户“专、精、特、新”优质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

·1月20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省林业厅签订《促进林业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结合战略合作协议》。从2014年起,全省农信社每年将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全省林业产业发展。

·1月22日,富滇银行与老挝外贸大众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合资银行——老中银行在老挝万象正式开业。

·1月26日,金沙江华能龙开口水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年发电量74亿千瓦时。

·2月1日,香港恒生银行通过“恒生云南沼气能源计划”,2014年在云南农村增建沼气设施800个。至此,香港恒生银行在云南省资助兴建的沼气设施达到3800个,惠及1.5万农民。

·2月2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批复全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昆明市、丽江市、玉溪市、大理市入选。

·2月21日,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从3月1日起,省内公司注册登记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启用新版营业执照和相关登记表格。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降低门槛;服务市场经济发展。

·2月27日,大理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云南省继昆明、曲靖、蒙自、杨林之后的第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3月21日,“昆明—南京—昆明”全货机邮政航线正式开通。

·4月19日,红河综合保税区项目建设在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拉开帷幕。

·云南河口跨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口县举行。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建设总面积21平方千米,其中中方区域11平方千米,越方区域10平方千米。

·4月29日,北京—昆明—内比都航线开通。这是中国首条与缅甸新首都内比都的定期直达航线。

·4月30日,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全线贯通试运营。

·5月2日,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与南方电网国际公司正式签订老挝南塔河1#水电站对外交通公路工程施工设计总承包合同。老挝南塔河1#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6.8万千瓦,安装3台5.6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7.2亿千瓦时。

·5月8日,玉溪市政府与华为公司在深圳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合作建设西南地区云计算数据中心。

·5月17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荣获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填补西南地区中国工业大奖空白。

·6月2日,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9号”在第十三届全国粳稻米大会、第二届全国优质食味米峰会上被评为“优质食味粳米”,成为高原粳稻中获得这一称号的首个优质米品种。

·6月6~10日,第2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2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各项外经贸累计成交210.3亿美元。

·6月26日,全国第四大水电站华能糯扎渡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585万千瓦。

·6月30日,云南省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在昆明签署云电送桂合作框架协议。

·7月10日,世界第三大水电站、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两座电站总投产装机202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80亿千瓦时。

·8月25日,国家开发银行与云南省政府在昆明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合作备忘录。

·9月4~5日,全省“兴边富民工程”工作会议在文山州召开。会议强调进一步提升开发开放水平,促进云南省沿边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

·10月9~11日,云南省滇粤合作交流学习考察团分别在深圳市和广州市举办经济合作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双方共签约合作项目91个,协议投资1050亿元。

·10月19日,云南省开始实施“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对在云南省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无偿资金资助、创业场租补贴、创业网店补贴、二次贷款贴息等创业扶持,最高可获5万元补贴。

·10月21日,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电子商务产业园示范基地在昆明市呈贡新区启动。

·11月15~19日,第十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举行。展会期间共签约项目871个,协议金额3.7亿元,现场交易突破4000万元大关。

·11月22日,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正式挂牌。

·11月25~26日,中国云南省与印度西孟加拉邦合作论坛(简称K2K合作论坛)第十次会议在昆明举行。双方签署《2014昆明声明》。

·12月1日,蒙(自)河(口)铁路正式开通货物运营,中越边境河口口岸首次接入全国准轨铁路网,云南省有了第一条连接东南亚的国际铁路大通道。

·12月15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正式开业。至此,在云南开业的外资银行增至6家。

·12月17日,东方航空公司昆明直飞巴黎航线正式开通,这是云南省首条洲际远程航线。

·12月20日,穿越高黎贡山的独龙江隧道通车,独龙江公路全线连通。

·12月29日,楚雄至广通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云南省第一条省地联建的地方高速公路,也是全省第一批获得“以奖代补”政策支持的地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2015年

·1月14日,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与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5年内向云南农垦集团提供30亿元的融资额度。

·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与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协议,3年内工行云南省分行为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石红、临沧、小龙、小磨高速等项目提供400亿元规模的金融支持。

·2月2日,省水利厅与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农行在3年内提供不低于150亿元的信贷额度用以支持云南省水利项目建设。

·2月4日,昆明市政府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在昆明建设云计算产业园。

·2月9日,云南省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双百”行动集中签约授信仪式在昆明举行,全省16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相关金融机构现场签约授信。

·3月11日,省政府与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签署《“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把云南建设成为“一带一路”连接交汇战略支点。

·3月28日,由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与老挝吉达蓬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老挝万象国际商业旅游中心开业。

·3月31日,瑞丽中缅货币兑换中心在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揭牌。瑞丽市成为中国首个挂牌交易缅币的城市和云南省内首个成立外币兑换中心的县级市。

·4月14日,满载中国化肥的集装箱国际联运专列通过云南河口中越铁路大桥驶向越南境内,这标志着滇越铁路集装箱国际联运专列正式开通。

·5月8日,红河综合保税区在蒙自市正式运行。

·5月24日,中电大理(宾川)西村光伏电站一期竣工。该项目是云南省最大的山地光伏发电项目以及首个外资光伏项目。

·6月12~16日,第3届南博会暨第23届昆交会在昆明举行。累计实现外经贸成交251.9亿美元,签订外来投资项目903个,签约金额7850亿元。

·6月22日,云南电网主网与南方电网主网异步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35亿元。

·6月26日,昆明—上海浦东—温哥华航线实现首航,成为云南开通的第二条洲际航线(首条为昆明至巴黎直飞航线)。

·8月8日,云南省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4亿元的昭通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金控集团)在昭通成立。

·9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

·9月29日,滇中引水工程勘察试验性工程动工仪式在丽江主会场和楚雄、大理分会场同时举行。

·云南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全面启动,“一窗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办理营业执照在全省全面实行。

·10月12日,由云天化集团与以色列化工集团合资成立的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业有限公司在昆明揭牌成立。

·宁蒗泸沽湖机场正式通航。

·11日,济南(青岛)—昆明—新德里国际定期客运航线正式开通,云南始发至印度的国际航线增至两条。

·11月30日,云南首趟返程中欧班列抵达昆明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昆明—成都—罗兹)正式实现双向对开。

·12月22日,第七次中国云南与越南河内海防广宁老街5省市经济走廊合作会议在昆明举行。5省市参会代表就深化人员往来、经贸投资、互联互通、文化旅游、教育卫生、金融保险等方面合作达成共识。

·12月26日,仰光—曼德勒—昆明—曼德勒—仰光航线正式开通。

2016年

·1月1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试验段开工。

·1月7日,云南省“云上云”行动计划首批重点项目在呈贡信息产业园开工,项目共9个,总投资约153亿元。

·1月18日,云南省瑞丽、畹町、天保、磨憨、孟定、河口、猴桥7个口岸成为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

·2月3日,滇西北送电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举行开工仪式。滇西北直流工程是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稳增长”重点工程,工程总投资约222亿元,计划于2017年建成送电。

·2月12日,省政府出台的《云南省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规定,8类土地纳入省级土地储备。

·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昆明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为昆明综合保税区。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与中国银行签署《支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3月9日,云南能投对外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与缅甸电力部签署协议,开发建设缅甸诺昌卡河水电项目中的古浪、同心桥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7亿美元。

·4月1日,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正式在云南昆明长水、丽江三义两个航空口岸实施。

·4月6日,滇中新区2016年首批重点项目开工,昆明综合保税区项目同时启动。首批开工的30个重点项目,涉及航空、装备制造、物流、地产、园区开发、水利、民生、综合交通等领域,总投资225亿元。

·4月20日,云南首座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亚洲山区最大跨径的钢箱梁悬索桥——龙江特大桥建成通车。

·4月28日,沪昆高铁云南段全线铺通,云南迈入高铁时代。

·5月1日,云南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简称“营改增”)在云南省推广。

·5月31日,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

·6月13~17日,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4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展会期间,签订利用内资项目495个,签约金额(含意向协议)8611.89亿元;外经贸成交和签约(含意向协议)1580.63亿元。

·9月18日,云南首条石墨烯生产线在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孵化园区内建成投产。

·11月4日,云南省第一条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小(嵩明小铺)龙(昆明乌龙)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主线全长42.8千米。

·11月5~8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1月24日,昆明—悉尼航线正式开通。

·11月30日,云南首趟中亚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发车。

·12月5日,云南省国资委与云尚基金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由省国资委牵头,云南资本、云尚基金联合昆钢控股、云锡控股、云天化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南农垦集团、云南物流产业集团、云南贵金属控股集团共同组建总规模为500亿元的云南省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基金。

·12月8日,沧源佤山机场正式通航。

·12月27日,上海、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五省区市在昆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沪黔滇、粤桂滇高铁经济带。

·12月28日,沪昆客专昆明南至贵阳北段、云桂铁路昆明南至百色段正式通车。

2017年

·1月16日,云南能投集团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在昆明签署色拉龙一级水电站项目购电协议(PPA)。

·1月19日,全省各州市集中开工111个项目,主要涵盖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扶贫攻坚、教育民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六大领域,总投资562.87亿元。

·1月27日,省政府与泰国正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深化合作。正大集团把云南作为重要的战略合作投资区域,重点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食品与消费品制造、文化教育、商贸零售、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加强战略合作。

·2月4日,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与武汉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启动昆明宝象临空国际产业园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联手打造西南最大“互联网+”冷链物流基地。

·2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文山三七产业园区为“全国三七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2月7日,海关总署下发的《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机场列进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昆明中欧班列昆明铁路场站对外开放项目列入国家规划,田蓬、勐满陆路口岸列入新开口岸。

·2月9日,云南电网公司计划投资260亿元,支持金沙江开放合作经济带建设。

·2月11日,昆明地铁3号线全线实现轨通。

·2月14日,云南省召开“2017年云南省PPP项目推介会”,集中展示推介列入国家财政部的PPP示范项目、省级PPP示范项目、全省范围内的PPP重点项目共106个,总投资额达3996亿元。

·2月20日,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云南省将加快推进生猪、牛羊、蔬菜、中药材、茶叶、花卉、核桃、水果、咖啡、食用菌十大重点产业发展。

·3月26日,大理至宜宾直航航线正式开通。

·3月28日,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建设工程项目在景洪港务区举行开工仪式。

·4月21日,省银监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全省20家金融机构在昆明签订税银互动战略合作协议。

·5月2日,为切实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的意见》,云南省财政厅计划3年筹集56亿元,全力支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

·5月3日,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式批复。

·5月26日,云南省首个物流大数据中心——天地汇云南物流大数据中心在昆明经开区落成。

·5月31日,云南省最大铁路枢纽昆明东站正式投入使用。

·6月12~18日,2017年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昆明举行。商洽会期间签订利用内资项目357个,签约金额4880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32个,签约金额107亿元;签订对外投资项目4个,签约金额35亿元。展会现场商品销售额2亿元。

·6月13日,云南省政府发布《云南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绿色制造纵深推进。

·6月18日,友和道通航空公司开通昆明至印度马德拉斯国际货运航线。

·6月22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6月28日,云南国际茶叶交易中心在昆明正式上线,标志着云南唯一一家专注于茶叶批发和大宗现货的专业化电子交易平台投入运营。

·6月29日,中缅国际铁路通道广(通)大(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最长隧道普棚一号贯通。

·8月28日,云南省首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颁发仪式在曲靖市工商局举行。“多证合一”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有效降低创设企业制度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9月20日,滇中新区与中国医药集团在昆明签署《国药中生云南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

·9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中国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名单,云南省云天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3家企业上榜。

·9月28日,连接中国中部、西部及通向南亚、东南亚各国的重要公路通道——小勐养至磨憨高速公路开通试运营。

·11月1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7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云南省总投资1800多亿元的81个PPP项目首次亮相并举行专场推介。专场推介项目涉及交通运输类、城镇综合开发类、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类、农林水利类、科技类、社会事业类(含旅游、文化、教育、体育、养老等)、政府基础设施类等12个公共服务领域。

·11月9~13日,第十三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展期间,现场洽谈签订购销合同416个,合同金额1.26亿元;现场洽谈意向性合作协议852个,协议金额5.52亿元;签订招商签约项目36个,协议金额248.05亿元。

·11月17~19日,201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举行。本届旅游交易会设立3700多个标准展位,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27家旅行商参会。云南展团签约10余个项目,金额46亿元。

·11月22日,昆明中昆投资与北京城建集团在昆明签署协议,协议投资185亿元,共同开发建设云南省最大的花卉产业园——云花科技泸西现代花卉产业园和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嵩明国际农产品贸易城项目。

·12月27日,滇西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工程西起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4省区,东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每年可向广东输送清洁能源约200亿千瓦时。

2018年

·1月11日,由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与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合作发行的“中油龙卡”联名卡上市发布会在昆举行。

·1月22日,云南省政府与北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在昆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从加工到品牌运营的产销平台,推进大健康产业全面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全力推进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

·1月25~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到云南怒江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期间,汪洋分别与州、县、乡、村四级书记个别谈心,与驻村帮扶干部、第一书记等座谈交流,听取对帮扶政策的意见建议。

·1月28日,第二届新采季云南咖啡推介及订货会暨“云豆入沪精准扶贫”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中国馆举行。

·1月29日,以“普洱咖啡·全球共享”为主题的首届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在普洱市开幕。普洱不仅是闻名于世的世界茶源,也是中国咖啡之都。

·1月30日,昆明市共有77家企业生产的112个产品荣获“云南名牌产品”称号。昆明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对这77家企业进行通报表彰。

·1月31日上午10时37分,昆明南至上海虹桥G1376/1次“玉昆钢铁号”高铁冠名列车从昆明发车。

·2月1日,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森生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申请新药生产,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受理通知书》,标志着云南省在打造全球疫苗领先者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2月4日,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2条措施的意见》,对2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开设“绿色通道”。

·2月6日,云南省综合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正式向社会发布该系统启用。系统由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中心、数据服务系统、用户应用系统组成,各基准站与控制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多基准站网络RTK技术的专用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网络。

·2月28日,省政府印发《云南省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10条措施》,推动物流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共享物流、智慧供应链等新业态,鼓励和支持省内有实力的物流企业设立境外跨境物流公司。

·3月1日,“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上线试运行。

·3月15日,云南出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在滇中新区航空物流产业园开工。

·3月22日,中粮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和“科研+种养+深加工+流通”的思路,把云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中粮集团行业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相对接,共同推进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

·3月22日,云南省稀贵金属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在昆明正式启动。云南省将连续5年每年投入1亿元财政科技经费,加快稀贵金属领域新材料的研发速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稀贵金属材料发展模式。

·3月25日,云南省新开通大理—普洱、昭通—西双版纳、大理—西安3条国内航线以及昆明—西哈努克港国际航线。

·3月29日,为全面打赢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采取超常规举措,积极协同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云南中烟公司、省烟草专卖局5家企业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投入资金,帮扶布朗、阿昌、怒、普米、景颇、拉祜、佤、傈僳等8个少数民族精准脱贫。

·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共有17个城市入选。其中,玉溪市成为云南唯一上榜城市。

·4月3日,第五届中国云南—缅甸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双方就拓展贸易投资、农业、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教育、文化、卫生、边境管理及安全等领域的互利合作进行了讨论并达成诸多共识。

·4月24日,云南省首单扶贫债券发行,发行金额10亿元,期限1年,发行利率4.98%。

·5月15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决策部署和全省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引导省级异地商会参与云南省“三张牌”打造,省招商合作局近日组织举办了云南省异地商会会长联席会议,全省32家省级异地商会的会长、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参加会议。

·5月17日,省统计局召开的2018年1~4月全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公布,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国(6.9%)5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位。

·5月19日,云南省“银税互动”线上平台正式启动,通过推进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有效对接,将纳税信用应用到促发展、惠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推动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破解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难题。

·5月29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精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云南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6月13日,中国云南省与印度西孟加拉邦(K2K)合作论坛第十二次会议在昆明开幕。与会的中印两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围绕“促进旅游产业合作”“促进绿色能源产业合作”“促进农业产业合作”三个分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达成了许多共识。

·同日,第十六届东盟华商会在昆明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华商围绕“新时代、新机遇、新征程、新发展”的主题,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开幕式后,有5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协议总金额26.2亿元人民币。

·6月13~14日,孟中印缅商务论坛在昆明举行。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4国工商界代表参加活动,论坛主题为:互联互通、共享共赢。孟中印缅商务论坛不仅讨论经济合作,还将促进互联互通、环境保护、文化交流等,将不断打开新的合作领域。

·6月14日,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南博会规模更大,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更高,为历届南博会之最。共有8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会。

·6月15日,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昆明市·滇中新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昆明高新区举行,集中开工重点项目44个,协议投资总额约665.76亿元。

·6月15日,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系列活动昆明市·滇中新区项目签约仪式在昆明会堂举行。共计签约109个项目。此次签约项目中,含内资项目106个,协议投资总额约3591.32亿元人民币;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签约项目涵盖绿色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金融、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6月18日,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昆明市·滇中新区项目签约仪式在昆明会堂举行,共签订合作项目109个,其中内资项目106个,协议投资总额约为3591.32亿元;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

·6月20日,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落幕。本届南博会签约项目456个,签约金额8079.37亿元。

·7月1日,昆明南至西安北高速动车组正式开始运行,云南省添西昆高铁、昆(明)楚(雄)大(理)两条“大动脉”。昆楚大铁路由广(通)昆(明)铁路复线与广(通)大(理)铁路复线组成,途经昆明、楚雄、大理三个州市,极大改善了沿线1300多万各族人民的出行条件。

·7月20日,云南首条50兆瓦液态金属光伏组件生产线在中宣公司控股的宣威能科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运行。

·8月10日,中央企业助力云南脱贫攻坚推进会在昆明召开。会议就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注重扶贫扶志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锤炼打造作风素质过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全力支持云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进行探讨。

·8月13日,历时5天的文博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代表着昆明“前世今生”,以文化+科技为主题的6号展馆在文博会期间昆明馆现场销售金额近500万元,现场订单交易约3600万元,现场参观人数逾25万。

·8月28日,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安全平稳绿色开车一周年,累计加工原油迈过1000万吨大关,达到105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560亿元。

·8月29日,由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务中心携手云南卓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世界首创环保创新印刷技术——报纸轮转机自来水胶印系统投入使用。

·9月19~20日,广南八宝——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在广南县举行。来自中国、法国、缅甸、埃及、孟加拉国等国家的20位知名稻作文化学者和近60名企业家将围绕稻作经济贸易、稻作科技发展、稻作文化传承展开讨论,涉及农业、工业、文化旅游业等领域的139个项目现场推出,9个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过150亿元。

·9月27日,云南省乌蒙山贫困地区国土综合整治重大工程获自然资源部批复。工程计划实施规模3.09万公顷,工程预算投入资金9.09亿元,实施周期为1年。工程涉及昭通、曲靖、昆明、楚雄4个州(市)的昭阳、鲁甸等15个县(市、区)。

·9月28日,滇中新区举行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建成投用暨企业入驻仪式,来自香港、深圳等地的5家智能终端企业率先入驻园区。

·9月29日,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寻甸县等15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罗平县、牟定县、姚安县、石屏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海县、祥云县、宾川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洱源县、鹤庆县、芒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云县等15个县(市)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有关指标,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贫困县。

·10月8日,2018年“十一”黄金周7天假期中,云南省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云南省旅发委初步统计,全省共接待游客2238.98万人次,同比增长19.95%,其中接待过夜游游客491.59万人次,同比增长24.75%;接待一日游游客1747.39万人次,同比增长18.66%,共实现旅游收入176.74亿元,同比增长40.6%。

·10月15~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深入迪庆,了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民族团结、寺庙管理等情况,并听取云南省委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并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10月18日,云南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会上宣读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表彰全省2018年脱贫攻坚奖获奖者的决定。5年来,云南全省55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11月14日,云南省特色小镇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18年省财政奖补支持的特色小镇名单》,弥勒可邑小镇等15个特色小镇分别获省财政1.5亿元奖补支持。

·12月27日上午,东航MU5739次航班抵达保山机场,保山机场正式迈入百万级机场行列,首次实现继昆明、丽江、版纳、芒市、大理、腾冲后的云南省第七家百万级以上机场,至此云南首家市级拥有双百万级机场的地级市。

·12月28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竣工验收会在昆明召开,正式宣布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夕当天343.37万名游客来云南旅游 昆明就接待了133.85万人!
云南起义当晚,中央军高层全部在昆明被捕,后来为何又全部释放
昆明起义纪实06:大权旁落
10月6日:一分钟了解云南
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756万亩 6种中药材跻身“10亿俱乐部”
卢汉:领导云南和平起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