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邓黎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旧格外突出。本文结合当前具体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浅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邓黎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旧格外突出。本文结合当前具体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做好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对策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从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一来,高等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2003年达212万,到2012年,高校毕业生已经高达680万,人数再创新高,就业任务艰巨。

  2、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能满足职位需求

  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能力,对自己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没有把就业兴趣、爱好、个人实力、能力和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洗好与所学专业结合。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能力妄自菲薄,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而败的怪圈中。

  3、专业设置满足不了社会需要,教学内容脱节

  二、多方寻找,探索寻根大学生就业难

  1、教育制度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考教育制度被戏称为“一考定终身”,能否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完全取决于高考两天内的临场发挥。这从另一角度说明我国高考制度仅考虑到考生的卷面成绩,忽略了平时德行、素质,表现等方面的考核。也正是因为这种高考的竞争压力,大多数高中两年授完三年的课程,使得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所学课程就迅速进入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导致高中生思维受束缚,缺乏创新能力。而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截然不同,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不少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影响自身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进而影响到就业质量。

  为了大幅度提高就业率,部分高校都将本科课程进行压缩,空余出最后一学年专门找工作。这种做法造成学生专业知识不精,就业素质不够,找工作存在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就业能力不够,单位对应聘高校毕业生不满意。

  2、家庭教育问题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有许多值得借鉴和传袭的地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深远,为我国哦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正面积极地作用。但传统的家庭教育导向和教育方法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时代的变迁中部分家庭教育观念陈旧,不利于当今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由于家家户户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事情过分上心,本着不让孩子走弯路的原则,凡事大包大揽,孩子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没有培养处世能力的机会,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也正是因为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百般忍让,导致部分大学生极端自私,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找家长或迁怒他人。同时,为了适应如今的学习竞争压力,家长普遍认为学习成绩比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更重要。不少家长非常重视文化课学习,而忽视其他素质的培养,使得大学生空有诸多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具体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3、学生自身问题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除去外部环境的原因外,自身要求与当前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存在差距、定位不准确,也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将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列为必修课程,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跟不上,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心理变化无法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家长的错误灌输,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普遍对自身和工作环境没有正确认识。过分追求高薪待遇和舒适生活环境,忽视了工作的发展前景与个人理想是否匹配。同时,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对自身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客观分析和看待自身的优劣势,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时错误估量自己的能力,对工作薪资和环境的期望过高,导致错失许多就业机会。

  三、通力合作,积极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1、健全合理就业教育平台

  政府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建设就业基地、创建产学研结合平台、订单式培养等合作方式,鼓励高校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为大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际,改善大学生就业的环境,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同时,通过改革和鼓励制度,带动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大学生就业,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2、及时调整教育理念与模式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校许多专业设置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即使展开调研,考虑各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相应的设置相关能力课程,从学生一入校就将培养目标定位到就业方向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时,增强其对岗位的了解,提升岗位适应性,以期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开设创业课程,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锻炼沟通、组织、协调等的能力,为将来工作打基础。

  3、提升综合能力,树立正确就业观

  大学生要积极地适应毕业生身份,在努力培养与人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在选择工作前,必须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充分考虑自己的现实情况,根据实际的人才供需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广大毕业生要坚定信念,吸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视变化为机遇,尽快行动,尽快转换角色。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就必须多方面合作,共同来解决大学毕业生求职中所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白木.困扰大学生毕业心理健康的三大现实问题[J].中国就业,2004,(5)

  [2]周红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肖明政.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京观察,2008(2)

  [4]李昌林.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因素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5]党万龙.缺乏职业技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软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问题与对策分析DOC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探究
大学生【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月历】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