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威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显著的肠道菌群与促炎代谢物异常
userphoto

2023.04.06 广东

关注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精神疾病,病因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同时存在大脑的物理改变与心理因素,因此没有特别好的特效药,普通的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与多种免疫功能障碍有关,且炎症可能是诱发精神分裂症并加重其症状的危险因素,为其治疗带来新的思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现仓与团队发现SCZ(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代谢-免疫互作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会通过调节宿主代谢过程进而影响免疫反应,该研究为从微生物免疫系统角度对相关精神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一、精神分裂症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现仓与团队对63名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和57名健康人进行血液指标与肠道菌群测量,分析相关数据,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的18类共133种代谢物发生改变,促炎代谢物显著增加,油酸和亚麻酸等抗炎代谢物显著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且患者肠道中富集的特定细菌共丰度群与病程正相关;而且,肠道菌群与血清代谢物比细胞因子相关性更强,某些细菌通过调节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代谢物改变细胞因子,基于7种与细胞因子和菌群多样性显著相关的血清代谢物构建模型可以准确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

  二、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改善精神疾病

  《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的文章《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疾病》认为: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包括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以及神经投射等多个过程调控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干预肠道菌群或许会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方法,应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早日研发出作用于脑-肠-微生物轴的新疗法用于防治应激相关障碍、神经发育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

  三、怎么改善肠道菌群治疗精神疾病?

  1、粪菌移植,这个已经在自闭症等精神疾病有相关应用;

  2、短期使用抗生素针对性抑制有害菌;

  3、针对性补充缺乏的益生菌;

  4、补充膳食纤维益生元,促进益生菌生长;

  5、改善生活方式,减少促炎症垃圾食物的摄入;

  6、戒烟限酒,缓解压力。

  因此,精神类疾病也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密切关联,需要针对研究,开发更好效果的精神类疾病治疗方法。#健康大V创造营##益生菌##精神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岁精神分裂,低碳19天后,换了一个人|低碳帮助改善精神障碍
精神类疾病患者和医生应该了解的微生物
2018肠道微生态大会:(一)肠道微生物与心理疾病
口-肠-脑轴与精神健康的关系
【云讲坛】陈旭 肠道菌群与精神分裂症
综述 | 柳叶刀子刊: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