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盆骨折治疗

 (一)骨盆骨折的早期处理和诊断

  骨盆骨折及其合并创伤性休克是早期致死的首要原因。因此,创伤病人的现场初期急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场立即开展创伤急救,包括紧急复苏、开放气道、输液扩容、止血包扎、肢体固定和正确搬运等,可使伤者在早期获得正确恰当的救治,为入院后的治疗争取机会,提高抢救成功率。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髋部疾病研究治疗中心张颖

  骨盆骨折的早期诊断中,首先要注意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注意骨盆骨折,忽略了其他部位及脏器损伤;二是只注意严重并发症,而忽略了被掩盖了的其他并发症。其次是尽可能地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对伤情严重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其症状、体征的变化。X线检查对诊断骨盆骨折非常重要,常规应拍摄前后位平片,如在骨盆前后位X线片,如提示骨盆完全不稳定,则无需再行手法检查骨盆的稳定性。必要时需加摄骨盆的入口位、出口位或45°斜位X线片。手法检查应一次完成,以避免反复触动不稳定的损伤,引起骨折处更严重的出血或导致神经损伤。

  对于骨盆有严重创伤以及怀疑有不稳定分离病人,应考虑做CT检查,CT平扫也存在图像缺乏立体和直观感等缺点。目前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骨盆骨折的诊断,通过此技术可得到清晰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并可使图像任意旋转,对判断骨盆骨折的类型和决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外固定治疗

  外固定常用于TileB型损伤的最终治疗。在B型损伤中,若复位(小于1㎝移位)得以维持,则100%的病人功能恢复正常;若复位不能维持,80%将遗留后方的疼痛。

  利用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始于20世纪50年代,此后虽然对应用外固定

  架治疗骨盆骨折存在部分争议,但目前普遍认为入院后骨盆外固定是早期稳定骨盆的最迅速和最有效的方法。该治疗在急诊室或手术室均可实施,其目的在于重建骨盆环,从而恢复骨盆容量。同时辅以填塞、压迫出血的骨折边缘及限制软组织活动可减少失血。骨盆外固定可作为复苏的一部分,是病人活动和转运时骨盆最佳的稳定方法。

  Bircher提出应用外固定架的指征为:需要复苏的患者;临床固定以方便患者做其他检查;为了患者在创伤后早期更舒适以及为后期开放复位内固定创造条件;治疗垂直稳定但旋转不稳定的骨折。外固定的禁忌证包括无法控制骨盆内出血的稳定骨盆骨折和不稳定骨盆骨折,如髂骨翼“漂浮”的骨折,髋臼骨折亦是相对禁忌证,因外固定钉孔的位置限制了术中髋臼的暴露。

  目前常用的外固定架主要分两型:前部外固定架和C型骨盆夹。也有不少学者自行设计外固定架用于临床骨盆骨折的治疗。国内孙锡孚在Hoffmen外固定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梯形骨盆外固定架,用于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和脱位,取得了满意效术后处理。

  (三)内固定治疗

  1.手术时机和指征20世纪80年代后期,骨盆内固定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外开始广泛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Latenser研究表明:早期手术内固定骨盆骨折可使输血量减少27.2%,使并发症和死亡率下降,预后明显改善。近年国内已逐渐开展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一般认为以伤后5~7天为宜。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应先抢救危及生命的损伤。待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考虑手术治疗骨折。1999年Tile提出内固定的指征:垂直不稳性骨折为绝对的手术适应证;合并髋臼骨折者;外固定后残存移位;明确的韧带损伤导致骨盆不稳定;闭合复位失败;耻骨联合孤立性分离>2.5㎝;无会阴污染的开放性后部损伤;耻骨支骨折移位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时,应根据盆腔污染程度决定是否同步进行手术固定。一般认为,对大多数耻骨支骨折,不需内固定,可随其他损伤的纠正而自行复位,即使不复位,长期随访显示也不影响预后功能。

  2.前环损伤表现为耻骨联合分离,耻骨支骨折或二者同时发生。如耻骨联合分离>2.5㎝,如存在旋转不稳定,必须手术治疗。手术通常采用耻骨联合上方弧形切口或经髂腹股沟入路完成,术中使用骨盆重建钢板或窄式动力加压钢板固定。(见图)

  

前环骨折重建钢板固定术后

  3.后环损伤根据骨盆后环损伤的部位和情况不同,治疗时选择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也不尽相同。当前、后骨盆环均有损伤时,应首先固定后方损伤,再固定前方损伤。Stock等认为对于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固定后环同时固定前环,则骨盆稳定性高于单纯后环固定,可达完整骨盆的65%-71%。

  前方入路常用于对髂骨后方纵形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的内固定治疗,该入路可直视骶髂关节的上面部分,但术中过度牵拉易损伤L5神经根或臀上动脉,故对技术要求较高,可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或接骨板完成骶骨侧方及髂骨的内固定,但骶骨翼骨折则为相对禁忌证。

  后方入路主要用于治疗骶骨骨折、髂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可直视骶髂关节后方,同时亦可触摸到骶髂关节前方,放置复位钳的机会相对较多。固定方法可采用拉力螺钉、骶骨棒或骶骨钢板。骶髂拉力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较为坚强,可使脱位的关节压缩复位,但该技术操作对医师要求严格,打入时须保证方向准确,如偏离方向容易误伤骶神经或马尾神经,多在X线影像监视下完成。Matta经过生物力学研究证实:后路对骶髂关节施行螺钉固定可有效减少骶髂关节的侧方移位,优于骶骨棒及前路钢板固定(见图)。骶骨棒固定适用于一侧骨盆损伤,而对侧骨盆后部较为完整的情况;对于双侧骨盆的后部损伤,可使用双钢板进行固定;对于骶骨骨折,如无明显移位,可行保守治疗;对于有移位和不稳定的骨折,多数学者认为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后路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后图            前后路手术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

  随着对骨盆骨折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治疗观点逐渐被接受并得到临床应用,对骨盆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可达到良好复位和可靠固定,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骨盆骨折的治疗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目前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也存在着手术创伤大、技术和装备要求高、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欠缺等问题,且尚有某些观点未能达成共识,故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仍需要不断探索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二) ——急性期处理、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的诊断与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骨盆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
学术︱有限切开治疗骨盆骨折44例
骨科医师必备!骨盆骨折复位内固定技术的要点,你get了吗?
指南与共识|中国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指南(202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