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话题 | 破解企业大学人才培养困境

◆  ◆  ◆  ◆  ◆  

导语:虽然企业大学模式看上去很美,可许多拿来即用的企业却并未因此而缓解“提升人才素质,改变人才结构”的业务之急。只有“紧紧围绕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能力要求”的定位,才能破解企业大学培养困境,获得“你要一,我给二”的效应。

                                                                                                                                                                                                                                                              图片来自网络

企业大学作为一种应时而生的战略性人才培养工具,通过实施能培养个体或组织的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活动来辅助企业完成关键人才培养的使命。自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给中国带来“企业大学”这一全新的企业培训理念和模式后,中国企业建立“企业大学”的热情日益高涨。然而,挂牌成立的中国企业大学并没有摆脱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仍然陷入同样的困境。凯洛格认为,企业大学在培养关键人才上的“脱困”之路应首先革新人才培养理念,从培训体系、培训师资、培训重心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予以重塑。


培训体系:从课程拼盘到系统培养

一项针对中国企业培训体系现状的调研表明,有67.1%的受访企业尚未建立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多数培训部门在实施关键人才培训项目时采取“课程拼盘”模式,搭配组合市面“名牌”课程与讲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培训没有针对性更无延续性。企业大学应强调系统规划培养路径,紧紧围绕员工职业发展与能力要求绘制针对性“学习地图”是确保关键人才培养的基础。

GE:领导力学习地图

GE公司以培养500强企业CE0摇篮著称,其著名的克劳顿企业大学围绕GE领导人的发展管道,构建出全面覆盖职业生涯的领导力学习地图。例如,针对全球新任经理人提供NMDC课程,对于总经理或总监级别以上人员则提供AMC课程,帮助管理人员胜任不仅单一的管理工作,更娴熟处理不同方面的问题,比如采购、生产和营销等。MDC课程则面向各业务板块的CEO或后备CEO,实现管理能力的跨越。BMC则针对某项业务某一大洲的CEO级别经理人,从全世界范围里面挑选高管参加培训。系统化的针对性课程设置帮助GE公司构建了完整的领导力发展管道,保障管理层培养的针对性与延续性,并确保管理语言的统一性。


培训师资:从“外来和尚”到领导者授课

“外来和尚念不好经”已经成为企业培训的痛疾:引入大量的外部讲师授课后,企业越来越感觉到此举是“隔靴搔痒”,这些培训无法触及本企业业务实际,也无法让企业内部知识和经验却丝毫得到沉淀。


在诸如宝洁、丰田世界级企业,内部讲师占到企业培训讲师资源的50%以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意识到,企业内部知识和经验传递的重任必须由企业“内部讲师”甚至领导者来承担。企业大学关键任务之一即构建内部培训师队伍,其重要程度已经超越了培训本身,成为企业战略落地的重要一步。


内部讲师队伍建设普遍的挑战是工教矛盾,讲师缺乏激励,没有时间或无意愿参与内部授课。企业大学的核心作用是促动内部分享与授课文化的形成,这其中领导者的行为至关重要。优秀企业的一把手对培养人才亲力亲为,每年1/3的时间分配在人才发展上,亲自授课时间甚至达到30天。


中粮集团:第一培训师

中粮集团倡导“各单位一把手是第一培训师”。董事长宁高宁是中粮第一培训师,并亲自参与忠良书院(中粮企业大学)课程设计、课堂授课与促动引导。在董事长宁高宁的引领下,公司总裁、副总裁以及各级管理层经常投入到讲学与育人中,集团内形成了生动活泼的传道、分享与团队学习文化。


培训重心:从关注个人到团队学习

企业的成功并非依靠若干高技能的“明星”员工,而是需要一支配合默契的优秀“球队”。传统培训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提升“球星”员工个体的技能,然而在帮助打造高水平的“球队”方面却鲜有思考与作为。


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是在发展员工个体的基础上,通过相关运营规则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共同目标与价值观的灌输,让团队整体表现出默契与一致,像“一个人”一样思考和行动。从员工个人能力提升,到熟练规则的协作能力提升,再到一致认同的共同理念修炼达成,组织能力实现了逐层的阶梯式发展。因此企业大学在关注员工能力培养的同时,更为关注组织的团队学习,注重在团队间培养默契和一致。


华润集团:行动学习活动

华润集团自2003年导入行动学习方式,通过团队研讨与反思的方式,解决了很多棘手的实际业务问题。行动学习活动有三个重要特点:立足解决实际业务问题,培训活动选定的课题都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与难题;多元团队参训,强制要求行动学习小组挑选的项目成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确保研讨与建议的多元角度,同时产生团队磨合与文化统一的正面效应;严格的结构化过程,培训过程中依据严格的流程框架设计,提供实用的研讨工具,帮助团队成员统一工作语言与问题解决方法。


从关注个体到团队学习,企业大学的培养理念发生重大转变,通过团队学习,邀请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并给出承诺,确保独立培养的个体在工作后不被“打回原形”。


培养方式:从单一培训到多样发展

培训“721定律”为大家所熟知,即员工的培养与成长70%依靠岗位实践与锻炼,20%依靠岗位辅导与反馈,仅有10%依赖面授课堂。因此,企业大学在培养关键人才方面更加强调培养方式的多样化,绝不仅仅是培训,更多提供发展手段的支撑。


诸多优秀企业通过测评反馈、课题面授、在线学习、轮岗锻炼和教练辅导等多样化方式科学培养与发展人才。例如GE的BMC项目通常为期4周,除了第一周在GE克劳顿学院外,剩下3周学员会分成不同小组针对同一个主题,在全球不同国家进行调研访谈。


结语:作为一种战略性的人才培养功能,企业大学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培训对象以及培养方式等方面均需要全新的突破和实践,帮助企业更为系统、高效和科学地培养关键人才队伍,为企业长远发展构筑独一无二的软实力。


资料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0到1建设企业大学,你不可不知的关键控制点 | 汇川大学建设启示
企业大学:PART3 案例分享篇——挖掘企业大学价值,为人才发展保驾护航:百威英博亚太大学实践
【中广核大学】陈泰:“白鹭计划”打造领导力供给线
福特汽车:Leading by Teaching
优秀中层领导培养指南
学习型组织构建得双环模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