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导赤散
导赤散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导赤散是清心利水养阴的中成药,应用广泛,由于剂量小,也相对适宜小儿服用。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等等症状。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
导赤散
别名
导赤汤
是否处方药
非处方药
主要适用症
上火,清心利水养阴
药品类型
清热剂-清脏腑热
种类
中药
目录1方名
2出处
3异名
4分类
5组成
6功用
7主治
8用法
9禁忌
10方歌
11方论
12方解
13化裁
14附方
15附注
16文献
17各家论述
18其他
折叠编辑本段方名
导赤散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
折叠编辑本段异名
导赤汤(《外科证治全书》卷五)。
折叠编辑本段分类
清热剂-清脏腑热
折叠编辑本段组成
生地黄(6克) 木通(6克) 生甘草梢(6克)
竹叶(6克)
【方组趣味记忆】 草地通竹。 解:草(生甘草梢),地(生地黄),通(木通),竹(竹叶)。
折叠编辑本段功用
清心利水养阴。
折叠编辑本段主治
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
亦可用治腋下汗出症(左腋下汗出较多).
折叠编辑本段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折叠编辑本段禁忌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折叠编辑本段方歌
1.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
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
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折叠编辑本段方论
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诸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而又利水通淋。由于利水与益阴并重,所以利水而不伤阴。
折叠编辑本段方解
该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 循经上炎,而见 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折叠编辑本段化裁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扁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折叠编辑本段附方
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折叠编辑本段附注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1)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2)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快·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 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亦不是虚热。从以药测证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亦十分吻合。由此观之,《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较为贴切。
折叠编辑本段文献
方论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4:“心与小肠为表里也,然所见口糜舌疮、小便黄赤、茎中作痛、热淋不利等证,皆心移热于小肠之证。故不用黄连直泻其心,而用生地滋肾凉心,木通通利小肠,佐以甘草梢,取易泻最下之热,茎中之痛可除,心经之热可导也。此则水虚火不实者宜之,以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也。若心经实热,须加黄连、竹叶,甚者更加大黄,亦釜底抽薪之法也。”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
折叠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1.《医方考》:是方也,生地黄可以凉心,甘草梢可以泻热;佐之以木通,则直走小肠、膀胱矣。名曰导赤者,导其丙丁之赤,由溺而泄也。
2.《古今名医方论》:钱氏制此方,意在制丙丁之火,必先合乙癸之治。生地黄凉而能补,直入下焦,培肾水之不足,肾水足,则心火自降;佐以甘草梢,下行缓木之急,即以泻心火之实,且治茎中痛;更用木通盗小肠之滞,即以通心火之郁,是一治两得者也。此方凉而能补,较之用苦寒伐胃,伤其生气者远矣。
3.《医方集解》:此手少阴、太阳药也。生地凉心血,竹叶清心气,木通除心火入小肠,草梢达茎中而止痛。
4.《古方选注》:生地入胃而能下利小肠;甘草和胃而下疗茎中痛;木通、淡竹叶皆轻清入腑之品,同生地、甘草,则能从黄肠导有形之热邪入于赤肠,其浊中清者,复导引渗入黑肠而令气化,放曰导赤。
5.《小儿药证直决笺正》:方以泄导小水为主,虽曰清心,必小溲黄赤短涩者可用。一本有黄芩,则清肺热,所以宣通水道之上源也。
导赤散
【药物组成】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干地黄、黄芩各等分。
【处方来源】《医方大成》卷七引曾师干家传方。
【方剂主治】心脏积热,上攻眼目,两眦浮肿,血浸白睛,羞明洒泪。
【制备方法】上为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折叠编辑本段其他
黄氏运用酸枣仁汤合导赤散治疗性病恐怖症。方用酸枣仁、茯苓、川芎、知母、生地黄、木通、淡竹叶、甘草。结果,痊愈2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
导赤散与龙胆泻肝汤
口腔的溃疡、口腔的炎症标准处方用导赤散
多梦心烦、爱吃凉的、口腔溃疡……灭心火,三味药够了
这古方,不仅治磨牙、夜啼、鹅口疮,还治前列腺肥大等!
导赤散方证探析与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