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取威虎山》:对党忠诚写春秋梅敬忠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甘洒热血写春秋”“迎来春色换人间”。一部上世纪60年代名为《智取威虎山》的现代京剧,迄今仍然几乎按原样在舞台搬演,且颇受当代观众好评,这着实让人感叹。其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怀、火红青春的豪迈歌唱,尤其是那飞舞于林海雪原的冰雪传奇故事,引发了诸多与革命奋斗乃至智慧勇敢相关的向往和启迪。不少词腔皆美的精彩唱段,至今传唱不衰。
    (一)
  剧作题材源自人民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大东北的一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助力全国解放,解放军的一支小分队,受命深入深山密林、茫茫雪原,与残忍狡诈的国民党反动派残匪进行机智勇敢的斗争,终于将其一一剿灭。先是由战斗亲历者的作家曲波,激情创作出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于1957年出版发行,一时间洛阳纸贵,红遍全国。随后于1958年,上海京剧院精心截取其中消灭顽匪座山雕的传奇故事,改编成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并在上海正式公演,后又于1964年赴北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一炮走红,亮相全国。此后历经反复修改,其间也不乏艺术家和观众的不断互动打磨、精心修饰,使得该剧无论从剧本、音乐设计、导演、舞美,甚或是演员阵容,几臻于完美定型,终成当时较早列名为“样板戏”的典范之作。
    (二)
  穿越时空,探究该剧的主题涵蕴、舞台效果和艺术魅力,为何至今久远不衰?
  戏曲讲求对角色形象的成功塑造。无疑地,《智取威虎山》作为较早直接歌颂表现人民解放军战斗生活的戏曲作品,其突出成就,就是用高超的戏曲艺术手段,完美地塑造了一批为人民求解放英勇奋斗的可亲可敬的解放军指战员的英雄群像。
  这是一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该剧开场“乘胜进军”即宣示,小分队是为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巩固后方完成重要任务而来;第三场杨子荣“深山问苦”,当“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便“激起我仇恨满腔”,想起“普天下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从今后跟着救星共产党,管叫山河换新装”“美好的日子万年长”;第七场“发动群众”,参谋长又对李勇奇进一步宣示:“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来到深山,要消灭反动派改地换天”“人民的军队与人民共患难,到这里为的是扫平威虎山”。李勇奇明白,这是“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子弟兵亲。于是,猎户女儿常宝、铁路工人李勇奇,都是满怀阶级的血海深仇,自觉加入到这场正义的剿匪行动之中。
  谋略之智是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在形态上的集中体现,多谋善断,谋定而后动,乃是中华智慧之光。《智取威虎山》所呈现的,即是其中的吉光片羽。根据曲波在关于《林海雪原》的写作说明中的解释:当年组建几十人的小分队,与号称几个旅的顽匪,在茫茫林海雪原中周旋、追剿,实行小群动作,边侦边打,侦打结合,避免了大兵团作战“用榴弹炮打苍蝇”而事倍功半。这本身即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智谋之举。所以剧中特设“定计”一场戏,决策智取,让小分队征战于林海雪原,正是体现出“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参谋长思考:“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看起来欲制胜以智取为高。选能手扮土匪钻进敌心窍,方能够里应外合捣匪巢。”又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于是才有杨子荣受命“打虎上山”:“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任凭风云多变幻,革命的智慧能胜天。”剧中还设计了“发动群众”和“急速出兵”两场戏,也是对里应外合剿匪计策的有力支持。哪怕发生栾平逃走而威胁到打入匪窟的杨子荣的突发事件,参谋长也有李勇奇带路从后山登顶的预案:“倘若是生变故,我另有决定,百鸡宴好时机绝不变更。李勇奇提供后山有险径,出奇兵越险峰直捣威虎厅。”
  “仁者必有勇”。如果说,参谋长主要体现的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那么,杨子荣则是剧作着力塑造的智勇双全的典型。“为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进威虎山”“劈荆棘战斗在敌人心脏”。舞台上,最光彩照人的也是杨子荣的艺术形象。
  据曲波回忆,真实中的英雄杨子荣,满肚子智谋,浑身是胆。他只身进入三代恶匪国民党旅长座山雕的营寨,发挥了惊人的勇敢和超人的智慧,战胜了老奸巨猾的座山雕,终于调动了敌人,歼灭了敌人。当审讯座山雕时,这个老匪也不得不慨叹地哀嚎:“没想到我崔某闯荡六十年,倒落在你们八路军的一个排长手里。”当让杨子荣介绍经验时,他说:“为人民事业生死不怕,对付敌人就一定神通广大。”
  杨子荣的大智大勇大无畏品格,源于他自觉的阶级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忠诚。是“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最危急时,他想到:“党对我寄托着无限希望,支委会上同志们语重心长。千叮咛万嘱咐给我力量,一颗颗火红的心暖我胸膛。要大胆要谨慎切记心上,靠勇敢还要靠智谋高强。”所以,对付狡诈的匪魁座山雕,杨子荣才能够无惧无畏,狭路相逢勇者胜。其血肉丰满的舞台艺术形象,便有了厚实的思想基础,最为光彩照人。
    (三)
  深山密林,林海雪原,追剿残匪,剧情巧思妙构,传神写照。这十分符合传统戏曲讲求传奇性的特质。
  据曲波回忆,在当年的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在零下30多度的雪海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战士们有时在石洞里睡觉,和野兽为邻;有时钻在雪窖里休息,以雪为衾。跨谷飞涧,攀壁跳岩,突破神话般的天险,战士们发挥了大勇大智、孤胆作战的奇能。所以,《智取威虎山》除了倾力塑造杨子荣、参谋长等主要人物的艺术形象,也调动舞台艺术手段,对解放军指战员群体和民兵群众的战斗风采,进行了酣畅淋漓的呈现和热情讴歌。
  剧中精心设计了多场飞雪行军的动作大戏,极具舞台效果和感染力,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比如,第九场“急速出兵”,在李勇奇的带领下,战士们冒雪突击,先是脱下滑雪板,结紧绳索,飞上冰山;又从山崖上向下纵跳翻腾。这套“滑雪”舞蹈,既真实又艺术化,战斗气氛浓,艺术感染力强,至今为观众赞叹不已。此外,还有两段冰雪传奇戏,同样精彩。在第四场“定计”开篇,参谋长所唱的一曲二黄经典唱段:“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山河壮丽,万千气象,怎容忍虎去狼来再受创伤!”如同一篇北国风光赋,传唱流誉海内外。第五场“打虎上山”,杨子荣化装土匪,用身穿的皮大氅和手中的马鞭,跨腿、骗腿、前蹉步、横蹉步,一如纵马驰骋于林海雪原。突然,一阵虎啸,杨子荣又用摔叉、旋子等武技,表现马惊的场景,使得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童祥苓扮演的杨子荣,至今记忆犹深。据说,这套动作,原为踏雪上山,后来接受贺龙元帅的建议,改为骑马上山,并结合传统京剧以鞭代马的身段表演,设计出极富舞台效果的“马舞”。
    (四)
  传统京剧博大精深,底蕴厚重。京剧改革的历程充满艰辛。《智取威虎山》剧组的艺术家们,对如何守正出新作出了有益探索。比如,唱腔设计既尊重传统,又在音乐风格上创新组合,以求更加充分传达文辞内涵。反复琢磨,为主人公杨子荣、参谋长集中设计各具特色的成套唱腔,其中,杨子荣即有五段成套唱腔和九段散套唱腔。“打虎上山”的唱段,由二黄转西皮,从深厚到激越,大胆突破板式结构体制,为京剧创腔闯了新路。还为常宝、李勇奇设置少而精的唱段,连反面人物座山雕也有短小而生动贴切的“联络图”唱段。在乐队中加进西洋乐器,而又不淹没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传统三大件,突出弦乐,突出唱腔。“打虎上山”一曲,中西结合,古今相融,虚实相生,织体清晰,配器得当,极富表现力感染力和舞台效果,至今传演不衰。舞美方面,巧思妙手,营造出浓浓的林海雪原氛围。
  该剧文辞之美,也是亮点。其实,毛泽东对《智取威虎山》也有修改之功。他不仅多次观摩演出,而且还提出一些中肯意见。比如,杨子荣“打虎上山”经典唱段中,原来是“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天换人间!”他提议将其中的“春天”改为“春色”。一字之易,境界毕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参谋长一番长谈,李勇奇决心扫平威虎山
现代京剧 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唱段 胸有朝阳
京剧《打虎上山》
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唱段精选
迎来春色换人间京剧唱谱(《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唱段)
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唱段:胸有朝阳(曲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