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隶三颂之《西狭颂》的书法审美特征

《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是始造刻于我国东汉时期的摩崖刻石,被后世人并称为“汉三颂”。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三颂之一的《西狭颂》的书法特征。

西狭颂全貌

西狭颂原貌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又称《惠安西表》,民间俗称《李翕颂》《黄龙碑》。地址位于今甘肃省成县天井山,是建造于中国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六月的一处隶书摩崖石刻遗迹,据考证,此刻石由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仇靖书丹,工人在崖壁摹刻。石刻摩崖高220厘米,宽240厘米,题额“惠安西表”用小篆写成,正文阴刻20行共385字,主要讲述的是李翕的出身、家世、德行修路过程以及民众对其功德的颂扬。

其书法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用笔

西狭颂

乙瑛碑

礼器碑

西狭颂上承篆书,所以带有浓厚的篆书味道,被人称“结体在篆隶之间”,但是具有典型的隶书特征,蚕头燕尾。点横撇捺的写法都是隶书化的写法;用逆锋入笔,形成或方或圆的入笔形态;相较于乙瑛碑和礼器碑比较突出的燕尾,西狭颂的燕尾已经比较含蓄内敛,在整个字和全作中都不会太显眼。

二、字形

西狭颂

石门颂

郙阁颂

西狭颂结字宽博,方正饱满,线条朴实厚重而不粗狂,内外部空间匀称,所以字形舒而不散,平而不板,给人以一种坚若磐石稳如泰山样的厚重质感。

三、线条

书法艺术是一种线条艺术,所以一幅作品的好坏从线条质量便可以窥探一二。西狭颂的线条古朴丰腴,凝重劲挺。它的线条多为两头粗中间较平缓,整体中心稳当,更显厚重之感,如上图的“无”字比较明显;燕尾基本上以圆状为主,且用笔之力似乎在起笔处就开始蓄集,然后长长挑出,而收尾处或上挑,或平出,或内聚,或外拓,手法变化多样,姿态各异,均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汉隶三颂是学习隶书的绝佳范本,丰富的用笔、凝重的线质和古朴稚拙的字形都是我们今后独立创作的奠基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書法經(613)书法人不得不知的草隶鼻祖和楷模《石门颂》
伊秉绶:“清代隶书成就的最高峰”
摩崖石刻《石门颂》,应是当之无愧的“神品”
十通汉隶碑刻书法之美赏析
【石门颂】汉隶三颂专题
汉隶精品《合阳令曹全碑》高清大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