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音乐—结束篇

与邓伟标一起:认识音乐

写在系列课程启动前。

《与邓伟标一起:认识音乐》文字分享部分到此结束了,希望这些以人文学科角度阐述的音乐常识,能简明扼要地让你有所获得。

当然,以后有空我还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各种音乐风格的形成等。

比如:西方的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先锋等各流派音乐的形成与风格;爵士、蓝调、拉丁、摇滚以及中国的相和歌、大相和歌、南北音乐、雅乐、民歌、佛道音乐等都可以是一起分享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致力于《认识音乐》的现场分享




说明:前四节分别讨论了“音乐”、“音”、“音符”、“音阶”、“节奏”和旋律,这节将共同讨论【和声与管弦乐队】。

需要翻查,或阅读前章节的朋友可点击上面蓝字 邓伟标音乐平台 选择然后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和声(harmomy)


人类早期的音乐,常以独奏(唱)为主,即使多人一起参与,也是以齐奏(唱)一个旋律为主。

我们现在常听到的 “有立体感” 的 “复杂” 的音乐,是西方文艺复兴后的成果。

事实上,亚洲地区的不少音乐,至今依然保持古老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什么是和声?

理论书会把“和声”说得很复杂。

简单地说,当两个以上不同的音,同时在发声,就是和声——不管这些音的结合是否和谐。

不管你是否会弹钢琴,只要你把两个以上手指同时按在不同的琴键上,它所发出的声音便是和声。你按下的这些音,听起来可能和谐悦耳,也可能难听刺耳,但它们都已经构成了“和声”。

同理,当两个人一起唱歌,只要两个人同时唱出的音高不一致,便构成了和声。


一千多年前的西方教会,歌曲被视为一种与上帝交流的重要方式。当信众将祈祷词以歌唱形式唱出,被称为“素歌”。这些演唱主要受古代希伯来颂歌的影响,由神职人员齐声演唱单个旋律,众人一声,歌颂上帝,祈求怜悯与宽恕。

它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出现不同的声音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会违背上帝眼中人人平等的信念。

那时候的西方教会圣颂,和我们今天在寺庙里听到的佛家唱诵经文,在演唱形式上是一致的——单声部演唱。

16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先后在欧洲诸国兴起,它带来了灿烂的尘世生活,并遵从了新的信念——个体的无限可能性。

音乐的世俗化开始变得更加重要。

特别是贵族阶层,音乐成为了日常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细节。

作曲家们开始探索两个以上音的同时发生所产生的和谐交织,以表达一种新的音乐理念——音乐应该由众人完成,每个人都增添着生命的快乐,每个人都会表达一项音乐主张。

和声在这样的理念下诞生了,并发展至今。


管弦乐队(Orchestra)

因为和声的发明,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歌剧。

在歌剧中,因为有着丰富、和谐的管弦乐伴奏,人声的演唱变得更为动听。音响的整体将变成立体又丰满的声音盛宴。

文艺复兴告别了沉郁、单调的宗教观,新的可能性在音乐中层出不穷:新的声音、新的乐器创造了新的风格。

17世纪时,是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首先使歌剧戏剧化,使歌剧音乐定型化的。


(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尔第1567-1643

1608年,蒙特威尔第在他的歌剧《奥菲欧》中,为传统乐队增加了大量新乐器,使用了约40人演奏的乐队。

从此,乐队的简单组成形式便出现了。

1609年法国皇家乐队中已有22件提琴类弦乐器和12件吹奏乐器,这被看作是现代管弦乐队形成的雏形。

之后,管弦乐队不断获得发展,到巴洛克后期,管弦乐队便基本形成了庞大的群组编制,群组乐器如下:

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这是乐队的基础和主力)

木管:短笛、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铜管:小号、长号、法国号、大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鼓、铃鼓、响板、木琴、三角铁、锣和钹。

在17世纪末,器乐合奏曲的一些体裁确定下来,如组曲、奏鸣曲、变奏曲等,器乐曲独特风格逐渐形成(这些乐曲的形式与风格以后讨论)。很多重要作曲家都以创作器乐曲为中心。

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乐器的制作得到进一步改良,管弦乐队各组乐器的种类、数目、音色以及各组乐器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协调、平衡和稳定下来。

1800年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的演出,标志着现代管弦乐队规模的确定,其四个组成部分: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已经定型和完善。

现代管弦乐队的编制约在90人以上,有时,可根据需要增加人数,达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需要150人的乐队加200人的合唱队;

马勒的《第八交响曲》动用了上千人的庞大合作;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不但需要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还需要很多门大炮在音乐的高潮部分鸣放。

尾声

音乐家们对声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当柴可夫斯基将不加弹头的大炮也搬上舞台装上火药合着乐音开炮后,世间的各类声音便都陆续被应用于与乐团的合作中。

这些年谭盾不但找来一群演员让观众聆听撕纸的声音,还把好几盘水搬上舞台,利用麦克风的放大,让观众聆听各种击水声。

而当电子合成器问世后,好莱坞的作曲家们已经无法满足于管弦乐队的音域,他们往往会在管弦乐队的演奏中加入电子合成器更低的低音和各种非物理声音。

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今天的管弦乐队已经完全定型,成就了工业时代人类艺术的巅峰。

195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制作的电子音乐合成器诞生了!命名为MKI,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合成器。它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非物理乐器演奏时代,电子乐器仅短短的几十年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让音乐家们自由设计无限的音色,也能模拟传统乐器的真实演奏(雏形)。想想我们现在看到的任何传统乐器,随便一件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当电子乐器假以相当时日的发展与演变,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并不遥远的将来,人类必能以一人之力,表演庞大而复杂的音乐,而且将是充满人性化的演奏。




12月21日,我们完成了首场《认识音乐》的现场分享。

课前我首先播放了一首乐曲和一首流行歌曲。

然后开始进入课程内容——将这两首作品进行全面的结构解剖,与大家一起分享构成这些作品的所有细节

当音乐解剖的课程完成后,我们再次聆听之前的两首作品。所有聆听者表示感受与前完全不同,对音乐聆听的方式彻底改变了——音乐变得立体、宽阔、细节丰满。


《认识音乐》现场

《认识音乐》现场部分成员合影


对于音乐,我们天生便有聆赏的能力,不存在懂与不懂。

但有听力不等于拥有了合适的聆听方式。

《认识音乐》的课程设计便是基于这一实际情况,希望通过一次面对面的分享过程,让大家掌握最直接的方式,清晰了解音乐的构成。

《认识音乐》是本人独立发明的一种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种音乐欣赏的课程——我甚至不认为这是一个欣赏的过程,而是音乐解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每一个分享者都是冷静的,理智的,不要去管音乐的情绪,更别去理会音乐家们的意图——简单地聆听,听清楚每一个声音的细节。

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值得参与一次这样的课程—— 一次足以了解大多数现代音乐的基本构成。

对本课程有兴趣的朋友,可留言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知识:浪漫主义音乐
音乐家趣谈--交响乐基本知识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讲座第二讲音乐要素漫谈
交响音乐的童年
“一切震荡都产生音乐”丨《西方音乐400年》课程导赏
中小学音乐教师考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