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王德培与嵌银漆器


嵌银漆器名贵红木天然漆金线银丝为主要原料,经精工雕刻,金银镶嵌而成。迄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独有的特种工艺品。早在1915年,嵌银漆器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被授予最优奖。1954年,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办的14国展览,获得罗马尼亚民间艺术展览会纪念章。




王德培,1942年生于山东潍坊,字厚甫,嵌银漆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原潍坊嵌银厂总工程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协会员。




嵌银漆器是潍坊市的传统文化产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传统红木嵌银漆器民间工艺,推进红木嵌银漆器产品的传承和发展。用紫檀、酸枝、花梨、黑檀、鸡翅木等为原料,并配以金丝、银丝,通过艺人精心加工做出造型美观精致并有观赏、使用、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和家具,属世界一绝。




王德培:毕生才思银丝牵




王德培从15岁开始进入红木嵌银行业,情系嵌银50载。从事了半个世纪的红木嵌银设计工作,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古装仕女,一一熟稔于心。他的嵌银漆器作品做工精细、造型精美大方、栩栩如生、古典高雅、活灵活现、工艺独到。




“我这辈子离不开嵌银设计了,这里倾注了我所有心血啊。”谈起对红木嵌银题材的创新,王德培说,在几十年的红木嵌银设计中,他最满意的是自己对一些传统题材进行的创新。




二十年前他曾设计过《四美图》,这是以我国古代四大美人典故如西施浣纱、昭君出塞等为内容设计的。为了表现美人发髻的生动真实感,王德培苦思冥想,反复试验,最后发明了密割细痕,密嵌银线的工艺;为了表现美人裙裾的流动感,王德培把各种型号的粗细丝打乱次序,精妙搭配,达到了国画中的白描效果




无私传承独门绝技

“红木嵌银在潍坊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了,现在是它最红火的时候,但如何将它传承下去是最让我担忧的。”王德培说,他曾收过一些徒弟,但基本上都没有坚持下来。




王德培曾有一个来自南方某地的得意弟子,他在南方工厂做过木器雕刻师,爱嵌银,有基础。设计、雕刻、嵌丝, 王德培把嵌银分解成几个“章节”,在各自的“章节”倾己所思,尽己所学,传承技艺。但最终,这个徒弟还是没有坚持下来。




谈到传承难,王德培认为,红木嵌银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技艺,它要求设计者能描绘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才子佳人等各种图案,有时一个图案有上万根线条,每条线都要一丝不苟,很多年轻人觉得太麻烦,所以坚持不下来。为此,王德培坦言,他想收一个有美术基础,又能安心学习嵌银设计的徒弟,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有人能接过这门手艺,我心里就踏实了。”




传统工艺的窘境,依然体现在这些国技之中,我们不得不深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希望嵌银漆器可以红火的发展下去。


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彩夺目“银丝嵌” 飞金走银妙趣生
红木银丝镶嵌
听说红木与银丝更配,带你见识一下红木雕里的精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
嵌银丝工艺的起源
大名鼎鼎的红木嵌银,原来是这样做到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