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与人生》丨如何与道同行?负阴抱阳保真守一
有奖征文
万千真金唯求佳作!
闻君心系道教,天下为怀,妙笔生花,倚马可待,特此征文之帖,附以厚金,面呈于君,君素达雅,必不令我徒劳而返也。
君亲启道化天下,世界玄同 丨2017“玉蟾杯”道学全球有奖征文活动通启

得道之人,融合阴阳,不生分别之心,不惧恶祸,不喜善福,内心清静,坦坦荡荡,接受一切命运变化,以回归本源,保真守一,与道同行。


文/方崇阳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欢迎加入腾讯道学《道德经》研读共修群


黄帝问道广成子


《庄子·在宥》有一篇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故事。黄帝统一了中原地区各个部族,成为华夏民族的首领,发号施令,天下归心。就这样过了十九年,有一天,黄帝听说有个得道高人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于是决定前去拜访,获取智慧,更好地治理天下。


黄帝问道广成子(资料图)


黄帝来到了崆峒山,见到了广成子,直接对广成子说:“广成子先生,我听说您已经得道成仙了,我想向您请教大道的精髓。通过掌握这大道的精华,这样我就可以取天地之精华,让天下五谷丰登,滋养天下百姓,这样我又可以通晓阴阳变化的法则,让天下各种生灵得以成长,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


广成子没有正面看黄帝一眼,只是淡淡地叹了口气,“你所要问的只是事物外在的表面,你所要求的只是大道的毫末,这些都不是真道的精髓所在!如果你要凭这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来治理天下,那么云雨不再自然转化,草木变得枯黄而终结,日月的光芒将会变得暗淡。像你这样用欲望之心治理天下的人,我又怎么会跟你说更多的道呢?”广成子说完,背对着黄帝独自打起坐来。


黄帝黯然地回到自己的都城,反复沉思着广成子的话语。黄帝好像明白些了什么,于是,放下手上的政事,修筑了一个简陋的小屋,地上简单地铺上白茅,在这小屋里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闲居了三个月,又去拜访广成子。


黄帝在茅屋中修行(资料图)


广成子头朝着南方,侧卧在一块大石头上晒太阳,黄帝非常恭敬地站在广成子的下风口,然后跪下来,一步一步用膝盖前进,快靠近广成子的时候,又很恭敬地五体投地,磕着头向广成子讨教,“广成子先生,听说您已经得道成仙,想向您请教生命如何永存的问题,不知可否?”


广成子听到这里,慢慢地坐了起来,微笑着回答说:“好啊,问的好啊。来,我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道:真道没有精华,所谓真道的精华,杳杳冥冥;真道没有极致,所谓真道的极致,昏昏默默。无视无听,用清静守住自己内在的神性,外形自然端正;把握住最静的状态,把握住最清的心灵,不用过度操劳你的形体,不用过度耗散你的精神,这样下去,离生命的长存就不会遥远。天地自有自己的变化,阴阳的规律也是恒久不变,你不用去劳累自身而担心万物的发生,万物自会生发荣枯。我能够得道只是静守本源,顺应阴阳变化和合之气,如此,我修炼了一千两百多年。”


万事万物皆有阴阳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大道无始无终,未有极限,清静寂然。静极生动,无极生太极,而有一。混元之气,含阴抱阳,而为二。阴阳之气,冲和激荡而生三。冲和激荡阴阳变化之气,含有道性,运化孕合,自然化生万事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资料图)


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总有阴阳两种属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习惯上把恶的、负面的、错误的、消极的、破坏性的事物归纳到阴性这一面,反之,我们归纳为阳性的这一面。我们自身也有这阴阳两面的气场,人的心灵深处也有阴阳,人的思想也有阴阳,人的情绪也有阴阳,当我们能时刻意识到这阴阳之气在我们身上,在我们心灵上,在我们思想上,在我们情绪上,无时不刻地发生作用,并且通过我们与社会的交流而传递出这阴阳不同的气场,也因此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伤害与助益,人与人关系的近与远,好与坏,善与恶。


人们向往光明,恐惧黑暗;人们喜欢善良,讨厌邪恶;人们趋往吉祥,躲避祸害。有心向道之人,修持阳性气场,结善缘,利他人,尊道守德。得道之人,融合阴阳,不生分别之心,不惧恶祸,不喜善福,内心清静,坦坦荡荡,接受一切命运变化,以回归本源,保真守一,与道同行。(编辑:若水)


方崇阳道长简介:

无锡市道协副秘书长,周铁城隍庙住持。江苏无锡人,2008年至2011年于武当山道教学院学习,2011年至2012年于中国道教学院讲经班进修,2010年荣获全国“崂山论道”玄门讲经二等奖。



(本文由腾讯道学授权发布,文:方崇阳,选编自方崇阳道长著《道德经与人生》,文汇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与人生》丨列子生化:“绵绵若存”大道自化,“用之不勤”万物周流
道如何生成万物?老子说:道经过一、二、三生成万事万物
老子,是如何领悟道的?我们,能不能也像老子一样的领悟道?
文化哲学诗--《道德经》学习笔记
漫话道德经----第一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
《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