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人 | 为什么白居易自称为“别茶人”?(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别茶人,是白居易对自己的别称,意指鉴别茶叶的人,源自《谢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提到的,诗中说:“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茶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不仅是唐朝极负盛名的大诗人,也是一个很有品位的茶客。他酷爱茶事,即使在今天,白居易也是一位品茶高手。他老人家一生写了二千多首诗,提及茶事的有六十三首之多,应居唐朝诗人之冠。所以,白居易自称是一个“别茶人”还是实事求是的。


白居易终生、终日与茶相伴,早饮茶、午饮茶、夜饮茶、酒后索茶,有时睡下还要索茶。他曾在江西省的卢山架岩结屋、开地种茶。不断的实践,使他既会制茶,又能识别茶叶的质量好坏。他在诗中创造了“别茶人”和“爱茶人”的词语,是唐朝写茶诗最多的一位诗人。他将茶大量移入诗坛,使茶酒在诗坛中并驾齐驱。

即使在今天,白居易也是一位品茶高手。他一生写了二千多首诗,提及茶事的有六十三首之多,应居唐朝诗人之冠。每每精读白居易茶诗,伴着一丝半缕茶香,不禁遥想大唐之茶韵,领悟香山居士之茶魂。


白居易为何好茶一直是一个谜。有人说,因朝廷曾下禁酒令,长安酒贵;有人说,因中唐后贡茶兴起,品茶乃时尚。白居易对茶的深厚感情或多或少与这些因素相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从茶中不仅体会到了物理功效,还享受到了精神满足。


第一,白居易是以茶激发文思。卢仝曾说:“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这是浪漫主义的夸张。而在白居易,“起尝一碗茗,行读一行书”;“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这些是说茶助文思,茶助诗兴,以茶醒脑的。反过来,吟着诗,饮茶也更有味道。


       第二,白居易是以茶加强修养。白居易生逢乱世,但并不是一味的苦闷和呻吟,而能既有忧愤,又有理智,这一点饮酒是不能解决的,饮茶却能有助于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白居易的茶诗一是与闲适相伴,二是与伤感为侣。白居易常以茶宣泄沉郁,茶是清醒头脑,自我修养,清清醒醒看世界的“清醒朋友”。

他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以茶陶冶性情,于忧愤苦恼中寻求自拨之道,这是他爱茶的又一用意。所以,白居易不仅饮茶,而且亲自开辟茶园,亲自种茶。他在《草党纪》中就记载,草堂边有“飞泉植茗”。在《香炉峰下新置草堂》也记载:“药圃茶园是产业,野鹿林鹤是交游”。饮茶、植茶是为回归自然情趣。


第三,白居易是为以茶交友。唐代名茶尚不易得,官员、文士常相互以茶为赠品或邀友人饮茶,表示友谊。从他的诗中可看出,白居易的茶友很多。尤其与李绅交谊甚深,他在自己的草堂中“趁暖泥茶灶”,还说:“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公垂即指李绅,看来偶然喝一杯还不过瘾,二人要对榻而居,长饮几日。白居易还常赴文人茶宴,如湖州茶山境会亭茶宴,是庆祝贡焙完成的官方茶宴,又如,太湖舟中茶宴,则是文人湖中雅会。从白诗看出,中唐以后,文人以茶叙友情已是寻常之举。


第四,白居易以茶沟通儒、道、释,从中寻求哲理。白居易晚年好与释道交往,自称“香山居士”。居士是不出家的佛门信徒,白居易还曾受称为“八关斋”的戒律仪式。茶在我国历史上,是沟通儒道佛各家的媒介。


曾经,白居易用茶诗把茶文化传入寻常百姓家,是吟诗品茶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家;如今,我们吟着白居易的茶诗品茶论道,别是一番境界涌心头。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艺茶道】香山居士白居易,尽日一餐茶两碗
白居易为何自号香山居士?|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NO.11·逐鹿中原·香山寺
九首茶诗,陪你迎春节
第九讲 茶诗与茶联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原文
茶道在古代的盛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