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代(各材质)酒具

山东龙山文化时期酒具:黄陶鬶

规格: 通高29.2厘米 Total Height 29.2cm

山东龙山文化陶制酒具,现藏: 山东省博物馆

此鬶1960年出土于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夹细砂黄陶,冲天长流,粗长颈,三个大袋足分裆而立,后袋足与前两个袋足距离较远,且较前两个袋足更肥大,颈与后袋足之间附一个麻花状鋬手,足上饰两周凸弦纹,三周弦纹之间有四圈小泥饼。通体施黄色陶衣,器物造型雄伟生动,遒劲有力,很像一只雄鸡在引吭高歌,是一件相当完美的陶塑艺术品。

陶鬶有实足和袋足之别

鬶是山东龙山文化的典型器之一,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期,盛行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阶段。是一种造型精巧的器物,有实足和袋足之别,实足鬶一般由流、腹和三个圆锥状实足组成,袋足鬶则以三个大袋足为腹。鬶的质地分夹砂和泥质两种。夹砂陶鬶一般较粗糙,出土时器底多有烟熏痕迹,有的器腹内还有灰黑色的残渣,当为残存的酒渣。这类夹砂鬶是专门用来煮酒温酒的泥质陶鬶质地细腻,制作也精致,可能是专作注酒用的。龙山文化晚期出现的平底鬶就是由泥质三足鬶发展而来,后世的酒注子、酒执壶等注酒器也可溯源于此。



史前时期山东龙山文化酒具:白陶鬶

规格:高29.2厘米TotalHeight29.2cm

山东龙山文化陶制酒具 现藏:山东大学考古系

此鬶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夹砂白陶,方唇,斜直流稍矮,粗短颈,把手外卷,沿面有凹槽,分裆袋足,把手下的一袋足相对较肥大。颈部有凸弦纹三周,有小横耳一对。器口上有盖,既可保温,又可防止灰尘杂物入内,在设计上较其他同类陶鬶更为合理。是山东龙山文化陶器的精品之作。

陶鬶的独特造型及其传播

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龙山文化晚期,造型优美的白陶鬶和胎质细薄的黑陶罍实际上已经具有礼器的功能,它们多成组地被随葬在一些大墓中,与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共出,共同组成了成套的酒礼器。



商代晚期铜质酒器:青铜方尊

规格: 通高44厘米 Total Height 44cm

青铜方尊 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青铜方尊1990年出土于安阳殷墟郭家庄第一六○号商墓中。方口外侈,束颈,斜肩,平底,高圈足外撇。器体共有八组扉棱,口沿处扉棱伸出口沿外近3厘米,气势颇为壮观。口下饰一对倒夔蕉叶纹。腹及圈足四面为分解式的大饕餮纹。肩部及腹部、圈足的饕餮纹之上有一夔纹带。方尊肩部四角及四边中部,各有四个圆钉头,其上分别套有象头和兽头形饰件。这八个兽头皆为单独铸造出来,被安放在钉头上,兽头是活动的,可以随时取下,这种铸造方法在商代铜器中极为罕见。内底中部铸有“亚址”二字。

具有东夷特色的青铜方尊

这件方尊,与传世的“亚醜”方尊和“亚醜者〓”方尊的形制、纹饰和大小基本相同,特别是与后者,连重量都完全相同。成组的“亚醜”器多出土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大型商墓中,可见殷墟第一六○号商墓的墓主与当时的东夷人之间存有某种特殊关系。

商代晚期铜质酒器:象形铜尊

规格:长26.5厘米高22.8厘米Length26.5cm·Height22.8cm

商代晚期铜质酒器:象形铜尊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此尊1975年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县仙霞乡狮子山,乃湖南出土的一件重要的肖形青铜酒器。象体浑短,四肢粗壮,肥耳,短颈,垂尾,门齿外露,长鼻上扬,作静立状,活生生一个亚洲象的神态。象背上有椭圆形尊口,象腹中空以纳酒,象鼻中空以斟酒,结构极为巧妙。

象形铜尊的装饰花纹

象尊的纹饰也极为华美,通体遍布云雷纹,象鼻尖上饰一长喙猛禽,另有一虎伏于象鼻顶端拱曲处,虎尾搭在猛禽身上,虎口正咬住蟠伏在象鼻背侧的一条小龙,在象鼻的侧面另有龙垂附,象额有蟠龙一对,象耳正面饰云雷纹,背面雕凤鸟,象耳下有小龙,象身各处装饰有兽面、虎、龙、凤、鸟等图案,布局紧凑,组织和谐,巧夺天工。

在湖南发现的商代青铜礼器,往往出土于山岭岗坡之上,一般无伴出物。象尊的出土地点,即位于一座高约四百米的山丘近顶部的地方,距地表仅15厘米,孤零零仅此一物。据考古专家推测,包括象尊在内,湖南出土的这类青铜器,很可能是当初在用这些铜器祭祀山川、天地、日月之后,就地掩埋的。目前所知,海内外珍藏的中国古代青铜象尊至少有五件。其中有一件相传亦出自湖南,其形制、大小、花纹等都与这件象形铜尊极似,尊盖上铸有一头小象为盖钮,遗憾的是此器现已流失国外。

战国双联漆杯

规格: 通高9.2厘米 通长17.6厘米 Total Height 9.2cm·Total Length 17.6cm

战国时期 漆器酒具 现藏: 湖北省博物馆

飞凤背负的合卺杯

双联漆杯出土于1986年冬至1987年春在湖北省荆门市十里铺镇王场村包山岗发掘的二号战国楚墓,系用竹、木结合雕制而成的一种特殊酒器,取飞凤负双杯状。相联的两杯为圆筒状,竹壁木底,近杯底处用一根竹管将两杯联通。在两杯的前方间隙中,嵌一木雕凤鸟,昂首挺胸而立,口衔宝珠。在两杯的后面间隙中,粘嵌木雕凤尾,平伸而出。整个器体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凤鸟背负两个大酒杯。杯下两只孔雀开屏状小凤鸟,与负杯凤鸟的双足共同构成全器的四足。杯内髹红漆,杯外通体黑地,红、黄彩绘,使用堆漆法表现立体效果。杯上彩绘二龙相蟠以及波浪纹、卷云纹等。彩绘凤鸟双联杯,造型奇妙,制作精美,堪称中国古代酒器中的奇珍。

合卺杯的独特功用

合卺杯,是古代婚礼上用来喝交杯酒的专用杯子。明代胡应麟的《甲乙剩言》中提到“合卺玉杯”时说:“形制奇特,以两杯对峙,中通一道,使酒相过。两杯之间承以威凤,凤立于蹲兽之上。”这段文献中所提到的合卺杯的形状结构,与包山楚墓中所出的这件双联漆杯基本吻合,只是凤鸟双联杯缺一蹲兽而已。因此,这件漆双联杯应是所谓的“合卺杯”。在晋和唐宋文献中,都有关于“合卺杯”的记载,而且认为用合卺杯喝交杯酒是婚礼上的重要礼仪。明清时期还有玉雕合卺杯流传至今。

二里头文化陶质贮酒器

规格:高39厘米Height39cm

二里头文化陶质贮酒器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二里头文化白陶鬶

规格:高25.3厘米Height25.3cm

二里头文化白陶鬶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相当于现在的酒壶

此鬶1982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陶色白中泛黄,质地坚致。敞口,平沿,冲天流较短,口沿堆塑有鸡冠状附饰。腰缠一周凸棱,鋬宽扁,三个空心袋状足较瘦削,鋬饰二枚泥丁,刻正倒'人'字纹。陶鬶的用途和现在的酒壶一样,用来向爵、觚中斟酒。

陶鬶的终结

陶鬶创始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广为流传,但到夏代晚期,则主要集中在中原腹地洛阳一带,到商代初年绝迹。因此,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白陶鬶,给陶鬶二千多年的发展史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里头遗址的白陶酒器

在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有不少的白陶器,以酒器为大宗,器形主要为爵、鬶、盉等。时代多属于夏末,少数为商初。这些白陶酒器,在当时青铜器初兴阶段是比较高级的酒器,普通人是不能染指的。

约公元前1800年灰陶 象鼻盉

规格: 通高26厘米 Total Height 26cm

约公元前1800年灰陶 象鼻盉 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此盉1984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的一座墓葬,泥质灰陶,顶部似象头,眼、鼻、口皆形象齐备,长长的鼻子用作器流。宽带状鋬,连接器顶与器腹。长颈,广肩,下腹急收,假圈足较高,小平底。通体磨光,颈、肩、腹和足饰有多周凹、凸弦纹和指甲线纹。这件象鼻盉制作精致,是历年来二里头文化诸遗址出土文物中罕见的。

平民使用的“酒器全家福”

与这件黑陶象鼻盉共出的陶器还有十件,皆精工制作,不同凡响。其中有六件酒器,有饮酒器陶觚两件,陶爵一件;斟灌器封顶盉一件,象鼻盉一件;盛酒器胆式壶一件。这套酒器,盛、斟、饮功能齐全,堪称二里头文化时期平民使用的“酒器全家福”。

春秋铜质莲鹤方壶

规格: 高126厘米 Height 126cm

春秋铜质莲鹤方壶 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

莲鹤方壶1923年秋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为扁方体,修颈斜肩,腹垂鼓,双耳,圈足。壶盖铸作莲花形,立雕双层莲瓣,花瓣上布满小镂孔。莲花的中央有一活动小盖,上立鹤,昂首振翅,似鸣似舞。盖边饰窃曲纹,两兽尾部相连,连接处插设一目。壶腹遍饰蟠龙纹,龙角竖立,回首反顾,塌腰卷尾,身雕鳞纹。壶腹四隅各有一神兽,兽角弯曲,顶端分叉,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圈足之下压两只怪虎,抬首屈肢而伏。

令人称道的装饰风格

莲鹤方壶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是因为它造型巧异精妙,铸造亦很工致。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最具特色的是壶盖上之莲鹤:莲花肥硕盛开,仙鹤站立花芯,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巧妙。青铜艺匠对鹤的雕塑尤为成功,它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声,它就会振翅惊飞。

被郭氏称道的时代精神

郭沫若先生称道壶盖之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踌满志,睥视一切”。细品他的评价,可以看出,他这里所指述的,既是莲上之鹤,又是归纳了春秋时代青铜礼器之总的风格与趋向。当此之时,旧的礼制迅速崩溃,新的观念正在形成。表现在青铜艺术上,也正开创一代新风,故郭沫若先生说莲鹤方壶“乃时代精神之象征”,实在精辟而深刻。

早商时期师商城铜斝

规格:口径19.5厘米、高31厘米MouthDia.19.5cm·Height31cm

早商时期师商城铜斝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商代王都遗宝

此铜斝1983年秋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商城第一号商代墓葬中,侈口,束颈,腹微鼓,平底,三足,颈腹间装有一鋬。口沿上有两个菌状柱,柱顶饰圆涡纹。尖锥状三足中空,横断面呈三角形,足腔与腹腔相连。颈部饰一周带状饕餮纹,腹下部饰六个圆涡纹。

铜斝的历史踪迹

铜斝最早产生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即夏末商初,一直延用一千多年,到西周初年才渐渐从酒器大家族中退出。从早到晚,其形制有较为明显的变化。最初双柱不明显且偏于一隅,三锥状空足与腹腔相连;到商代中期,双柱发达且在口沿上对称分布,三实足与器腔隔绝;商代晚期,分裆斝盛行。

商早期之主要温酒具

这件饕餮纹铜斝,就是商代早期酒器,其最大特点就是三空足与器腹相连,适于迅速加热,便于温酒。此类铜斝,应是商代早期的主要温酒器。

商代的早期都城

偃师商城,发现于1983年春,是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一座商代早期城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整个城址均覆盖在现今地面之下一至四米处。城址平面呈南北纵长方形,南北长一千七百米,东西最宽一千二百米。四周有夯土城墙,现已找到七座城门。石砌地下水渠贯通全城,工程构思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城内有四组大型建筑群,包括宫城的府库。宫城内均有高大宏伟的宫殿建筑群,有的宫殿建筑基址达数千平方米。近年来,偃师商城的考古新发现接连不断,其中以内城的发现及宫苑遗址的发掘最为重要,其规模与气势已初露“肉林酒池”之端倪。偃师商城是商代最早的都城——西亳,它与夏代都城遗墟二里头遗址相距约六公里。图为1983年秋发掘的偃师商城西城墙二号城门遗址。该城门门道宽仅两米,两侧用明暗木柱支撑。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西汉鸟篆纹铜壶

规格: 高40厘米 Height 40cm

西汉鸟篆纹铜壶 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鸟篆纹铜壶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造型极为平常,为侈口,束颈,鼓腹,矮圈足,与同时期的青铜酒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壶体上的花纹却颇不寻常。原来,壶体上那些用金银丝嵌出的勾回流畅、纤巧精致的花纹,绝大多数竟是由鸟、鱼形线纹构成的篆体铭文,因其以鸟形线纹为主,故称之为“鸟篆纹”。

绝妙的字体、颂酒的诗文

铜壶上的鸟篆纹,既是一种高雅的装饰艺术,又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颂酒诗文。它一反古代诗人吟酒时着重于饮酒的美妙意境的作法,而是一语道明饮酒有“充润肌肤,延年祛病'之好处,是我国以酒为药、养生祛病食疗保健法的较早记录。鸟篆文的发现,对我国古代书法史研究也极有意义。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系上海博物馆珍藏的一件精美的青铜酒器。侈口,束颈,鼓腹,圈足,腹两侧置铺首衔环。口部边沿、肩部、腹中部及圈足各饰一周错金银几何纹、云纹以及龙、虎等动物纹。颈、腹上下各有一周错金银鸟篆文,共二十九字,内容为祈求生活美好、延年益寿的吉祥语。其形制、纹饰、铭文及制作工艺,均与刘胜墓出土的错金银铭文铜壶相似,制作亦极为精美。高34.7厘米。

西汉漆画枋

规格: 高51.5厘米 Height 51.5cm

西汉漆画枋 现藏: 湖南省博物馆 the Museum of Hunan Province

容酒“四斗”的漆画枋

漆画枋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木胎斫制,方口,体有方棱,方圈足。器表绘朱红或灰绿花纹。盖上四钮为橙黄色,盖顶朱漆绘云纹组成的米字形图案。口沿上绘朱红色鸟头纹,颈绘朱红色宽带纹和勾云纹,上腹部为朱红、灰绿相结合的云气纹,下腹饰红勾云纹,圈足上饰一道宽带纹和一周鸟头纹。器底朱书“四斗”二字。

白酒、米酒皆可盛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许多遣策,其中一七二号竹简记载“漆画枋二,有盖,盛白酒”,一七三号竹简写有“漆画枋一,有盖,盛米酒”,一七四号竹简说“漆画枋一,有盖,盛米酒”。经查验出土文物,漆画枋内确还留有酒滓。这说明,“漆画枋”确为酒器,原器内盛有白酒和米酒。

枋与钫同为一族

枋与钫,为一种器类,仅质料不同而已。河北省满城汉墓中就出土有铜钫,形制和容量皆与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漆画枋相同。枋(钫)大致是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在西汉早期较常见,但到西汉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就很少见到了。

中国古代的白酒和米酒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遣策记述,墓中的四件漆画枋分别盛有白酒和米酒。所谓白酒,有人说是久储澄清的陈酒,《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郑玄注:“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漆者也。”另有人说应是指反复重酿之酒,《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说“白酒曰醝”,晋人张华《轻薄篇》有“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之句,九酝醝很清淡,像白水,故称白酒。张衡《南都赋》说“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曹操献“九酝春酒法”时也说“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至于米酒,据认为可能即是醴酒。《北堂书钞·酒食部》引《韩诗》、《汉书·楚元王传》颜师古注,皆说醴为甜酒,少曲多米,即今之醪糟,故称米酒、米酿。

西汉温酒炉杯

规格:杯长18厘米CupLength18cm

西汉温酒炉杯 现藏:河南省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

温酒炉杯的巧妙设计

1988年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金谷园,由耳杯、四足温炉和长方形托盘三部分组成。耳杯口作椭圆形,曲腹,小平底,口沿上有双耳,整体形状与西汉时期的漆耳杯完全相同。耳杯下是温炉,椭圆形勾云支架,在支架长径一边有对称的两个缺口,可向炉中投炭,与支架相连的是方形炉体,炉体上有十四道镂孔,长边四道,短边三道,炉体下装四个兽蹄足,炉底有镂空的透气孔,可向下出炭灰。最下面是方形托盘,四边有宽沿,中间呈池状可盛炭灰。整个温酒炉设计合理,小巧玲珑。炉上耳杯放下可温酒,拿起可饮食,炉体进炭出灰,无不穷思构架,匠心独运,甚是科学。

古人历来喜温酒

古人历来喜饮温酒,考古发现中有许多此类文物,不但有温酒炉出土,而且还有铜温酒樽现世,由此可见,两汉魏晋时期饮用温酒成为时尚。晋左思《魏都赋》:“冻醴流澌,温酎跃波。”温酎,温热的酒。三国时还有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看着这件温酒杯,仿佛就能看到关公当年的武勇形象。

西汉青铜合卺杯

规格: 通高11.2厘米 Total Height 11.2cm

西汉青铜合卺杯 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刘胜与窦绾的结婚纪念物

青铜合卺杯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此杯是两个高足铜杯的联合体。杯为圆形,浅腹,高足上部呈竹节状,下部为喇叭口形。在二杯之间,有鸟兽各一。鸟在上,长颈,口衔玉环,双翅伸展,腹与二杯联接。鸟足立于兽背上。

西汉人也重视喝交杯酒

窦绾合卺铜杯,以错金、嵌绿松石为主要装饰方式。每件杯腹外壁及高足上镶嵌大小圆形和心形绿松石十三颗,鸟身上也嵌两颗绿松石。这件特殊的青铜酒器造型生动活泼,结构对称平衡,装饰华美瑰丽,体现了西汉初年人们重视喝交杯酒的思想观念,是一件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靖王陵中亦是灯火辉煌

满城汉墓是解放后发掘的保存较好且随葬品极其丰富的为数不多的西汉初年诸侯陵墓之一,除出土了大量精美酒器外,还有许多造型优美,装饰华丽,设计灵巧,铸工精练的汉代艺术珍品。如窦绾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以及两墓中均有出土的金缕玉衣等,皆是不可多得的汉代艺术品的杰出代表。

西汉白玉觥

规格: 口径5.8-6.7厘米、通长18.4厘米

西汉白玉觥 现藏: 广州越王墓博物馆

白玉觥1983年于广州市南越王赵昧墓出土,白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造型仿犀角,口呈椭圆形,觥杯末端呈卷索形回缠于觥杯下部。觥杯上装饰主要是一条夔龙,从口部到底部,夔龙回环卷缠于觥杯之上,且是由浅浮雕逐渐转为高浮雕,及底时成为圆雕。陪衬花纹是单线浅刻的勾连云雷纹。

角形玉觥的玉料和创意

这件角形玉觥,玉质坚致,温润光泽,是名贵的新疆和田玉。它的造型新颖独特,碾琢巧夺天工,器形纹饰浑然一体。汉代的番禺是犀角象牙的集散地,这件玉觥应该是仿照犀角觥杯雕制的,是南越国玉匠创制的不朽艺术瑰宝。

洛阳汉墓壁画《鸿门宴》

秦末,刘邦曾与项羽争天下。项羽兵多势众,刘邦起兵较晚,势力较弱。项羽曾摆下酒宴,欲借项庄舞剑来除掉刘邦。这就是著名的历史故事“鸿门宴”。图为洛阳汉墓壁画《鸿门宴》的局部。两人对坐,一人面目甚凶,手持角形酒杯,身子前倾,似要逼对方饮酒;另一人则身子后仰,恐恐慌慌,急欲先走。把项羽执众、刘邦弱小的景况刻画得淋漓尽致。

西汉四神温酒炉

规格: 通高12厘米 Total Height 12cm

西汉四神温酒炉 现藏: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神温酒炉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西汉墓,全器由耳杯和炭炉组成。炉身上部为椭圆形,四壁雕镂四神像;下部呈长方形,曲柄,炉底有火箅子。炉下四足雕成侏儒形,反手共抬炉体。耳杯为椭圆形口,带长柄。

雪夜倚炉饮美酒

这套酒器是用来温酒的,把燃烧的炭火放在炉内,杯中添酒,即可给酒加温。其设计科学、卫生、方便、适用。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描写冬季温酒而饮的情景。

温酒炉杯的分布状况

形制相似的青铜温酒器具在陕西兴平、咸阳,山西浑源,河北隆化,安徽天长,湖南长沙,河南洛阳等地均有发现,皆系西汉文物。

隋代金杯和金釦玉碗

规格: 杯高5.7厘米 碗高4.1厘米

隋代金杯和金釦玉碗,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白玉黄金制成的酒杯、酒碗

此酒杯和酒碗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隋代李静训墓中。酒杯直口微侈,高圈足,杯身与高圈焊接为一体,杯上装饰的凸弦纹也是用金条焊上去的。此墓中还出土一件银杯,形状与此高足金杯相似,大小亦相仿佛。金釦玉碗,直口微侈,下有假圈足,杯口内外镶金沿一周,金沿宽6毫米。玉碗造型典雅,用材高贵,作工精湛,黄金、白玉相映成辉,煞是珍贵。

这几件金、银、玉杯,小巧玲珑,容量都很有限,可能是专为李静训特制的小型酒器。一个年龄不足十岁的女孩,竟拥有这么多的特制高级酒器,足见当时皇室生活之奢华。

隋代双身龙耳白瓷瓶

规格: 高18.6厘米

隋代双身龙耳白瓷瓶,现藏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一瓶双腹,线条洗练

此瓶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隋代李静训墓中,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有细小的冰裂纹。这件白瓷形体秀美,线条洗练,富有时代特征。尤其是一瓶双腹之设计,独具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是古代瓷酒器中的珍品。

颇负盛名的邢窑白瓷

白瓷是正当青瓷鼎盛之时出现的一种新兴瓷器,古时白瓷以邢窑最负盛名。唐人李肇《国史补》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贵贱通用之。”陆羽《茶经》说:“邢窑类雪。”即邢窑瓷器洁白似雪。邢窑白瓷至迟始创于北朝晚期,1971年在安阳发现的北齐范粹墓中首次发现白瓷器。李静训墓中出土的白瓷器非常著名,除了这件白瓷双身龙耳瓶外,还有一件白瓷鸡首壶,亦是挺拔秀丽,线条刚柔相济,肩上之鸡首,栩栩如生,代表了当时白瓷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这两件白瓷酒器,既具北朝和隋代瓷器所特有的浑厚凝重,又不乏其灵秀活泼。加之器表施白釉,使之成为隋代稀有的瓷酒器精品。

又名之为“传瓶”

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还珍藏有一件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李静训墓中所出这件双龙柄联腹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由此可知,此类器应名之为“传瓶”。

“意花与香佩俱芬”的女孩

李静训之父李敏官至光禄大夫,母亲是周宣帝之女宇文娥英,外祖母杨丽华是隋文帝长女、周宣帝皇后。李静训幼年在皇宫随外祖母生活,九岁夭折,葬于长安休祥里万善道场,位于皇城西。别看李静训只是个九岁女孩,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埋葬时极尽奢华。李静训墓中,石椁石棺雕制精美,随葬大量金银玉器和瓷器、玻璃器等。其中有一条镶嵌珍珠和红蓝宝石的金项链,周长43厘米,由二十八个金质球形饰物组成,分左右两组,每球各嵌十颗珍珠,各球之间有多股金丝链索连接。下端垂珠饰。整个项链制作精致,华贵无比。除项链外,还有一对镶珠金手镯和两枚金戒指以及金质发饰、衣饰,手指上都戴着银指甲套。这些饰物把她浑身上下装扮得珠光宝气,灿烂辉煌,正如其墓志铭上所说:“戒珠共明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








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

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

唐代陶制绿釉联体壶 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

唐代釉陶精品

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

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唐代银质鸬鹚杓

规格: 通长29厘米

唐代银质鸬鹚杓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此杓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的一座唐墓中,腹呈八瓣状,每瓣上皆刻有缠枝花纹。长柄微曲,柄首似鸟头形,柄身錾小缠枝花纹。在美国华盛顿的弗利尔美术馆中,还藏有两件与此杓形状相同的器物,皆为银器。

鸬鹚杓的由来

这件酒杓的柄首部呈鸟头形,应是鸬鹚头。李白《襄阳歌》中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元代伊士珍的《琅环记》也说,金母召群仙宴于赤水:“坐有碧玉鹦鹉杯,白玉鸬鹚杓,杯干则杓自挹,欲饮则杯自举。”鸬鹚鸟,长颈,头颅低平,长喙,脚在后体,故站立时犹如蹲坐姿。这件酒杓的形制颇似鸬鹚静立状,故称之为“鸬鹚杓”。

鸬鹚杓的挹酒作用

在唐代,樽、铛、杓、杯等是最基本的酒器种类。杓的用途,是从樽等盛酒器或温酒器中挹取酒斟注于杯中。台北故宫所藏宋人摹本《宫乐图》中的贵妇们,就是用这种长柄的酒杓挹酒的。

宴饮图中的等级差别

1987年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发掘了一座唐代壁画墓,不仅随葬有各类酒器,而且墓内壁画中还绘有宴饮图,真实地再现了长安地区中唐时期中小贵族阶层欢宴畅饮的场面。

画面中间,置一长方大案,杯盘罗列,食物丰盛,周围九人均戴幞头,穿长袍,分三列坐榻上,正欢宴畅饮。有的侃侃而谈,有的拍手即兴,有的举物欲食,有的杯觥交碰。桌前放一大酒海,内有一酒杓,形状颇似前边介绍的这件鸬鹚杓。桌旁站立两个端盘的仆童,左右两旁各有五名旁观者。中间有戴凤帽拄拐杖的老人,有头裹黑布、手持马鞭侍立的农夫,有肩驮小孩侧身观望的妇女。一个个生动传神,妙趣横生。背景衬以花朵、流云,更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气氛。

据专家研究,此壁画当出自民间画匠之手,格调简率自然,不拘绳墨。作者以近乎写实的笔致,描绘出众多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幅珍贵的历史风俗画。

唐代舞马银壶

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

唐代舞马银壶,现藏 陕西省博物馆

骏马醉舞伴酒兴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蔚为壮观的舞马宴乐

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诗文中的唐代舞马

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九成宫的兴衰

在唐代,王室贵族不仅喜欢用金银酒器豪放地饮酒,而且还喜欢找阴凉处建造消夏避暑之所,著名的唐九成宫就是为避暑而建造的离宫。九成宫遗址,始建于隋代开皇十三年,时称仁寿宫。唐朝初年,唐太宗在隋朝仁寿宫基础上加以修缮。建成九成宫。后成为数代唐朝皇帝的避暑之所,许多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此宫。高宗以后,武则天久居东都洛阳,继玄宗在骊山扩建了温泉宫以后,辉煌壮丽的九成宫逐渐荒芜,并于开成元年(836年)毁于洪水。经考古调查,九成宫外的宫墙,东西约1010米,南北约300米,地势西高东低,秀丽的天台山被围在宫城之内。原宫城主殿的残存夯土基址仍高出现代地面7米左右,通过今已发掘的第三十七号宫殿残基,我们能够感知九成宫当年的宏伟和壮丽。

诗人眼中的九成宫

九成宫的天然风光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的巧妙设计,在唐代即吸引了不少著名的文人为之舞文弄墨,留下许多千古名作。如由当时的宰相魏征作文、欧阳洵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这块价值连城的石碑,历经千年沧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天台山的西北山脚下。此外,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如王勃、上宫仪、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皆到过九成宫,并留下诗文佳句,成为今天研究九成宫的重要史料。

唐代镶金牛首玛瑙觥

规格: 通长15.5厘米 口径5.9厘米

唐代镶金牛首玛瑙觥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中国的“来通”杯

此觥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庄的唐代窖藏坑,是采用有淡青、毛黄双色浸润的深红色玛瑙为原料雕制而成的特殊酒器。觥体呈兽角形,其下部雕为牛首状,看上去安详典雅,绝无造作之感。牛首的口鼻部装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帽,能够自由装卸,内部有流,杯里的酒可自流中泄出。牛唇闭合,鼻孔起,唇边毛孔点点,就连髭须也精心雕刻,历历在目。牛眼圆睁,目视前方,炯炯有神。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玉匠师们连兽眼的眼球都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牛角蜿蜒后曲,角背雕螺旋纹。牛耳后抿。彩色浸润纹带从牛头额顶顺觥体两侧通向觥口。

天然的玛瑙本色与独到的艺术创意

该觥造型应仿自犀角觥,然而它又大胆地突破了旧的艺术框架,成功地在角形觥体上雕出了神形俱佳的牛头,使人隐约感到这件酒觥似乎就是牛角所制。巧妙运用了玛瑙的本色和斑纹,使之与牛的毛色花斑正相吻合,巧夺天工,堪称一绝!

角状酒觥的特殊地位和神秘寓意

角状酒觥在我国酒文化史上,是较为稀少的珍贵酒器,其拥有者的地位一般较高。如商代青铜角形觥出自商王陵墓,汉代玉角觥出自南越王墓,该角杯出自唐代王府窖藏,都说明古代的角形觥绝非普通酒器,应有特殊用途,为与某种身份地位相适应的酒器。然而,西安何家庄出土的牛首玛瑙觥与以前的角形杯不同,它起源于西方,克里特岛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现此种器物,希腊人称此为“来通”。当时人们都相信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何家庄出土的玛瑙牛首觥可能也有这种寓意。

唐代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

规格:通高5.1厘米、腹径4.7厘米

唐代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

器形物异

此樽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第六十五号唐墓中。此樽小直口,短颈,广肩,鼓腹,圜底,中腹部附加三只蹄状足。带盖,盖覆杯形,盖顶有蘑菇形小钮。整个樽体皆以密布的珠点纹为地纹,并被三组由四个心形团花图案组成的纹饰组分为三大块。每块以一足为中心,足上枯树枝上落有一对鸳鸯,前者顾首回望,后者展翅欲飞,生动形象,可爱逼真。鸳鸯周围有众多的折枝花纹作衬托,更具“绿叶红花”的效果。三足下部素面无纹,上部肥硕,饰有孔雀开屏状花纹。

演化中的新品种

这件银质酒樽从形制上看,与以前的酒樽大为不同,以前酒樽多为直筒状腹,平底,而这件则为鼓腹圜底,甚是奇异。可能与日本奈良市正仓院所藏之敛口银酒樽一样,皆为特殊器形,或者到了唐代中晚期,酒樽的自身形制发生了变化,这件银质酒樽为重新演化出来的新品类也未可知。

唐代掐丝团花金杯

规格: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

唐代掐丝团花金杯,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此杯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何家庄窖藏坑,杯口呈圆形,微外侈,杯腹内弧,小圈足,环状杯把上带小鋬。腹部焊附用金丝编结的蔷薇式团花四朵,团花边缘焊接连缀成串的小金珠。花瓣中心曾镶嵌宝石。团花之间,填充用金丝编成的如意云头八朵。另外,在杯底亦装饰有四朵同样的如意云头。金杯工艺精湛,造型娇小而不失庄重,线条简单而圆润流畅,团花云头布置得简洁和谐,疏密恰当,堪称杰作。

景泰蓝的前身

所谓掐丝团花,即是把黄金锤延成细丝,编成花朵,并把金珠焊接在花朵的周缘,然后把团花仔细焊接在杯体上。这种手工艺绝活儿,非技艺高超娴熟的匠师难以完成。团花中心镶嵌宝石的工艺技法,被认为是明代景泰蓝的前身。

[宋辽金元时期]

宋代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规格: 通高19厘米 腹径14.3厘米

宋代耀州窑青瓷倒装壶,现藏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此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豳县,整体似一梨状,上部作双蒂式假壶盖,系虚设,不能打开。顶端与腹一侧置飞凤式提梁,凤首指向的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壶流,子狮在母狮腹下吸吮,造型生动、逼真。肩腹之间装饰乳钉纹、垂三角纹各一周。腹部深刻缠枝宝相花纹,下刻仰莲纹一周,由于花纹轮廓线外的隙地均被剔去,致使花纹凸起。刻花技术熟练,刀锋犀利,线条活泼流畅,布局适宜。腹下附圈足,略外撇。

倒装壶的原理

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酒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装壶”。壶内置漏注与梅花孔衔接,酒通过漏注流入壶内,利用连通器内酒面等高的原理,由中心漏注来控制酒面,流下有同样的隔离装置,倒置时酒不致外溢,若外溢则表明酒已经装满。同样,将壶正置或倾斜倒酒时,因壶内中心漏注的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底孔也不会漏酒。此壶构造奇特,设计精巧,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青瓷倒装壶的工艺特点

该壶集捏塑、剔刻、模印装饰于一体,造型精美,釉色明快素雅,展示了宋代耀州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宋瓷精品中又一杰作。相同的倒装壶,在日本出光美术馆也有收藏。

北宋影青温碗注子

规格:通高25.8厘米

北宋影青温碗注子,现藏 安徽省博物馆

此温碗注子1963年于安徽宿松洛土村北宋墓出土,由温碗和酒注子配套组成。温碗为高圈足深腹莲花形,各莲瓣间的边沿连以刻划的缠枝花卉,圈足外环贴覆瓣莲花。酒注置于温碗中,为与温碗相配合,酒注通体也作六瓣瓜棱形。直口广肩,口部套以筒形盖,盖顶塑一蹲狮。瓶颈下饰贴花覆莲纹一周,肩部微折,高度约与碗口平齐,流柄对称,位于肩的上部。注与碗的上下组合和整个花纹图案设计,协调完美,胎质细腻,釉色明澈温润,青素淡雅,是一套精美的生活用器。

辽代鱼形提梁银壶

规格: 梁高43厘米 壶高34厘米

辽代鱼形提梁银壶,现藏 内蒙古赤峰市文物工作站

此壶1979年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郊区城子公社洞后村窖藏坑,呈双鱼形,二鱼头尾相向,作戏珠状,鳍、鳞纹饰精细入微。有提梁,两端卷曲,各拴于一小环,环中套入一展翅长尾鸟形器耳。梁饰七束三瓣花纹。盖呈葫芦形,盖沿平展作四瓣花形,盖颈拴一长链。器上采用鎏金方式,突出勾勒花纹线条,黄金、白银交相辉映。此壶造型奇特,在硕大的鱼头上配置小巧的鸟儿,对比强烈,别有情趣。

契丹人的仿唐作品

双鱼形酒器在唐代较为流行,目前所见的唐代双鱼形酒器有双鱼三彩瓷壶、双鱼瓷壶以及双鱼银壶等,皆呈双鱼对腹联体状。此鱼形提梁银壶,是契丹民族前期仿唐代金银器装饰的优秀作品之一。

金代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

规格: 高28.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8.8厘米

金代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现藏 辽宁省博物馆

金代的异型酒器

此壶为传世品,器胎呈淡黄色,施白釉,釉层较厚,足根露胎。器体呈葫芦形,最上部堆塑出一尖蘑菇形钮,似盖,但无法开启,下置圈足,足壁较厚略向外撇。壶体一侧塑一四爪龙以作壶柄,龙张口立角,怒目旁视,前爪附于壶顶,龙身直立,尾部卷曲,后爪抠住壶下腹,模样甚是古拙剽悍。另一侧置短流,流与腹连接处塑一小人骑于流上,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情趣。上腹绘九个小黑斑组成的菱形花纹数朵,流口绘黑彩一周,龙柄和流上的骑人亦点施黑斑,下腹刻覆瓣仰莲,莲瓣间刮小竖沟纹,并施倒置的三角形黑彩。

葫芦形注壶的倒装原理

此注壶与一般的瓷执壶不同,壶顶无口,而在圈足内挖一注酒圆孔,与壶体内的注酒管相通,装酒时将壶倒置,装满后正置,需饮酒时即可由腹部之流向外倒酒。此种设计,既方便又卫生,是中国古代酒文化所独有的特色。

辽代白釉莲花温碗注子

规格: 通高27.7厘米 托碗高15.7厘米

辽代白釉莲花温碗注子,现藏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此温碗注子1974年出土于河北省三河县,系辽代的白瓷精品。由瓷注子和温碗相配而成。瓷胎极薄,质洁白细腻。施釉均匀,较薄,略有积釉处则白中泛黄,光亮莹润。注子直口,长颈,广肩下折,折棱明显,上腹较圆,下腹微收,矮圈足。盖似覆杯形,弯曲的细长流,鋬的最高处附贴一系饰。自注肩至腹部分刻均等的阴纹六条,使腹呈莲花式。温碗形似六瓣莲花,微敛,腹较深,鼓圆,圈足较高,微外撇。

元代蓝釉爵杯

规格: 高9厘米 口径11.5—7厘米

元代蓝釉爵杯,现藏 安徽省歙县博物馆

此杯1982年出土于安徽省歙县的一个元代窖藏中,乃景德镇窑制作的一件仿古瓷器精品。该爵敞口,口面呈叶形,流尾均较宽短,口沿有一对矮柱,半球形柱帽,爵腹较浅,圜底,三足外撇。胎质细腻而轻薄,通体施蓝釉,釉上描金。

早期瓷爵之一

蓝釉描金是景德镇窑在元代首创的新工艺之一,装饰方法有蓝釉白花和蓝釉金彩。安徽歙县出土的这件蓝釉爵杯,釉质腴润,呈色鲜艳,犹如蓝宝石,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感,堪称景德镇窑蓝釉金彩瓷器之代表。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瓷爵是元代瓷爵,因此,歙县爵杯应该是为数极少的几件早期瓷爵之一。

元代镂空折枝花高足杯

规格: 通高12.7厘米 口径11.2厘米

元代镂空折枝花高足杯,现藏 江苏省扬州市博物馆

此酒杯1984年出土于江苏省扬州市北郊,圆形杯口外侈,腹较深,高足,上饰凸弦纹和条棱纹。通体施青白釉,匀厚莹润。此杯较为特殊之处在于杯腹外壁的镂空花枝纹。镂空装饰共分为五组,镂空壶门,其内分别剔刻折枝牡丹、梅花、菊花等,花枝与壶门四壁联结,产生出立体透雕的艺术效果。

奇异的制作工艺

此器制作较为复杂,先做成器腹外壁,雕成镂空折枝花纹后,再在其内置入一个内杯腹,将两个杯腹上部捏合,成为双层腹壁的杯身。这种制作方法在明清时期出现较多,清宫内曾收藏不少此类外腹透雕的精美瓷器,而在元代则极为罕见,故颇为珍贵。这件镂空折枝花高足杯,设计巧妙,制作极精,是一件元代景德镇窑的代表作品。

元代伎乐纹双人耳玉杯

规格: 口径11厘米通高7.2厘米

元代伎乐纹双人耳玉杯,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代宫廷遗宝

此杯为白色,局部有红色浸蚀。体为圆形,口微敞,深腹微内收,圈足略外撇。杯腹两侧镂雕对称的两个童子作为杯耳,童子的头高于杯口,童子直立,双手并拢抓住杯口,似朝杯中作窥视状。此玉杯内壁及底部,有三十二个浮雕成的如意形朵云,器口饰圆珠纹一周,腹部浮雕有十个奏乐仕女,或立或坐,手持笙、笛、琵琶等乐器作演奏状。该杯装饰华丽,雕琢极为精致,当属宫廷用品。

时代特征

如意形朵云纹的雕刻方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用人物造型作杯耳是我国古代杯类器物常见的造型,1981年安徽六安出土的宋代鎏金银托盘就是以双童为耳的。作为双耳的童子手扶杯沿,足踏祥云,且利用童子与杯腹壁之间的空隙作把手,造型巧妙而别致。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扁壶

规格: 高26厘米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扁壶,现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此壶1986年出土于宁夏灵武窑址,直口,台唇,长颈,壶体扁圆,圜底位于腹之两侧。为了方便携带,在扁腹肩部加有对称双耳。器腹饰剔地刻花的开光折枝牡丹花纹,其外刻画花叶和弧线纹,纹样粗犷奔放,颇具西域特色。

西夏瓷酒器的典型器

该扁壶的造型特征具有十分明显的游牧民族日常生活的烙印。腹部正反两面都有圈足,背面的起放置平稳之作用,正面的有对称和加固胎体的作用,器侧有两耳便于穿绳携带。小扁壶体态轻盈,可随身携带。扁壶的生产数量很大,器形适合游牧民族使用,为西夏境外的其他窑址所不见,应是西夏瓷酒器的典型器物。

扁壶残破背后的故事

然而,西夏人尚武好战,烽火连年。这件扁壶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已破碎为多块,后经修补方得以复原。它的残破,或许就隐含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

明代犀角槎杯

规格:长25.5厘米、高9.7厘米

明代犀角槎杯,现藏 上海博物馆

犀角槎杯系明代著名雕犀匠师鲍天成雕制的一件犀角酒器。全器呈浮槎状。槎上仙山怪石,梅树石榴,相杂其间。一长髯老者背山倚石,端坐正中,手持古书,沉醉书香酒意之中,惬意非常。槎右侧刻荷叶莲子,左侧雕一酒葫芦,槎底为水浪纹。在荷叶枝茎处有篆文“天成”题记。

明代莲花白玉杯

规格:高3.7厘米、口径7.3厘米

明代莲花白玉杯,现藏 山东省博物馆

此杯1971年出土于山东邹县鲁王朱枟墓,玉色洁白,玉质莹润细腻,除偶有黄色斑纹外,少有瑕疵。杯体为圆形,状若盛开的莲花,内底花蕊凸起,环形柄,由花茎、叶茎与杯身相连,上部饰荷叶,叶脉清晰。形态自然优美,雕琢精细圆润,实属明初玉酒器中之精品。

莲花杯为荷叶杯的派生物

我国自三国时期就开始流行碧筒饮,即以茎叶相通的荷叶来饮酒。后受碧筒饮的影响,唐宋时期的工匠们用金、银、玉、瓷、琥珀等质料,模仿荷叶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酒杯,俗称“荷叶杯”。荷叶、莲花本为一家,皆具有清热凉血、健脾胃之功效。这件莲花玉杯可能是由荷叶杯演化而来的,宋词“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花气酒香清厮酿”,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以荷叶、莲花杯进行碧筒饮的场面。

规格:玉爵通高11.5厘米、口径13.2厘米、金托1.5厘米、口径19.7厘米、爵座高6.5厘米

明代金托玉爵,现藏 北京市定陵博物馆

此套酒器1958年出土于北京定陵,由金托、玉爵组成。玉爵系采用新疆和田白玉制成,形状与商周时期青铜爵相似。爵把雕作爬龙状,龙屈身弓背,后爪蹬爵腹,前爪攀爵口,龙腹与爵身之间的空隙恰好可容插入一手指,形象生动,美观实用。爵流和爵尾的外壁各雕一正面龙,龙的前爪上各托一字,流部的是'万',尾部的是'寿',合起来为万寿,寓意万寿无疆。两龙之间刻一组四合如意云纹,三条爵足的根部各刻一如意云纹。该爵选料上乘,雕工精湛,花纹庄严对称,气势不凡。金托呈浅盘状,中央凸起一树墩形爵座,顶设三孔,玉爵之三足刚好插入其中。爵座的外表錾刻怪石险峰,其上点缀红、蓝宝石各三枚。托盘的口沿上刻云朵纹,等距离嵌红、蓝宝石各六枚。托盘底部为沙地,浮雕花纹,主题纹饰为二龙戏珠,龙首之间为火焰宝珠和云朵,龙尾之间是海水江崖,共镶嵌红蓝宝石各四枚。

明代带托金酒注

规格:通高21.8厘米、口径4.4厘米、足径5.9厘米、盖径4.9厘米、托高1.9厘米、托口径8.3厘米、总重481.5克

明代带托金酒注,现藏 定陵博物馆

金酒注1958年于北京市定陵出土,直口、粗颈、方腹、圆筒形高圈足,一侧附耳形把,对称另一侧有细长流。覆盆形盖,盖顶嵌玉,并在盖顶镶一石榴子红宝石为钮。钮以金链与把相系。在注壶的肩部镶

嵌红、蓝宝石数块,腹部在把、流之两侧,各镶嵌玉雕正面盘龙一条,龙睛及龙额部分各嵌红宝石三块。器身纹样分为三部分。颈部刻如意云纹,方形腹部、把、流两面刻二龙戏珠纹,另两面在玉龙上下四

角饰海水江崖及流云纹。盖饰云纹,圈足饰行龙赶珠及海水江崖流云纹。托亦为金质,为直壁平底浅盘形,底内壁錾刻灵芝花,外侧壁饰四组牡丹花卉纹。

万历帝御用酒具

整个酒注,造型新颖别致,气度端庄华丽,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制作工艺复杂、精致,为明代金器之杰作。该器是万历帝生前的御用酒器,为明代宫廷酒器之代表。

明代仿哥窑高足杯

规格:高9.2厘米 口径7.5厘米

明代仿哥窑高足杯,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杯系明代成化仿哥窑的瓷酒杯。杯口呈八角形,杯身相应有八棱,喇叭形细高足。紫色杯口,铁色圈足,与青釉相映成辉。通体有细密的不规则冰裂纹,虽非人工刻绘之花纹,但却具有极好的装饰效果,别有一番情趣。

明代青花海兽高足杯

规格:高9厘米、口径9.95厘米、底径4.5厘米

明代青花海兽高足杯,现藏 上海博物馆

此杯为传世品,系一件明代景德镇窑烧制的瓷酒器。杯身若小盅状,敞口,曲腹,细高足。外壁满绘青花海水,海水间绘有矾红海兽,时隐时现,犹如活龙现世一般。口内绘青花双弦纹一周,杯心有青花双圈纹,纹心题“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此杯在釉下以青花海水作为地色,釉上用矾红绘海兽,波涛汹涌,海兽翻腾,构图十分新颖,是宣德年间青花加彩瓷器中的精品之作。

高足杯的悠久历史

在宋、辽时期,饮酒多用矮圈足的碗、杯或盘盏。自元代开始,高足杯渐趋增多。明清时期,高足杯更多,如釉里红三鱼纹高足杯、仿哥窑八方高足杯、斗彩葡萄纹高足杯、缠枝莲纹高足杯、花鸟纹高足杯以及这件青花海兽高足杯等,均为陶瓷高足杯之精品。

明代青花缠枝莲纹杯

规格:高5.2厘米 口径9.3厘米 足径3.8厘米

明代青花缠枝莲纹杯,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杯为传世品,系一件明代景德镇窑烧制的著名青花酒杯,为永乐年间造。敞口,口沿外侈,深腹曲壁,下腹部微折,矮圈足。杯腹内外皆饰青花缠枝莲纹,口部饰朵梅纹,内底绘双狮戏球,球心篆书“永乐年制”题款。此杯制作精细规整,造型古朴敦厚,装饰构图匀称,画笔清秀流畅,色泽深翠凝重,是永乐年间压手杯之精品。

明代金箭壶

规格:高12.2厘米 口径2厘米 圈足径4.9厘

明代金箭壶,现藏 北京市定陵博物馆

这是万历皇帝棺内随葬的一件饮酒时使用的博彩用具,1958年出土于北京市定陵。细长颈,筒形,两侧附贯耳,扁圆腹,圈足,腹刻龙凤戏珠及云纹,颈及贯耳刻饰云纹。

万历墓中随葬的酒器

据记载,万历皇帝生前喜饮酒,所以死后随葬品中有不少精妙的酒器,绝大多数珍藏在棺内贴身处,计有金托玉爵、金托金盖玉盏、金托玉酒注、金托青花瓷盏、金爵、金酒注、金杯、金箭壶等二十多件套。除这些金银玉酒器外,万历墓中还随葬许多锡质冥器(专门为随葬而制造的象征性器物),器上贴有墨书标签,写明器物的名称,其中酒器共有“酒注”、“酒瓶”、“酒瓮”、“酒缸”、“酒盏”、“酒盂”、“爵”、“爵盏”、“台盏”、“按酒碟”等,充分体现了万历帝好饮之癖。

金箭壶不是“匙箸瓶”

在这些酒器中,金箭壶尤显突出。由于该壶出土时壶内装有金箭一双,金铲一把,故被部分学者称作“匙箸瓶”。其实,壶中所插金箭长14厘米,与定陵中出土的长26厘米的两双金箸相比短得多,无法用它们夹住食物,因此它并非金箸。这件金壶也并非“匙箸瓶”,而是一种饮酒时使用的博彩用具——箭壶。





明代斗彩高士杯

规格:高3.8厘米、口径6.1厘米、足径2.7厘米 Height 3.8cm

明代斗彩高士杯,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

斗彩高士杯为传世品,系一件明代景德镇窑烧制的成窑酒杯。胎质细腻,轻薄,形如小碗状,直口微敞,口以下渐收敛,矮圈足。器内光素无花纹,釉质洁白。杯身绘两组人物纹饰,一组为王羲之爱鹅,羲之对鹅出神,侍童捧书站立;一组为伯牙携琴访友,伯牙垂手徐行,一侍童腋下夹琴相随。侍童身后则以松、柳相衬。

清代彩漆鸟形杯

规格:长25厘米、通高18厘米 Length 25cm

清代彩漆鸟形杯,现藏 四川省博物馆

彝族人的倒装杯

此杯系清代彝族人制作的肖形酒器。杯身为圆雕,鸟形,喇叭形圈足,鸟尾平展向后,鸟首斜前伸,鸟背和腹底各插有两根竹管。杯体黑漆作地,用红、黄两色绘羽毛,腹部饰古泉纹。盛酒时由杯底竹管注入,然后将杯体摆正,由于杯底竹管较长,几欲接近杯背,故酒液不会溢出。饮酒时则从背部竹管吸饮。用倒装结构的杯、壶盛酒,美酒则不易泄漏,浓郁的酒味也不会蒸发,如此设计,真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显示了彝族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平。

清代金瓯永固金杯

规格:口径8厘米 足高5厘米 通高12.5厘米

清代金瓯永固金杯,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

金瓯永固金杯为清朝皇帝于每年正月初一举行元旦开笔仪式时的专用器。杯呈卵圆形,以两条夔龙为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枚;以三个卷鼻象头为足;杯身满錾宝相花,花纹对称,镶嵌以珍珠、红蓝宝石做花心,点翠地。杯口一侧,錾刻阳文篆书“金瓯永固”四字,另一侧钤“乾隆年制”款。

“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及寓意

根据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始于乾隆四年。乾隆皇帝对此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调用内库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制作极为精工细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满意为止。因此,该杯尺寸虽小,但工艺复杂,繁缛的纹饰,加上通体光灿晶莹的珠宝,显得精美异常,一直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金瓯”寓意国家政权,取名“金瓯永固”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希冀永远巩固地保持政权的一种愿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酒器酒具的历史
[转载]中国古代酒器具鉴赏(1)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秦汉、南北朝]
当酒徒遇上酒“注子”
保定窖藏酒器的自述:元人与酒的那些事儿
元代瓷器摘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