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瓦当纹样大盘点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唐代诗人李商隐眺望雨打屋檐,

于是有了这句诗。

如今,生活在都市的人,

青砖黛瓦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梦。

屋檐最前端的瓦当,更鲜有人留意。

自然也就少有人知“秦砖汉瓦”中的“瓦”,

其实指秦汉建筑艺术中的精髓——瓦当

为何叫瓦当?《辞海》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片一块压一块,从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带头的瓦正处在众瓦之底,古人以“当”为“底”,所以得名。瓦当也叫“瓦头”,或圆形,或半圆,大都有各种精美纹饰。

长乐未央和四神

秦鹿圆纹瓦当

我们常说秦砖汉瓦,是因为秦汉的瓦当做工最精美。所以后人才有“曾经椽头风和雨,拓来一纸问秦汉”的感叹。尤其是汉景帝时期出现的文字瓦当,此前从未有过。

长乐瓦当

文字瓦当字数不拘,

从1字到12字均有,

“无极”“万有熹”“长生无极”之类的吉祥话,

“惟汉三年大并天下”“崇涌嵯峨”的记事语。

不管几个字,都以排满当面为主。

且多为篆体,大气典雅。

加上布局巧妙,比图案更精致。

图案瓦当更是花样百出。

春秋时期,齐国瓦当上都长树,

燕瓦当里多抽象画,

秦国瓦当上都是小动物。

所以秦国一统天下后,全都改成了动物。

唐代受佛教影响,流行莲花纹,

宋代变成兽面纹,一直沿用到明清。

其中最顶级的还是汉代的四神瓦当

堪称瓦当时代的最后强音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神瓦当无论是图案形式,还是尺寸大小,

都有严格的规定:

龙纹瓦当直径19.3厘米,

龙头大张,龙体盘曲,气宇轩昂;

虎纹瓦当直径17.2厘米,

瞪目张口,虎腿伸张,腾骧咆哮;

朱雀瓦当直径18.3厘米,

或是凤,或是鸾,口衔宝珠,昂首翘尾;

玄武瓦当直径19厘米,

龟伏蛇曲,凝重不失活跃。

瓦当滴水两兄弟

周代,古人发明了瓦。制瓦人先做一个圆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开入窑烧造,4剖或6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瓦当就是把筒瓦一端做成封闭状即可。

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的瓦有仰铺和俯铺。所以最前面的瓦也有两种,一种圆形或半圆形,瓦面弧形朝下,另一种三角形或如意形,瓦面弧形朝上。前者才是瓦当,后者叫“滴水”。

西周中晚期,建筑上已有瓦当踪迹。三角形滴水却是唐朝才出现,明清时期如意形滴水甚为流行,所以如今古建筑上的滴水大多是如意形。

瓦当和滴水,

一个防止雨水倒灌,一个引导雨水下流,

都是为了保护屋檐,不让椽子烂掉。

大体上功能差不多。

但是瓦当的出现比滴水整整早了1 000多年。

瓦头和滴水的材料、烧制技术都很相似,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说,滴水是瓦当的延伸。但是,为何滴水晚出现了1000年?那是因为古人已有诸多办法排水,屋檐排水瓦当已经足够。直到唐朝,整体气温下降,降雨量变大,才发明了专门用于排水的滴水。

古人盖房先仰铺板瓦,再将筒瓦俯扣在板瓦与板瓦间的接缝上。唐以后,瓦当滴水就如孪生兄弟般存在于中国古建筑的屋檐上。直到今天,仿古建筑仍旧少不了它们。

方寸之间有分晓

在古代,能够用到瓦当的首先是皇家、然后是官府和贵族。且瓦当的尺寸很有讲究的,直接和房屋建筑大小有关。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傅,可以通过瓦当当面直径和瓦片长度推断出建筑的面积大小。

像宫廷王府、官宦人家、寺庙等

大型建筑上所用瓦当的

直径多在15~17厘米,

瓦片长度在20~70厘米间。

普通居所用的瓦当直径通常在8~11厘米,

瓦片长度在10~20厘米间。

云南建水团山古村一处民居

如今能看到最多瓦当的地方,大概是云南。

无论是百年贡院大宅,还是居民小户,

都可见瓦当踪影。

不是说瓦当在古代只有高门大宅才能使用吗?

《云南通志》记载明朝时,因为云南风大,普通瓦片很容易被吹翻砸到人畜,官吏便上奏朝廷,希望解除在宫廷、官府和寺院才能使用筒瓦的限制。于是,云南成为唯一可以使用筒瓦的“特区”。自然,随筒瓦一起使用的,还有瓦当。

多样的云南瓦当(拓片,来自詹霖老师)

云南瓦当虽然也是青瓦,

图案却更奔放,本地花卉、民族图腾……

风格鲜明,绝不同于宫廷寺院的凝重呆滞,

所以昆明老一辈人都管瓦当叫“瓦花”。

过去的瓦当图案都是

由工匠手绘、印板、雕刻,再烧制出来,

所以每块瓦当的形状都不一样,

且瓦当上的字大多是书法家所写。

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古代瓦当如此精美。

因为古人把丰富的历史人文和审美情趣

勾勒在了瓦当的方寸之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中国屋顶上的“四大神兽”
瓦当纹饰,99%的人都忽略的地方 | 历代瓦当形制图案总结
遮风挡雨也要有气质 | 历代瓦作营造知识全总结
我的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模型制作过程五
古建筑上一排小动物和各种脊兽,都是什么?用来做什么的?(下篇)
秦汉瓦图记.附古金待问录-一部关于写瓦当的古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