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伏天这么热,如何解暑祛湿呢?



很多人在伏天一来的时候,浑身困重,全身有酸胀感,头晕目眩,甚至中暑的现象。我们夏天要做好解暑去湿,同时把身体的湿气清理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暑气是什么?


暑气是夏季的主气,是火热之气所化,独发于夏季。暑为阳邪,我们知道风寒署湿燥火是对应于一年四季,其中暑与长夏相对应,气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比如夏天大汗淋漓,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容易伤津液。所以夏天容易出现虚的体质。


如果是暑邪侵入到人体,通常会多汗,坐着就会出汗,稍微动一下出汗更多,它会导致我们体液的减少,也就是我们的组织液减少,会出现脱水的现象。夏天坐公交车,很多人站着站着,就坐下去了,再过一会儿,他就躺下去了。公交车里面有空调,温度也并不高,怎么会中暑呢?其实这是中暑的表现,也就是伤于暑,体液大量流失的表现。



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去解决。如果是当时中暑,那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及早地去预防。像夏天,我们很多人出门都会带个杯子,不带的也会买两瓶矿泉水,其实像矿泉水真的是很好的东西。如果我们在杯子里加一点冰糖,再放上两片柠檬,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对于我们补充体液确实是很好的。



湿又是什么?


我们刚才说了暑,现在说湿。暑和湿是两个相对不同的概念,我们说空气当中含水量、相对湿度,说的是一种气候指标。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



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好;而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形成消化道疾病,像胃肠炎、痢疾等。


如果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那得了感冒以后,用一些杀菌类的药物,或者是用马齿苋注水、炒菜,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湿为阴邪,容易损伤人体阳气。湿性重浊粘滞,就像我们穿上了一件湿衣服,粘在我们的身上。它会阻遏气机,气血运行会变慢,湿在体内还会和痰结合,形成痰湿。


我们知道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无形之痰就是湿气,当湿气在淋巴里面走,在管道里面走,走不动,那就是很难受的一种状态。



湿邪重浊,像我们外感湿邪后,身上有倦困感,头比较重。又因为湿邪粘滞,会对肌肤筋骨造成影响,既重且酸,固定在一个地方,称为“著痹”;如果四处游走,称为“游”。有些人会因此得关节炎、滑膜炎,那也是很难受的。


其实,湿邪就跟我们晒衣服晒不干一样的。如果是我们体内的湿邪晒不干,里面就比较容易滋生细菌、霉菌,容易感染。我们知道“地晦多生物”,比较脏和潮湿的地方就容易长虫子,这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同样,在人体我们人体也是一样的,湿邪一多,疾病就来了,所以比较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我们身体的阳气,让我们体内的湿邪无处藏身。



湿邪又比较容易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就会导致气机不畅。脾湿过重,一般会出现肥胖的现象,一般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尤其是脾气升降失合后,水液随之滞留,常见水肿形成,眼睛下呈卧蚕状。


像有些我遇到的,有些头皮摸起来很蓬松,感觉像馒头一样,摸起来有半寸厚,那就是体内的湿气非常重了。


那暑湿是怎么形成的呢?



夏天暑为阳邪,湿为阴邪,这两个凑到一块,就形成暑湿。暑湿,人们消化道的疾病就会发作多一些,同时出现中暑。中暑,有些地方叫发痧,在夏天出门的时候,随身带个小木梳或者刮痧板,一旦不舒服,就在自己的脖子上刮一刮,把手臂内侧刮一刮,那马上就能缓解。



预防中暑,还有哪些方法?


除了像上面说的冰糖柠檬水,刮痧板,我们还可以调点老陈醋,加点老红糖在水里,解暑也是很快的。


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泡菜水。如果中暑之后,能喝上一碗泡菜坛子里的泡菜水,也能很快解暑。


像夏天在家里吹空调,不要把空调打得太低,太低了以后,一出去遇到外面的高温,室内室外温差太大,身体血管激烈的收缩,易造成血糖低、血压低的现象,也容易出现中暑、发痧的现象。


除了上面的饮品,工具,我们还可以准备一点藿香正气液,感觉快中暑的时候,赶紧喝上一瓶,就会有所缓解。



现在很多人会在家里煮一些绿豆汤喝,但是大家一般都是把绿豆煮开花了吃。其实这样的绿豆虽然有消暑解渴的功效,清热解毒的功效却没了。所以我们一般在家煮绿豆,煮二十分钟就可以了,煮的绿豆稍微变大,但是还没有开花就行!这个时候的绿豆汤有解毒的功效,对于夏季的拉肚子、肠胃炎很有帮助。


那说剩下绿豆不就浪费了吗?我们可以把这些绿豆加一些大米,煮成绿豆稀饭或者绿豆沙。


去湿用什么?


吃绿豆有解暑的功效,那去湿用什么呢?


我自己比较常用的小薏米,赤小豆,冬瓜皮,煮开锅20分钟、过滤喝汤!赤小豆别煮开花、否则无效!今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我们连续喝上3-5天,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消肿去湿的功效。


体内除湿祛痰也可以用黄芪山药薏苡仁粥。


黄芪山药薏苡仁粥


材料:黄芪,山药,麦冬,薏苡仁,竹茹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做法: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黄芪、麦冬、白术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化痰、清心安神。


健牌化湿也可以用白术陈皮茶。


白术陈皮茶


材料:白术30克、陈皮10克,加1000毫升。

做法:用中火煎煮半小时,过滤之后当茶饮。

功效:健脾燥湿,养胃消痰。


痰湿体质的人,脾胃运化能力弱,胃口好,但是消化不了。所以,一定要少吃,不要吃撑,吃进去消化不了,都在体内形成了垃圾。


痰湿体质的人不能吃什么?


1.少吃酸性和甜的东西。              

2.不适宜吃寒凉的东西。              

3.少吃腻滞、生涩的东西


对于暑季的三伏天,我们注意防暑、注意降温,注意去除体内的湿气。


如果身体湿气太重,可以找专业的医生寻求解决的方法。像中医解决痰湿比较容易,如果身边遇到好的医生,就及时去看,去调理,因为痰湿严重起来,不仅会导致肥胖,还有更严重的健康隐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减肥不掉秤,两款中成药,去湿瘦身
微头条
通治湿气之侵脚者
【祛湿健脾最快最好的中成药,你知道有哪些...
去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十大除湿最快最好的中成药
脚痛最多,最难治。升气去湿汤,通治湿气之侵脚,凡有湿病,幸以此方治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