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式古建筑(4)——柱高与柱径的确定

古建筑中的柱高与柱径的确定

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

柱高也与面宽有一定比例。

七檩前后廊

在清式古建筑中的小式建筑,

七檩六檩小式,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10:8

即通常所谓

面宽一丈,柱高八尺。

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

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lyj改)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

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

在清式古建筑中根据这些规定,就可以进行推算,已知面宽可以求出柱高,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径;相反,已知柱高或柱径,可以推算出面阔。

在清式古建筑中的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按斗拱口份数定,《工程做法则例》规定:

“凡檐柱以斗口七十份定高”

“如斗口二寸五分,得檐柱连平板枋、斗科通高一丈七尺五寸。内除平板枋、斗科之高,即得檐柱净高一丈四尺三寸。”

从这段规定可以看出,所谓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是包括平板枋、斗拱在内的整个高度,即从柱根到挑檐桁底皮的高度

在清式古建筑中“斗拱高”是指坐斗底皮至挑檐桁底皮的高度

七十斗口减掉平板枋和斗拱高度,所余尺寸不足60斗口(约56--58斗口)(梁思成先生《清式营造则例》规定带斗拱建筑檐柱高一律为60斗口,与此略有差别)。

檐柱径为6斗口,约为柱高的1/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木营造必知必会 | 古建筑的模数与柱径、柱高、斗拱高
古建定量尺度规制
中国营造技术知识点——清代建筑的通则
中国经典古建筑中,为什么把斗拱叫做“铺作”?
中国经典古建筑中,为什么把斗拱上最大的斗叫做“栌斗”,有哪些典故和来历?
古建筑常见易混淆名词解释——实用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