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是梅花绽,春光入韵来


——《暗香疏影集》序

 

作者︱彭荔卡

 

杏坛诗社是三年前诞生的,社龄虽短,却是大庆市诗词(楹联)学会数十家诗社中一个很有活力的群体。诗友们勤奋努力,对诗词的热爱与日俱增。回望吟诗填词的美好历程,想要编织那些快乐时光,其中几位诗友便相约把作品结成一本合集。

 

杏坛诗社社长荆淑敏把书稿文档发给我,希望我为诗集取个书名。那时我正在上海,春节前的顾村公园,腊梅正在绽放。我走走停停,时而被枝头的花朵锁住了情思,时而一阵轻风摇过,砌下落梅便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不由吟起诗集中“夜半梅花满树开,千枝万朵北风裁。玉蝶漫舞轻飘落,剔透晶莹入梦来。”(侯秀芳《七绝 雪》)。此刻,家乡的“梅花”也开了,落梅也在轻舞飞扬!原来塞北的林梢,此刻也会花开满树,也会在朔风过后落英成阵。我在顾村赏梅,你在百湖看雪。我在南方落梅如雪,你在北国雪落若梅。谁说傲雪的梅花不度关山!雪花在这首质朴的小诗里纷纷扬扬地飘飞成千树万树的梅林。



晚上坐在桌前,书桌一侧是我用丝帕兜回的落梅,它们小巧而素朴,在柔和的灯光下,蜡一般光洁润泽;一侧是北方诗友们的诗稿,浅浅深深,平平仄仄,在我心里撩起缕缕乡愁。

 

“青娥舞袖逸仙踪,一任飞花戏北风。烟笼亭台逐鹤远,枝攒璎珞待梅红。盈怀已叹诗书浅,入韵犹嗔笔墨轻。满面湿痕何所寄,银纱隔断玉笛声。”(陈广会《七律观雪感怀》)仙袂飘飘的雪花把楼台亭阁罩在缥缈中,为丛林结满璎珞,这样的美景触动了诗人的情思,乡愁起处,忍不住落笔题诗,好一派烟笼亭台枝攒璎珞的唯美画面,好一份叹诗书浅嗔笔墨轻的诗意情怀,幽怀欲寄远,又叹“银纱隔断玉笛声”。其实我知道,此情此景倚窗看雪的杏坛诗人,又何止一二。那是一个微信群的“教室”,每天晚上都有人轮流值星,大家在一起写作业,讨论格律也分享意境。



你看,那个浪漫的夜晚,他们集体把窗外的湖水写成一个美丽的传说。“一汪碧水嵌城南,栈道逶迤入眼帘。贞女痴心殉玉骨,青龙浊泪润馨兰。离情自古悲歌韵,恋曲今朝入管弦。红线喜结如意扣,轻舟细语荡云天。”(荆淑敏《七律咏三永湖》)这首咏叹调,亦今亦古,亦叙亦议,亦虚亦实,娓娓道来,在对比映衬中把百湖城里三永湖景色的个性特点诗意地点染出来。感人的传说,增添了家园的神秘与魅力。

 

他们的窗外,除了三永湖,还有美丽的黎明湖、滨州湖、乘风湖——几百座湖星罗棋布地装点着这座城市。冬天,湖面上覆盖着云朵般洁白的冰雪,春天,湖面上倒映着雪一样洁白的云朵。百湖畔,荆淑敏和她的诗友们,饱蘸湖波,把家乡的人事物景,描画在他们真情满溢的笔下。



“滨洲线上嵌珍珠,一脉相接萨尔图。风雨中东挥血泪,斑驳岁月浸荻芦。油龙万里奔流去,广厦千层横纵书。喜看飞桥出旷野,东西南北俱通途。”(梁刚《七律大庆西站》)军人出身的梁刚,以奔放的豪情,由点到面,以小见大,从城市的窗口车站入笔,抚今追昔,抒发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建筑工区一老翁,酣然睡卧树荫中。飘飘欲把神仙做,梦醒还须做苦工。”(黄玉姝《七绝 农民工》)悲悯的情怀,对比的手法,生动刻画了农民工休息的场面,描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读来禁不住心中一颤。

 

一天的工作之后,在荧屏前抒发生活的感悟、情感的甜蜜与悲伤,体验创作的喜悦,排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感觉与灵魂对话的禅意与安静,这是多么充实的生活!



如今,杏坛诗社成立三年了。

 

三年,可以很长,长到足以让棵棵杏树开出花朵,让一片苗木蔚然成林,正如袁绍海的诗句,“一朵梅花关不住。翘首星空,只盼轻舟渡。敢与诗心决胜负,春风鼓满天涯路。

 

众手耕耘丰宝库。杏蕾千枝,笑染霓霞幕。又亮荧屏花几簇,莺蝶缠绕云边树。”(《蝶恋花·贺杏坛诗社成立两周年》)——早梅开在杏园里,引领“杏蕾千枝”“笑染霓霞幕”,“莺蝶缠绕云边树”。这树梅花让人联想到大家拥戴的荆淑敏社长。“群芳独绽一枝梅,妙语成章捧奖杯。侠女善行天下客,众香国里尽朝晖。”(祁凤珍《七绝贺荆淑敏》)她性格刚强,豪爽达观,虽患重症多年,却从不向命运低头,像一树不惧严寒的腊梅,翘首星空,呼唤春风,带领杏坛诗友风雨兼程,探索前行,在诗社林立的大庆文丛中踏下坚实的脚印。



她的诗文情感真挚,饱含乡土气息。“清明祭奠泪如泉,慈父音容现眼前。手把犁铧耕日月,笑掬酸楚慰云天。苦麻菜苦根中苦,蓝月光蓝梦里蓝。跪拜佛门香几捻,青烟接续再生缘。”这首《七律清明祭父》,鲜明体现了这一特点。首联叙述,语言质朴;颔联富于表现力,凝练而诗意地把父亲勤劳豁达的形象展现在眼前,日月云天作为画面的背景,引人仰视,尤其突出了父亲的伟岸;颈联宕开一笔看似转折,实则采取双关取意:实写贫苦生活的野菜为餐,更是象征失去父亲的心灵痛苦;实写那晚的月色凄凉,虚写从此与父亲夜夜梦里相见,怀念永远。由此把祭父的悲情推向高潮,让人唏嘘不已。尾联补叙,祈愿来世再为父女,为一首好诗完美收官,余音缭绕,回味绵长。



值得强调的是,这次的“清明”同题写作,杏坛诗友都有不俗的表现,尤其侯秀芳的《七律 清明祭儿》真情蚀骨,催人泪下。“雪雨苍穹旷野萧,碑前荒冢草烧焦。纸烟散尽离愁诉,老妪茫然泪眼抛。白发哭坟山又绿,故儿思母梦常招。心如断骨分身痛,月月年年分秒熬。”白发人哭黑发人是怎样的煎熬?作者把这断骨分身的心碎之痛,通过清明上坟时的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表达得泪透纸背,极为感人。

 

三年可以很短,短到只是悠悠岁月的长河一瞬,短到相识犹如昨日,别离又在眼前。相识时诗词遥远隔云端,别离时诗词汹涌到笔端,深得诗友喜爱的才女陈广会要回故乡了,大家恋恋不舍,纷纷用诗词表达离情别绪。如果说,前两年的写作,很多人还略显稚嫩与青涩,三年后,却大多驾驭得得心应手,把亲如兄弟姐妹的一片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杏园三载风花月,诗酒情何惬?小楼几度诉衷肠,今又重逢却是为离伤。

 

青枝酥雪廊桥卧,湖畔春含色。送君十里不言愁,泪影凌波一去几回眸。”(柳文革《虞美人·别友人》)一吟三叹,一波三折,一步一回眸,一句一转韵,顿挫的节奏犹如心跳,一下一下敲击着心弦,又如离别的足音,一步一步踩踏在心头。不由人不击节称叹。

 

“姊妹长情霜鬓见。牵动朱唇,不禁微微颤。两处离愁魂梦伴,依稀醉影明湖畔。

 

提笔未成心已乱。恍若千山,恍若灯前站。我问沧桑愁怎断?缘何今世终留憾?”(张凤兰《蝶恋花·夜问》)问夜空,问沧桑,聚短离长,若近若远,这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太绵长,惆怅得教人没了方寸。



“椰寨雾濛晓夜灯,疏星暗淡守寒更。残笺做伴诗为友,抱枕长谈梦有声。

 

词里爱,字中情,痴心一片问随风。同桌一载暂别去,月下携谁诉苦衷?”(黄玉姝《鹧鸪天·致广会》)窗前渔火,天上寒星,无处不让人睹物思人,问风问月问晓灯。晓夜灯的晓字,炼字炼得好!眼看着拂晓暗淡了夜灯,竟已是一夜无眠。一字精彩,意境全出。

 

“宿油城,忆故城。牵绊家乡那盏灯,而今要启程。

 

赋别情,念旧情。万语千言又梦中,更深月色浓。”(梁刚《长相思·别》)多么纠结的离别!油城故里两难抛,迈不动的双脚,撇不下的故乡,这是怎样的牵愁照恨赋离情!一句景物描写作结,非常巧妙地把纵有万语千言终是难言的情怀渲染到位。



读到这里,我很感慨,其实,时光长也好短也罢,一片杏林已是次第花开,一朵朵一簇簇,展示着日渐成熟的美丽。这是一片听得见拔节生长的园林,这是一个看得见升华成长的集体。这部集子的作品,是杏坛诗社的一个缩影。三年的时光辗转,诗社队伍不断壮大,写作水平不断提升。一批批诗友作品发表,一个个秀才作品获奖。荆淑敏连续两年进入中国散文排行榜前列,成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并被特聘为河北省《燕赵文学》副主编。陈广会、梁刚、袁绍海等人陆续在各种赛事中脱颖而出,各类媒体不断刊发杏坛诗社诗友的作品。大家的勤奋与努力,使得一园杏花生机盎然,一个团体集体成长。



我们热爱诗词,在诗词学习和写作过程中,拓展生命的宽度,享受生命不断圆熟的快乐、心灵不断成长的幸福,我们祝福从团队中脱颖而出者,更祝福团队中用诗词营养自己的生命,升华自身素养,默默为家园的书香氛围发热发光的普通一员;我们歌吟自身的喜怒哀乐,更着眼于红尘烟火的社会人生,着眼于祖国发展与时代的未来。

 

一本诗词合集,诗意描述生活,抒发生活感悟,凝聚思想星光,展现个性才华,在我们这个书香城市里,奉献一束芬芳。我仿佛看到,春风里,星空下,百湖边,杏坛诗社微信群的“教室”里,诗友们正在联诗对句。窗外,梅花开了,杏花开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那么,这本诗集的名字,就叫“暗香疏影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词话人物:雪衣芳州诗词专辑
南天湖梅研会:让诗词成为风景是一种文化自信
谈谈《红楼梦》中限韵写诗的几种方法
【梅亭诗刊】045期 梅亭诗社一周年
【诗词楼阁】夫唱妇随 刘激扬、樊莉同吟共和格律诗词三十首
【上海沧浪诗社】第122期【沧浪诗社】区《迎春》笔会诗词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