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国藩:反求诸己,先从这个字开始

俗语常说,人要有傲骨,但不能要傲气。傲气日盛,便会盛气凌人。古今因恃才傲物而给自己招来大祸的例子比比皆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祢衡、杨修,皆因盛气凌人,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因此,不管你在什么位置,何种场合,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正如曾国藩所言: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这里的长傲,指的是就是那些长期盛气凌人的人,曾国藩认为,长傲和多言是导致失败的两大因素之一。



俗话说,德有邻,必不孤。长傲之人目空一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这必然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实际上,无论你生活在哪个时代,人脉都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人脉广则事事顺利,人脉少则寸步难行。无论你是为官从政,做事经商,都要注意戒骄戒躁。曾国藩多次要弟弟们戒傲,他在家书中曾这样写道:

四位老弟足下: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已,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大意是说,我常常看到身边才华横溢的人才,都不免恃才傲物,总是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见了考取举人的文章便说人家的文章不通,见了考取进士的文章也说人家的文章不通。还埋怨主持考试的考官,还没入学就挑剔起学院来了。坦率地说,这些怨天尤人的人本身诗文也不怎么样,而且还有些不堪入目的地方。这些人,从不拿衡量别人的尺度衡量自己,自己不行,不懂得自省,还骂这个骂那个。这样目空一切又不自知,只能助长自己的傲气,自然不能进步,所以潦倒一生,没有一丝一毫的长进。



在这封家书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国华和国荃要戒傲,六弟曾国华,人很聪明,就是小聪明有点多,考试失败了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从外部找原因。这也是曾国藩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和北京里面的那些人相似的地方,他担心自己的弟弟这样恃才傲物下去,结果就是一事无成,浪费人生最宝贵的大好时光。曾国藩看出六弟才高气傲的性情,深以为忧。这不能不说曾国藩阅人之深、识人之明,后来曾国华不幸死于三河之役,这恐怕与他在性情上的傲不无关系。在六弟国华不幸去后,他引用谚语:“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不厌其烦地告诫弟弟们一定要教育好子侄,戒除骄气傲气,以免蹈袭覆辙。



晚年的曾国藩在总结为人之道时,把傲慢与多言看作是前世卿大夫兴衰及官场所以致祸的根本原因,为官傲慢,轻则会导致丢官去职,重则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为官一定要戒除傲慢的毛病。官场如此,职场其实也是如此,虽然一般不会有杀身之祸,但是没什么长进,白混职场多年,一生潦倒也是一个悲剧。


曾国藩自己也一直在践行这个道理。他从不贪恋权位,邀功请赏,以免助长自己的傲气。咸丰十年六月,曾国藩已经做到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了,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多次上疏奏,请皇帝减少自己的职权,或另派朝廷另派大臣来江南协助他。



老子曾说过:强梁者不得其死。当一个人处在事业的巅峰时,一定要更懂得感恩,谦虚低调,眼中要容得下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支持。如果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把成绩和功劳都归功于自己,总有一天会自吞苦果。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什么是道,道即人性,即人心。没人喜欢和盛气凌人的人交往共事,这就是人心。所以,别把自己置于高出,高处不胜寒,学会谦卑和低调,有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何必假装风光呢!


微信号:品读曾国藩(pinduzgf),修身、修心、治学、齐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的修身处世智慧: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曾国藩论做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因为一个字而失败
戒除傲气,谦虚待人
读书笔记--白话文《曾国藩家书》029致九弟:劝九弟不可长傲多言
经常发牢骚危害多大?不妨看看曾国藩对六弟的劝告
曾国藩家书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切勿恃才自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