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食同源】乌梅主治好唾口干,利筋脉,止下痢

成语望梅止渴的原意是说梅子味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之所以吃梅能生津止渴,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一个酸生津的中医道理。李时珍曰:“梅,花开于冬而实熟于夏,得木之全气,故其味最酸。胆为甲木,肝为乙木,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胆液,故食梅则津生者,类相感应也。故素问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中医认为酸、肝、津这三者的关系非常密切。通俗的说酸味能够补益肝脏,增强肝脏的疏泄作用而促进水谷的运化,也就是说水谷精微的形成过程以及转输过程加快了,于是口渴就自然而止,这就是酸生津的道理。

 

青梅味酸性平,经过炕焙炮制,自然变黑之后即成乌梅。相比于青梅,乌梅酸味不变,但多了温、涩的药性特点。《名医别录》云:乌梅主治好唾口干,利筋脉,止下痢,酸能生津、涩能止痢,故而乌梅具有止渴、止痢的功效。

 

乌梅是治疗口渴、消渴的一味常用药。轻微的口干、口渴、虽饮水却仍不解渴可以用乌梅代茶日日饮服。稍重一点的燥渴、消渴,且伴有烦闷的津亏证,可以用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温服。

 

乌梅止渴是因于酸,乌梅止痢则是因于涩。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醋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

 

用乌梅治疗各种久痢不止,便痢脓血的记载非常多。上述医说中记载,陈应之用乌梅制成汤剂治愈了鲁公的痢血,后又用乌梅制成散剂治愈了肃公的痢血。这都是取乌梅涩能止痢的功效特点。其他药书也有许多乌梅止痢的药用记载:

 

肘后方:久痢不止,肠垢已出,用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服。

济生方:大便下血及酒痢、久痢不止,用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醋煮米糊和,丸梧桐子大。食前米饮服二十丸,日三。

圣济总录:便痢脓血,用乌梅一两去核,烧过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立止。

 

尽管乌梅在止渴、止痢方面有良效,但也不能过食。内经云:“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多食则损齿伤筋。


/完/


抱朴言,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咽痛口干】乌梅饮——利咽生津。
小乌梅,有妙用!
光有乌梅还不够,再加2个搭档,做出来的三伏养生茶才算棒
阴虚的人,可以吃点酸来滋阴生津阴虚的人,往往是阴液不足,最近很多
口干的中医辨证治疗
乌梅止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