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化万物 万物齐一(下)

4


道教生态论的延伸与发展


由老子肇始、庄子构建的这种天人并生、物我为一的生态智慧,其后成为道家的基本理念。


《淮南子》就继承了老庄重视系统、强调和谐的整体思维的优秀传统,而且从应变出发,进而着眼于整体的稳定完善。

衣养万物、齐同万物(资料图)

在《淮南子》看来,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万物无不被道所统摄,万物又以自己独特的功能来体现道。所谓道者,一是指演化万物的本原,一是批统摄万物的理体,这在《淮南子》中被称为“淑清之道”和“万物之祖”。


道的这两重含义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宇宙万物无不以道为最高本体,无不禀受道而息息相通,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感应、自然无间、融为一体。


在宇宙这个庞大的系统中,物物相连,天人相通,浑然一体,和谐均衡。万物只有相连而存在,相通而变化,脱离整体或系统,就会遭到厄运。


从老子的“衣养万物”而不居功,到庄子的“齐同万物”而与天为徒,始终强调的都是追求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所谓“与天为徒”,就是返回大自然,返朴归真。

《淮南子》书影(资料图)


这种重视生态、亲和自然的思想及其志趣,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亦为近现代西方许多思想家重视,誉之为人类文明中最深刻、最美妙的生态智慧。

5


西方文明如何看待老庄的生态智慧


比利时著名的科学家普里高津说:“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指出:人类现代文化危机的根源是近代社会形成至今仍在决定人们思维与行动的由笛卡尔和牛顿创立的科学模式和世界观。正是这一思维模式导致了现代人类文化价值的失衡,并造成我们日陷其深的生态灾难。

人类现代文化危机的根源是近代社会形成的科学模式(资料图)


他同时指出,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危机局面,就要超越传统的机械论世界观,走向一种新的与现代自然科学精神一致的生态化世界观,从而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

在他看来,这种基于现代物理学基础上、强调相互联系和运动的现代科学观,在本质上是与崇尚直觉智能的”东方神秘主义”一致的。他说:“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能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


世界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亦十分关注人类文明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前景。


他认为,地球生物圈是人类唯一的可居之所。地球是人类的大地母亲,人类作为大地母亲养育的众多孩子之一,最根本性的职责是维持它的生态系统,使之保持稳定以永远适于人类的居住。

阿诺德·汤因比(资料图)


在他看来,近现代工业化无度扩展和技术滥用,表明人类的历史从天人和谐的阶段却逐渐走向了征服与控制地球生物圈的道路。


人类正在上演着一场现代社会的“费敦神话”,其结果可能是,“如果生物圈不再能够作为生命的栖身之地,人类就将遭到种属灭绝的命运,所有其它生命形式也将遭到这种命运。”


实现大地母亲生态拯救的根本途径是人类自然价值观念的彻底变革。他明确指出:“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就是说,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物也都有尊严性。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

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资料图)


为此,他认为人类应该皈依一种与东方多神教传统如道家、道教相一致的基于万物有灵论的广义的宗教,以有效限制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贪欲对自然造成的侵犯并建立起对自然的内在的崇敬。


ビ⒐科学家彼得·拉塞尔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参考了一众宇航员的经历感受,他明确指出了地球是一个活的有机体的观点。他依据詹姆斯·拉伍洛克的“生物圈”观点和詹姆斯·米勒的生命系统观点,提出“生物圈应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一个生命系统。”


他认为,宇宙自然的进化迄今已经经历了从能量到物质、从物质到生命、从生命到内省意识的四个进化阶段,目前正经历着从“人类场”向“盖亚场”转变的第五个阶段。

必须从一种协同性较低的世界观转变到一种协同程度较高的世界观(资料图)


处在这个过渡期的现代社会的前途并非光明一片,而是充满了危险,“已深深地陷入人类历史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态和道德危机是复杂的蜘蛛网”。


在他看来,人类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并实现高级状态的顺利进化,就必须承认人类只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种高度协同的整体论、生态化的世界观。

“我们需要转变到一种真正全球观念上,在这种观念中,个人、社会和这颗行星都被给予充分的重视。换言之,我们必须从一种协同性较低的世界观转变到一种协同程度较高的世界观。”(彼得·拉塞尔《觉醒的地球》)同时,他和卡普拉一样,认为这种生态化世界观与东方文化传统、道家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


6


人类需要复归传统,道教需要走向实事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该确立一种后现代的立场:在深刻把握现代工业文明的本质之后,人类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审视传统生态意识的正确视角,才能真正读懂先祖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之书。

摆脱“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尴尬“困境”(资料图)


只有这样,道家、道教传统的生态思想才能摆脱“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尴尬“困境”。


道家学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把握、对自然界万物的珍爱、对自然资料的合理利用,才会脱离传统文明的躯壳,具有普遍的意义。人类确实需要与我们的先人对话,以获得面向未来的智慧与力量。


(编辑:柯恩)




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化万物,万物齐一:借老庄的智慧回答生态的问题(下)
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
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衣养万物——《道德经》与生态文化(第四章)
水的智慧
高懿德:颠覆传统,缔造未来的哲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