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8.06.23【诊断】丨厥证与中风有何异同?

厥证与中风有何异同?

焦树德  武维平

厥字虽含有数种意义,但在这儿主要是指突然昏迷仆倒,不省人事的病证而言。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张景岳解释说:“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命为厥”。从此来看。厥证与中风确有其相似之处。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汉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论述中风时,明确指出:“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以及“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等证以后,历代医家则渐渐注意把中风与厥证进行分辨,分别论治。概括地说,厥证有气厥、血厥、痰厥、食厥、暑厥等不同。中风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等证之别。厥证无论青、壮、老年人皆可发生,主要是一时的气机逆乱、升降失常而发病,故经过自身气血的调节或用针灸、药物等帮助调节,大多可恢复正常,不遗留后遗症。中风则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是正气内虚,肝肾不足,肝风内动,或兼受外风引动内风,致使气血痰浊蒙蔽清窍、流窜经络而猝然发病,证情急重,如箭石之中的,故称中风。因病情比较严重,故治疗亦较困难。其中络、中经证,病情较轻,经过适当地治疗,其口眼㖞斜、肢体麻木或轻度的肢体不遂等症状,尚可逐渐恢复。其中腑、中脏之证,病情较重,虽经抢救治疗而得生者,也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后遗症。

治疗厥证首要分辮虚实,实证可用通关、开窍、理气等品,虚证可用益气、回阳、敛阴等剂,不论虚实均可配用针灸进行治疗;病人清醒后,结合气、血、痰、食、暑等的特性和特点,进行调治。治疗中风则要先分清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中经络者可用熄风化痰,活血通络,调肝益肾等剂治疗。中脏腑者又要分辨闭证、脱证。闭证可用取嚏通关,芳香开窍,清心醒神之品治疗,脱证则须扶正固脱,益气回阳等剂进行救治;不会吞咽者,可用鼻饲法。

一般说来,厥证比中风病情为轻,故较易治。中风比厥证病情深重,故较难治。但厥证亦有一厥不起者,故对厥证也不可轻视。

总之,在汉代张仲景论述中风之前,厥证与中风的分别不甚清楚,张仲景以后,历代医家对两者的分辨越来越注意。结令近代医学来看,厥证可见于休克、虚脱、中暑、低血糖症、高血压危象、癔症等疾病。中风则主要见于脑溢血或脑血栓形成以及面神经麻痹等疾患。

校对:一  心

一心一醫

祖国医药文化传播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阴三阳源流
浅析伤寒阳明病与温病阳明病的异同
[转载]吴鞠通以“血络”与“气经”病位之异而制络病方心法述评
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扶阳三法
浅析大柴胡汤
当归四逆汤辨治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