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接诊一名90后糖尿病患者的反思

如今,18岁到28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叫“90”后,就在大家都在谈论佛系,自嘲自己是“中年老少女”“油腻的中年男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90后”已经开始得糖尿病了?据最新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且糖尿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百科名医

糖尿病是因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不足于分解摄入的糖分造成尿液中糖分增高,有I型和II型之分,特征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人消瘦90后得的主要是II型糖尿病。

“一般来说,II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目前糖尿病的患病年龄正逐年下移,30多岁患病的患者非常多见,20多岁就发病的患者也不少”——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糖尿病专科副主任医师杨川

那么糖尿病年轻化,普遍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营养过剩,缺少运动

在我国,许多年轻人都是“应酬族”,他们的特点是:吃得多、坐得多、动得少,加之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大吃大喝,容易导致营养过剩,促使胰岛每天都在过度工作。久而久之,胰岛负担过重,使得血糖不能正常控制,糖尿病也就在这类人群中多发。尤其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

盲目减肥,不吃主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白领为了保持身材会选择“不吃主食”。其实从医学角度讲,“只吃菜、不吃饭”非但不能瘦身,反而会伤害健康“只吃菜、不吃饭”的方式会导致饮食中油多、蛋白质多,热量猛增,容易患上糖尿病。

与抑郁症有关联

抑郁症和糖尿病的发生,与白领长期处于焦虑的生活状态密不可分。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促使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大量分泌出“应激激素”,使血糖升高,长此以往,引发糖尿病产生。此外,长期生活于焦虑状态下,极易诱发抑郁症。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可能得了糖尿病呢?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 1、 经常疲倦、乏力、虚弱、头晕
  • 2、皮肤干燥瘙痒,用止痒药无明显好转者,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经抗炎、抗真菌治疗无效者。
  • 3、皮肤易患化脓性囊肿、痈、疖、疮等且不易治愈以及久治不愈的伤口感染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者。
  • 4、皮肤感觉异常,四肢麻木、感觉迟钝,有蚁爬感、套状感觉异常,烧灼痛、针刺痛等。
  • 5、近期视力迅速下降或有雾状感,白内障进展迅速。
  • 6、不明原因的肢端溃烂、坏疽。
  • 7、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者或常有空腹感。

以上症状,你中了几条?如果符合大部分症状,请及时去医院检查。

比糖尿病更可怕的是并发症

一位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之后,不干预生活,拖了十年之后,最终发展成尿毒症,保守治疗都起不到治疗效果,只能进行透析。或许是出于经济压力,这位患者拒绝了治疗。

有数据显示,糖化达标率每增加1%,其并发症的患病风险就会减少20%—30%。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比患上糖尿病更可怕的是由此引发的并发症,就目前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水平来讲,大多数都不能完全的康复,越早发现并发症,越早治疗,效果也会越好。具体而言,包括烂脚、大血管病变(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变、高血压等)、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衰竭、糖尿病酮症等都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所以糖尿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重在预防。那么我们如何预防?

管住嘴,控制体重

从某种角度来说,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所以,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很重要,少吃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少油轻盐,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和饮料,保持体重指数在BMI(身体质量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在18.5-23.9。

迈开腿,保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利于消耗过多的热量,防止脂肪囤积,运动贵在坚持,每个礼拜坚持4—5天,每天坚持40—50分钟的运动时间,散步或慢跑会是很好的选择。

敞开心,科学减压

紧张焦虑的时候及时调整,倾述,听音乐或短途旅行。偶然放空心情,生活依然一片美好,面朝大海,出暖花开。

糖尿病并不是洪水猛兽,它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未雨绸缪,积极预防,最后祝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并发症糖尿病足?
确诊糖尿病后,多久会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的危险信号?
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这些你都知道吗?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是不是得了糖尿病的人到最后都不可避免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