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海蓬莱罗浮山 朱明辉真七洞天(下)


罗浮山山势雄伟壮观,植被繁茂常绿,林木高大森古,以神仙洞府超凡脱俗的特色吸引古今无数的仙家名人和游客。


历代诗人陆贾、谢灵运、李白、杜甫、李贺、刘禹锡、韩愈、柳宗元、苏轼、杨万里、汤显祖、屈大钧等,都留下经典的文赋和诗咏。


罗浮山的“师雄梦梅”“东坡啖荔”“安期天饮”“稚川炼丹”“仙凡路别”“花手游会”“洞天药市”“天龙王梦”等不少的传说,神奇幽胜,风流华夏。


明代刘伯温大师曾二度登罗浮,测出:“真龙横卧罗浮峰,百里盘恒豪气冲。”孰是孰非?果或弥真。


罗浮山 採自《罗浮山志会编》(罗浮山)


李思聪《洞渊集》卷二曰:“第七罗浮山,高三千六百丈,洞周迥五百里,名朱明辉真之天,即蓬莱之岛也。尧时洪水浮海而来,博于罗山,二山相合,故曰罗浮。抱朴子葛洪炼丹得道处。


两山共有四百三十二峰峦,九百八十条瀑布。


观源洞 採自《罗浮山志会编》(资料图)

朱明洞景区由象山、狮山、梅花山、马山环抱而成。洞境林木苍郁,植被覆盖率90﹪,而且洞内有洞,大洞套小洞,朱明洞内套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青霞洞、两仪洞、观源洞、梅花洞共7个小洞天。


石刻题词,所在多有。洞内建有冲虚古观、朱明亭、东坡亭、旷心亭;还有遗履轩、仙人卧榻、飞来石、蓬莱径、洗药池、炼丹灶、元帅楼、白莲池、会仙桥等名胜古迹。


朱明洞 採自《罗浮山志会编》(资料图)


朱明洞位于罗浮山南麓,全称为“朱明耀真洞天”。唐天宝元年(742)朝廷命有司筑百尺坛于罗浮祀山神,遣道士申太芝祭罗浮。申太芝找到朱明洞口,下视无底,云彩烂漫。


葛稚川移居图 王蒙 元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资料图)


冲虚古观在朱明洞口。东晋咸和年间,葛洪来罗浮山,筑灶炼丹,著书讲学,创道教灵宝派,于是声名远播,前来学道的人众多。


葛洪分著书立说,留下了《抱朴子》内外篇116卷、《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集异传》《金匮药方》等著作。南宗七祖白玉蟾亦曾隐修冲虚观,称“此时大显,遂兴观像”。


三清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冲虚观坐北向南。主体是一套四合式庭院木石建筑结构,包括山门、正殿和两廊。主体建筑两旁为百余间平房和两层楼的道士宿舍、膳堂、库房等附属建筑物。


总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正殿供奉玉清、上清、太清尊神,大殿左侧为葛仙祠,右下侧为黄大仙祠。观内有长生井,由康熙年间道士张妙升所凿,为罗浮三大名泉之一。


观后右侧有葛洪炼丹灶、洗药池等古迹以及后人所建的。


黄龙观(资料图)


黄龙观,号称广东第一大观,位于罗浮山西南麓,玉女峰之下,是罗浮山著名的十八洞天奇景之一。


曾为葛洪西庵故址,又是南汉王刘鋹于大宝二年(959)所建天华宫,宫左侧建含阳门,右侧为起云门、云华阁、甘露亭、羽盖亭、龙穴石迹等。清康熙中,冲虚观道士张云仙建黄龙观于祠旁。


90年代初,香港青松观全力重建黄龙观,新建的黄龙观规模宏伟,建筑面积远远超过冲虚观。观内有三师大殿、三清大殿、妙莲池等富丽堂皇的殿宇观舍,成为华南一带道教全真龙门派占地和建筑面积最大,宗教文化氛围最浓的主要道观之一。


罗浮山的道教文化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为道教灵宝派的发祥地,在此山修炼的道士众多。


传说早在上古时期,黄帝请灵宝五芽之经于峨嵋山天真皇人,受灵宝龙跷之经于青城山宁封真君,帝行之得道,遂封秘于钟山。后来夏禹于阳明洞天感太上,命绣衣使者降授灵宝五符以理水,檄召万神,得道为太极紫庭真人。

葛玄 採自明王世贞《列仙全传》(资料图)


至三国时,太极真人徐来勒,与三真人以己卯年正月降天台山,传《灵宝经》以授葛玄。


   
“玄传郑思远,思远以灵宝及三洞诸经付玄从弟少传奚,奚付子护军悌,悌付子洪,洪即抱朴子也。又于马迹山诣思远告盟奉受。洪又于晋建元二年三月三日于罗浮山付弟子安海君、望世等。


后从孙巢甫,晋隆安元年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遂行于世。今所传者,即黄帝、帝喾、禹、葛玄所受者。”(张君房《云笈七签》

郑思远 採自明王世贞《列仙全传》(资料图)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三曰:葛洪究竟典籍,尤好神仙之道,修养之法。历仕晋朝,身居仕版。留意仙道,乃求为句漏令,欲就丹砂之便,修炼大丹,冀得成就。


却就仙公弟子郑思远,传受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阶秘录、九丹指要。后拥妻子登罗浮山立坛,昭谢天地,服饵大丹,举室升仙。


青霞洞 採自《罗浮山志会编》(资料图)


罗浮山为炼丹修真的圣地,前有葛洪炼外丹于冲虚观,后有苏元朗炼内丹于青霞洞。


据《罗浮山志》载,隋开皇时(531—600年),苏元朗者来罗浮,“居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及所授《茅君歌》,又发明太易丹道为《宝藏论》。


弟子从游者闻朱真人服芝得仙,竞论灵芝:春育、夏赤、秋白、冬黑,惟黄芝独产于篙高,远不可得。


元朗笑曰:灵芝在汝八景中,盍向黄房求诸。谚云,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生至宝,此之谓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


地仙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罗浮山志》说,苏元朗“又以《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强潜通诀》三书文繁义隐,乃纂为《龙虎金液还丹通无论》,归神丹于心炼”。


也就是说,改外丹为内丹。其言曰:“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


这是内丹的理论基础。所谓修性即是修心,这是师承老庄“养神”心法:修命即固精养气,这是道教独擅之术。苏元朗把道家性说与道教命功相结合,首先明白提出了性命双修,作为内丹修炼的核心。


乾坤子午 明代彩绘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料图)


苏元朗沿用外丹名词,讲述内丹:“龙虎宝鼎,即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室,津为华池。五金之中,惟用天铅,阴中有阳,是为婴儿,即身中坎也,八石之中,惟用砂汞,阳中有阴,是为姹女,即身中离也……中央戊已是为黄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处金,皆本心神,土犹黄芽地。


修治内外,两弦均平,惟存乎真土之动静而己。真土者,药物之主;斗柄者,火候之枢;白虎者,铅中之精华,青龙者,砂中之元气。


鹊桥河车,百刻上运,华池神水,四时逆流,有物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


所论阴阳、八封、四象、五行、铅汞、龙虎,多援引《参同》、《龙虎》。


吕洞宾 明代彩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藏(资料图)


《唐代吕纯阳得道飞剑记》说:罗浮山名曰耀真天,极是好个胜境。这一座山,盘古初分天地时,只有罗山。浮山者,乃是蓬莱一个别岛。为因唐尧之时,洪水九年,把一座蓬莱别岛漂漂浮浮,浮至这个所在,依着罗山而止,故此叫做罗浮山


诗曰:二山合体镇坤元,洪水漂来不计年。玉洞天宽无客到,石潭云净有龙眠。霜秋锦炫丹崖树,月夜琴鸣碧涧泉。我欲凌风登绝顶,一声铁笛叫飞仙。


一日吕洞宾祖师遨游其地,至一庵中,小童献茶献酒,吕洞宾见小童两目内障,止以所余之酒噀其目中,那闪障忽然开明。


吕洞宾乃取出一管仙笔,磨着一块仙墨,遂画着一山于壁,山下作池三口。画毕,飞入石壁中隐去。其后童子以五百岁而卒。


(编辑:灵瑾)




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大洞天之七——广东罗浮山洞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卷一百九十
仙衣化蝶
【国庆特辑】这里有仙风徐来
纪行罗浮山何仙观古道
广东最美的原始森林,一山一水都灵动得不像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