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立秋后的几种常见疾病

        8月7日“立秋”节气一过,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天了,虽然还有三伏天的余热,但毕竟不会那么炎炎火热了,早晚请凉成了立秋后的标配。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其气候特点表现为:空气中湿度减低,而昼夜温差增大。在这个季节,养生和防病治病有什么规律呢?一不小心,健康方面也有“秋后算账”一说。

1. 皮肤病。秋季是各种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其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秋季的皮肤病是阵发性的,发病持续的时间和轻重都是不一样的。秋季预防皮肤病要注意衣物的选择,对于贴身的衣服可尽量选择纯棉的,同时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注意个人卫生。


2. 口腔溃疡。秋季人最容易上火,而上火之后口腔溃疡是最直接的表现了。当然了也有些人表现为鼻子冒火、喉咙痛、发烧等问题。秋季口腔溃疡高发除了由于气候的关系外,还和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秋季要注意多调理,平时多补充水份,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食物,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 咽喉炎。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4. 感冒。立秋后温差大,容易着凉,着凉后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病菌乘虚而入,是感冒的主要诱因。夏秋之交要注意防寒,室内注意通风。身体健康的人,常用冷水洗洗口鼻,有助于预防感冒。


5. 哮喘。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也比较多,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会发生哮喘。由于有哮喘病史的人对大气的温度、湿度等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哮喘。有哮喘病史的中老年人应尽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要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被褥。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


6. 胃肠疾病。夏秋之交多发胃肠疾病,有胃病的人要注意保暖,饮食以温、淡、素、鲜为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吃冷、硬、烫、辣、黏的食物,戒烟禁酒。


7. 呼吸道疾病。季节变化时,呼吸道防御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得病。因此,立秋后应特别注意防范呼吸道疾病和肺病。老幼等体弱者需注意锻炼,加强营养,保持轻松心态也很重要,时常大笑能增加肺活量。


8. 脑血管疾病。寒气与燥邪相结合,使血管收缩,导致脑血管病变增多,容易诱发中风。特别是中老年人,立秋后应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可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进餐时防止过饱,以七到八分为宜。

立秋后的饮食

       少辛增酸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因此要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辣食物,多吃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等酸味食物。多食滋阴润肺食物?立秋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百合、菠萝等以滋阴润肺。另外,因立秋时暑热之气还未尽消,天气依然闷热,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等,此类食物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日积月累

【养生】必须传播的急救药

【养生】秋季的咳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秋时节养生重防病
【中医养身】过敏性疾病治疗的一点心得
春季疾病预防
如何有效降低哮喘发作的机会
为什么秋天伤肺,会在冬天生病?
这些居家用品易伤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