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安行:我们这一代艰苦创业的胜泥人

编者按:对于很多人而言,“小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一些上海人来说,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四五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从都市走向山村,生产军工,一呆就是十余年。岁月无情,曾经的少年已然两鬓双白,回想起当年的奋斗历程,却依旧记忆犹新。温故过去,才能烛照未来。今天带来原上海胜利水泥厂职工吴安行的文章,听他讲述胜泥厂的生产工作,记录一代胜泥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

口述:吴安行
采访:曹芯、张雪怡
整理:曹芯、张雪怡
时间:2018年10月23日
地点:吴安行寓所
简介:吴安行,生于1943年,上海人。1969年12月26日前往安徽宁国支援小三线建设,是上海胜利水泥厂的一名六级看火工人,曾参与建厂工作,先后担任工段长、厂技术革新小组组长、厂技术科旋窑工艺主管、环保检测、厂生产计划科科长、国家建材总局混凝土协会会员、上海建材局看火工中评委委员(二届)。

我生于1943年,15岁高小毕业,次年就在上海水泥厂工作了,南北马达间、电工,我几乎都学了一遍,现在回忆近五十年前的事情,还是有些困难的。

1969年的时候,国内国际形势都很紧张,毛主席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上海水泥厂也动员,开始宣传我们去三线,国家要建设小三线,我们要去给三线建设做配套。一个是老厂援建新厂,还有一个是小三线要建厂,自然是需要水泥的,宁国县那时只有一个土法生产的小厂,小窑小磨的,不能满足需要,从上海拉水泥过去又太麻烦了,所以1966年末我们开始选址建厂、选矿山。我们找到了大小海螺山,那个矿可好了,是冰川时期的,年代久远,生产水泥用的矿石我们一般要求碳酸钙不低于50%,它的含量很高,有50%以上,有害物质比较少。当时这两个矿的储量也不小,一个是一亿多万吨,另一个是一亿五千万吨以上,而且在水东,离厂区六七公里左右,还有备用矿,储量近亿吨。1969年12月26日,我接到命令,响应毛主席号召,我和小东北齐庆久两个人激动地坐上了去安徽的车。

来到宁国

去宁国,我到现在也还记得当时的心情。尽管道路很不好,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像舞蹈厅,一路上又看到许多交通事故,可我们是激动又兴奋的。我们在湖州睡了一夜,住在红旗旅馆,那天晚上下雪了,我们也浑然不觉得冷,因为是第一次去安徽、去三线,还是毛主席生日当天,我们实在开心极了,吃好晚饭就立马跑出去转转,我记得我还作了诗,我说“窗外面雪花纷飞,我们内心热火腾腾”。第二天一早,雪停了,我们继续赶路。

经长兴,路泗安,过广德,到百堤,进宁国。我们路过了河沥溪大桥,“小小宁国县,大大河沥溪”,风景真的很漂亮,现在看来都是旅游区了。那时候觉得这桥又高又大,年代又久远,有牌楼、有古楼,真是山清水秀。到了目的地,已是傍晚,我们的车从山门桥开进去,当地人没见过这东西,围着我们问“它吃馍家伙啊?”,安徽话说“什么”就是“馍”,问我们车吃什么呀?好像夹道欢迎我们似的。

我喜欢这里,这里风景好,东西也便宜,小核桃两毛三一斤,甲鱼、黑芝麻四毛钱一斤,毛鸡肉七毛三一斤,也不用买鸡蛋,因为一块肥皂就能和老乡们换好几个鸡蛋来。我们是自己带的铺盖和发电机,第一天晚上住的牛棚,其实牛很乖,也不闹人,安安静静地吃草,就是臭了点儿,后来在这里住就有很多老鼠吃我们的小核桃,不仅偷着吃还偷着跑,还要把我们的包咬出洞来,我们只好再补。好在第二天施工队就给我们把临时住的地方建好了,竹子搭的上下铺,一间房能睡十几二十个人,我们立马就开始投入工作了。

那时有个口号,叫“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投产”,设施困难没有维持多久,就建起了宿舍,还有小卖部,财务报销的地方,七七八八专门建了一排,近10间,西北面尽头还有一个高大的汽车棚,给汽车做修理和保养。大概是1970年的时候,电器走火,一把火都给烧了,六七月份的时候又发洪水,把我们生活用的水库给冲移动了,又给我们造成了一点影响,上海的领导还专门来慰问我们,派表演队给我们表演节目,我们很激动。

作为一名胜泥的看火工

1970年11月份左右,厂建好了,一边调试、一边试验、一边验收,一边做生产准备,然后开始了生产工作。作为一名看火工,我的主要职责就是烧窑。对待工作,我一是一,二是二。但有些人就不这样,他们该做的工作不认真做好,以至于别人也不愿意接他们的班。身为工段长,我曾处理过相关事宜,遇到这样的工人,我劝导他做好工作再下班,如果他不做好便不让他下班。因为他下班了,烂摊子就是接班人的。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好商量不商量的,该你做好的就得做好,不做好生产出事就由他负责。而且看火工作为厂里最重要的工种,产品质量好坏皆与看火工相关,这样的事情更不能出现在看火工上。

面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我总是实事求是。有一次,我因设备问题与厂里技术人员发生了争执。当时窑里的链条出现了问题,致使回料现象严重,我便与他们讲,链条出现的问题是交换器的造成的,部位没调对。技术人员解释这么做没有错。然而出问题就是问题,正义面前,不行就是不行,得按照我说的办。我不在乎他是工人还是大学生,我就是一个烧窑的。之后,技术人员反过来问我是什么道理。我对他说,他基本东西没有掌握,链条总的面积确定后要看哪一个部位,最需要人为减少阻力。这当中,链条面积比重量面积,密度要平衡,该重的地方要重,该稀的地方就要稀,物料通过才能该快的地方就快,该慢的地方就慢,就不会产生回料,他听了之后就不说话了。我的意见得到认可,统一生产问题也随之解决。

我们厂的工人主要分为三个年龄段,一是年纪大的骨干工人,他们当时都50岁以上,如果他们现在还在的话,大概要一百岁出头了。二是中年工人,大多40多岁。三就是年轻的工人,大概30岁不到。我算是年轻的,上泥厂来三线的共四名看火工,分别是王宗楼、刘关龙、龚明达和我。在预备生产的时候,我们主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本人工作主要是看火,就是烧窑的。因为年轻、踏实、肯干,又有技术,所以担任了工段长,同时兼任经营小组的组长。工大毕业回厂后,为解决生产问题,厂里成立一个技术革新小组,任命我任组长,这个革新小组当时还有一部分电大同学,焊接二厂部分年轻技术骨干参与其中。我在技术科主要负责窑的工艺管理和环保检测,还有信息交流。因为信息交流这个工作,我出差的机会比较多。全国各地大中水泥厂,该跑的都跑过。当时我们国家的经济还不像现在这么好,国家层面的交流会是每两年开一次,并进行对口检查。每个厂要给检查组汇报矿山、设备、质量、环保、工艺管理等相关情况。由总局牵头,每个组厂长负责具体查实,并进行南北交替。我参与过两次,都是代表胜泥厂去的。交流会的议程是先汇报成绩,后检查交流。其中检查是报表、现场、实物检查,也就是设计检验机构检查。对于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给予批评整改。因是国家牵头,所以我们去时有车子接送,吃住都不花钱。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看看名胜古迹,算是一门美差事。通过这种交流机会,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知晓了别人的技术、设备管理、工艺管理的相关情况。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厂要扩建成大厂,但是大厂要怎么搞,上面也没有定调。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厂里认为湿法比较好,因为湿法产量稳定、质量好,环境也好治理。但也有人认为干法好,因为干法产量高,且工艺简单,唯一缺点是质量不好且不稳定。但后来在建设的过程中,河北唐山的冀东水泥厂投产了,他们从日本引进了SF窑、干法分解窑。这项技术解决了干法质量不好且产量不稳定的缺点,不得不承认,日本在这方面算是为我们做了很大贡献。现在,我们国家湿法基本都改为干法。为什么呢?因为它产量高且同时解决了产量问题与质量问题。我们原本生产一公斤水泥熟料,需要1450大卡左右量,用了这种方法之后,大概只需要一半左右。就比如,我们厂原来的小窑,它一个小时大约生产9吨的熟料,一台窑一天约220吨左右,一年三台窑可以生产24到25万吨,需要1200人左右,现在宁国厂的φ4X60MSF小窑使用这项技术,多了一个分解炉,一个小时便能生产167吨,一天就能生产4000吨,一年就有150万吨,需要400人。与之前相比,那可是天差地别啊。

勿忘种树人

海螺水泥诞生有偶然性和必然性,水泥企业的勘定、设计、施工、安装、调试、投产规律基本相同,就我国湿法小型厂而言,在设备调试、磨合生产阶段,一般熟料标号在400号左右就不错了,而胜利厂φ3.1/2.5x78M#/窑,一台老旧的上海型回转窑,试生产出窑的第一炉熟料标号竟达500多接近600号,一下在建材行业炸开锅,突发的偶然性意味着胜利厂海螺水泥一投产就进入了优质、高标号行列,上海宛平路建科所、国家建材总局研究所检测中心立马来人带设备重新检测,取样重新化验、建材所重新取样小窑试烧,一切结果真实无误,所得成果信任可靠,且保留相当提升空间,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根据国防科研要求,各方协同努力,使海螺水泥一步一步得更高,这是必然的。

海螺水泥这块招牌的出名耗尽了多少人的辛酸汗水。在一片赞叹声中海螺没有止步。根据国防建设、科研机构等都需要更高标号的水泥熟料,所以当时都希望我们能够烧出更好的水泥熟料。虽然苦,但全厂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致,为烧出更好更高标号的水泥熟料。磨料要磨得越细越匀,配比要越准确越好,用小磨试磨小炉烧,最后再到窑里面烧。在磨水泥的时,需要往里面加入助磨剂,助磨剂能够使得水泥润滑度、流动性更高,更加的润滑畅通,但太细也不行,太粗也不行。为了烧出好熟料,我们一个人烧窑,一个人专门检查窑衬。烧的太大也不行,烧的太小也不行。烧窑过程真的很困难、很不容易。烧的时候,各部门都在一旁,一有问题立马过来。有时候磨制水泥相关部门的专职人员就等在边上,等出了磨子,便立马检验,检验合格之后,迅速用飞机带走。后来,因为在5000吨水压机上成功使用海螺高标号水泥代替了钢筋,我们海螺水泥名声大噪。

海螺牌水泥支持了国防建设、科研建设、经济建设,给国家带来的收益,带来了益处,海螺人也因此获益不少。我为什么要提这些呢?就是希望他们不要忘记我们这些种树人,栽树人。我们是海螺水泥的开山者,前人载树后人乘凉,现在海螺水泥给国家各方面都带来了效益,海螺水泥以后定会走得更高更远,但希望他们在一路前行中不忘历史,不忘我们这些种树人。

回首过往,细数岁月,可知我从15岁起工作,在上海水泥厂工作十年,在胜利水泥厂工作17年,回沪后在吴淞水泥厂工作13年,1993年我光荣入党,退休后在社区党总支担任总支委员、一分支书记(三届),由于工作努力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志愿者。这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是一场珍贵的旅行,它带着我走遍了全国各地。这50年中,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使我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名大专生。同时,我也努力工作回报党与社会,这50年来,共培养将近十个徒弟。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组织,感谢党,感谢组织,我都没有忘记。

(原载任光淼主编:《追忆胜泥足迹  难忘辛勤耕耘》,2018年印刷。鸣谢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子和弃子
海螺水泥:我的前半生——巨头诞生之路!
市场的中期趋势!
“海螺水泥”深度分析,未来业绩还会增长吗?目前估值高不高?
海螺水泥:3000亿隐匿霸主
【拙诚雅叙】第177期:复盘水泥行业龙头海螺水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