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印:以刀为笔,铭刻汉韵雄风

在中国传统印文化中,汉印的地位,堪比诗歌之于盛唐,书法之于魏晋。

汉至魏晋时期,中国篆刻史上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汉印,以其质朴雄浑,敦厚大气的风格,垂范千年,为历朝历代制印的典范。而今,持一枚汉代风格的石印,濡拓朱砂印泥,往宣纸上微微一扣,千年的汉韵雄风,便似乎透过缪篆印字,飘忽而来……

始于缪篆,平正入印

汉印使用的文字称为缪篆(miù/móu zhuàn)。在汉代初期,缪篆便开始逐步形成,至王莽时期已十分成熟,并被确定为一种书体。

其在当时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文字,它结体匀称,笔画平正、丰满,并可以通过笔画的屈伸、减省、挪让、穿插等种种手段来达到入印的和谐。

缪篆的笔画保留一些曲斜的笔画,并特意加强弯曲、特意舒伸,其神意犹如汉舞中之长袖、汉隶中之波磔,极尽舒展煽情。特别是曲斜笔画的旁边留有一小块红底,夺人眼球。

曲斜之动、留红之静,成为汉印中特别精彩之处,可称作“印眼”。犹如诗中之“诗眼”,画中之“画眼”。

杜延平作品

古拙天成,反璞归真

汉印的风格端庄典雅、质朴浑厚、朴拙天成、方中有圆、刚柔相济;粗细相同而疏密得当;拙中寓巧而自然舒展;增减笔画而不违六义;挪让屈伸而巧拙天成;轻重疏密而虚实呼应;朱白相间而趣味横生。

在汉印章法之美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之美。这是一种朴素的、坦然的自信之美。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缪篆出自正格,不加修饰,章法平均摆放团聚。这是汉人最常用的章法,也是汉印最让人动心的高级形式。

杜延平作品

一代之风,见诸方寸

在中华文明正源生成的先秦时期,文化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使得印章形态、风格多样,这一时期制印人不被规矩所缚,形式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这也导致了章法上的粗制滥造。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家思想便一跃成为汉朝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必然影响了汉印的制作。

因此,汉印最大的特征就是端正工整,规规矩矩,在章法上也自然而然地是任疏任密,各文字各占地位,互不侵扰,笔画上也多是横平竖直,处处透着规矩劲。

杜延平作品

续写汉韵 今人风采

汉印之美,是四百多年中多少代、多少人的心血智慧所成。汉印不光是古代印章的典范,其美学价值更是有着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今人多承接汉风,以汉印为模范,以刀为笔,续写着质朴雄浑的一代印风,杜延平便是其中佼佼者。

作为临社名师堂的导师成员之一,杜延平篆刻作品工、写兼善,承接古风,又映照当下,书法及篆刻作品多次发表在专业报刊,除了实践之外,杜延平堪为学人典范,其出版有《中国篆刻百家·杜延平卷》、《篆刻边款艺术》(合著)、《杜延平篆刻作品集》、《印章收藏与投资》、《契文斋藏印·杜延平刻心经卷》等专业著作,学识之渊深,可见一斑!

临社文化—临社云课堂-杜延平铃印精髓的《汉印基础》课程即将上线,课程将梳理汉印风格,深析制印的摹法与刀法,见真章于方寸之间,堪为金石爱好者进阶之路的经典教学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篆刻系列讲座--【1-10】章
篆刻实际操作第一课:临七方汉印
篆刻学
小磨堂读印杂记
篆刻讲座:章法分布50例
篆刻入门:字法、篆法、章法、刀法怎样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