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脏调养系列---心主神明

关于心、肝、脾、肺、肾的“五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中医的脏腑名称与西医的脏器虽然相同,但是在生理、解剖、病理等方面的含义却有极大的差别。在西医理论中,哪个脏器出了问题就单独进行诊治,而中医“五脏”是一个生理、病理上的综合概念,注重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在诊治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心病还需心药医,中医所说的心与西医的心有什么不同?心病又有哪些症状表现?又该如何对症治疗? 神农本草堂中医大讲堂为您答疑解惑。

中医对心的生理功能描述

西医的心即指心脏,心病主要指冠心病、心梗等疾病。而中医所讲的心病,基本包括了西医讲的心脏疾病,和部分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病变。

1.心主神明——相当于部分大脑皮质的功能。《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忧愁思虑则伤心。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2.心主血脉——相当于部分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内经》诸血皆属于心。心者,其充在血。

中医心病的症状及治疗

心阳(气)虚弱证

[症状表现]

以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为主证。兼见面色苍白、喜出长气、舌胖嫩,为心气虚;兼见心区憋闷、心痛,为心阳虚;兼见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心阳虚脱。

[西医对照]

心阳虚是指心脏生理性搏动力量相对较弱,近似于西医所说的窦性心律不全,如脉率不齐、搏动缓慢、搏动无力、血压过低等。心气虚一般指的是心脏自身生理性代谢失常,近似于西医所说的心肌梗、心肌炎、室性心律等,属心脏自身病变引起的症状。

[发病机理]

本证多因久病体虚,或精神刺激等,损伤心气、心阳。

[治疗大法] 温补心阳,益气通脉。

[对症方药] 参附汤加味。

心气虚:可用四君子汤加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以养心安神。

心阳虚:可用瓜蒌薤白桂枝汤以通心阳,可加蒲黄、五灵脂、丹参、桃仁以活血。舌淡苔白润或腻,脉结,是心阳为痰浊阻滞,宜用温胆汤加党参、玉竹以除痰通阳。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所主

心血(阴)不足证

[症状表现]

以心悸心烦为主证。或有易惊、失眠、健忘。若兼见潮热、盗汗、口干、舌尖边红、舌苔薄白或无苔,为心阴虚。若兼见眩晕、面色苍白、口淡、舌淡嫩、脉细弱,为心血虚。

[西医对照]

临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贫血、神经官能症等可见此证。

[发病机理]

外邪入侵传里,或精神刺激,耗伤心血、心阴,或由于其他出血疾患,导致心血不足。

[治疗大法] 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对症方药] 用天王补心丹加减。

心悸,眩晕等心血虚证,可用四物汤加阿胶、柏子仁、益智仁、炙甘草治疗。若心动过速而见舌红无苔,脉细数等心阴虚证,可用生脉散。

痰蒙神明证

[症状表现]

以神志痴呆、意识朦胧、苔白腻、脉滑为主证。或有呕吐痰涎,或昏迷不醒、喉有痰声、舌强不语。若兼痰热,则舌红苔黄,脉滑而数。

[西医对照]

癔病、精神分裂症可见此证。

[发病机理]

因精神刺激、气机不舒,或气郁化火,煎炼津液为痰,痰火交炽,以致蒙蔽神明,狂躁妄动。

[治疗大法] 化痰开窍。

[对症方药] 用导痰汤加减。

痰迷心窍而昏迷不醒的,用温开法(苏合香丸);属于痰迷心窍而舌红苔黄脉滑数的,用凉开法(至宝丹、牛黄丸)。

神农本草堂----五脏调养系列课程(节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五脏调养系列
王洪图讲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论
痰火扰心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第九节 狂病
中医常见心病辨证及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