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报告简讯| 国际顶级髓母细胞瘤专家与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就髓母细胞瘤诊疗研究新策略的探索达成合作共识


2015年12月15日清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交班晨会如往常般于总院6号楼4楼报告厅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晨会迎来了在国际上髓母细胞瘤领域非常出色的两位国外专家---Dr.Michael Taylor和Prof.Brandon Wainwright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著名神经病理学家吴浩强教授的到访。本次来访的目的在于就髓母细胞瘤诊疗新策略的探索与我科达成合作共识。



在神经外科胡锦教授的主持下,Dr.Michael Taylor与大家分享关于髓母细胞瘤的研究成果及治疗心得。



随后Prof.Brandon Wainwright讲述了如何基于髓母细胞瘤PDX模型探索治疗策略,开阔了神经外科医生及相关研究者的视野,引起了大家的提问和讨论。


会后,神经外科周良辅院士、胡锦教授、张荣教授、姚瑜教授等与吴浩强教授、Michael Taylor教授、Brandon Wainwright教授进行了简短地讨论交流,使各方互相之间对临床与科研工作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PART 1
Taylor教授主要对髓母细胞瘤诊治的三点内容做了讲授


1
髓母细胞瘤的四分型


髓母细胞瘤的病理类型在分子水平上可以分为四个类型:Wnt、SHH、Group3和Group4。每一种类型都有其对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其中,Wnt型的预后最好,而Group3和Group4相对最差。换言之,髓母细胞瘤在分子水平上可理解为4种疾病,在治疗策略的选择上应有所分别。Taylor教授提到,许多研究者开展临床试验,尝试各种放化疗方案来提高复发性髓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然而这些研究是基于“所有髓母细胞瘤是同一种疾病”的观点而开展的,Taylor教授认为这样的试验缺乏严谨性,因为髓母细胞瘤4种分子分型的预后并不相同,若试验中入组的Wnt型患者较多,则会造成该试验方案有效的假象;若试验中本来预后较差的患者如Group3和Group4型比较多,则会显示该方案效果较差。因此,Taylor教授指出,应针对于不同亚型对治疗做出调整。


2
复发性髓母细胞瘤的基因改变

复发髓母细胞瘤与原发时相比,基因也会产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如复发肿瘤会丢失MYCN扩增子等,因此治疗策略也应随基因型的改变而有所区别。


3
未来诊治的趋势

基于上述分子病理4分型及复发髓母细胞瘤发生基因型改变的理由,Taylor教授提倡,在未来,对复发髓母细胞瘤患者可实行组织活检并行nanostring测序,以确定分子分型及基因变异情况,再为患者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PART  2
Wainwright教授讲授了如何利用髓母细胞瘤PDX模型探索治疗策略。



PDX模型即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s-人源移植物模型。Wainwright教授提到GDC-0049药物治疗髓母细胞瘤时会因为Gli2基因的变异而快速产生耐药性,而IPI-926药物则会有更好的效果。基于患者不同的基因表达情况会影响药物疗效,Wainwright教授提倡用药因人而异。可采取的策略是将患者的髓母细胞瘤取下直接移植到小鼠颅内,构成原位肿瘤模型;然后结合Taylor教授所述的测序技术,来确定肿瘤的基因变异位点,并利用“靶向药物网络”来筛选靶向抑制剂用于治疗PDX小鼠,期间通过MRI及临床症状来评估肿瘤的生长及药物的有效性。最终挑选合适的药物用于此患者的治疗,如此可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Taylor教授讲授的“基于髓母细胞瘤四个亚型的nanostring测序”以及Wainwright教授讲授的“利用PDX模型发掘靶向药物”都与目前精准医疗的理念相一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将值此机会与到访专家们开展深入合作,努力走在国际前沿领域,探索有益于髓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新策略,造福广大患者。


到访专家简介

1
Michael Taylor教授

Michael Taylor是加拿大儿童疾病医院(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的神经外科医生、The Arthur and Sonia Labatt脑肿瘤研究中心PI、SickKids研究所的发展与干细胞生物学高级研究员、以及多伦多大学外科及实验医学与病理生物学科教授。Taylor教授临床上擅长儿童神经肿瘤手术,在研究上致力于儿童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细胞瘤的研究,尤其在髓母细胞瘤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顶尖地位,不断探索和推动实施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文章发表在《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Oncotarget》等杂志上。


2
Brandon Wainwright教授

Brandon Wainwright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主任,澳大利亚Genome Research Facility董事会一员,长期致力于脑肿瘤及皮肤癌的基因研究。文章发表在《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Oncogene》《Human Molecular Genetics》等杂志上。


3
吴浩强教授

吴浩强教授是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著名神经病理学家,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肿瘤分类共识专家组专家,参与制定世界卫生组织的 2007年WHO神经肿瘤新分类。吴教授与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为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研究给予了很大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术视频| 华山医院张义教授:后正中入路延髓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
专访 | 邱晓光:儿童脑瘤分子分型未来可期,诊断性放疗不宜用于生殖细胞瘤治疗
【病案分享】脑水肿/脑积水,难道只能用甘露醇?
胶质瘤复发患者和家属的医疗选择
中国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管理及预后分析
健面谈 | 当生命之花遇到脑胶质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