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朴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人参汤(第六十七方)

 

古朴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人参汤(第六十七方)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这个方子,没有桂枝,在伤寒论叫做理中汤,在金匮要略叫做人参汤,可能根据治疗不同的症状,名字发生变化。 

伤寒论里面治疗霍乱=====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下有作汤加减法=====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里面治疗胸痹=====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病,条文说的很清楚。太阳病,外证未解,就是还有桂枝证。有外证,先该解外,这是正治。但是这位医生确有点不耐心,急着用下发,而且是数次,好几次。遂,结果是协热而利。这个“协”,在很多古本是写作“挟”。我看“挟”有道理,有要挟的意思。把邪热一起要挟起来往下走。

结果是利不止,拉起来没完,而且心下痞硬。这个痞硬,是所谓的人参证。拉的,把中焦的有形之物拉没了,而且把中焦的元气也随之而泄。本来肚子里面有一团真气,就像一个打了气的皮球,结果是气放掉了,前后都瘪了,所以患者自己觉得自己肚子硬邦邦的。这个分析,只是自己瞎理解的!

表里不解者,这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太阳太阴合病。表用太阳,里有太阴。那么桂枝人参汤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表里双解的方子。

这个方子理解的方法很多:

人参甘草补津液气血,干姜白术温阳燥湿,一起构成理中汤的架构。

桂枝甘草,合在一起是桂枝甘草汤,既起到解表的作用,也可以振奋心阳。

同时,甘草干姜合在一起就是甘草干姜汤,温补中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和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区别。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34 条,好像是说医反下之,应该是一次,而不是数下之。下的结果,也是利遂不止,但是后面的症状不一样,虽然说表未解,但是有:脉促、喘而汗出,一派热像。

所以很多医家总结:

34条的葛根黄芩黄连汤是热利,163条的桂枝人参汤是寒利,完全不同。具体区别的方法就是:葛根黄芩黄连汤之热利的大便很臭,桂枝人参汤的寒利则无味。当然配合,心下痞硬、脉促、喘而汗出等症状,不难区别。

从这个方子,想到现代常用中成药理中丸和附子理中丸。如果没有表证,那么就不需要用桂枝,直接去掉,或者加附子,大补元阳。这两个成药可以看成是现代家庭药箱的镇箱之药。

好长时间不写了,手有点生,呵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类方讲伤寒》——柴胡类方一
张仲景寒热错杂证整理与运用
续命汤
《伤寒论》太阳病下利条文及方药整理分析
第八讲 宋柏杉:从无字处看症状
干货精华归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