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家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要慎重

        跨流域水资源的调配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途径之一。目前东线、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已经启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及第一期工程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由黄河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作出,并经水利部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在2010年正式施工,至2050年完工。计划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建引水枢纽7个,输水线路508km(其中,隧洞490km),年输水170亿m3至黄河玛曲段。工程静态投资3040亿元(2000年价)。

      西线工程建设规模、难度都是当今世界之最。它关系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调整和治理,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反复论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作出科学决策。笔者认为,目前在工程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可持续发展及工程面临的风险等方面,还需要慎重研究,不可仓促定案。现就几个问题提出商榷。

        一、西线工程可调水量有多少?

        《方案》框算:通天河侧坊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124亿m3拟调水80亿m3;雅砻江阿达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71亿m3,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5个引水枢纽年均径流量为76亿m3,拟调水40亿m3。以上三条河流引水枢纽径流量合计271亿m3,计划调水170亿m3。乍看似无问题。但由于没有考虑年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可利用率,调水量被高估了。河川径流量是调水量的基本依据。但河川径流量中2/3为洪水径流,通常不易为人类所利用,而只有其余的1/3-1/4的河川径流量即稳定径流量或基流量可供人类利用。由于水库调蓄,约使天然基流量增加15%,使基流量的比例提高到35%-40%。基流量利用的上限不宜超过60%。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特殊气候与地理环境,三条河流引水地年内丰水季节与枯水季节径流量的变化很大。据中国科学院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综合考察队调查:在长达7个月的枯水季节(11月至次年5月)各引水枢纽河川的总径流量只有59.67亿m3,其中通天河直门达为23.9亿m3(占年流量19.2%),雅砻江甘孜站为16.27亿m3(占年径流量22.9%),大渡河足木足站为19.5亿m3(占年径流量的25.6%)。这一持续的低水流量是稳定径流即基流量。以此框算全年基流量为102.29亿m3,如加上水库调蓄量27.2亿m3,则基流量为129.5亿m3。如按基流利用的上限60%计算,可调水77.69亿m3。考虑到调水地区下游人口密度较低,把调水量占基流量比例提高到80%,则调水量为103.6亿m3。与规划调水量170亿m3仍相去甚远。

       其次,可调水量中没有估算枯水年和丰水年年际径流量的变化。年际径流变差系数通天河直门达为0.25,雅砻江甘孜为0.14,大渡河足木足为0.15,加权平均为0.19。19%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加剧了调水量的不稳定性。再次,各引水枢纽集水面积实际上小于参证水文站集水面积,因此河川引水枢纽径流量实际上小于参证水文站径流量。

          《规划》称:通天河各引水枢纽与参证站直门达集水面积比在90%以上,雅砻江阿达引水枢纽集水面积与甘孜站集水面积比在85%以上,大渡河引水枢纽与参证站集水面积比为85%以下。照此推算,在271亿m3总径流量中,约有34亿m3左右可能被高估。由于引水河流年内枯水期长,常年稳定的基流量只有年径流总量的37.7%,加之径流年际变化及集水面积计算上的差异等不确定因素,年可调水量将低于100亿m3,比规划少70亿m3。

      二、调水对长江源头及上游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

       是制约西线工程最重要的因素,如调水100亿m3,西线工程将引走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基流量的80%,对长江源头及上游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生衍的命脉,从源头上保护两大河流的水资源是关系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

       目前长江源头及上游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湖泊、沼泽、草原面积缩小,冰川退缩,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荒漠化面积扩大,水流量呈日益减少趋势。据1999年4月的考察结果,长江正源沱沱河沙漠化土地为19508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0.4万km3。青海省副省长刘光说:“长江源头地区的沙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到67%,长江源头平均输沙量1303万吨,源区90%的沼泽干涸,许多河流断流,雪线上升,冰川退缩。从1970年到1990年20年间,冰川后退500米,草原退化380万公顷,沱沱河水量下降,在过去10年中流量下降了20%。

         长江上游的水源不仅来自通天河上游,还来自雅砻江、大渡河上游及若干支流。雅砻江上游冰川已退缩了200m至400m,已呈荒漠景象。同时,其中下游干旱河谷地上限也抬升了200m至400m。大渡河年均径流量自50年代至90年代末下降了14%。长江上游森林破坏使水源涵养能力减少了75%。“50年前长江上游川西滇东北原始森林,其水源涵养能力达4000亿立方米,劫后余生的森林仍能涵养1000亿立方米的水源。”⑤50年代前,川西高原森林复盖率26%,由于过度砍伐,1973-1974年普查已降至13.1%。上世纪末20多年间砍伐有增无减。长江源头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源日益枯竭,水量日益减少,水源涵养力日益削弱,枯水与洪水季节差日益扩大。所以,保护长江水源,保护长江水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西线调水工程位于长江源上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的上游,地处高原寒带、亚寒带及寒温带,海拔3400-4500m,工程区面积30万km2左右,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平衡条件极其脆弱,一旦破坏,永久不能恢复。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工程实施后将改变原地貌,破坏原生植被,缩小涵养水源的高原草甸、沼泽、森林面积,扩大沙漠化荒漠化的趋势,加剧水土流失。使长江上游的水环境更加恶化,从源头上影响长江的造水功能。调水使水库坝下河段径流量减少,河川水位下降,这将增加大气和土壤干燥度,干旱河谷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干旱河谷地将向两岸坡地抬升,威胁濒临险境的森林植被,使生态更加恶化。

        调水计划一旦实施,引水枢纽以下金沙江玉树至渡口900km河段,雅砻江甘孜至渡口600km河段,大渡河斜尔朵至石棉300km河段,在11月至5月7个月中径流量将分别减少36%-23%,而在近坝河段枯水季节甚至可能断流。这一河段本是长江上游原始森林最茂盛的地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过度采伐,已损失大半,目前采取紧急措施予以保护。如受调水影响,径流量将大幅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将对两岸森林植被保护带来严重影响。在地处温带亚热带的山区,一旦河谷中森林植被破坏,谷地温度会迅速上升,造成蒸发量大增,最终导致河谷的沙漠化,加重水土流失。在长江上游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亦将付之东流。因此,西线调水对长江上游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绝不能低估。

       三、西线工程面临地质灾害的巨大风险

       西线工程所经过的横断山脉褶皱构造异常发育,地层褶皱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繁。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都循着断裂走向,沿河宽谷与盆地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断裂带上的陷落部分。通天河上的侧坊引水枢纽,地处玉树、邓柯、德格断裂带,雅砻江引水枢纽阿达、阿安、仁达地处鲜水河地震带。这一带系浅源地震,深度在20公里以内,频率高,强度大。1901年~1976年期间,甘孜、炉霍一带发生破坏性地震18次,其中6~6.9级地震7次(烈度IX度),5~5.9级地震9次(烈度VII度以上)。1973年2月6日炉霍发生7.9级强烈地震(烈度在X度以上)。工程输水线路508km,隧洞490km,无法避开地震带。水库面积合计379km2,多处于断裂中心地带。

      黄委会勘察设计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西线工程不同程度地穿越多条活动性断裂,其位置和方向不可能回避活动性深大断裂的影响。对于深大活动性断裂,断裂带宽度带达到数百米以上,断层变形的规律性及其变形量,特别是工程有效期内的变形量,以及由此引起的隧洞变形与稳定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西线工程区的活动断层中,以桑日麻断裂、鲜水河断裂和甘德南断裂对工程的影响最大,也是主要的发震断裂,应加强研究…。”报告提出要加强监测预报研究,但研究结果如何?有何对应措施,则无下文。可见,工程面临的这一巨大的地质灾害风险,至今尚无法规避与防范。这些活动性断裂地带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可能使深埋地下的输水隧道错位、断裂、崩塌,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乃至中断调水工程的运行。大面积的蓄水工程也可能诱发地震,造成垮坝。万一水库垮坝,对于长江上游沿江城市、乡村以及各级电站相当于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后果不堪设想。

        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济合理性

        探讨当地水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调水工程经济合理性的前提。只有在当地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再实施调水才能确保调水工程经济上的合理性。

        西线工程计划在2050年前完工,静态投资3040亿元(2000年价格),工期40年,估计动态投资应在6000亿元左右(包括利息、物价上升因素以及输水网络建设,施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费用)。假设可调水100亿m3,则每m3调水工程成本达60元。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2030年蓄水工程投资为6元/m3,节水工程4元/ m3;2030~2050年蓄水工程为8元/ m3,节水工程为6元/m3。⑾平均蓄水工程投资为7元/m3,节水工程为5元/ m3。西线工程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工程难度大,输水线路长,造价特别高,每 m3水工程投资为定额指标的8.57倍。调水100亿 m3多耗费资金5300亿元。

       黄河缺水,但黄河水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合理的使用,还存在较大的节水潜力。农业灌溉是黄河的用水大户,据2000年统计,黄河流域面积1298万hm2,灌溉面积433万hm2,综合毛灌定额为7200m3/hm2,耗水311.76亿 m3,占黄河平均径流量的580亿m3的53.7%。水资源本来就非常紧张的北方旱区,但农田灌溉中的损失浪费却相当严重。北方灌区,渠系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如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的灌区都在0.4~0.45之间,甘肃河西走廊灌区一般亩净灌水量比实际需要多出1.5倍。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灌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不少引黄灌区年毛灌溉定额超过7500 m3/hm2。

        据专家估计,若建设和发展节水型农业,全面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可使水分利用率提高15%~20%。在地表水灌区,平均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5,若全面推广渠系防渗技术,使渠系利用系数达到0.65,即可节水15%,以上两项措施合计可节水30~35%⒀照此框算,黄灌区如实施以上节水措施,可节水93亿m3~109亿m 3,相当于西线调水工程的可调水量。如按现行农业节水投资4元/m3计算,节水投资为372亿元~436亿元,仅为西线工程投资的6.6%。而且节水工程建设至多10年即可见效,而西线工程将待30~50年才能逐步见效。为什么要舍近而求远,舍省而求费?由此可见,西线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投资有效性大可商榷。

       五、调水对长江上游水电带来较大的损失

       由于调水后径流量减少及洪枯比的扩大,导致常年发电量减少。以雅砻江为例:雅砻江年径流总量为511.90亿 m3,装机容量2856万kw,年发电量1516亿kw·h,引水枢纽以下600公里河段年减少径流65亿 m3;在枯水季节(11月至次年5月)减少径流量达37.9亿 m 3,只剩90亿m3,相当于常年同期平均水量127.97亿吨的70.3%,相应减少发电量250亿kw·h,损失率为16.6%。据《规划》预测:西线工程调水170亿 m 3,计算到长江葛洲坝,长江干流和支流受调水影响水电梯级共69座,规划装机容量1.3亿kw,年发电量7704亿kw·h,调水后将降至6587kw·h,年发电量减少1117亿kw·h,损失率为14.5%,相当于三峡电站设计年发电量的133%。如以目前上网电价每度0.25元计算,每年损失电费270亿元。

      六、试图依靠西线调水解决黄河水资源匮乏是不现实的

      黄河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严峻,加强黄河上中游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水源,保护水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是当务之急。由于风沙侵蚀,过度放牧,青海省黄河流域退化草地413万公顷,其中已沙化113万公顷,而且沙区还在以每年4万公顷的速度扩张。

     据黄河源头第一水文站玛多水文站记载,黄河源头水流量已从原来的30~40m3/秒减少到目前的10 m 3/秒。1988~1998年10年间黄河青海段的水量比正常年份减少23.2%,共减少水量250亿m3⒁黄河要恢复造水功能和自然蓄水功能,要加大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只有种树种草,还耕还林,还牧还草,加强生态建设,才能增强黄河的造水和保水功能,增加黄河的径流量。

       西线调水一期工程于2020年完工后,规划以7亿m3水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以10亿m3为黄河补水;2050年工程全部完工后,规划以63亿m3水用作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能否实现,尚为未知数。何况黄河生态环境建设迫在眉睫,不能等到20年50年以后再动手,那时为时已晚,所输之水恐远不足以弥补因环境恶化而损失的径流量。因此试图以调水来解决黄河水资源的匮乏是不现实的。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忽视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建国以来,国家用于黄河水环境治理投资共23亿元,不及黄河建设投资的4%,西北防护林建设,一年的国家投入仅6000万元。⒂资金不足,大大制约了黄河的生态环境建设。如果能以西线调水工程投资的一半,用于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在三、五十年中必可见显著成效,这才是造福黄河的千秋大业。

       七、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力求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化

       西线调水是一个跨流域的巨大工程,牵涉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广大人民的利益。从勘察设计、制订规划到宏观决策,除中央的统筹协调外,应有黄河、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有关的省、市、自治区参加。目前,这一工程的勘察、设计、规划全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筹划,长江水利委员会及长江中上游有关省市均未参与。2001年5月水利部主持的《规划》审查委员会与会签名的70人中,只有长委会及四川水利厅各1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没有工程所在省和输水方的参与,显然是不合理的。

      建议在全国南水北调工程委员会内成立西线工程建设委员会,负责工程的协调及重大决策。委员会的成员除中央有关部门外,应包括黄河长江两委以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山西、河南、四川、云南、西藏、重庆、湖北等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部门。专家委员会应该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不应成为“一言堂”,而应有不同意见的讨论和争辩。真理总是愈辩愈明的,只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讨论,科学的决策才能产生。

       西线调水工程,实际上是一项调长江源头之水以补充黄河水源的引水工程。从已经专家审定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来看,工程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经济合理性都存在较大问题,工程面临的巨大风险还缺乏确切的科学评估。因此,规划尚需从长计议,决策更应慎之又慎。仓促定案,一旦造成决策失误,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解决北方水资源危机,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不可偏废。从经济合理性及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看,节流应优先于开源。开源也不能仅靠蓄水引水水利工程,因为水利工程只能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往往利弊并存。

         从长远看,只有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恢复河川的生机,改善河川自身的造水、保水机能,这才是治本之策。黄河的生态环境建设,涉及水利、环保、国土整治、农林牧、城乡建设等各有关部门,需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这都是题外的话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势在必行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河流生态问题的思考
藏水如何北调?
让黄河向西流入罗布泊,华北平原用长江水解决的困难有哪些?
科普|看南水如何北调
为什么不把通天河与黄河打通?
江河 抵达诗意和富饶的万古奔流(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