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千字的修行,一千年的历练:智永禅师和《千字文》

《千字文》也叫《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本为皇室子女而作

《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由南朝梁武帝命殷铁石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为教育皇室子女而作。

据载:“武帝取钟王真迹授周兴嗣,令选不重复者千字,韵而文之。兴嗣一宿即上,鬓发皆白,大被赏遇。”(宋《太平御览》卷601引《梁书 》)

《千字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文采斐然,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与另两部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

《千字文》同时也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被广为临习。历代书法名家如欧阳询、张旭、怀素、宋徽宗、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等都曾书《千字文》,其中隋代僧人智永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于江东诸寺,开启后代书家书写《千字文》之风

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学书经历

智永

僧人智永,俗姓王,名法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不详,活动于南朝陈、隋间。乃南朝山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

智永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世孙。

据载:“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安西成王咨议彦祖之孙,庐陵王胄昱之子,陈郡谢少卿之外孙也。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唐·何延之《兰亭记》)

即:王羲之→王徽之......→王彦祖→王胄昱→智永

智永习书勤奋,一生运笔不辍。传言他在永欣寺阁楼研习书法三十年,退笔成冢。于是书艺大进,闻名遐迩,向他求书的人纷至沓来,踏坏了寺里的门槛,只好用铁皮包裹起来,人称“铁门限”

据北宋薛嗣昌载:“住吴兴永欣寺,积年临书,所退笔头置之大竹簏,受一石馀,而五簏皆满。求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之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退笔冢。”(智永《真草千字文》北宋薛嗣昌刻本跋)

智永书法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宗匠,书风承上启下。启功先生就十分推崇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每每有后学登门求教,他多以印刷精美的《真草千字文》相赠。曾言:“非独智永面目于斯可睹,即以研求六朝隋唐书艺递嬗之迹,眼目不受枣石遮障者,舍此又将奚求乎?” 可见,启先生认为智永的书法承上启下,体现了六朝隋唐间书法的依次递变,研习他的书法可以顺流而下,旁通其余。有许多书家正是在智永书法的泽被下卓尔成家的,如“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正是智永的徒弟。

启功 千字文

王羲之《兰亭序》曾传到智永手里,智永积年苦练,深受影响。智永对传播王羲之书法尽心尽力,曾书八百本《真草千字文》即是典例。

兰亭序历代摹本

智永书《真草千字文》

智永出家永欣寺,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于江东诸寺各一本,以借佛门之力来推广王羲之书法。

智永《真草千字文》以真书(楷书)和草书二体对照书写,共计202行,每行10字。通篇真书圆劲古雅,草写丰美匀适,尽用王羲之法,秀媚圆润。结体易方为圆,奇正相生;运笔干净利索,八面出锋;章法对比强烈,疏密相间。

智永以楷书对释草书的方式,易于学书者学习,同时对传播王羲之书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迹在唐代已很少,至宋代更难见到。流传至今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三个主要版本:一是唐代流传日本的墨迹本;二是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薛嗣昌刻本,称“关中本 ”,又称“陕西本”。原石藏于西安碑林,故宫博物院藏有宋拓本;三是南宋《群玉堂帖》40行残本,现藏首都博物馆。

日本藏墨迹版《真草千字文》

故宫藏宋拓本《真草千字文》

对于智永的书法,历代书法家与书法著作多有评价,褒贬不一。

如唐人对智永书法的评价

李嗣真将智永的书法列为中中品,并说:“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矣。”(《书后品》)

张怀瓘将智永楷书列为妙品, 并评价说:“(智永)气调下于欧、虞,精 熟过于羊、薄。”(《书断》)

日本藏墨迹版《真草千字文》

又如宋人对智永书法的评价

苏轼:“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 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 散缓不收,反复不一,乃识其奇趣。” (《 东坡题跋》)

米芾:“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海岳名言》)

苏轼评智永书曰:“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东坡题跋》)

同时,也有认为,智永书法全守王氏家法,缺乏新意。如苏轼云:“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云下欧、虞,殆非至论。若复疑其临仿者,又在此论下矣。”

智永作品的书法特点

智永的书法特点大致有三点:

第一,智永多用偏锋,即起笔空中作势,尖锋翻笔入纸,而不是直落直行,直中有曲,曲中有直

第二,字内空间紧密,原来离散型笔形,智永多使其相连接;原来有连接的笔形,多使其微微较差。

第三,相同类型的笔画形态丰富,形成对比,如图所示字横笔画各不相同。

《真草千字文》,已成通往书圣的必临之路

当今看来,热火的《千字文》融汇的是王羲之的心血,引领的是书法界的潮流。从唐代欧阳询,宋代赵佶,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徽明,历朝历代的书法名家都将《千字文》视为典范,更是写出了自己的风范。

赵佶《楷书千字文》

文徽明《千字文》

而智永《真草千字文》更是被后世人视为通向书圣的捷径,被广为传播。如被称为王羲之铁粉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刚学书法之时临的就是《兰亭序》和《真草千字文》,每天要写五百张纸,之后自成一体——“赵体”,赵孟頫也被列入“楷书四大家”之一,在赵孟頫追随王羲之的路上,《真草千字文》无疑成为了其成功的敲门石。

元代学者赵汸在《东山存稿》中记云:“往岁游吴兴,登松雪斋,闻文敏公门下士言:‘公初学书时,智永《千文》临习背写,尽五百纸,《兰亭序》亦然。’”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

结语

一生做好一件事,智永禅师把身为一个和尚的修行,延伸到书法的进修里,以时间历练心灵,用坚持传递理想。一千字的《真草千字文》,承载着智永数万次的执笔,在书法的世界里,这份无比平静的坚持,敲击着多少追名逐利、一蹴而就的心。《真草千字文》,它要传递的,绝不只是书圣传世的王氏笔法,更是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终成正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最好的字帖,原来是它!
“永字八法”创立者——智永《临羲之誓墓文》欣赏
隋朝智永禅师真迹《千字文》行云流水,潇洒秀逸,学书好帖之 二
。智永和尚的真草千字文
经典重温|智永《真草千字文》(两种)高清欣赏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