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源包

单元复习(往期回顾)

归纳总结(思维导图)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结构与功能观的体现,人体所有结构都很好地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扩散作用);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人肺泡(扩散作用),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于静脉之间的血管。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七下黑体字(1——4章)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第三节 青春期

青春期的特征:

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原料,人体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4、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缺铁(缺铁性贫血);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智力和发育障碍)。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初步消化淀粉。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吸收部分水分、无机盐、维生素)和肛门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   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4、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点:①小肠长5—6米,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壁,皱壁表面有小肠绒毛②有肠液、胰液和胆汁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④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形象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从下往上依次是:谷类---果蔬类---鱼蛋类---豆奶类----油脂类

3、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变小),胸廓扩张时吸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肺内气压变大),胸廓收缩时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1、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2、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3、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2、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2、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3、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3、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下生物记背知识点
中考生物知识复习(二)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2021北京初二二模生物汇编: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排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