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们看以前香港老电影都是国语的?分享知识:香港国语片和粤语片的发展历程。

我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惑:香港以前的电影怎么好多都是国语片呢?不应该都是粤语的么?估计这是大家小时候看了很多后期国语配音的香港电影产生的一个潜意识:香港的电影应该都是粤语的。其实不尽然。这里我根据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香港其实电影业比内陆要晚的,而它的萌芽..额,大家都知道黎姿吧,她的爷爷黎民伟,就是香港电影最早的开拓者之一。

黎姿和她爷爷雕像的合影

1905年,由中国人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完成于北京;

1914年,香港第一部由港人出品并自编自导的影片《庄子试妻》才出现,它的制作者之一正是黎民伟。后来他和兄弟黎北海等人创建了第一家港人独资的电影制片公司“民新”;

1930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于上海,制作公司就是明星影片公司;

1932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粤语电影《白金龙》由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创始人就是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制作,该片于1933年在香港上映,观众多达10万人次,天一大赚了一笔;

赚钱嘛,然后其余公司纷纷效仿开始筹拍粤语电影。

1933年9月20日,香港电影史上第一部全部粤语对白有声片《傻仔洞房》上映,这部由香港出品的影片,标志着香港电影真正进入了有声片时代;

1934年,邵醉翁准备南迁香港,这也引发了内陆影人第一次南下香港;邵醉翁带着团队到了香港后,开始投钱大量拍粤语片,邵氏家族不但使粤语片逐渐兴盛起来,而且推动了整个香港电影事业的发展。但它也会拍一些国语片啊,因为国语片也有观众市场,它还拍马来语电影,供给马来观众。

1934-1936年,上海是传统的国语片制作中心,香港则成了粤语片制作基地。

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电影检查会”提出,为统一国语禁止方言电影的拍摄,该会又在1937年年初明令从当年7月1日起执行禁止粤语片拍摄的法令,而且凡在香港拍摄的粤语片,禁止进入内陆发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八一三”战后上海沦陷,大批影人再次南下香港,引发了内陆影人的第二次“南下”浪潮;

抗战爆发后,南京政府无暇顾及“禁拍令”的实施,而且内陆资金的电影人才大量南迁,才改变了粤语片的命运。这一时期香港粤语片创作却未受到大的影响,却促使香港影人开始寻求国语电影的拍摄,另一方面抗战爆发后大批内陆难民涌入香港逃避战火,香港人口激增了40多万,其中很多为都是说国语的,这些涌入者的观影需求也刺激了香港国语片的兴起

1938年,上海新华公司出品的国语片《貂蝉》在香港首映,从内陆涌进香港的国语观众趋之若鹜,影片在香港取得了巨额的票房业绩,从此,国语片在香港缘起,开辟了新的市场。

1941年,香港沦陷,香港电影停滞。

1945年9月香港光复,一些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相继复业;

1946年底,香港的电影业又恢复到了昔日的繁荣。最先兴盛的是国语片而不是粤语片,原因之一是战后国民党政府旧事重提,战前一度提出的禁止方言电影在国内发行的主张再次重申,令粤语片失去了庞大的内陆市场;而战后摄影棚严重不足,制作成本大幅上扬;而且由于战后内陆与香港两地市场互相开放,国语片比粤语片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

1945-1949这几年,内陆资本南下香港,内陆居民也大规模移民香港,也引发了内陆影人第三次南下香港的大潮;这不仅提升了香港国语片的生产力,而且在香港有了国语片固定的观众群,因此战后香港最先掀起了国语片热潮,建立起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国语片制作公司。

而香港粤语片由于国民党政府的禁令失去了内陆市场,但粤语电影转求其他出路,打开了越南和泰国的市场,粤语片工业从此慢慢活跃起来;而且制片商们决意放弃内陆市场,将视线全部转移到了南洋,并且大获成功。但是呢为了钱,粗制滥造之风开始在粤语片兴起,然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很快就敲响了警钟,粤语片就出现了滞销的局面,慢慢的又软了下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语片发展势头更猛,粤语片更颓;

20世纪50年代初,党中央知道了这个问题,刘少奇指示: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粤语片才是可以在香港落地生根的电影。为了贯彻刘少奇的重要指示,更好的利用粤语片阵地进行新中国的海外统战,内陆决定在香港建立了粤语电影公司,也就是新联影业公司,帮助了粤语电影的发展,粤语电影再次兴盛。

1945-1955年,香港共出品1580多部各类影片,其中粤语片超过1250部,国语片近240部,厦语片60部,还包括30部左右的纪录片和少量的潮语片。这一时期,国语片和粤语片不仅在语言上不同,拍摄的内容也不同。国语片的主要观众群是中产阶级,一般是由大的制片机构摄制,讲究品质和质量,制作较大甚至豪华。而粤语片以本土和南洋地区的劳工阶层作为其主要的观众群,重娱乐而轻思想性,制作水准大多也比较粗糙(当然有好片,但是比较少)。

香港国语片制作在战后曾兴盛一时,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香港本土一直没有固定的院线,以及粤语片在本土与南洋市场的挤压等因素,国语片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并不是很景气,然而国语片在香港本土及东南亚地区其实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首先香港充斥着大量的内陆移民,他们对国语片有着较强烈的需求,其次台湾是内陆之外最大的华人居住地,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而在南洋及海外其它地区,也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国语观众群。而1949年之后,海外基本上拒绝了内陆影片输入,只有香港国语电影才能满足其需求,一些有眼光的片商开始在港成立以生产国语片为主的大型制片企业。比如张爱玲待过的电懋、邵氏兄弟等大型制片企业...但香港电影的主体依然是粤语片

香港国语片的“起飞”要从邵氏兄弟说起,老板邵逸夫从南洋地区回香港后,继续以国语片为主的制片策略。邵氏导演李翰祥拍摄的传统戏曲“黄梅调”,红遍香港,带动了国语片的起飞;后来就是张彻等导演的武侠片动作片...国语片大盛;而且张彻因为觉得“香港的年轻人越来越说不好纯正国语,男性尤其如此。”所以他建议放弃现场录音,改用事后配音。这个主张被邵逸夫和邹文怀采纳,一直影响到现在。

左 邵逸夫 右 邹文怀

国语片工业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勃兴的同时,香港的传统粤语片工业却在逐步走向消亡。首先香港电影工业进入过渡转型时期不久,在黄金时期曾经创出过辉煌业绩,而且生产过许多香港电影史上经典影片的粤语片制片公司(比如一些左派粤语电影公司受**影响)相继结束或转型;当时的新一代电影观众都是战后出生的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邵氏等国语片的冲击;粤语电视节目兴起,取代了粤语电影;南洋地区国家为了扶植本土电影,限制香港电影进口,粤语片海外市场收缩;粤语院线老板改映国语片和西片,院线收缩,院线老板也不投粤语片了。

1967年传统粤语片制片量锐减,当年出品不足100部;

1972年全年竟无一部粤语片投产,香港粤语片院线也由胜而衰。

1972年,传统粤语片彻底告完;

“在国语片取代粤语片成为香港及海外华语电影的主流,一个长时期之后,如前所述香港电影本地化的倾向,实际从李小龙时候已开始。李小龙的个人风格强烈,不管给他穿上什么时代的服装,说什么语言,他总是一个十足现代化的香港人。”——张彻

虽然李小龙电影说的是国语(粤语应为后配),但李小龙的出现,也极大的激发了香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张彻等导演拍片的内容题材,也开始趋向于本土化。

1973年,粤语片出身的邵氏导演楚原拍摄了粤语片《七十二家房客》,该片的出现广受欢迎,在一个月的映期内就狂收了560多万港元的巨额票房,带动了新兴粤语电影的复兴。

之后又出现了更受欢迎的粤语喜剧片,嘉禾推出的许冠文/许冠杰兄弟的许氏喜剧,使得粤语片恢复的势头猛涨逐渐导致以后的国语片或其他方言的影片都配有粤语对白的版本(以后真想做关于配音人员的一系列视频)。估计了解一些音乐的朋友,也会知道许冠杰推动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发展,算是开山鼻祖了。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在语言形态上全部统一为粤语。(当然在内陆放映的片子会有国语配音)。在此之前,香港电影工业国语片与粤语片有着比较明显的分野,而此后的香港电影并没有这种明确的分别,二者融合为一体,形成了新的香港电影工业。

文章内容主要来自赵卫防《香港电影艺术史》,以及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如果有误,可以评论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港五六十年代重要的电影制片机构
香港电影简史: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香港邵氏电影 [三笑] 国语中字 1969.(流畅)
【金融八卦女】如何成为娱乐之王:邵氏崛起的三要素
邵逸夫和他的大东亚共荣梦
香港邵氏枪战影片老电影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