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中医治病绝招系列2:叶蒿高三法&家传方“磨积散”冶小儿疳积

点击关注:中医育儿头条号

最放心、便捷的中医育儿指南 儿童健康资讯的最佳专业平台

小儿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等引起。

者,干也,即津液干涸之意。小儿乳食过饱,或肥甘无节,嗜凉多饮而积滞肠胃,阻碍胃的受纳,影响脾的运化,久之无以散布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及全身,则脏腑气血衰弱,津液干涸而成疳积。此外,脾胃素弱常易致六淫之邪侵袭。若因发热而过用寒凉或攻下之品,使虚弱之脾胃更加受损,久之也可成积。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中之重要作用。故古有“脾胃为后天之本”及“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

疳积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便如米泔,经常发热,继之面黄肌瘦,腹大青筋,嗜凉多饮,小便清长,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竖立,结膜干燥,角膜软化,困倦多眠,肢体浮肿,大便稀溏或干如羊粪。

叶蒿高:三法冶疳积

疳积是由于小儿脾胃虚损,运化失常,以致水谷精微长期不能濡养脏腑经络气血而成,其典型表现多以形体萎黄枯瘦、皮毛憔悴、腹胀如鼓、青筋暴露或潮热,或烦渴引饮,或嗜食异物,或泄泻完谷,或尿如米泔等为特征。典型的疳积诊断并不难,但是一旦出现上述证候,不仅治疗时间较长,而且增加一定困难。望腹部青筋(腹壁静脉),腹部青筋显而易见,未成疳者,无腹部青筋显露。望手指脉纹,手指四缝穴两侧之脉纹由青转淡,也是疳积的征象。

1.摸鼠鼷部(腹股沟部)

腹股沟部皮下结节如黄豆大小,触摸较明显;按腹部,腹胀坚而微软。

2.刺四缝穴

针刺四缝穴,不仅是治疗疳积的一种有效办法,同时亦可根据针刺四缝所出黏液的颜色、多少来判断疳积的轻重,故也可作为一诊断方法。

3.调脾胃而兼顾四旁

疳积的辨证施治,一般大多循心、肝、脾、肺、肾五疳之法。以五脏为中心辨证立法治疗疳积,固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但不太切合临床实际,似有繁杂之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小儿尤为突出,疳积之发,乃以脾胃的病理变化为中心,不论五脏之中何脏为疳,均根源于脾胃。临证时只有围绕脾胃辨证施治,方能执简驭繁。

叶氏治疗本病的主要经验是以脾胃为主,视其兼证,分型辨证施治,同时结合针刺四缝穴。

示意图


陆石如:家传秘方“磨积散”治疳积

疳积的治疗主要以扶脾健胃为主,促进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充盛。陆氏用家传之“磨积散”治疗,收效甚良。

“磨积散”成分有:鸡内金30克,生谷芽30克,焦麦芽30克,生黄芪25克,胡黄连12克,五谷虫30克,蜣螂虫30克,共研成细面,每晚服3~6克,用红糖水调服之。

示意图

鸡内金能磨积、消食;黄芪助气;胡黄连反佐黄芪之甘温,同时有消积、清虚热之功;生谷芽能发胃气;焦麦芽能消导经滞;五谷虫、蜣螂虫有消疳积之功。此方药味不杂,配伍精练。一补一消,一升一降,补而不过,消而毋伐,从而使脾胃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临床应用时尚可酌情加减。如有结膜干燥、角膜软化时可加谷精草、菟丝子,重者加枸杞子;如系脾虚泄泻可酌加茯苓、白术等,此外还可加用当归补血。

下期:名中医治病绝招系列3:刘弼臣大师独辟蹊径—镇摄法治疗小儿遗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家传减肥秘方----【减肥丹】
孩子鼻根青筋无所谓吗?
老中医家传小儿腹泻方
中医面诊-鼻(内眦青筋)气色《察颜观色》王鸿谟·120
鼻梁有青筋,无事哭三场,这样的宝宝怎么爱?
中医 叶天士家传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