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教学心得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但是真正做到即教书又育人的教师大概并不多吧 ! 我们的 教育理论、 教育法提倡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等等。 但这些却未曾真 正的融入过教育活动中。
“育人”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德育。 德育最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各科教学是思想品 德教育最基本,最常用的途径。因此,德育必须渗透每一个学科。可“育人”实际上多数时 候都是班主任是主角,而其他的老师在德育方面大多都担任配角。 我们的教育却往往忽视 品德教育。 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广大人民教育者们不称职, 更不是说我们的老师不会教书。 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老师都是好老师。这主要原因是当今的教育制度把我们的教师逼得太 紧。不仅使教师工作辛苦,更使学生感到学习任务繁重。这也是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结果。 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中学生的知识 是有了。但我们的有些教材或课程似乎与现实脱节了,又的甚至很严重。其次,现在的封闭 式教育也太过于严苛。 我认为封闭式的教育是是把学生与社会进行分离。 清朝闭关自守致使 我国落后于其他国家。 教育同样如此, 学生最终会走入社会。 学生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有利 于打开思维,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并且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封 闭式使学生被束缚在校园这个特定而狭小的空间里。 教育具有社会功能。 同样人的个性的本 质属性也是社会性, 要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只有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 证。 因此,也使许多人形成了一个“定势”,那就是学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分数。就拿高中 来说吧, 只要考试结束就立即在班上和学校排名次, , 甚至与全市或全省的考生进行分数排 名。最终搞成了分数才是最重要的事儿。这也是现代教育现存的问题之一 ——片面追求分 数。从而有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些问题使学生不是因为学习而 学习, 而是因为成绩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努力,成绩差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使学生成了 学习的被动者。 也使学生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偏离轨道。整个中国教育界形成了一个 风气——知识“万能论”。 “重知识轻能力”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整天在书本之 中徘徊,而没有多少时间感知世界之灵、体验生活之美等。从而使学生麻木,没有创造力, 缺乏思维“变势”而形成了思维“变势”。 “重知识轻能力”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之一。 教育学中提倡能力重于知识, 发展学生各项技能,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等等。但往往不能实现。
从课程发展观看当代中国以“课程是知识”为主,这容易导致“重物轻人”。从教育发 展前景来看,“课程是经验”更适合我国教育。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进程,教育也在不断发 展, 但文明似乎在逆向发展。 纵观古今中外, 文学的最高境界应该追溯到中国古代了。 从 “四 书”、 “五经”到《孙子兵法》,从孔子的儒家文化到孟子的“仁义之道”,从“丝绸之路” 再到李白、杜甫、苏轼的诗词歌赋。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甚至影响了全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9年招教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吴甡:培养大写的人是教育第一目标 中国教研网 教研网官网
《教综》各章知识查看方法(依据关键字查看)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全书要点总结(3.19没剩几天了 去打印了 作死的背吧↖(^ω^)↗) – 【人人分享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考试大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