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园隔壁安仁街和天台山农逸闻

年关岁末总有些朋友要见,有些事情要谈,今天约在了中山南二路,名字厉害:外滩金融中心。到了才知道,所谓“外滩”不过是个名号,其实位置在新开河还要往南。三言两语事情谈好,信步穿过南市绕城的人民路,一头扎进了老城厢的怀抱。什么金融中心,高挑的大堂、华丽的装饰、充足的暖气……于我而言只是一些需要应付的“事情”,如果我还有一点点闲暇时光,我愿意在街巷间度过,就这样我来到了这里:豫园隔壁的安仁街。


安仁街


安仁街的历史有多长?我无暇查阅资料,但我想有豫园的年代应该就有了,这么一说,起码四百年朝上。当年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产业并不限于如今的豫园,安仁街以西的豫园是他的花园,东面则是他的宅邸。安仁街、福佑路、丹凤路和方浜中路这四条路合成一个方块,方圆一里左右,是潘家住的地方。当年烟锁重楼的名门大宅经过四百年沧海桑田,除了留下一座豫园外,只有一座梧桐路137号的世春堂(我曾写过南市寻常巷陌里,有上海最老的教堂,点击蓝字可以查看),而其他的住宅、花园、祠堂等,都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如今看到安仁街上的房子,多是石库门里建筑和老式里弄,历史在百年左右。


安仁街西侧是豫园的园墙

东侧是居民住宅


安仁小区、邻德里、四达里……都说老南市的地名是最难记的,还真是如此,连老上海的出租车司机都搞不清楚,在没有GPS导航的年代,到南市找小街是人人视为畏途的。我在安仁街走走,其实是没有什么目的的,无非是这里已经在动迁了,想多看一眼老房子和住在这里的人。但就在我漫无目的地游走时,我看到了这条弄堂:安仁街139弄,品华坊。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弄堂,但弄堂口的匾额,倒是有点说头。


安仁街品华坊


品华坊是一条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弄堂,但它的匾额却有点来头。上款写的是“庚申秋七月”,说明它的年代:1920年,今年整整98岁。弄堂里的人家大多在动了,门窗被“三夹板”封住,有的砌上了红砖。中国人做寿“做九不做十”,不知明年有没有人会给这条弄堂做个寿?想来是没有。落款四个字一枚图章:天台山农。哟,这是刘山农先生的字呢。


刘山农

(1878-1932)


刘山农的名气不如吴昌硕、王一亭等人来得大,但在当年上海滩上,也是数得着的书法大家。刘山农本名青,字照藜,后改字文玠、介玉,号天台山农。取这个号,因为他虽然出生在嘉兴,却不忘自己的祖籍浙江台州黄岩县。刘山农十九岁应乡试,因祖母病故,居丧不能进考场,因而到苏州投在江苏巡抚程德全筹建的新军中任职。1911年程德全在江苏响应辛亥革命,刘山农由此成为辛亥元老,1914年解甲归田来到上海鬻文为生,在《新闻报》任编辑,还担任过《大世界报》的主编。刘山农的书法很出名,题字不少。因为老家黄岩盛产蜜桔,他打通销路将土产卖到上海,“黄岩蜜桔”在老上海人中能享有盛名,刘山农居功至伟,也破以为傲,有时他题字落款会写“桔颂宧天台山农”,多少是为自我表扬那么一下。


刘山农书法

鹤寿不知其纪

龙灵时化为云

落款:桔颂宧天台山农


刘山农的字初学苏东坡,后师法北魏,尤得郑文公笔法,在海上书坛独树一帜。刘山农饭量奇大,朱大可《怀人诗二百首》中说他“每餐可尽彘肩一器、蒸饼数笼”,蹄髈一整只外加蒸饼几笼,绝对的“吃货一枚”。不过他酒量没跟上,“饮少辄醉,尝引为憾事”。刘山农1928年离开上海回嘉兴居住,1932年去世。他结过两次婚,与前妻生的两个小孩都夭折了,续弦后生一子一女,女儿也早逝。只有一个独养儿子刘小农,到2014年还健在,当时已94岁。刘山农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二十四字的家训:“为人正直、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勤奋工作、家庭和睦、诚恳谦逊”,儿子刘小农后来居住在无锡,是教授级工程师,四个子女都曾去苏北农村下乡,回无锡后全部考上大学,成为学术和技术人才。《无锡日报》曾专门报道过刘家的优良家风。


刘山农(中排左二)参加海上书画名家雅集



尽管这块牌匾有这么多故事,但城市发展的步伐终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安仁街的房子在民国时代也许还算不错,但如今住在里头的居民,恐怕不会那么享受。偶尔有几个喜欢摄影或怀旧的朋友,像我这样来这里走走、看看、拍几张照,走了。安仁街的生活,却仍在继续。我祝愿这里的居民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住上称心如意的房子。但也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们这样,钻进了钢筋水泥丛林,再也找不到曾经不以为然的人情味。要不了几年,安仁街大概会变成我来“谈事情”的地方,有高挑的大堂、华丽的装饰、充足的暖气……但我匆匆谈好事情离开以后,恐怕再也找不到另一条可以放松地走走看看拍拍照的安仁街了。


豫园花窗下的剃头摊


时代的脚步一刻不停


丹凤路上的小商店

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


硝皮弄口的老房子,只有一个依稀可辨的“庐”字


梧桐路上已被封上大门的老国营经营部


红包专售

百货批发


安仁街,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上寻根 重回南市(05.5.20)
太震撼了!坐上这趟公交车,竟然能穿越上海700年历史!
上海曾有一个区,叫做南市区!有一种骄傲,叫我是南市区人!!
致消失的南市区!20年了,南市人永远记得你!
3.16 只走一次的老城厢建筑/历史/风物徒步召集帖
UC头条:致消失的南市区! 20年了, 南市人永远记得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