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说北京的教堂

■陈溥   

在不同历史时期,基督教的不同流派在北京修建了很多教堂,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北京有17座天主教堂,最著名的是市区内的南堂、东堂、西堂、北堂;8座基督教新教教堂,著名的是崇文门亚斯立堂、缸瓦市基督堂、珠市口基督堂和佟麟阁路安立甘堂。基督教另一教派东正教曾在北京修建了圣尼古拉教堂和奉献节教堂。新中国成立后,前者改为苏联驻华大使馆,后者已无存。

天主教教堂

天主教很重视传统,建造教堂一定要依照一定的传统样式,如罗马式、哥特式等,不能任意建造。即使在欧洲以外,比如在中国建教堂也要按照传统的欧式风格,一般不会刻意吸取当地的建筑形式。但因由中国工匠施工,局部出现中式线角、图案或构件也是难免的。

宣武门的南堂

宣武门南堂

在宣武门东大街西口路北,有一座北京市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宣武门教堂。因在城南,俗称南堂。南堂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建。利玛窦明万历十年(1582年)奉命来华传教。为便于传教,他很快学会了汉语,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利玛窦,并蓄须留发,改穿儒服,尊重中国的礼教文化,结识了许多中国官员和学者。他在传教的同时传播先进的西方科技知识,明朝一品大员徐光启在看了他带来的西方天文仪器后产生仰慕之情,加入了天主教。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利玛窦来北京,受到万历皇帝召见,允许长驻北京。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利玛窦在宣武门内修了一座小经堂,规模很小,完全是中式建筑。清顺治七年(1650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原址扩建了教堂。这一次是中西合璧,颇具规模。汤若望不仅是传教士,他在天文、历法、医学等各方面都有造诣。顺治元年(1644年)他受命修正历法,新历法称《时宪历》,修成颁行,他因此得了太常寺卿衔、光禄大夫,成了清朝的命官。顺治帝亲政后,他为孝庄皇太后治好了病,皇太后尊汤若望为义父,顺治称他为“玛法”(满语爷爷或尊师的意思)。顺治常到宣武门教堂来与汤若望研讨学问,参观书房,游览花园,共进便餐。据记载在顺治十三、十四年间就亲临宣武门教堂24次,顺治的19岁生日是在汤若望家中度过的。因顺治帝的宠信,宣武门教堂迎来了第一次辉煌。但顺治死后,汤若望受到诬告而下狱,后病逝。康熙亲政后为汤若望平反。

此后宣武门教堂曾数次毁于地震、火灾,又数次重建。数次被禁关闭,又数次开禁。现存的教堂是1902年至1904年间重建的。大门为中式风格,进门后有花圃、假山。西跨院为附属用房,东院为教堂主体建筑。教堂主体为砖木结构,面向南方,建筑立面为巴洛克风格。教堂北端是高高的钟楼,与南立面山墙相映生辉。教堂的室内空间运用了穹顶设计,两旁有侧廊,配以五彩玻璃花窗,高敞、华丽而又肃穆。宣武门教堂现在是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述北京|古老的宣武门天主教堂
博物志 | 南堂,北京最早的大教堂(大量老照片)
北京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南堂 北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城内第一座教堂,位于北京宣武门
北京最早的天主教堂
老照片:看图说北京“南堂”和“北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