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国文学史复习试题及答案(八)

47.莎士比亚各阶段的创作及主题?

莎士比亚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90-1599):创作主要是历史剧、喜剧和诗歌。作品基调为浪漫的、激越的、明朗的。这一阶段的主题为:十四行诗歌颂友谊与爱情;喜剧宣扬人文主义理想,宣扬仁爱、友谊、真诚的爱情即“爱情战胜一切”;历史剧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王权,谴责谮主昏君,表彰明主贤君,认为开明君主施予仁政,则国泰民安,统一和平,社会和谐;

第二阶段(1601-1608):创作主要为悲剧。作品基调是现实的、悲怆的、沉郁的。主题为: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以及理想的幻灭,全面剖析了人性,提示了权势与金钱是导致人性堕落的根源,呼唤人性的复归,同时也表现了正义的力量的不可压抑与顽强抵抗;

第三阶段(1608-1612):创作主要为传奇剧。创作基调是清丽的、俊秀的。创作主题为:用乌托邦式的幻想来探索人文主义理想的途径。

48.夏洛克的形象?

  他是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是一个可憎、可怜、可悲的人,是欧洲第一个守财奴,非常吝啬。

49.莎士比亚喜剧的浪漫、抒情风格的形成(也就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基本特征)?

 1)肯定性,歌颂性主题所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

 2)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色彩;

 3)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喜剧氛围;

 4)莎士比亚的喜剧所具有的浪漫性和抒情性也与他所运用喜剧语言有关。

50.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哈姆莱特》:写的是人文主义理想与英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力量与强大恶势力之间的斗争;

2)《麦克白》:写的是人的野心与人的善良的冲突,表现了权欲野心对人性的毁灭;

3)《李尔王》:写出了金钱权势对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破坏;

4)《奥瑟罗》:写的是爱情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邪恶势力的破坏。

 

51.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个性?

1)从艺术上看,具有特别悲壮的色彩;

2)在形象塑造上,莎士比亚不仅将人物放在外部冲突中去描绘,而且写出了人物的内心冲突,体现出了形象塑造的深刻性和精致性;

3)就艺术风格而言,莎士比亚悲剧一般不把悲喜截然分开,而是在不损害悲剧基调的原则下把它们结合起来,在情节发展的进程中,让庄严中有轻松,从而达到以喜衬悲,以喜促悲的效果,并使主题蕴意得以升华;

4)在表现手段上,莎士比亚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让鬼魂、女巫上场,来帮助制造气氛,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从而取得了惊人的艺术效果;

5)意象的充分运用,则构成了莎士比亚悲剧语言上的最大特色;

6)思想内容上,广泛、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人性做了全面、透彻地剖析,深刻揭示了权势与金钱是导致人性普遍堕落的根源,所以他热切地呼唤人性的回归。他的悲剧,还闪耀着强烈的思想光芒,表现理想的崇高性和追求理想的执着性,表现正义力量的不可压抑和顽强斗争。

52.莎士比亚传奇剧的审美特色?

1)浪漫情节中的奇崛美;

2)田园背景里的恬适美;

3)象征结构内在的和谐美。

53.哈姆莱特的形象?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处于理想与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他由一个快乐的王子变化发展为了一个“忧郁的王子”“犹豫的王子”。

54.哈姆莱特的忧郁与犹豫?

哈姆莱特的忧郁主要是理想与现实产生的矛盾,理想破灭所引起的一种精神危机。

哈姆莱特的犹豫,这是关于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问题,对于他来说,为父报仇与重整乾坤这两方面是结合在一起的,他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行动,这是他犹豫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还因为他所进行的关于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的探讨,涉及到人的生存、死亡与灵魂等形而上的问题。感觉到人的渺小与不完美,迷惘、焦虑与惶惶不安的情绪与心态,笼罩在他复仇的过程中,也就有了他的行动上的犹豫与延宕,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55.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1)首先表现在他反映生活的广度上;

2)其次还跟剧本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系,戏剧冲突的发展与起伏变化,决定了双方的行动,而行动又决定了人物的性格,而这种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又使人物有了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性格;

3)最后表现在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架,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的因素和喜剧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

56.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的特点及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法?

特点:1)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2)人物在整个作品中是发展着的,变化着的,人物是处在内外两种矛盾冲突中的;

手法:1)非常善于在人物对比中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2)运用独白所起的重要作用。

57.巴罗克文学?

巴罗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在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兴盛于法国。巴罗克一词来源于西班牙,原来是首饰行业的用语,后来被用来指称16世纪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的建筑风格,巴罗克文学因风格华丽散漫、繁复造作与其类似,故此得名。代表作家为卡尔德隆《人生如梦》等。

58.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这是欧洲17世纪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君主专制制度和历史过渡时期的需要,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作为基础,文化上,它推崇并模仿古希腊文学。它创作原则最主要是以理性来控制感情,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评论的最高标准,因此它是一种崇尚“理性”的文学。

思想特征: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而喜剧、寓言和散文则接触到第三等级;

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中心汲取艺术形式和主题,但依照他们自己的需要来理解希腊人;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与标准;

         3)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4)人物塑造类型化。

59. 莫里哀喜剧的讽刺功能?

1)喜剧的责任即是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病,执行这个任务最好莫过于通过令人发笑的描

绘,抨击本世纪的恶习;

2)一本正经地教训,即使面面俱到,也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把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打击。

60.答尔丢夫的形象?

这是莫里哀《伪君子》一个主人公,是天主教反动势力的典型,伪善欺恶。

61.阿巴贡的形象?

《吝啬鬼》中的守财奴,既吝啬又好色,虽舍不得花费,却又关注舆论,要保持家庭的正常运转,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者的典型代表,吝啬和占有欲成为他的绝对情欲。

62.莫里哀笔下人物的特点?

莫里哀笔下的人物与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相对比,莎士比亚笔下人物是圆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而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是扁的,着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单一方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莎士比亚及其剧作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外国文学史:14-16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简要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论述题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