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体》是一部光年尺度上的中国近现代史?
userphoto

2022.06.20 广东

关注

1957年,在莫斯科的一场会议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在场的社会主义国家代表们呼吁说,建议大家和资本主义阵营“和平相处”。

然而,轮到中国发言时,中方代表却丝毫不给赫鲁晓夫面子,他在台上先是痛斥了赫鲁晓夫的投降主义,然后号召各国拿起武器,斗争到底。

可是,中方代表后面的发言越来越惊世骇俗,据在场的人回忆,一开始很多人还发出了勉强的笑声,可越听到后面,他们越是不理解,中方代表的话每被翻译出一句,台下都会出现一片骚动。

这个中方代表就是教员,他在会上说:

“我们不要害怕战争,不要怕原子弹和导弹,如果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战争,我们也许会损失3亿人,那又怎么样呢?战争嘛。过几年我们会努力生出更多的孩子来。”

3亿人的生命,居然说得如此云淡风轻。赫鲁晓夫回忆说,自己当时对教员的话“深感不安”,捷克斯诺伐克共产党的一把手更是当场就蚌埠住了,在台下喊道:

“我们只有1200万人,一打仗就全死光了,哪有人能活着重新开始?”

就像《三体》里刚听到面壁者雷迪亚兹计划的地球人一样,代表们对这个敢于和敌人同归于尽的男人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对方是疯子。

更惊恐的是西方人。

那时的西方世界,挟二战胜利之威,仗着经济、科技和国际规则的优势,看那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就像三体人看人类一样,就差把“你们是虫子”写在脸上了。

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些虫子里,居然出现了中国这样一个顶级玩家。

中国人不仅在朝鲜战场上狠狠给了西方人一个教训,在面对核威胁的时候也丝毫不怂,成天念叨“核战争”,甚至到了凡是有对外讲话的机会,都要讲上一遍的程度。

比如在宣布和芬兰建交的时候,中国人又突兀地说自己不怕核战争,而且张口就是整个地球:

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扔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对于太阳系说来,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说来,也算不了什么。

西方人在这个顶级玩家面前束手束脚,等到中国有了核武器,那就更是无法遏制中国的成长了。

许多年以后,再回看这段历史时,大家才终于明白,正是那些当时人眼里无法无天地“狂言”,保住了世界的和平。

在许多《三体》读者的眼里,罗辑和那个男人有许多相似点。

其实细究起来,任何一个能引起一个国家人民广泛共鸣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在内核上符合这个文明底色的。

大家之所以觉得《三体》的故事那么精彩,那么让人感动,就是因为这部小说中的诸多人物,诸多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里都找得到相似的对应。

罗辑、叶文洁、章北海、降临派、拯救派,等等等等。

用刘慈欣自己在序言里的话来说就是——“作者试图讲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

甚至,就连我们现在经历的疫情、地缘政治冲突里的很多现象,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预言。

今天,南瓜想从近现代历史的角度和大家聊聊,《三体》为何如此让中国人感动?

1

其实,《三体》本身的故事并不新鲜,乍一看就是一个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

新鲜的在于《三体》的设定,把每一个惯例都打破了。

在以往好莱坞的各路外星人入侵的大片里,外星人都是脸谱单一的反派,他们入侵没什么理由,就是看我们地球人不爽,想要毁灭世界。

但《三体》里外星人的入侵,却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生存危机。

三体人的星球位于距离地球只有4光年的半人马座上,三体人的科技高度发达,也在亿万年的生存发展中进化出了极其冷静、极其富有纪律性的文化。

但是,三体世界的系统是由三颗恒星组成的,运行轨道不稳定,无法计算,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的12颗行星已经有11颗被恒星吞噬了,仅剩的一颗行星也时刻有覆灭的危险。

三体人明白,他们文明存续的唯一希望,只有飞向宇宙,找到一颗新的家园。

在得知了地球的存在之后,三体人认为地球是一片他们可以长久居住的乐土,于是果断派出舰队入侵地球。

这个入侵的动机就很容易让大家产生有端联想,西方国家之所以要殖民世界,就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往东的商路被伊斯兰世界封锁,西方国家不得不走海路寻找新的世界,贸易、倾销,解决自身的危机。

而又因为工业革命,西方国家在科技上和其他国家有了巨大的代差,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被殖民国家的武装力量,使得整个殖民过程充满了挥之不去的血腥味。

如果是好莱坞来拍这种灾难片,那接下来的剧情都不用想了——世界各国在美国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和外星人大战一场,然后美国队长在危急时刻孤身犯险,拯救地球,击退外星人。

然而,《三体》又对这个惯例发出了沉重的叩问。

面对外来文明的入侵,地球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团结而是分裂,许多地球人,尤其是不少精英们对入侵的反应,不是抗拒,而是欢迎。

在地球三体组织的成员里,有大公司老总,有顶尖科学家,有社会名流,有环保组织成员,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精英,成功人士。

按理说,他们应该过得很快乐。

然而,他们中不少人都对人类社会感到绝望,偏激一点的直接希望三体人可以毁灭包括自己在内的地球人,友善点的希望借助三体人的科技拯救堕落的地球人。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面对这个古老国家的深重苦难,中国当时的精英们同样经历过三体中地球精英们的迷茫、彷徨。

在巨大的科技差距面前,那一代精英们也因为认知的局限性,对自己的文明进行过彻底的否认,比如新文化运动时,“废除汉字”就被推到过风口浪尖。

要求废除汉字的人认为,汉字学起来太复杂,不利于在民众中普及,中国文盲多就是因为汉字太难学了。而且,汉字不是表音文字,不方便记忆,也不能表达现代科学,太落后了。

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命运,必须要废除汉字。

钱玄同甚至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许多语言学家也响应号召,开始进行汉字拉丁化。支持汉字拉丁化的赵元任还写了一篇很有趣的文言文,就是那篇《施氏食狮史》,他本想说这种极端情况是很罕见的,汉字拉丁化可行,但他这篇文章反而证明了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当时,因为过于迷信外国经验而走了弯路的人,在革命道路上比比皆是,从陈独秀到李立三都是。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回过头来看小说我们就会发现。在《三体》第一部里,三体文明的奇妙和独特是故事的表面。

真正的核心是在面对外来文明时,人类文明反省自身时所带来的迷茫和思考,对于那些仰望三体文明的人而言,他们在“万能的主”那里看到的并不是三体文明的真面目,他们只是把自己对人类自身不满的反面,全部投射到了那个主身上。

这种迷茫和思考,集中在了第一部的叶文洁身上。

在小说里,一切灾难都由叶文洁而起,三体对人类的入侵源自她发出的信号。

但是看完整本书之后,读者却并不会记恨这个角色,反而会同情她。

因为叶文洁对人类的恨不是无缘无故的,她因为家人在变故中接连死亡,才对人类世界产生了绝望。才会在接触到三体世界以后,本能地希望借助外来文明改造人类文明,她下意识地认为,科技水平更高的文明,道德水平也必然更高。

就像革命先驱陈独秀和李大钊,也一度相信美国的威尔逊总统会主持公道,帮助中国不被列强瓜分一样。

然而,事实却冰冷而残酷。

三体文明从来没有帮助地球文明进步的意思,从发现地球存在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目标就是侵略地球,灭绝人类。

三体组织里无论是降临派还是拯救派还是幸存派,最终的主张都和叶文洁最初的想法背道而驰。

在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之后,叶文洁又果断为自己做过的事悔过,并且通过暗示罗辑黑暗森林法则,为人类保留了绝地反击的希望。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叶文洁做事的原则是没有变的,就是希望改善人类文明。所以哪怕她前后的立场有所改变,读者也不会讨厌她。

历史上的杨度,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家都知道戊戌六君子,他们是为了维新变法而牺牲的六个人,留名青史。

其实除了戊戌六君子之外,还有“筹安六君子”,和前者不同,筹安六君子是遗臭万年,因为他们是袁世凯称帝时极力推崇,甚至为袁世凯复辟找法理依据的人。

杨度,就是筹安六君子之首。

在当时的人看来,杨度就是帝制余孽,罪该万死。

终其一生,杨度都顶着这样一个极其不堪的名声。

1931年,杨度病逝在上海时,葬礼是冷冷清清的,没有多少人来为他送行,谁都觉得他死了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但是,有一个年轻人登门给杨度吊丧了。

这个年轻人,叫伍豪,他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周恩来。

1975年,总理病重的时候,还专门嘱咐修订《辞海》的人,在描述杨度的人生时,一定要公正地记下他晚年加入了共产党的事,“他晚年参加了党,是我领导的,直到他死。”

其实,杨度不仅参加了共产党,还是在1929年,白色恐怖期间秘密入党的。

杨度一开始支持袁世凯称帝,并不是因为他不希望中国富强,恰恰相反,他也希望中国富强,只是他认为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到实行民主共和的时候,必须有一个皇帝。

杨度在自己的《君宪救国论》里面写道:“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在和革命党接触之后,杨度才慢慢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他开始支持民主共和。

而且,他不仅是支持,杨度在1922年,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岌岌可危的时候,加入了国民党。他游说曹琨,帮助孙中山渡过了难关。后来也策应过北伐,给孙中山介绍了黄兴。

后来,杨度又认识了李大钊,通过李大钊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

国共分裂之后,他在思想已经认同,共产主义是救中国的路,所以选择在1929年白色恐怖猖獗之时秘密入党,和周总理单线联系。

周总理离开上海之后,杨度和夏衍单线联系。他利用自己杜月笙门下清客的身份,给共产党提供过很多情报,直到过世。

纵观杨度的一生,犯过大错,转换过很多次立场,但任何一个全面了解过他一生的人,都不会唾弃他,因为无论思想如何改换,他的出发点始终是希望中国可以富强,他之所以走过许多弯路,不过是因为他没有开上帝视角罢了。

某种意义上,杨度就是现实中的叶文洁,也是那个时代无数迷茫中国人的代表。

在《三体》第一部的结尾,故事以叶文洁呢喃着“这是人类的落日……”而结束。

但对于整个中国而言,在彷徨求索中意识到西方文明的真相,明确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这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科技水平碾压我们的敌人手里自己拯救自己?

2

整个第二部《黑暗森林》,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要想拯救自己,人类要面临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技术问题,智子锁死了人类的科技,在基础科学无法进步的大背景下,人类没有获胜的可能。

当年西方和中国的差距,同样存在深深的鸿沟。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体制上的,基础理论上的差距。

清末洋务运动时,洋务派们会为了“先造铁厂还是煤炭厂”,“先发展水师还是操练各省新军”争论不休,就像《三体》里太空军讨论工质飞船和辐射飞船谁是“正路”一样。

在旧理论框架里打转、不断沿着老路试图研发新武器,整来整去也只是样子货。

一场甲午海战,就把这层纸糊的“现代化”冲得一干二净。

而《三体》中的章北海,是极少数能看清这种“差距”的人。正如他和舰队司令争论逃亡主义时所说的那样:

成吉思汗的骑兵,攻击速度与二十世纪的装甲部队相当;北宋的床弩,射程达一千五百米,与二十世纪的狙击步枪差不多;但这些仍不过是古代的骑兵与弓弩而已,不可能与现代力量抗衡。

基础理论决定一切,未来史学派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而你们,却被回光返照的低级技术蒙住了眼睛。你们躺在现代文明的温床中安于享乐,对即将到来的决定人类命运的终极决战完全没有精神上的准备。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也时时刻刻面临着西方世界的技术封锁,一旦我们的技术发展到了足以威胁他们的时候,就会遭到直接的打击。

但和章北海类似,新中国的建立者们没有犯小说里人类犯过的错误。

在上世纪,新中国曾有一段时间,同时面对美国和苏联的威胁,而我们的核武器还没有制造出来。

为了在战争中生存下来,我们曾给大家发过一本《民兵军事训练手册》,这本手册里详细介绍了如何制造掩体,如何造手榴弹,如何防范原子武器和化学武器。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眼里,不久之前,我们才在朝鲜半岛上,击败过不可一世的美军,我们比末日战争前的地球人更有资格骄傲。

但是,在那本民兵军事训练手册的第一页,却冷静地写上了这样的文字:

“打仗要有武器,要有人,武器是人来制造和人来掌握的。因此人是战争中的决定因素,但也不能忽视武器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原子、化学武器。我们需要在和平建设时期,经常做好对现代武器的防护准备工作。”

教科书上专门有一章,跟你说“原子弹不可怕,很多办法能防它”,手把手教你如何修建地下核掩体,如何在原子弹万一来临的时刻尽可能地拯救自己。

胜利并没有冲昏我们的头脑,我们准确意识到了当时中国国力和两大强国的差距,一旦美苏同时进攻,我们的军事家的判断是,我们东北和沿海工业基地会在战争的初期就被彻底摧毁。

而失去了工业能力就等同于失去了战争能力,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进行了三线建设,把重要的工业迁移到西部、西南的深山老林里。

在回顾那段历史时,想象无数工人、专家背井离乡来到深山老林里建设工业基地,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保留希望的时候,也许大家的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章北海的那句经典的:

“自然选择,前进四!”

第二个是道德问题。

地球人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特点制定了“面壁计划”,选了四个面壁者制订能骗过三体人的战略。

结果,四个面壁者却一个比一个狠。

他们不是要把自己的舰队炸成幽灵舰队,就是给自己人上逃亡的思想钢印,甚至想要同时毁灭三体和地球文明。

在面壁者们的计划被公布之后,首先想杀他们的不是三体人,而是地球人,因为无论是哪一个计划,在人类眼里都是违反道德的,人类个体也许可以抛弃道德,但人类作为一个集体,无法突破自己的道德准则。

在地球人对自己的舰队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后,面壁者们更是一个又一个被钉上了耻辱柱。

然而,事实证明,面壁者们的判断是对的,面对科技远超自己的三体人,恰恰是在常规道德准绳下不可理喻的战略,能争取到一丝生存的希望。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小说里面壁者们的眼光和结局,非常符合周总理的一首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教员在那个中国被美苏同时威胁的年代,就经常说类似突破底线的话,他会用看似满不在乎的口吻谈论“世界毁灭”,讨论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死亡。

在他当时的文章里,有一篇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要争取十五年和平。

现在还要估计一种情况,就是想发动战争的疯子,他们可能把原子弹、氢弹到处摔。他们摔,我们也摔,这就打得一塌糊涂,这就要损失人。


现在要打,中国只有手榴弹,没有原子弹,但是苏联有。

要设想一下,如果爆发战争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亿人口,可能损失三分之一;再多一点,可能损失一半。

我和一位外国政治家辩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如果打原子战争,人会死绝的。

我说,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二十七亿,一定还要多。

我们中国还没有建设好,我们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好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

每天怕战争,战争来了你有什么办法呢?

小说的最后,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则的罗辑建立了威慑,用同归于尽的威胁暂时阻止了三体世界的入侵。

这里的黑暗森林威慑根本就不是隐喻了,谁都能轻而易举地想到现实中的核威慑。

新中国的那一代人,也正是在突破了技术和国际规则的束缚,成功建立了核威慑之后,才摆脱了那种时刻被人威胁要杀全家的日子。邓稼先、于敏、钱学森等等为两弹一星奉献了一生的科学家们,就是我们现实中的“执剑人”

到这里,三体威胁被解除了,新中国的发展也走上了正途,故事似乎就应该结束了。

但现实和小说一起告诉了我们,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

3

到了第三部,故事的主题又变了。

《死神永生》讲述的是一个圣母如何以爱的名义毁灭了人类文明的故事,但如果深究起来,其实是中国社会集体忘记了曾经的危机之后,精神会走向何方的问题。

在威慑完成之后,三体世界开始一股脑地给人类传授科技,与此同时,还有海量模仿人类的文化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水平很高,甚至取代了地球本土的文化成了主流。

因为这些作品,人类认为三体世界和自己一样,充满了自然和人性之美,而真实反应三体社会作品却没有,三体人说这是因为自己的本土文化非常粗陋,还不值得展示给人类。

伴随着这种交流,人类社会的思潮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女性化成了社会主流。

手上握着两个文明的生存和毁灭,拥有巨大的权力的罗辑,越来越像是一个不可理喻的怪物和毁灭世界的暴君。

罗辑成为执剑人后,谁也看不出他到底用这个权力替自己搞了什么好处。

他舍弃了所有物欲,告别了家人,住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下室里,把“执剑”作为自己生活的唯一,时刻宣扬自己随时可以和敌人同归于尽。

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自己的威慑力。

但人类不感谢罗辑。

联想到现实,读者肯定会想到这些年西方文化的传播,同样培养出一大批把西方价值观奉为普世价值的人,如果不是2020年疫情导致西方群魔乱舞,我们大概会真的以为西方人就像他们电影里展现出来的一样,爱护老人,团结一心,遵纪守法,勇敢无畏。

在新时代的价值观下,“他”的形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诋毁他的浪潮最汹涌的时候,他和斯大林都被拉过去和希特勒相提并论。

除了这种大的转变,小的价值观上的变化也有。

比如程心刚苏醒的时候,政府要买她的星星做研究用,程心觉得应该支持政府,但因为星星是云天明送给她的礼物,卖掉显得很对不起云天明,所以程心最后只卖掉了两颗行星,保留了恒星。

艾AA对此说了一段话:“责任使你让出行星,良心使你保留恒星;责任又让你放弃恒星的能量。你是过去那种被这两样东西绑架的人,像我的导师那样。不过,在这个时代,良心和责任可不是褒义词,这两种东西表现得太多会被视为心理疾病,叫社会人格强迫症,要接受治疗的。”

联想到现实,在自由主义横行,精致利己主义者遍地的时代,太有良心、太有责任感,可不就是有病吗?

这种社会思潮的转变促使人们选出了程心,也直接导致了黑暗森林威慑的失败。

新的执剑人程心,根本没有任何让敌人害怕的地方。

她不像罗辑那样愿意把自己变成铁锚,任凭风吹浪打也要等待一艘可能无法归航的船。

在刚进入罗辑战斗了半辈子的地方时,她想的不是如何继续战斗,而是要让这个地下室恢复“生活的气息”。

她也不可能如罗辑一般抛弃一切,毕竟她是星环公司的总裁,手握价值千万亿的资产。

她不是战士和决斗者,她只是一个喜欢慨他人之慷的圣母,就像现实中的瑞典环保小女孩,如果发展中国家真的听了她的鬼话放弃发展搞环保,那只会像小说里的人类一样,被三体人永远甩在身后,吃干抹净。

三体的故事一直发展到这里,给人的感觉都是扎实而厚重的。

许多人在评价《三体》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三体1:地球往事》是最有历史感的,《黑暗森林》故事是最完整的,而《死神永生》故事的后半段,有点天马行空,看的时候有点脑子跟不上。

这就是因为书里截止到黑暗森林威慑终止的故事,浓缩了我们近现代史的鲜血和眼泪,彷徨和求索,你总会在历史中找到形似或者神似的对应。

有对应,符合大家脑海里固有的认知,所以才会觉得扎实。

但威慑崩溃之后,接下来的故事,就只能是刘慈欣根据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理解进行想象了,我们的历史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自然也就觉得这部分的故事天马行空起来了,难以理解了。

《三体3》是2010年出版的,在那个时候,许多三体三里的情节还显得过于超前。

但在最近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引用刘慈欣在小说里的描写讽刺现实了,因为很多书里的描述都成真了。

我们讨论了中国人在精神上的迷茫和彷徨,讨论了中国要怎么坚定信念自己救自己,也终于到了讨论中国的精神未来要走向何方的问题了。

其实,这两年的现实也多多少少给了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答案。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核威慑并没有失效,我们的文化也没有被西方殖民者彻底占领。反而是喜爱我们自己文化的人越来越多,客观对比中西方文化区别的人越来越多。

刘慈欣用科幻故事讲述了威慑失败、文化被彻底改造之后的可怕后果,反而让大家慢慢理解了,建立这种威慑的人,恰恰是守护和平的人,而不是妄图毁灭两个世界的疯子。

于是乎,他的书被重新拿出来翻看,许多以往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起他的功绩来。

就像原著中那句话说得那样——“不管他在已经女性化的人类眼中是怎样的恶魔和怪物,人们都不得不承认,纵观文明史,他的胜利,无人能及。”

是的,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他的胜利,无人能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动保存】1、看了《三体》后,感觉再也没有科幻小说...
新书推荐——《三体》三部曲
回顾《三体》前两部
最后的战争,核大战结束,人类的文明,从地球消除......
《花甲记忆》之:翻阅
《三体》最杰出的面壁人不是罗辑章北海,从开始布下一个大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