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杂技诗人周策纵
1981年,周策纵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研讨会上。(许礼平/图)
被海内外友朋弟子尊称为“周公”的周策纵先生(1916-2007),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岁毕业于中央军政大学,供职于侍从室,1948年乃负笈北美,后获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65年起,他长期执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治学涵盖文学、史学、哲学以及红学研究等领域,以兴趣广泛和学问渊博著称。他一生滋兰树蕙,桃李满天下,我虽非周策纵先生的门人弟子,但作为晚辈后学,曾多次向他问学请益,并蒙他赐予教导。1993年,我着手翻译周公大作《诗字古义考》(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ord Shih),其间碰到一些拿不准的地方,曾写信向他请教。他不弃愚钝,耐心地给我以指点。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以周公相称。
周策纵(图右)与何文汇。(资料图/图)
苦痛中的小玩意儿
周公以教授为业,在一般人心目中,他的身份就是一个学者,而在我看来,周公首先是一个诗人。他从年轻时代起,就诗兴甚高,诗癖极深。2006年,友人陈致教授编成《周策纵旧诗存》出版,周公平生所为韵语凡千余篇,俱录入此编。书末附录有周公所撰《弃园自传》之一,题为《初中点滴:初离家乡和卷入反日运动》,可知他自初中时代开始,就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热衷于读诗、谈诗,对“贴诗”(“从书上抄下一句旧诗来,把句前句后或句中某一个字不抄出,让大家来猜一个适当的字”)、诗钟之类的游戏,也乐此不疲,并有诗作发表于上海《学生文艺丛刊》等报刊之上。少年时代形成的诗歌兴趣,持续了他的一生。成年以后,他对诗歌的兴趣更大,从对联、诗钟、集句以及各种旧诗体裁,到新诗和新诗集句,他都乐于动手试作,并陶然忘忧于其中。
1995年秋天我在哈佛燕京学社访学之时,曾集李义山诗成七绝五首,并寄呈周公请教。周公在颇有肯定之余,也对我的习作指瑕引导。他在回信中说,他早年也曾集过李义山诗:“三十年前,萧公权先生寄示其1938年所集义山诗,我当即集了《草下》一首作答。”信中抄示此诗全文如下:
草下阴虫叶上霜,何劳荆棘始堪伤。
西园碧树今谁主?玉殿秋来夜正长。
永忆江湖归白发,未妨惆怅是清狂。
天荒地变心虽折,不信年华有断肠。
据周公说,此诗是他1965年秋在威斯康星大学所在的陌地生(Madison)集的,是整整三十年前的事了。他谦称此诗“集得不工,仅纾个人所感耳”,但我知道,周公集成的是一首七律,而集一首七律的难度,要远远大于集一篇七绝,因为七律中二联要求对偶,对集句的要求更高。周公所集七律中二联对偶严整,“永忆江湖归白发,未妨惆怅是清狂”一联尤其令我击节赞叹。此篇集句今编入《教栖草(一九六三—一九七二),见《周策纵旧诗存》第110页。
周公对集句诗的兴趣,不是心血来潮,偶一为之,而是呼朋啸侣,经常以此消遣。北美人的日常生活中,每逢圣诞节或新年,常常要互寄卡片,以示祝贺。在圣诞节或新年贺卡中,以集句抒怀,与友好通问,大概可以说是周公的发明。1960年岁末,周公时在哈佛,曾集谭嗣同诗句为《岁暮书怀》七律六首,并抄寄友好。1962年圣诞节,他集鲁迅诗句为七绝四首,也寄送海外诸友。1963年圣诞节,他又集杜甫诗句寄洪业、杨联陞、蒋彝等友好。他那本很有个性特色的小书《续梁启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兼论对联与集句》(求自出版社,1964年),是在1960年初稿,1963年定稿于波士顿之弃园,1964年在香港印刷出版的。
1923年,梁启超遭遇了人生中的许多苦痛:夫人卧床半年,终于病逝;爱子远行,思念不已;而国家则内战不止,变乱如麻。除了与爱女相对,梁启超只能天天读词,集词句为对联,以此安抚自己的苦痛。12月3日,他在《晨报》纪念增刊上写了一篇《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发表了他集唐宋词句而成的对联48幅。1960年前后,周策纵步梁启超之后尘,集成五代宋词联一百多副,并从中选出71副,录入《续梁启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兼论对联与集句》之中。可以说,他对集句兴致最高的时候就是1960年代。
《五四运动史》
程曦与周公
对联和集句,是旧诗的根基或组成部分。周公的旧诗创作,有兴观群怨之用,其“群”之用尤大。他常将自作寄赠友好,相互唱酬,活跃在北美汉学界的华裔学者,如前文提到的萧公权、洪业、杨联陞、蒋彝等人,与他的互动尤多。他们不仅了解中国传统旧诗的各种形式,而且往往擅长此道。如洪业先生对集句情有独钟,在燕京被日寇拘押时,颇欲集杜句抒怀明志。诗联这些韵文形式,是周公与这些同道友好交往对话的重要方式,所谓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程曦(1919-1997)就是他的同道友好之一。程曦,字仲炎,原籍河北文安,早年师从吴宓,颇受器重。陈寅恪先生执教岭南大学时,吴宓推荐程曦任陈先生助手。后来,程曦辗转执教于香港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马来亚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程曦为人好古博学,兼通文史,精善书画,可谓多才多艺。他对诗词曲学造诣尤深,著有《灵潮轩杂剧三种》《灵潮轩诗集》等。1971年,程曦将自己的诗词曲集寄呈周公,周公读后,称赏其中的“野田蔓草逢春密,废雉闲花对客娇”,“涧外危峰阴翠石,岭头皓月冷青松”,“风烟上下连渔人,岭路高低出画楼”等诗句,对《香江客感》及《美潮轩日咏》《寿港公七十》等篇,也赞为胜作(1971年8月7日周公致程曦信,见陈致、孟飞、黎汉杰整理《周策纵论学书信集》,中华书局,2016,第94页)。周公敏锐地发现,《靈潮軒詩詞曲合集》这个书名中,含有“口”字部件特别多,遂作《戏用口字体题程曦教授〈灵潮轩诗词曲合集〉》,以为戏笑。诗前有作者小序云:“共得六十四口,合《周易》之数也。原书名多口字,故用此体。陈沈炯有和蔡黄门口字咏绝句,得三十九口。”其诗云:
磊磊謳歌哭,區區嘻罵高。
靈詞器讍讍,品藻鑰嚣嚣。
此诗五言四句,二十个字,共计含有六十四个口字,与《周易》六十四卦之数正合。诗后还有一句题跋:“仲炎吾兄哂正哈哈,弟周策纵未是稿。”这句跋语中也含有十个“口”。此诗1971年10月作于陌地生(Madison),周公虽然多年客居于此,仍然称之为“陌地”,是看中这两个字的字面比较有诗意。此诗编入《周策纵旧诗存》第155页。其形式颇类六朝诗中的地名诗、药名诗、建除诗一类,由此可见周公诗歌受六朝诗学的影响,也可以看出他为人滑稽通脱的六朝品格。
这首游戏之作小序中提到的沈炯,是南朝陈朝人。沈炯一生遭遇离乱,读过六朝文学史的人,大多知道他有一篇《归魂赋》,却未必知道他早年还写了不少杂体诗,包括八音诗、十二生肖诗、离合诗之类,和蔡黄门的那一首口字咏绝句也属于这一类:
囂囂宫閣路,靈靈谷口閭。
誰知名器品,語哩各崎嶇。
从表意的醒豁自然来说,周公之作显然已占上风。再对比双方句中所有的“口”数,也是周公更胜一筹。一古一今,两位诗家都是为“口”而造辞,意在戏谑,属于游戏文字。
程曦与周公交往多年,关系颇为密切,所以可以这样戏谑玩笑,不拘形迹。1997年7月,程曦去世,周公为撰挽联云:
教学艰难,可惜与人、势、时多相凿枘;
遭逢离乱,宁愿从画、诗、曲独畅胸怀。
上联伤慨程曦的平生,下联赞叹程曦的才学,言简意赅,词外之旨,颇有千古文章未尽才的叹惜之意。程曦传世著作不甚多,1993年10月,程曦以手书自印了一册《海外汉学兴衰管见》,印量不多,流行也不很广。我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书架上见过此书,翻读一过,当时留下的印象,与现在读周公所撰挽联的盖棺之评颇能相互印证。挽联之外,周公还写了一首悼诗,抄写两份,并吩咐其家属在程曦墓前焚化。可惜,现在知道程曦的人恐怕不多了。
这首“口字体”诗,可以归入杂体诗的范畴,还可以让人联想到杜甫诗歌中的名篇《饮中八仙歌》。诗中写到盛唐时代八个好酒成癖的名人: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世上凡是饮酒的人,或者世上凡是爱诗的人,没有不爱诵读这首诗的。若是在饮酒的场合诵读这首诗,自然特别切题,还有特殊的意味。即使酒桌上有不爱酒的人,抬出这八位酒仙,也足以让他们哑口无言,有口莫辩。据《檀几丛书》记载,清人张潮曾以《饮中八仙歌》为酒令,号为《饮中八仙令》:“逢口则饮,口穿破者不算;逢钩便转,顺行起令……在座宾朋未必尽记此诗,不妨以片纸写每句首一字,共二十二字,存监令处,以免错误”。座中每人依次诵读诗中一字,逢句中字有“口”者饮,饮之多少,随字之口数多少而定。如诵第一句“知章骑马似乘船”,遇“知”“骑”“船”诸字者,皆须饮酒。从酒令的角度来说,《饮中八仙歌》也可以看作诗中的“口字体”,便于行令时诵读使用。如果要把饮酒气氛炒得更热闹一些,建议直接用沈炯和周公的两首口字体诗为酒令。
《弃园诗话》
与友朋分享文字游戏的乐趣
周公自幼喜欢诗钟,无情对原属诗钟中的一类,他一直跃跃欲试。1958年6月某日,在麻州剑桥杨联陞教授府上,席间,刘子健教授以“太空时代摆摇舞”为题,命周公作无情对,周公即席成《无情对》,全诗如下:
子健命作无情对,姑且生凑没趣谈。
太空时代摆摇舞,月色分明别散关。
无情对一般就是一联对句,周公在这里凑了两副无情对,又将其拼合为七绝一首。他自己还附了一段长篇解释,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二句中以“子”对“姑”,至为明显。古人有为(以)“且”为“疽”者。“病皆死”乃成“病疽死”,故此以“健”对“且”。以“生”对“命”,乃连词为对。末二句首字乃以“太阳”对“月亮”,次字以“色”对“空”,乃佛家语。“时”(hour)对“分”(minute)。“明”“代”以连词为对。陆放翁诗句有“铁马秋风大散关”,“散关”乃地名,但“别”“散”“关”三字皆可用作动词,故可与“摆”“摇”“舞”为对也。(《周策纵旧诗存》,第85页)
这段文字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拜读之后,我眼前浮现出杨府席上诸公戏谑谈笑的欢乐情景。周公一本正经的语气,滔滔不绝的辞风,也让我联想到他的大著《古巫医与六诗考:中国浪漫文学探源》中的广征博引和左右逢源。严格地说,这首诗并不是典型的无情对,也不是优秀的无情对作品,只是聪明人的游戏而已。周公千方百计,要论证上下两句之间虽无情而仍为对偶的道理,其意不在于逞才炫智,只是与友朋分享文字游戏的乐趣而已。
周公还喜欢回文诗。据说回文起源于十六国时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诗。此图八百多字,无论正读、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出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形式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如果此说可信,那么,回文诗也可以说是六朝时代文艺美学的产物。周公曾作《星岛纪游用字字回文体(寄王醉六先生)》:
星淡月华艳,岛幽椰树芳。
晴岸白沙乱,绕舟斜渡荒。
诗人为此篇加了自注,以便让读者能够体会他的苦心:“写成一圆圈,可从任一字起,从任一方向读,可得五、六、七言绝句,又隔字读,可得长短句词,共可得千首左右。”(《周策纵旧诗存》,第139-140页)窦滔妻的《璇玑图》毕竟有八百多字,周公的回文诗只有寥寥二十个字,却蕴含五、六、七言绝句及不同词牌词作千首左右,其变化之多端,衍生力之充沛,神奇莫测,出人意料。照此说来,这首“字字回文体”诗较之《璇玑图》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周公不无得意地将这种“字字回文体”称为“汉诗轮回”,常与友人以此道聚会玩乐。
无论是诗钟、无情对,还是集句诗、回文诗,都讲究文字的巧妙安排,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譬喻来说,这就是一种文字杂技,拼的是技艺,惯者为师,熟能生巧。因为酷爱此道,周公乐此不疲,几十年下来,将自己训练成全能的高手。因为酷爱此道,他特别重视这些文艺形式,评价也特别高。他那本小书《续梁启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兼论对联与集句》(求自出版社,1964年),对此有明白详细的阐述,兹不赘论。
《周策纵旧诗存》
周公的汉学研究
这么说来,周公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偏爱文字杂技的诗坛高手。不过,我有点担心:我在这里强调周公的诗人身份,强调他的文字杂技水平,会不会遮蔽周公在正常诗体创作上的成就,会不会遮蔽他在其他学科其他领域严肃研究上的多重贡献?实际上,周公于诗,对纪游、论诗、题画、唱和、赠答等题材皆颇为擅长,小令长调皆有别致风韵。他在汉学研究(他认为应该改名为“华学”)方面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他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早已广为传播,199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引进在大陆出版,堪称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他精研《红楼梦》,著有《玉玺·婚姻·红楼梦——曹雪芹家世政治关系溯源》等系列红学论文,又组织国际红学研讨会,推动了西方汉学界红学研究的拓展。他的专著《古巫医与六诗考——中国浪漫文学探源》等书,也蜚声学界。他多次回国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了国内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也是众所皆知的。
最后,我还要特别提到他的两篇长篇论文。1970年12月,周公在维京群岛圣瓦克举办的“传统中国文学批评讨论会”上宣读了一篇重要论文《文道探原》,原载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and Reviews,VI, Jan.1979。学姐钱南秀教授曾将此篇译为中文,译文长达三万字,最早刊载于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古典文献研究》(1988),由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后来收入赵益、程章灿编 《借石他山:三十年译文精粹集》(商务印书馆,2019)。在中国诗学方面,周公也有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2014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周策纵作品集》,其中包括《弃园诗话》一卷,选取了周公论诗评词方面的经典文章十六篇,其中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ord Shih (Poetry)一篇,经过周公确认,其中文篇名为《诗字古义考》。《诗字古义考》初刊于1968年,是周公诗学研究的重要创获,我曾于1993年译为汉语,译文长达四万字,最早刊载于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后来亦收入《借石他山:三十年译文精粹集》。这两篇论文都是周公上古文史研究的扛鼎之作,《诗字古义考》对于上古诗史研究的意义尤其重大,虽然发表至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仍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可惜,这两篇论文尤其是中译本流传不广,我顺便在这里作一个推介。
程章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菊读书两不误
诗钟的格律
文学经典的魅力:集句联
《古今楹联名作选萃》
七绝•黄龙抱柱(集句 复字诗)
对联是沟通新诗与诗词的桥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