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一鸣:中国瞬间 REEL LIFE (1981-2010年)(5)
userphoto

2023.03.23 天津

关注

香港独资的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工作。1993年,深圳 。

从《黄一鸣纪实作品集》到《海南故事》,黄一鸣为我们展示了他作为一名摄影人的基本风貌,当然,露出海面的仅仅只是冰山的一角,没有露出水面的才是更为富饶、丰厚的肥美所在。

可以说,这种具有鲜明个人标记的东西在《黄一鸣纪实作品集》中仅仅是朦胧的,到了《海南故事》已成蔚然大观,且成为作品的核心主线。即便《海南故事》中的单幅作品没有一幅特别出类拔萃或者可以名垂史册的,但它毕竟以众多的群体图像准确、生动、传神地记录了典型时段的典型地域。这种“准确、生动、传神”,紧紧叩住了那根怦怦跳跃的时代经济生活的脉搏,牢牢关注的是由之引发、波及、控制的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以及人与人因之而产生的新时期的生存联系。

准确地把握时代经济生活的脉搏将成为黄一鸣跨越自己、跨越时代的突破口,也将是他有别于其他任何摄影家的个人标志,当然,这也仅仅只是笔者的一管之见。

——巩志明(著名摄影评论家)

双胞胎姐妹。2003年,贵州。

下雨天的运货工人。2000年,成都。

乡村作家在出售自己的著作。2003年,云南。

香港独资的某电脑公司职员们正在录入数据。1993年,深圳 。

香港独资的秀峰电子工业公司的工人正在工作。1993年,深圳 。

利用这种平易近人、让照片自己说话的手法来拍摄纪实摄影,很多摄影追求者都已经认识到的。但黄一鸣体会到题材的随意自然并不代表画面的松散和随意。仔细观察,每一画面都可以看到他的用心。描述巨大改变的海南,他不单充分发挥了摄影特有的迫切性,还利用对比手段来强调变化带来的“无可奈何的莞而”。当然,黄一鸣“生于斯长于斯”的个人背景有他的优势,但这不一定就是拍摄成功的必然条件。

在《海南故事》里,黄一鸣的眼光是百分之百地放在今天。他的镜头是转变中的海南,充满着转变过程中的矛盾,有血泪也有欢笑,有伤感也有希望。表面上,黄一鸣似乎没有很明显的观点,但从每一画面,他似乎在告诉观众,生活现实分不清什么是喜什么是愁。生命的过程中,一切都是那么晦涩和含糊地夹杂在一起。当他的作品开始追求这样的深度,他就没有必要把中国的过去当作古董来向国际贩卖,也没有美其名为“发掘传统”从单方面来看中国的现状。

——李元(美国著名摄影家)

香港湾仔码头的人力车夫。1991年,香港。

向外国人推销民间工艺品。1994年,广西。

销售食品的村民。1994年,云南。

销售望远镜的人。2000年,新疆乌鲁木齐。

销售竹筒饭的小伙子。2003年,云南昆明。

翻开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名家的档案,总少不了黄一鸣的名字。《海南故事》《黑白海南》等专题照片都是许多人熟悉的佳作,也是黄一鸣诠释摄影思想,表达对社会认识的摄影著作。

一鸣惊人的成语太让人熟悉,一鸣惊人的成就太让人羡慕。然而,黄一鸣在全国摄影界的地位不是靠一个巧合的名字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而是靠厚实的积淀,靠勤奋的汗水才获得的。在黄一鸣身上似乎有一股源泉,总保持着不懈的创作力,也不断冒出新颖的拍摄构思。

无论就广泛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黄一鸣积累的图片资料都是海南省珍贵的财富,工作的便利,让他的镜头几乎囊括海南建省以来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勤奋的钻研,让他以真实的记录保留下变革中的形形色色海南人生众像;高超的摄影技术,让他更敏锐地发现更准确地把握有价值的题材。他用图片记载海南的沧桑变化,他用相机总结海南发展的经验和得失,难怪有人赞其为“见证海南第一人”,他受之无愧。

——金俊(知名摄影评论家、摄影家)

小本买卖。2003年,云南。

小餐馆里的一家人。2000年,新疆。

小商贩的闲暇时光。2000年,新疆乌鲁木齐。

新一代长途电话。1998年,香港。

选羊羔的少年。2000年,新疆。

一鸣处事不惊,平日沉默寡言,温良恭俭让,但当看到他的《海南故事》,则让我吃了一惊。

一鸣与我同在《中国日报》共事,除了新闻报道,他还出色地主持着海南记者站的一切事务,每年还挤出时间在祖国各地组织了不少创作活动,成绩颇丰。

作为海南人,他没有舍近求远,去讲叙那些走马观花的故事,而是采四面八方之风,默默地、尽全力地、坚定不移地去讲海南的事情。

越熟悉就越容易熟视无睹,当他把镜头聚焦在“众人眼中有,众人镜中无〞这一困难选题时,也就把自己推到了面临巨大挑战的境地。

出自内心才能进入内心,他是善于用照片讲故事的有心人。这里的每一幅照片潜移默化地把海南与祖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以小见大地凝固了大特区孕育新生命历程的惊喜与阵痛,成功确实来自他眼睛后面的东西。

一鸣惊人。

——王文澜(著名摄影家)1996年9月于北京

选养殖对虾的工人。2007年,广西。

沿街寻找活儿的技术工。1999年,四川。

一场围绕时装的游戏。2007年,云南丽江。

一家人的午餐。2000年,贵州。

一扇打开的窗户。1999年,四川理塘。

《海南故事》讲述的是都市底层和凡夫俗子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平实却不乏独到的见解。

《海南故事》充分展示了一个生于斯、长于斯,以“海南人〞为荣的纪实摄影家,在变革年代,从一个独特视角对于故土乡人的深情关注和理性审视。

《海南故事》关注海南人的命运,也记录了摄影家走出画意、走向平实的心路历程。

《海南故事》展示百姓的多彩人生,也蕴含着摄影家多重角色意识的和谐统一。

《海南故事》展现的就是一种平实的美。

——丁遵新(著名摄影评论家)1996年中秋于长江之滨

拥挤的街头电话亭。1993年,哈尔滨。

商品调剂展卖会。1993年,哈尔滨。

有眼疾的女孩。2000年,山西平遥。

雨中的马夫。2007年,云南丽江。

运粪的驴车。2000年,山西平遥。

摄影师简介

黄一鸣,著名纪实摄影家,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新闻纪实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第七届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获得者。

从1981年从事新闻和摄影创作以来,先后出版过《黄一鸣纪实摄影作品集》《海南故事》《黑白海南》《时代映象》《镜间本色》《海南“慰安妇”》《汶川大地震摄影纪实》《慰安妇》(德国)《一鸣集——纪实摄影断想》《闯海人》《海南纪事》《海南先住民》《三亚往事》等16部摄影专著。作品被多家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私人机构收藏。

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摄影金奖、铜奖,第八届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摄影展览优秀作品奖、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铜奖,第22、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优秀奖,首届亚洲新闻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奖,连续三届荣获上海郎静山摄影艺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PPA世界杰出职业摄影师奖,2015荣获“人民摄影家”荣誉称号,中国摄影家协会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中国摄影金路荣誉奖等主要奖项。

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北京苑平国际摄影节举办《海南纪实》摄影作品展,在海南海口、山西晋城、上海、福州、济南、芬兰国等分别举办《海南“慰安妇”》摄影作品展,贵州、青海、北京、重庆、澳门等多个城市和地区举办《海南黎族》、《闯海人》等摄影展,四川成都国际摄联大会及国内多个城市和意大利多个城市举办《海南故事》摄影作品展,浙江丽水国际摄影节、意大利领事馆举办《行走意大利》摄影展,2008年6月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汶川大地震纪实》等多个个人摄影作品展览。曾为芬兰“同一太阳下”国际摄影工作场讲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专题报道《黄一鸣“闯海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一鸣:人间仙境数三江
黄一鸣:纪实摄影的主题和非主题
黄一鸣 个人传略
黄一冰:地震无情人有情
黄一鸣:纪实摄影的“呼愁”与情感投入的重要性
重拾时光“找回”父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