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色列防长下令:很快开启地面进攻!但以色列的弱点暴露,哈马斯的胜算大吗?
目前,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开始14天。从巴以冲突第二天,以色列军队就嚷嚷着要进加沙地带大开杀戒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以色列空军除了狂轰滥炸,昨天甚至连加沙的东正教大教堂都炸了,地面进攻依然没什么动作。
遭以色列轰炸的加沙圣“波菲里乌斯”东正教教堂,该教堂是500多名流离失所者的避难所。
不少群众目睹以色列空军的野蛮行径,义愤填膺,纷纷怒骂以色列空军是胆小鬼,有种进加沙地带展开地面进攻,好好尝尝巴勒斯坦人民的怒火。
为何迟迟不进加沙?
以色列军队怎么到现在还没进加沙?大伊万在10月14日的文章中已经做过一些分析,现在来看以色列军队的行动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制约:
其一是军事层面上的因素。以色列军队在经过多年的合同兵改革之后,步兵精锐化,特战化的趋势非常严重,结果就是部队打大规模地面战的能力受到了很大削弱同时由于以色列空军一向是烧钱大户,导致有限的军费必须向技术装备倾斜,以色列军队的预备役和动员体制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以色列空军在中东地区拥有绝对的优势,也耗费了巨量的军费开支
这从以军动员部队开始之后,大批动员部队缺乏训练、缺少武器弹药,甚至连基本的军服和装具都无法保证,就可以看出来了。尽管内塔尼亚胡盛怒之下命令哈莱维动员36万大军,可这36万大军动员出来之后,后勤就先把自己吃垮了。昨天已经传来消息,有部分动员兵已经被命令回家,看样子是后勤和装备实在绷不住,而且社会经济运行已经开始受到影响了。
加沙城外,以色列陆军为梅卡瓦坦克临时焊装的防攻顶顶棚
所以,以色列军队一开始叫嚣要在48小时之内动员36万大军,杀进加沙地带,实际上我们早就说,48小时之内发了30万条短信还差不离。以色列目前的军事体制已经不支持它贸然发动这么大规模的地面作战了,如果要发动的话也可以,先通过紧急采购,把自己的武器装备、作战装具、后勤物资等统统补足,动员兵进行恢复性训练以备作战。以色列军队现在就是在给自己的军事能力补课,紧赶慢赶补课补足之前,很明显还是别进加沙地带冒险比较好。
出访以色列的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紧紧相拥
其二是政治层面上的因素。以色列军队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加沙地带狂轰滥炸,唯二的两个因素,除了犹太教极端主义,就是必须得到美国的政治支持。美国这段时间当然也没闲着,从媒体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布林肯这段时间在中东的穿梭访问,一大要务就是迫使有关各方同意所谓以色列的“自卫权”。美国前天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上之所以和全世界逆行、公然投反对票,还是这个“自卫权”,拜登跑到特拉维夫去给内塔尼亚胡背书,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以色列的“自卫权”。
联合国安理会第二次就巴以问题决议提起草案被美国一票否决
什么是以色列的自卫权,就是允许以色列军队进加沙地带大开杀戒而不受任何战争、人道主义罪行追究。现在来看,拜登到了特拉维夫之后,公开的表态已经是给以色列加油打气,完全背书,也就意味着以色列已经得到了美国的完全支持,扫清了在加沙实施地面行动的政治障碍。所以紧接着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总参谋长哈莱维等人,都跑到以色列军队发声,表示地面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因此,以色列军队的战役行动,现在看就是我们10月14日说的那样,基于军事和政治因素双重考量。先让以色列空军狂轰滥炸一番,屠杀一批巴勒斯坦人,看看能不能顺带削弱削弱哈马斯,然后再上地面部队冲进去大屠杀。现在既然政治上得到了美国的许可,军事准备在经过两个星期之后,可能很快也要就绪了,那么加沙地带抵抗运动和周边国家采取何种策略较好呢?
以色列的战略选择
从双方的基本战略态势上来看,还是比较明显的。以色列军队装备好、技术装备较多,具备空中的单向优势,还可以得到美军的武器弹药、态势感知支援,必要情况下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甚至可以直接出动,协助以色列军队实施轰炸。预备役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在地面正规战条件下,勉强填个线还是可以做到的,最起码不会比乌克兰的动员兵战斗力更次。
这使得以色列军队在战略上,遂行正规作战的能力强,遂行短时间高烈度战争的能力较强,系以色列武装力量的强点。事实上,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军队基本上都是这样打赢的——靠动员预备役部队,打短时间的、高烈度的大规模作战,击溃阿拉伯国家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批正规军,整体解除阿拉伯国家的武装力量之后,立刻结束战争鸣金收兵。
但是,以色列的弱点也并非没有,最大的弱点是核心人口较少。以色列全国虽然纸面人口有955万,但其中还有大约20%的阿拉伯人,由于种族隔离政策,不被以色列国防军信任。而在760多万犹太人中,又有接近200万的本土犹太人也就是在网上被炒的很热的哈瑞迪犹太人。这些犹太人不属于复国主义者,日常承担着维系以色列犹太社区基层治理的职能,他们也不属于以军服役行列。
这使得以色列的可动员人口数量,实际上只有500多万。核心人口少,可动员能力就差,承受伤亡的能力就弱,动员出来的人太多,对经济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可持续作战能力就弱。以色列军队在过去几次大规模行动,比如2006年的黎以冲突,2014年的护刃行动中,普遍只动员出了几万人,加上两万多现役预备役战兵,基本就是以军“可持续动员”的极限了。现在动员出36万大军,加上原有的17万武装部队,等于全国核心人口的十分之一已经在军队里了,动员率比乌克兰还要夸张。
所以,以色列军队的弱点,是大规模动员部队难以维持长时间的作战,否则会对本国经济正常运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常备部队承受伤亡的能力较差,如果损失几千人的话对于本国军事实力乃至整体国家实力都是伤筋动骨;动员部队承受伤亡的能力和作战能力双差,这是由以色列军事体制和动员兵的训练水平决定的;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丧失人心,这是由以色列的民族仇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决定的,以色列军队进入这些区域,和进入敌区没两样。
抵抗力量的战略选择
既然如此,在以色列军队气势汹汹准备杀进加沙地带之际,加沙地带的抵抗力量,包括周边国家的什叶派抵抗力量,应当针锋相对选择何种战略和作战方针呢?大伊万认为,恰恰要选择以色列军队最难受的弱点。
以色列军队能打短时间的高烈度正规作战,抵抗力量就要偏偏不和以色列军队正面、高烈度交战;以色列军队作战持续时间一长,国家经济就要受到影响,就可能内部生变,抵抗力量偏偏要拉长以色列军队作战的持续时间;以色列军队的常备军队战斗力较强,尤其是部分特战步兵在近距离绞肉战中战斗力不错,抵抗力量偏偏就要绕过这些常备军,通过地面和地下渗透的方式,打击跟在常备军后面的动员兵部队;以色列军队的承受伤亡能力较低,但是技术装备美国可以随打随补,那么,抵抗力量就不要和以军优势的技术装备正面交锋,而以有效杀伤以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导向。
所以,在作战方针上,大伊万认为:
抵抗力量不要单纯以御敌于加沙之外为原则,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放过以色列军队来势汹汹的装甲部队,专门打击作为第二梯队治安维持会的动员兵。如果国际爱好和平的力量能够在后方做好保护难民,提供物资的工作,那就不要担心打烂加沙的瓶瓶罐罐,打完了可以重建;
被以军不断空袭的加沙城
周边的什叶派民兵也是一样,不要集结起来和以色列军队打大规模正规战,也不要指望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打垮以色列军事集团,而是要尽量拉长以军作战的时间。比如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展开长时间的袭扰,在黎巴嫩北部边境地区越境打击以军小股部队,打击以军技术装备等等;
以色列国内现在矛盾重重,内塔尼亚胡和国内反对派内斗严重,极右翼内部也在内斗,这将进一步降低以色列军队承受伤亡的预期,给以色列军队速战速决制造更大的军事压力。一旦以色列军队在战斗中出现重大伤亡,或者再度出现俘虏被抓、被拉到镜头前亮相的情况,可能会给内塔尼亚胡政府制造出更大的压力,迫使目前这个极右翼政府下台。
总的来说,以色列军队目前的情况,就类似于当年的日本帝国主义一样,地小、兵少、持续作战能力差、承受伤亡能力弱,因此,这天然导致以色列军队倾向于实施大规模作战和战略决战,一战定胜负。而周边的什叶派民兵部队、地广、人多、持续作战能力强,对伤亡的承受能力强,同时还得到周边被以色列欺压的民族支持。
因此,对付来势汹汹的以色列军队,要记住孙子兵法的一点:“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是对付以色列军队的诀窍。如果说的再明确一点,目前能够对付以色列军队的,就是三个字:持久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面行动将打响!以军收到“就地击毙”命令,赫什:加沙将变广岛
从决定打巷战开始,以色列就输了
他被以军“定点清除”!
一名以军营长在加沙丧生
哈马斯:我们准备好了
打得稀烂!以色列面对哈马斯“游击战”损失惨重,部长:向加沙投放核弹!发生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